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荃湾区
释义

§ 基本概况

荃湾区荃湾是香港首个新市镇,九龙半岛的地铁在太子站分为东、西两线,西路线的终点就是荃湾。该街道在地铁站的北端与南端差异很大,北面车站附近是大山,楼房很少,山中有佛教寺院,建有白铁皮的小屋。东北面是香港式的高层住宅楼,南面是商店街。

该镇不太大,有游船及香港第一吞吐量的集装箱码头,一直延伸到东部的葵涌。另外,隔着海湾,西部有重工业的岛屿青衣岛。近来急速的发展使荃湾成为新界西部的交通枢纽,更是进出机场的门框,每当旅客从机场进入市区,宏伟的青马大桥和汀九大桥必会令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除了近年不断落成的私人屋苑和商业大厦外,区内也保留了不少具有地区特色的建筑物,如位于荃湾地铁站旁的三栋屋博物馆和马湾岛上的“九龙关”,可让游人一睹昔日农村时期的遗迹。此外,荃湾区更是著名庙宇林立之地,圆玄学院,西方寺及竹林襌院均是善心信众参拜之地,游人善信每天络绎不绝。

游人还可以在深井品尝美食外,然后漫步于邻近沙滩,细听浪涛声,欣赏荃湾恬静的一面。喜爱冒险的人士可选择前往大帽山郊野公园远足,于山顶上俯瞰荃湾和九龙的迷人景色。另外,从荃湾站有前往屯门、元朗、锦田、新界等西部方向的公汽,这里是前往这些街道的重要的交通枢纽。站前有叫做南丰中心的购物中心及众多餐馆,适合途中休息、用餐。

§ 历史沿革

荃湾古称浅湾,据说是因该处海湾水浅而得名。在清初的时候,荃湾称为荃湾约;後来又称全湾约(简称全湾),至于何时被称作荃湾则不可考了。

据战前考古学的发现,荃湾区早在年前便有人居住,考古学家所发现的遗物与李郑屋古墓十分相似,相信是属于同一个时期(东汉中,期即公元第一世纪至第二世纪中叶)。传说荃湾区在宋时有一浅湾村,宋末元兵南下,二帝南逃,帝正便曾一度逃到浅湾,且与元兵相遇激战。

较确切的历史记载要追溯到清初。1649年,有张姓的居民在荃湾居住,稍後有曾,黄,许,邓等姓前来居住,至清沿青山路建立了大约二十六个村落,其中最早建立的便是老围村。

1898年,荃湾区约有人口三千人,但所属村落已有家庙及祠堂。三十年代以前当地居民多以种植禾稻,菠萝,蕃薯等。二次大战以前荃湾区的发展仍是尚当缓慢。但1950年前後,大量的内地人士涌入香港,引入了资金,技术及廉价劳工.各种制造业在德士古道,杨屋道和柴湾角一带开设起来.及後,六十年代已发展成具规模的新市镇。

荃湾发展得如火如荼,移山填海之工程进行不辍,而当局征收民地,时有问题发生,村民搬迁也有困难存在,因此作为官民桥梁之荃湾乡事委员会日趋繁,忙会所亦不敷应用,後才在荃湾沙咀道二百七十七号建立一完备的会所,乃荃湾乡事委员会之永久基础。

荃湾人口在七十年前只有三千馀人,六十年代己增至三十多万,至八十年代人口己增加至七十多万.荃湾之建筑己近饱和,如欲再扩展,得赖填海而成之。

战前荃湾菠萝驰名遐迩,海滨地带,也有乡人建设捕鱼,以助生计。荃湾早期也有工厂,不过为数较少,只有一间醴泉制酒厂及一间青山陶业工厂较著名而已。当日军侵华後,荃湾有较大规模的南海纱厂出现,搪瓷厂则位于荃锦公路入口侧一带地区,至今该等用品已因少人购用而遭淘汰。时至今日,荃湾地价急刻上升,己达寸金土的地步,一般行业停业他迁,但亦促使荃湾成为繁荣之新市镇。

