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 汉字解析

袄袄

袄 ǎo 形声。从衣从夭,夭为声符兼义符。“夭”意为“丰满”。“衣”与“夭”联合起来表示“丰满的衣服”、“厚实的衣服”。本义:厚实的上衣,棉衣。

郑码:WTMG,U:8884,GBK:B0C0仓颉:LHK 四角号码:32284

笔画数:9,部首:衤,笔顺编号:452343134

coat;jacket;

§ 来历

袄的名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如南朝宋有“布衫袄”,北朝北魏有“小襦袄”、北齐有“合袴袄子”等。从此,袄成为人们的常用服装。隋代的“缺胯袄子”用作武官制服,并于唐代传入日本。唐代受胡服影响出现翻领袄。宋代出现由唐代上襦发展而成的对襟袄(旋袄)。清末,袄的基本形制为立领、连肩袖、右大襟、开衩摆。

从20世纪初开始,男袄渐以对襟式为主;女袄采用右大襟、偏襟、琵琶襟、对襟、左大襟和背开襟,其领、袖、衣摆也多变化。比较讲究的袄,多采用丝绸面料,运用传统装饰工艺制作,形成富有东方风格的民族服装。此外,由于受西方服装款式的影响,现代的袄还有翻领袄、装袖袄等,称中西式袄。袄普及中国,在东南亚各国也有不少华侨穿用。绣品女袄被列为工艺装饰服装。

§ 民国的女袄

袄在明清时代,女服上衣一直是崇尚宽大。女性穿着没有腰身、长近膝部的长袄、大褂,人体的微妙曲线变化完全被袄褂的简洁外形抹煞掉了。至清代末年,西方以表现人体为美的服饰观念渐渐影响了国人,中国服饰史上最激荡的一场革命开始萌动了。女性的长袄一变而为紧窄裹体,紧紧围匝在身上,袖管也窄窄地贴裹住手臂。清代中期以后,女服上曾经流行饰满令人目眩的层层花边,这一风气至此时也消失了,袄上的纹饰趋于素雅,服装开始为表现人体的形象服务。不过,由于当时的女性都是从小束胸,一般胸部扁平,穿着瘦长、裹身的长袄,总给人一种瘦弱、纤细的感觉。衣上大镶大滚的花边虽然消失了,但是出现了缀在襟边、下摆边缘的短短排穗,或是一排由珠子、亮片串成的坠饰。这些穗子、珠串随着女性的行动颤动摇摆,愈加增强了女性所予人的文弱、纤秀印象。

清末的女袄虽然腰身变窄,长度却没有变化,袄长仍然保持在近于膝部。民国以后,女服进一步向表现女性人体美的方向发展,流行了四五百年的长袄终于被果断地抛弃了,代之以短袄。女袄一旦变短,又趋向了与长袄相反的极端——短小的下摆仅至腹部。不仅如此,短袄的下摆还被裁制成圆弧形,其边缘从身体的正中向两侧呈弧形上升,到了身体两侧,衣下摆已经短得仅仅及腰部。这种形式令上袄显得更加短小,相应地,配穿在下的钟形长裙也就显得更加修长,增强了人体上短下长的美感。另外,由于长袄下摆在身体两侧短得出奇,穿在内里的衬衫便会在这两处部位露出一角,颇具撩拨的诱惑力。短袄的双袖是阔大的“喇叭袖”,但是短仅及肘,女性的玉臂皓腕,都呈现了出来。民国时代女短袄的出现,终于将女性从已经延续了几百年的长袄大褂中解放了出来。袄女短袄的圆下摆所呈现的视觉美感,激发了人们的想像力和创造热情,根据它的基本形式,出现了种种变体。在襟边、袖口、下摆上缀饰排穗、珠坠,固然是最流行的装饰手法,另外,有人将襟边、袖口边、下摆边裁成一个个半圆花瓣相连续的形式,看去有如孔雀开屏;或者将袖口、下摆都制成由细褶相叠形成的、喇叭形的荷叶边。这样华丽又雅致的女服一经出现,便很快在社会上流行开来,甚至在舞台艺术中也得到了反映。在当时的京剧舞台上,青衣、老旦虽然固守着明、清女服的样式,一些花旦角色却在保留清代风格头饰的同时,大胆采用了民国新出现的女服。如荀慧生在《元宵谜》、《埋香幻》中均是饰演古代女性,却在前剧中穿了“孔雀屏”式的短袄,在后剧中穿了下摆、袖口制成百褶荷叶边的短袄。短小而华丽的新式女袄,显然更能突出花旦角色的俏丽聪慧与活泼。民国新式女服的冲击力,由此可见一斑。

