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葫芦笙
释义

§ 概述

葫芦笙

葫芦笙,是彝、拉祜、佤、傈僳、哈尼、黎、纳西、怒、普米、苗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彝语 称布若、昂。拉祜语称若、若果筚。佤语称拜、拜桂、恩拜因 、唔变。傈僳语称玛纽、阿普筚。哈尼语称拉结、报扎。纳西语称妞篾、贝批又。流行于云 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保山地区、临沧地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丽江地区,四川省凉山 彝族自治州,贵州省毕节地区、安顺地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等地。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云南江川李家山二十四号墓、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的铜葫芦笙斗,据测定属春秋至战国之际的遗物。有五、六、七管三种。竹或木制笙管已腐朽不存,铜制笙斗的形制略有差异。李家山二十四号墓出土的两支铜斗,上端均铸一立牛为饰,造型生动形象,通高分别为26和28.2厘米。铜葫芦笙系仿天然葫芦匏形用青铜铸造笙斗,另插竹木制笙嘴吹奏。主要用于伴奏舞蹈。如开化铜鼓面部主晕图象中有匏笙舞,画面上八人中有一人边吹葫芦笙边舞,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鼓胴部画面、舞俑、乐舞铜饰物和房屋模型中也屡见吹奏葫芦笙的形象(《中国音乐史图鉴》Ⅱ—48至Ⅱ—51)。

文献记述葫芦笙始于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载唐大中(847—859)年间,“夷部乐……有葫芦笙”。唐代樊绰《蛮书》载南诏(今云南大理)“少年子弟暮夜游行闾巷,吹葫芦笙或吹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新唐书·南诏传》:“吹瓢笙,笙四管。酒至客前,以笙推盏对釂。”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 :“葫芦笙两江峒中乐。”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 :“葫芦竹,攒竹于瓢,吹之鸣鸣然”。

以葫芦为笙斗,细端穿孔接一长管为吹口,接管长25厘米左右。笙管黄枯竹制,有四至八管不等,长9— 90、管径1—1.5厘米,环列并微穿葫芦腹部,以蜡固定。每管靠近葫芦处开一按音孔,下端透空为底部按音孔,插入葫芦内的管上嵌有长2厘米、宽0.2厘米的竹制或铜制簧片。

§ 传说

葫芦笙

彝族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葫芦笙的传说。1962年8月18日《凉山报》刊载陈元通的《捏觉补惹和他的葫芦笙》一文,捏觉补惹是凉山彝族著名的民间艺人,文章写道:“在很早以前, 凉山上住着一个老母亲,她有五个儿子。一天,老母亲赶场去了,五个儿子来到老林里掏鸟 蛋。谁知雀窝里盘着一条毒蛇,大儿子先用手去掏,被蛇咬了一口,惊叫一声缩回了手。其 他几个儿子也都去试了试,结果都被毒蛇咬伤倒了下去。等到母亲回来时,还有一口气的大 儿子对妈妈说:‘我们死后,五座坟上不久就要长出五根竹子,请您把它们砍回来,做成一 支五根管子的笙,每一根管子就是我们一个弟兄,您吹着它,就像我们在您身边一样。’后 来,老母亲就用儿子坟上的竹子做成一支葫芦笙。有一天,她来到河边,对着浪花翻滚的河 水吹奏,越吹越伤心,最后她把葫芦笙丢在一旁投河而死。过路的把她遗下的葫芦笙带回家 去,寨子里每户人家都照样做了一支,以表达对母子六人的同情。从此,葫芦笙和 笙曲《老母亲调》,就在彝族世代相传下来了。”

在澜沧拉祜山寨,相传古时候有一对老夫妇,他们的五个儿女都在外边谋生,有的打猎, 有的捕鱼,分散在五个方向,就是逢年过节也难得团圆。老夫妇心灵手巧,从山上砍来“波 搭”竹,做成五支精致的竹管,在竹管的底端还削出簧片,用嘴一吹就发出响亮、优美的音 响,他们又从竹楼的棚架上选了一个光滑的葫芦,掏出里面籽粒,将五根长短不同的竹管捆 在一起,插在葫芦膛里,又在葫芦柄处安了一个木制吹嘴,葫芦笙做好了,吹出了悠扬的乐 声,老夫妇高兴极了,他们吹起葫芦笙,五个儿女在远方听到由家乡传来的新奇、悦耳的音 调,便从不同方向奔回家中。从此,老俩口再也不愁见不到儿女了,葫芦笙就这样在拉祜族流传起来。

