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蛇岛蝮
释义

§ 简介

中 文 名: 蛇岛蝮蛇岛蝮

俗名别名: 蝮蛇、贴树皮、黑眉蝮。

英 文 名: Chinese Pit-Vipers

拉丁学名: Gloydius shedaoensis

中文俗名:黑眉蝮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Zhao,1979

地理分布: 中国大陆的特有种,主要分布于辽宁省的蛇岛,大连市北面的瓦房店和沈阳市附近的千山有小量分布。繁殖方式: 卵生。8~10月上旬见到交配,8~9月产仔蛇2~7条,初生仔蛇全长255~292毫米。全长达到600毫米时,性成熟。

习 性: 多潜伏于灌丛下、枯草边、石板下或岩缝中,白天常爬上栾树、小叶朴、黄榆、叶底株、胡枝子等树干等候捕食。11月到翌年4月为冬眠期。4月中出蛰,5月前后大量捕食,形成活动高峰;7月前后,可能由于岛上食物缺乏,潜伏于石板下或乱石缝中,处于蛰伏状态;9~10月前后又大量捕食,形成第2个活动高峰。在活动季节,每天5~10时与15~19时有两个活动高峰。季节活动与昼夜活动的高峰,都与主要食物对象鸟类的大量出现相应。

体形特征: 全长可达800毫米。体型粗壮,头略呈三角形,有颊窝,眼后斜向口角有一细窄的黑褐色眉纹,其下缘镶有一极细的灰白色线纹;躯尾背面灰褐色,有一列暗褐色的“X“形斑。躯干中段背鳞23行,腹鳞150~164,尾下鳞32~47对,眶后鳞常为2枚,眶下鳞基本上位于眼下方。

食 性: 吃小鸟,偶亦发现吃鼠类。幼蛇吃蜈蚣,鼠妇等节肢动物。

§ 基本资料

蛇岛蝮是中国著名的毒蛇之一,其分布地“蛇岛”因盛产蛇岛蝮而得名。蛇岛蝮属树栖性蛇类,主要进食鸟类及鼠类等啮齿目动物,相当依赖水源。蛇岛蝮体色多以银色、灰色为基调,配合浅黑色的幼条体纹,头部双眼位置有黑色纹带,此类蛇被称为“黑眉蝮蛇”。

繁殖方面,蛇岛蝮属于卵胎生的蛇类,母蛇每次约能生产4至5条幼蛇,蛇岛蝮在幼蛇阶段已备毒性,数月后更能自行捕食。蛇岛蝮多活跃于每年的5月及9月左右,该时段为鸟类迁徙的高峰时期,蛇岛蝮因时四处觅食;约于冬季时份,蛇岛蝮亦会进入冬眠期,此时岛上的另一种鼠类褐家鼠会伤害蛇岛蝮,并以之为食。由于褐家鼠是蛇岛蝮平日的主要食粮之一,因此蛇岛上有“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的打趣说法。

蛇岛蝮于1979年被赵尔宓正式命名,在此之前蛇岛蝮曾一度被误认为同科蝮亚科亚洲蝮属的中介蝮(Gloydius intermedius)。蛇岛蝮的蛇毒被认为有未知的药用价值,详情仍处于研究阶段。目前蛇岛蝮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据估计,中国目前蛇岛蝮的数量尚余约一万多条。

§ 物种信息

对应于前半段腹鳞的背鳞25~23行,各鳞均具棱,但最下一行仅有部分鳞片微棱;黑色颞纹较窄,仅占大型颞鳞的上半部分,其上缘无白线镶边而下缘具明显的3段稍弯曲白边;两侧上唇鳞均8枚,有时有一侧为7或9枚;体背中段具X形深色斑纹;生活时舌呈黑色。我国的特有种,主要分布于辽宁省的蛇岛,大连市北面的瓦房店和沈阳市附近的千山有小量分布。蛇岛又名小龙山,以盛产蝮蛇而得名,在辽东半岛南端的渤海中,大连市旅顺港西北约25海里,方位是东经120°59′,北纬38°57′。该岛离大陆最近距离7海里,面积0.73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215m。年平均气温10℃,无霜期190天左右,年降水量约600mm。有植物二百多种,昆虫和鸟类各一百多种,无两栖类,除蛇岛蝮蛇外无其它爬行类。一些小型鸟类是蛇的主要食物。每逢5月和9月前后,有大量迁徒鸟类来到时,蛇大肆活动。从11月中旬至翌年的4月中旬,蛇进入天然岩洞中冬眠。在岛上无天敌。

§ 现有保护措施

蛇岛于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于1981年建立保护区管理处。大连市人民政府于1983年颁布了加强管理的通告。备有巡逻机轮一艘,岛上建有观察站所,除冬眠期外,常年有人在岛上值班驻在,进行日常的管理和观察研究。

应进一步采取的保护措施:重点在加强管理,严禁捕捉,严格限制取毒,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保证种群数量的正常增长。改善岛上的生存条件,使水和食物得到充足的供应是有效保护的基本途径。

§ 保育状态

目前已被列为中国濒危动物红皮。[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2: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