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蓟盘霜霉 |
释义 | § 形态特征 蓟盘霜霉 病斑生叶上,初淡绿色,后期黄褐色,常为叶脉所限,多角形,直径3-7mm,有时联生成斑片状;霉层叶背生,白色,中等密度。孢囊梗常1-3枝从气孔出,高170-670 (平均360)μm,主轴长85-460(平均220)μm,占全长的(2/5-)1/2-3/4(-4/5),粗5.5-9.6(平均8.2)μm,基部稍膨大,上部双叉状分枝3-5次,末枝顶端膨大成盘状或近球状,边缘环生小梗3-6个,小梗长4-8μm。孢子囊无色,球形或近球形,长8.2- 21.8(平均14.9)μm,宽6.8-19.1(平均13.1)μm,长 :宽=1.0-1.3,平均1.14。卵孢子未见。 § 中国分布: 大蓟Grsium japonicum DC. :黑龙江密山(MLSAU 2226) 魁蓟Cirsium leo Nakai et Kitag.:四川康定(MLSAL 2057),宝兴(MLSAU 2472)。 § 世界分布: 中国、波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俄罗斯。 § 本种特点 蓟属植物上寄生的Bremia最早记录为B. lactucae Regel (Saccardo,1888) Constantinescu & Negrean(1983)在记载罗马尼亚的霜霉时,将6种蓟属植物上寄生的 Bremia,也都作为B. lactucae的寄主。1967年 Jaczewski根据它的形态及寄主的特点,将它作为B. lactucae的变种(B. lactucae var. cirsii Jaczewski ex Uljanish)。Savintseva (CaBицeBa,1974)及Novotelnova & Pystina( 1985)赞同将该菌定为以上变种名称的主张。 我们根据寄生于菊科植物上Bremia的种的寄主不跨族的观点认为B. lactucae的寄主范围,应只限在菊苣族的范围内,不应当将属于菜蓟族的蓟上寄生的Bremia也包括在 B.lactucae的种或作为它的变种。 泥糊菜属Hemistepta上寄生的风毛菊盘霜霉Bremia saussureae Sawada是在菜蓟族上寄生的Bremia,它是得到真菌学家广泛承认的一个种。泥糊菜与蓟,在亲缘关系上非常接近。我们将蓟属上寄生的Bremia,与泥糊菜上的菌进行了比较,两者在形态上有非常明显的差别。蓟上寄生的菌,它的孢子囊不但比B. saussureae的体积明显地小,而且形态上的差别也很显著,蓟上的孢子囊为球形或近球形(长:宽=1.0-1.3)而泥糊菜上的孢子囊不但体积较大且其形态为广椭圆至长卵形(长:宽 =1.2-1.5),故将蓟上的菌提升为种级。 [1][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