§ 历史

葫芦笙---立牛曲管铜葫芦笙

葫芦笙历史久远。早在2700多年前的周代,中国古代乐器八音分类中就有用葫芦制作的匏类乐器——笙,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几支战国初期的笙,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使用的葫芦笙,也有着较悠久的历史。1955年—1960年,在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石寨山发掘了以滇王为首的贵族长期延续使用的古墓群,出土了青铜葫芦笙斗和吹奏葫芦笙的铜 舞俑。1972年,在云南省玉溪地区江川县李家山发掘的先秦古墓中,又出土了两支青铜葫芦 笙斗,分别高28.2厘米和26厘米,上端为曲管,下部呈球形,其上分别有七孔和五孔,可插入相应的笙管,曲管细端铸有立牛一头,造型美观、形象生动。此外,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大波那木廓铜棺墓中,也出土了铜葫芦笙斗。据测定,这些铜葫芦笙斗均属春秋晚期和战国初期的制品,说明先秦之时葫芦笙已在中国西南广大地区流传,至少已 有2500年历史。

唐代,在南诏(今云南大理)地区居住的少数民族中,葫芦笙或瓢笙已相当流行,青年们经常 在街头巷尾用葫芦笙吹出动听的曲调,向心爱的姑娘传递爱情。唐代樊绰的《蛮书》在谈到 南诏风俗时说:“少年子弟暮夜游行闾巷,吹壶卢笙或吹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用相 呼召。” 《新唐书·南诏传》 (卷二二二)载:“吹瓢笙,笙四管。酒至客前,以笙推盏劝酒。”说明在饮宴时,主人一面吹葫芦笙,一面用葫芦笙推移酒杯、劝客人饮酒的有趣情景。瓢 笙即葫芦笙,晋人崔豹《古今注》:“瓢亦匏也,匏其总,瓢其别也。”古代南诏民间音乐 盛行,公元800年曾向唐朝献过《奉圣乐》,丰富了灿烂的唐代音乐文化。著名的骠国(今缅甸)乐,也是通过南诏传到唐代长安的,我国古代的葫芦笙,笙管都是前后两排横向排列的 ,而在公元802年骠国向唐朝献乐时,笙管已左右两排竖向排列。《新唐书·骠传》记载的 匏笙:“皆十六管,左右各八,形如凤翼……竹为簧、穿匏达本。”至今,这种匏笙还在缅 甸、泰国、老挝和柬埔寨等国流传。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中有:“开元中有拍板……葫 芦笙。”也提到在唐宣宗大中年间(公元847年—859年)的“夷部乐……有壶芦笙”。 立牛铜葫芦笙

北宋时期,西南少数民族到宋都交纳进贡物品时,也曾携葫芦笙献乐京城汴梁(今开封)。《 宋史》有:“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其王龙汉,遣其使龙光进,率西南(今滇东、黔 西一带)诸蛮来贡方物……令作本国歌舞。一人吹瓢笙,如蚊蚋声;良久,数十辈连袂宛转 而舞,以足顿地为节,询其曲,则名曰《水曲》。”照此记载,我国少数民族的《葫芦笙舞 》,也已有1000年的历史了。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62岁的苏东坡被贬到海南, 谪居儋州,他在《儋耳》一诗中,曾用生动洗炼的文字,记述了海南黎族的民间歌舞活动, 在《和拟古》诗中有:“牲菌鸡卜,我当一访之。铜鼓壶芦笙,歌此送迎诗”之句,句末 还有注说:“交取无柄之匏,剖而为笙。”可见这首诗是写实的,说明中国海南省黎族地 区北宋时也曾有葫芦笙流传。

南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中有:“葫芦笙,两江峒中乐”之句。南宋周去非在他的《岭 外代答》(卷七)中写道:“瑶人之乐,有卢沙、铳鼓、葫芦笙、竹笛。”“葫芦笙攒竹于瓢 ,吹之呜呜然。”宋人朱辅在《溪蛮丛笑》中有:“蛮吹葫芦笙,亦匏余意,但列管六。” 文中所述和现在云南楚雄彝族的六管葫芦笙完全相同。唐宋以来,很多文献都记载着在苗、 瑶、白、黎等族聚居的滇、黔、湘、粤、桂和海南等省区流行着葫芦笙,今天有的民族虽 已不用,但在古代却是以葫芦笙为主的,湖南苗族直到清代还在使用,如《清朝通典》 (卷 六十四 )载:“湖南苗击铜鼓、沙锣以祀鬼神。亲戚宴会,以匏笙、铜鼓为乐。”如今,葫芦笙在 我国西南许多民族中都很流行,尤以彝、拉祜、佤、傈僳等族最为盛行。