19世纪末,荃湾分为四个约:海坝、葵涌、青衣及石围角,四约首领组成荃湾安全局,维持荃湾地区的治安。

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并把新界分成八约管治,当时荃湾属于九龙约。

1906年,政府开始成立理民府制度来管治新界,把新界分成南北两约,荃湾以北之地归北约,荃湾则属南约,所在地设在香港岛。

1941年12月,日本领占香港,荃湾被归入九龙,自成一区称为荃湾区。

1948年,立法局通过新界行政法例,荃湾再次归入南约管辖。

1966年,荃湾从南约分治出来,独立成约,称为荃湾约。

1977年,政府宣布在新界成立不同地区的谘询委员会,在荃湾设立荃湾地区谘询委员会,巩固了日后成立荃湾区议会的基础。[1]

§ 自然地理

荃湾地形荃湾区1981至1985年期间,荃湾区议会的管辖范围包括整个荃湾新市镇(荃湾、葵涌及青衣),东至金山郊野公园西面界线,南至荔景山路九华径及荔景台,西至青龙头嘉龙村,北至大帽山郊野公园近荃锦坳和城门郊野公园近铅鑛凹,而马湾和大屿山东北部也是荃湾区的范围。

随着新市镇发展而令荃湾区人口不断增加,政府为了减轻区会资源分配的负担,重新划分地方行政区,在1985年4月1日成立「葵涌及青衣区议会」(1988年4月1日改称「葵青区议会」),集中服务葵涌及青衣居民。荃湾区重新划界,东面以和宜合道、城门道、青山公路及德士古道为界,南面以汀九海岸线和马湾海峡为界,西面仍以青龙头嘉龙村为界,北面仍以大帽山郊野公园近荃锦坳和城门郊野公园近铅鑛凹为界,马湾及大屿山东北部仍归属荃湾区。全区总面积约60.01平方公里(现时数字)。

荃湾山脉

位于新界荃湾的大帽山又名大雾山,为香港第一高峰海拨959米,因形状象大帽而得名,环在四周的是占地1440公顷的大帽山郊野公园,是登山远足的理想地点,山顶在严寒时会有结霜现象。在山顶上可以俯瞰新界和港岛。景色非常迷人,晚上更是看世界闻名的香港夜景的绝佳地方。

大帽山是登山爱好者的乐园,园内小径纵横,有麦理浩径、大埔郊游径、城门郊野公园林地小径、大埔滘自然护理区三色林径等,还有草山北坡与松仔园、铅矿坳、扶轮公园等郊游点以及专供郊游者烧烤的场所。

荃湾水文荃湾区城门水塘:又称银禧水塘。位于新界沙田西北。1923年开始兴建,由荃湾至苹果坳阔16英尺长1.92英里的水道于1925年完成。至由城门河引水入塘的堤坝,长达6000英尺的临时水坑,长达2900英尺的北堤,长达2000英尺的南堤,长达2160英尺通过走私桥的北山洞,以及长4689英尺通过金山的南山洞,于1926年间先后完成。至1936年才完成全部工程,历时13年。储水量30亿加仑。

大榄涌水塘:位于新界屯门与荃湾之间。该水塘于二次世界大战前即计划建设,由于战争影响,拖至1951年才开始动工。水塘建筑工程宏伟,耗资共达1.25亿元。水塘隧道共分三段:第一段由大榄涌通至深井,长达10720英尺;第二段在深井山边,长达1600英尺;第三段由深井山边至汀九,长达13900英尺。水塘主坝长1000余英尺,高200英尺,厚153英尺,还有副坝3道,堤坝全长9000余英尺。至1957年3月全部完工,储水量达45亿加仑。

