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蒸羊 |
释义 | § 基本内容 蒸羊 〔主料辅料〕 羊肋条肉1000克、姜丝10克、精盐3克杏酪50克、醋3克、甜面酱100克、葱白25克、绍酒5克 〔烹制方法〕 1、葱切成5厘米长的段,用油炸出葱香味,呈黄色,盛出备用。 2、羊肉洗净,放入锅内,煮至八成熟捞出,切成5厘米长,03厘米厚的片,与葱丝及精盐、醋、杏酪、甜面酱拌匀。 3、取粗碗一个,将葱段先排在碗底,再将拌匀的羊肉片竖码在碗内,剩余的调料倒在上面,上笼蒸至羊肉烂熟时取出,合人大盖碗内,盖上盖上桌即成。 § 工艺与特点 〔工艺关键〕 蒸羊肉先用粗麻纸封住碗口,然后再蒸,这样既可保羊肉鲜味不外溢,又能防止蒸肉时水蒸气滴人碗内。 〔风味特点〕 1、“蒸羊”是北宋京都肴馔名品之一,传入南宋后称为“盏蒸羊”(即碗蒸羊)或“烂蒸大片”。苏东坡《老饕赋》中说:“烂樱珠之蜜煎,翁香酪之蒸羊,蛤半熟以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天美,以养吾之老饕。”杨万里曾有“太官蒸羊压花糕”之句;清人李念慈在《汴梁竹枝词》中有:“红油车子卖蒸羊,启盖风吹一道香”的诗句。诗文大家对蒸羊赞赏备至,表明它在官府,文肆以及民间都享有盛誉。 2、此菜上桌揭盖,香气四溢,肉烂味醇,咸鲜可口,在开封久盛不衰,流传至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