§ 演奏

《葫芦笙舞》

传统葫芦笙,音色各异。高音笙清脆明亮;中音笙圆润柔和;低音笙浑厚低沉。音域较窄, 实用音域为一个八度。常用于独奏、对奏或为歌舞伴奏,经常是边舞边奏,有时也和彝族笛 子、大、小三弦配合演奏。所奏乐曲,绝大部分是舞曲,有少数是用于节日和喜庆的乐曲, 但也都带有舞曲风格,一般都比较轻快活泼、节奏鲜明。在彝族民间,葫芦笙是“踏歌”、“打 歌”和《葫芦笙舞》的主要伴奏乐器。“踏歌”是一种群众性的娱乐活动,清人桂馥《滇游 续笔》中载:“夷俗男女相会,一人吹笛,一人吹葫芦笙,数十人环绕踏地而歌,谓之踏歌 。”时至今日,这种歌舞在彝族地区仍很流行。《葫芦笙舞》是以吹奏葫芦笙为领舞的群众 性民间舞蹈,在许多少数民族中普遍流行。聚居在金沙江畔的彝族人民,每逢春节拜年、迎 送宾客、尝新米、举行开秧门仪式、喜庆婚嫁或男女恋爱等场合,都要吹奏葫芦笙,所奏的 乐曲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传统乐曲有《迎亲调》 、《送亲调》、《串姑娘调》、《过 山调》、《放羊调》、《赶街调》、《过年调》、《摆饭调》、《打歌调》和《舞曲》等。 拉祜族葫芦笙,音色清脆悠扬,是拉祜族青年喜爱的乐器之一,他们随身携带,走到哪里吹 到哪里,并经常为《葫芦笙舞》伴奏,舞蹈时,男女青年手拉手、围成圆圈,从晚上一直跳 到天明。佤族的葫芦笙,在乐曲中很少使用管底发出的低音。能歌善舞的傈僳族人民,使用 的葫芦笙不仅和彝族的一模一样,就是所演奏的乐曲和用葫芦笙伴奏的舞蹈,也和彝族的基本相同。 彝族葫芦笙舞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对传统葫芦笙进行了较有成效的改革 ,研制出十管葫芦笙,笙斗改为木制 ,笙管上增加了共鸣管,音域a—f2,扩展将近两个八度,还增大了音量,它的最大特点 是能够转调,适用于独奏、乐队合奏或歌舞伴奏。目前,这种葫芦笙已在彝族乐队中使用,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旧社会,勤劳的彝族人民,曾用葫芦笙述说苦和泪,控诉仇和恨,人们常一边吹着葫芦笙 一 边唱道:“过去的苦泪流成河,葫芦笙吹烂了多少支?……古老的葫芦笙啊!装满了彝家多少 仇和恨!”在彝族人民中还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千愁万愁,抱起葫芦笙解愁”。那时,凡 是有葫芦笙流传的地方,人们吹出的多半是悲凉、忧郁的曲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彝 家和其他少数民族人民获得了新生,古老的乐器也奏出了新的乐声。人们用葫芦笙吹出轻快 、活泼的曲调,抒发内心的欢乐情怀,歌唱美好幸福的生活。

§ 各族的葫芦笙

傈僳族葫芦笙

彝族的葫芦笙流传地域广阔,多为五管或六管,有的地区还采用木制或铜制笙斗,笙斗到吹 口一般长25厘米左右。在四川省凉山州常见的为八管葫芦笙,使用竹簧,在葫芦柄处连接一 个较粗的竹管为吹口。云南省楚雄州的低音葫芦笙,第一管高79.5厘米、内 径1 .3厘米,第二管高64厘米、内径1.2厘米,第三管高55.5厘米、内径1.1厘米,第四管高 48厘米、内径 1.1厘米,第五管高41厘米、内径1厘米,葫芦长31.5厘米、高5.5厘米,葫芦把加吹管长 23厘米, 吹口内径0.9厘米,按音孔直径0.5厘米。尤为独特的是:在低音笙管的上端还横置一个短 而粗的竹筒为共鸣器,可使音色更加圆润、明亮。云南省保山地区中音葫芦笙,第一管高39 .5厘米、内径1.3厘米,第二管高33.5厘米、内径1.5厘米,第三管高29.3厘米、内径1 .3厘米,第 四管高24.5厘米、内径1.3厘米,第五管高21厘米、内径1.5厘米,葫芦长10厘米,吹管 长24厘米。

拉祜族的葫芦笙,流行于云南省澜沧江两岸的拉祜山寨,多为五管,笙管用野青竹 或泡竹制作,其中高音葫芦笙,第一至第五管分别高15.5厘米、15厘米、10.5厘米、10. 5厘米、9厘米,葫 芦柄长8厘米,吹管长25厘米,簧片用金竹削成,笙管以蜂蜡粘封,与大凉山彝族葫芦笙相同。在西盟、澜沧一带,还有一种更小的高音葫芦笙,通高不到15厘米,外出访友或上山劳 动时常放入衣袋中携带。拉祜低音葫芦笙,笙管最高者达90厘米、内径1.1厘米,按音孔至 底孔相距10厘米。乐曲有《出门调》 、 《丰收舞》等。

佤族的葫芦笙,流行于云南省西盟、沧源及其邻近地区,有五根笙管,镶竹制簧片,在葫芦 的柄端接有细长的吹管。在西盟的葫芦笙中,有一种在最高的一根笙管上套着对接的两个葫芦作为共鸣器,每个葫芦上开有一个圆形出音孔,既能增大音量,外形又十分美观。常用于舞蹈伴奏。乐曲有《过年调》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1:4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