荃湾气候

香港属亚热带气候。冬天清凉且干燥;春夏季则和暖多雨;秋季不是凉爽,阳光亦很充足。香港偶尔会被台风侵袭。

荃湾特色奇观

三栋屋博物馆:荃湾现在大约有100万名的居民,但直到1977年为止,它仍是个仅仅拥有数千人口的寂静村庄。回溯到17世纪,这地区因常受到沿海盗匪的攻击,居民为了抵御外侮,遂筑了一座由城墙包围约村镇聚落。而且每一村都只住着单一的氏族,当初三栋屋所住的是陈姓客家氏族。这些客家族群源于中国北方,在12、13世纪时移居至中国南方,但由于土地纠纷迫使他们往更南的地方迁徙,最后到达香港、台湾和新加坡。这个村落人约建于公元1786年。三栋屋博物馆三栋屋博物馆占地2000平方公里,地处已有200年历史的围村内。

三栋屋博物馆其实是座由围墙固防起来的客族村落,它是由个相连的大厅所组成,而这三个大厅则是此村落的生活核心。之所以称为三栋屋,是因为这座三房屋分别出三支大主梁所支撑。供奉祖先的大厅座落在房子的最前端,装潢得十分华丽,厅中的装饰布置已经过修复,且色泽鲜艳恰如原貌。另两座厅堂则较为自然质朴,适合作为淳朴居民日常生活作息的中心。

目前馆内陈列了当时的农具与家具,还有厨具和一些日常家庭用品,以供游客参观。屋外尚有一鱼池、打谷场和出来守卫整个村落的门房。它真实地反映出中国南方的旧农村生活。

§ 公共设施

教育

大专院校

珠海学院是区内唯一的大专院校,亦是全香港的其中一间私立专上学院,校舍早期位于旺角,其后搬入海滨花园至今。

中学教育

截至2007年,荃湾区共有13间中学。

主条目:荃湾区中学列表

荃湾官立中学

荃湾圣芳济中学

可风中学 (啬色园主办)

路德会吕明才中学

荃湾公立何传耀纪念中学

宝安商会王少清中学

保良局李城璧中学

保良局姚连生中学

仁济医院林百欣中学

圣公会李炳中学

廖宝珊纪念书院

博爱医院历届总理联谊会梁省德中学

纺织学会美国商会胡汉辉中学

§ 小学教育

中华基督教会全完第一小学

中华基督教会基慧小学

中华基督教会基慧小学 (马湾)

柴湾角天主教小学

灵光小学

香港道教联合会圆玄学院石围角小学

啬色园主办可信学校

海坝街官立小学

路德会圣十架学校

香港浸信会联会小学

基督教凯欣学校

宝血会伍季明纪念学校

宝血会思源学校

梨木树天主教小学

天佑小学

玫瑰蕾小学

九龙弘爵国际学校

圣公会主爱小学 (梨木树)

天主教石钟山纪念小学

深井天主教小学

荃湾天主教小学

荃湾潮州公学

荃湾官立小学

荃湾信义学校

荃湾公立何传耀纪念小学(前称荃湾公立学校)

§ 医疗服务

位于荃湾的仁济医院于1973年正式启用,于1991年正式成为医院管理局辖下的一所公立医院。以下为荃湾区医院列表:

公营医院

仁济医院

公营诊所

戴麟趾夫人分科诊疗所

私营医院

荃湾港安医院

§ 文康娱乐

荃湾区因为大部分土地已经规划为工业或商业区,1980年代令区内的文康设施非常少,只有荃湾大会堂及荃湾公共图书馆,但1990年代区域市政局积极在荃湾东北面兴建多个文康设施,包括城门谷游泳池、城门谷运动场、及蕙荃体育馆。博物馆

三栋屋博物馆图书馆

石围角公共图书馆

荃湾公共图书馆

(前荃湾中央图书馆)

