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蛇串疮 |
释义 | 蛇串疮 - 简介 蛇串疮是在皮肤出现成簇水疱,伴火烧样疼痛为临床特征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宛如蛇行,故名;又因红斑、水疱排列成串珠样,又多在腰部发病,所以称“缠腰火丹”。其特点是皮肤突然发生集簇性水疱,排列成带状,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伴有刺痛和淋巴结肿大。多发于春秋季节,老年人居多。大部分病人患病后不复发,极少数患者有时可以再次发病。相当于西医的带状疱疹。 此病记载最早见于隋代《诸病源候论》,明代《外科启玄》、清代《外科大成》对其临床症状均有详细的描述。 蛇串疮 - 辩证分析 蛇串疮主要因肝气郁结,日久化火,或脾经湿热内蕴,外溢皮肤而生;也有因感染毒邪,引起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发病;年老体弱患者,常由于血虚肝旺、湿热毒盛、气血凝滞,致使疼痛剧烈,数月或半年后才能消失。老年、体弱、外伤、感染、肿痛、严重的全身疾病,或放射治疗、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常为此病的诱因。 蛇串疮起病急骤,发病前常先有轻度的全身症状,如发热、疲乏无力、胃纳不佳、苔薄黄、脉弦数等。患部常有带索状皮肤刺痛是此病的重要特征。疼痛有的发生在皮疹出现之前,有的伴随皮疹同时出现,有的发生在皮疹出现之后。皮肤刺痛的程度不同,儿童患者疼痛轻微或不痛;年老体弱者疼痛剧烈,常扩展到皮疹范围之外,有的皮疹已消失,疼痛尚持续数月甚至更长时间。皮肤损害多先为带片状的红色斑丘疹,很快即发展成为绿豆到黄豆大小的水疱,3~5个簇集成群,常形成串珠样,聚集一处或数处,多数排列成带状,一群水疱与另一群水疱之间皮肤正常,没有皮疹,水疱内液体初起透明,5~6天后转为浑浊,重者有出血点、血疱或坏死。轻者没有典型的水疱,或稍有皮肤潮红及刺痛的感觉。皮疹常发生在身体的一侧,颜面部、胸部、腰胁部、大腿内侧等,一般不超过正中线。发生在面部的,病情严重、疼痛剧烈,常有附近淋巴结肿痛,甚至影响视力和听觉,应特别注意。整个病程约两周左右,严重的可延长到3周多,但一般不会超过一个月。 蛇串疮 - 类型 肝经火盛型 皮肤潮红、灼热刺痛,自觉口苦咽干、口渴、苔薄黄或黄厚、舌质红、脉弦滑数。治宜清肝火、利湿热,用龙胆泻肝汤加紫草、板蓝根。 脾经湿热型 皮肤淡红、破溃流水、口渴不欲饮、胃纳差、苔白腻、舌质胖、脉濡滑。治宜健脾利湿、清热利湿,用除湿胃苓汤加减。 蛇串疮 - 气滞血瘀型 皮疹大部或全部消退后,局部仍疼痛不止,伴有夜眠不宁,精神疲乏。舌质黯红,或舌尖边有瘀斑,苔白,脉弦。 蛇串疮 - 气血两虚型 皮疹消退后仍疼痛日久者(主要见于老年患者),伴有面色发白,气短,纳呆,神疲乏力,夜睡难寐。舌质淡,少苔,脉细或弦细。 蛇串疮 - 治疗方法 不论何种类型,有高热者,加生石膏、蚤休;有血疱、坏死者,加白茅根、丹皮。若皮疹消退后,皮肤仍刺痛,治宜疏肝理气、活血止痛,常用逍遥散加丹参、真珠母、牡蛎、磁石、延胡索。外治,初用三黄洗剂或颠倒散洗剂,每日3次;水疱破后用青黛膏或青吹口油膏,有坏死者加用九一丹;若水疱不破,可用三棱针刺之,使疱液流出,以减轻胀痛。 蛇串疮 - 其他治疗方法 针刺取穴内关、阳陵泉、足三里、曲池、合谷、三阴交等,采取提插擒转手法,留针20~30分钟,每日一次;或局部周围卧针平刺,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疼痛日久的患者,加支沟;或用耳针刺肝区,埋针3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