§ 粤语口头禅

袄读袄(ao,阴平声),英语out之音译。不入流、不在圈中、不识时尚,例:“博客你都唔识,真系袄嘞。”(博客你都不知道,真是不识时尚)

街上已看不到蓝布棉袄了。在上世纪70年代我下乡当知青修水利所残存的记忆中,那是我冬夜御寒的至珍贵之物。

“袄”字,作为一个为现代生活圈子所不齿的口头禅,今天的我实在听得不少。岂止在听,时时仍“蓝袄”加身呢!

比如说,我终于忍痛丢掉了多少年来赖以代步的非常方便的交通工具——单车,因为我怕被人讥之为“袄”。更何况,我去酒楼食肆一类场合,已断然找不到单车保管站(这保管站在上世纪似乎满大街都是)。只是,饭后,服务小姐常要问到的“有没有停车纸”,却让我时常扪心自责,“袄,实在是袄!”此车非彼车,不买私家(小)车的我,相信是逃不出无形之手为我划定的“袄”之圈圈了。有时候想想,我真花十万八万搞了辆私家(小)车又如何?停车时若看到周边都是光可鉴人的宝马、奔驰、法拉利、保时捷以及卡迪拉克,我会觉得自己更“袄”。袄“袄”者,out之音译也,指称不入流、不在圈中、不识时尚。我这里套上旧时蓝布棉袄的回忆,相信已能直指问题实质。在还未敞开对外开放大门的中国,让西方记者普遍感到挺纳闷的一件事是:怎么中国人衣着都是蓝灰蓝灰的一大片?蓝的是袄,灰的也是袄,那时不怎么喜爱与世界接触的中国,在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潮流中能不“袄”吗?

回到资讯发达的今天,有谁认为自己不“袄”的,请举手。我的手是断然举不起来的,旧日的蓝布棉袄虽早已随沧桑世事扔掉,欲一路跟上时代潮流的节拍却是谈何容易。未踏进21世纪门槛之前,我听说会电脑、懂英语和驾驭小车是必备的三张“世纪通行证”。好家伙,当新世纪的钟声敲响之时,我好歹才学了点电脑之皮毛,另两样依然不会,“袄”啊。

果真掌握那三张“通行证”又如何?我连“超女”都不懂,诸如此类。“袄”是绝对的,不“袄”是相对的。吾日三省吾“袄”,每天一觉醒来大脑皮层细胞先作一路小跑状,但思脱“袄”。就说“超女”吧,我在最后那轮PK中恶补了一回电视于是也略知了点皮毛。

老夫聊发少年狂——说的就是脱“袄”。

§ 棉袄

袄凡是内絮棉花、腈纶棉、太空棉、驼毛等保温材料的上衣均称为棉袄。棉袄有中式棉袄和西式棉袄之分。传统的棉袄加罩衣的穿着方式正逐步消失,在中年以下的穿着者身上已很少见,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时装外形、休闲舒适的外套型棉袄,其长度从短至腰节以上,到长至足踝,变化不一,已打上了强烈的时代烙印,适应着人们现代生活的节奏。

棉袄是一种在冬季穿用的具有很强保暖作用的上衣,这种服装一共有三层,最外一层叫面子,主要是用一些较厚的颜色鲜艳或有花纹的布料;中间一层是具有很强保暖作用的棉花;最里一层叫里子,一般是用比较轻薄的布料。还有一种棉袄是把面子和夹有棉花的保暖层分开做的,这种棉袄就有了四层,穿的时候只要把保暖层套在里子里就行了,它们用拉链或扣子相连接。

棉袄的样式比较丰富和多变,有长式、中长式、短式;其中以女式棉袄的样式最为丰富。

棉袄的穿着也比较随意,可以直接穿在外面,也可以穿在外套里面。

§ 参考资料

1.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7-01/08/content_21198102.ht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