流动图书馆一

流动图书馆四

流动图书馆五社区中心及会堂

荃湾大会堂

石围角社区会堂

梨木树社区会堂

雅丽珊社区中心

公园

荃湾公园

荃湾海滨公园

城门谷公园

赛马会德华公园主题公园

马湾公园

香港迪士尼乐园草地球场

城门谷运动场硬地球场

沙咀道游乐场度假营

曹公潭户外康乐中心体育馆

荃景围体育馆

荃湾西约体育馆

杨屋道体育馆

蕙荃体育馆

游泳池

城门谷游泳池

荃景围胡忠泳池 泳滩

汀九湾泳滩

近水湾泳滩

更生湾泳滩

海美湾泳滩

马湾东湾泳滩

钓鱼湾泳滩

双仙湾泳滩

丽都湾泳滩

§  经济概述

荃湾工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两个工业区:「柴湾角工业区」和「德士古工业区」。

柴湾角工业区的范围,东面至大涌道,西面至荃湾西约的丽城花园,北面至青山公路近愉景新城,南面至海盛路海旁,包括青山公路(荃湾段)中段及沙咀道前段的工厂大厦。二十世纪初,在美环街附近的水坑(即曹公潭),已 荃湾区经有磨香粉和染布行业驻足。1950年代前後纺织业兴盛,南丰纱厂在汀九近现时丽城花园开设。随著香港制造业日渐息微,现时这区的工厂大厦早已纷纷改为商业大厦,有不少不同种类的公司迁入,其中的表表者乃全香港最大的收费电视总台──有缐电视。

德士古工业区的范围,东面及南面至德士古道,北面至沙咀道及荃荣街,西面至联仁街及马头坝街,包括沙咀道後段、杨屋道、德士古道的工厂大厦。最早在该区发展的是德士古石油公司,在这区建立了油库,1950年代周边地区陆续有工业发展,例如太古汽水厂在这里设有厂房。在1970年代油库迁出後,原地发展成住宅海滨花园。随著物流业的发展,这区在近年更加有大量物流公司迁入,形成一个物流区。

§ 土产特产

珍珠

按产地可分为西珠、东珠和南珠,且有“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的说法。我国北部湾一带所产的珍珠就属于“南珠”,香港附近海水中亦有出产。

“南珠”粒大、珠圆、珠层厚、粉色嫩、晶莹璀灿。史书上有记载,自汉代以来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均要合浦太守上贡合浦珍珠作为宫廷最高珍礼。

珍珠还是六月的幸运生辰石,象征着生活美满、家庭和睦、健康长寿。

珍珠除了是一种贵重的装饰品外,也是一种珍贵的药材。

蝴蝶蝴蝶蝴蝶是香港名产之一,香港出产的蝴蝶已有142种之多。香港蝴蝶最多的地方是蝴蝶谷、大学堂一带。蝴蝶谷原在九龙荔枝角的背后,这是港九学生时常集体旅行野餐的地点,也是观察、搜集蝴蝶标本最理想的地方。

这个山谷的林木很茂盛,大多是小松树,和一种土名叫“鸭脚树”的矮树,是蝴蝶蛹最喜欢栖息的植物。因此一旦孵化出来,就构成整千整万蝴蝶绕树纷飞的情景。这种蝴蝶以黄翅的粉蝶居多。所以看来一片金黄,使蝴蝶谷享有盛名。

莞香

香港真正土生土长的特产并不多,称得上特产的是这里出产的一种香料,用本地香树制成,这香木点燃后冒出的烟特别香,远近闻名。有钱人家甚至普通百姓都愿意买这种香,在逢年过节用以供奉祖先。当地人称之为“莞香”。

莞香树是常绿乔木,树皮暗褐色。叶薄,草质,光亮,卵形,通常不超过10厘米。花小,芳香,黄绿色,几朵或多朵结成腋生伞形状花序。蒴果似连翘,长约2厘米。花期为每年3月至4月,种子成熟期在6月。成熟种子圆形,黑色。从育种、培植,到小苗长大成树,须6至7年时间。莞香长成大树一般为8米至15米高,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莞香树生长于亚热带地区,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湿润。莞香树苗一次移植成活率低,须二次或三次假植,形成宿根,丰富其根系后再到目的地种植。成树之莞香,乃凿香头如马牙状,取其木块,即为成品。

莞香树是一种著名的经济植物,其含有香脂的木部就是著名的中药沉香,富集香脂的沉香呈黑褐色,坚实而重,入水即沉,这就是莞香树又称沉香树的缘故。莞香的树皮色白质细,纤维柔韧,自古以来便是制造高级纸张的原料,用莞香树作原料制成的纸统称蜜香纸、香皮纸。

据说连“香港”的地名都与此有关:早先,运往各地的莞香被堆放在码头,散发出冲天的香气,来往船只上的人都能闻到,因而将这个港口命名为“香港”。

§ 交通概况

荃湾区荃湾位于新界西部,近来急速的发展使荃湾成为新界西部的交通枢纽,更是进出机场的门框。每当旅客从机场进入市区,宏伟的青马大桥和汀九大桥必会令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荃湾区主要交通干道有荃湾路、青山公路(荃湾段) 、城门隧道、象鼻山路、青马大桥、汲水门桥、汀九桥。

荃湾路(旧称荃湾支路)是香港5号干线的一部份,位于新界荃湾,连接位于葵涌道及屯门公路。全线为三线双程分隔道路,为一条高架道路,限速每小时70公里。荃湾路沿海绕过荃湾市中心,连接屯门公路的出口。荃湾路沿途有3个分层道路交汇处,分别为葵青交汇处(往青衣大桥及葵芳兴芳路)、荃青交汇处(往青衣北桥及德士古道)和海兴交汇处(往荃湾新市镇中心)。

青马大桥是青屿干线的一部分,连接青衣岛与马湾岛,是目前通往赤鱲角机场的必经之路。 汲水门大桥是青屿干线的一部分,连接马湾岛与大屿山。它是通往赤鱲角机场的必经之路。 汀九桥连接青衣及汀九,是3号干线(元朗-西营盘)的一部分。

公共交通上,荃湾地铁有荃湾线、东涌线、迪士尼线、九广西铁。

地铁荃湾线(Tsuen Wan Line),香港地铁营运的6条路线之一,由香港岛途经九龙西部,连接到新界南区的荃湾。1982年5月10日通车,因总站设于荃湾而得名。截至2004年,荃湾线共有16个车站,当中有8个为转车站,荃湾站、葵兴站、葵芳站、荔景站4个车站为架空或地面车站。荃湾线在路线图中以红色代表。

荃湾线是1967年最初计划香港地下铁路的4条路线之一,其初期规划与後期落成兴建时的设计大为不同。特别在于车站名称,及位于新界地区的车站建设。当初计划的时候,本来打算在现今荃湾站的西面,兴建一个“荃湾西站”作为终点站,以便接驳未来的九广西铁。但车站并不是建于填海土地上,而是打算建于山谷之上。除此之外,荃湾站至荔景站一段最初的设计是建于地底,并非如现在建于高架桥之上。

荃湾线的兴建于1975年获批准後随即动工。纵然位于九龙弥敦道的一段已经于1979年建成并开始运作,荃湾站至深水埗站一段要到1982年5月10日才正式投入服务。不过,所有位于深水埗区的车站(深水埗站、长沙湾站、荔枝角站及美孚站)须于荃湾线通车後1个星期才开启使用。

另外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最少有8个车站的名称,跟最初计划的名称均有出入。中环站、油麻地站和旺角站本来的英文名称,最初是以车站所在的街道而命名的。分别是遮打道、窝打老道和亚皆老街。但後来三个车站的名称,均用所在地区命名。此外,旺角站本来是计划建于比现时更北的位置,取代现有的太子站。而深水埗站则会建于比现时较南方的位置。

美孚站本来是叫“荔枝角站”;而荔枝角站则叫做“长沙湾站”;长沙湾站应该是叫“苏屋”的。而位于荃湾区的葵芳站本来是叫“垃圾湾站”的。因为车站本来是定位于较现时南的位置,靠近一个已废用的堆填区。而另一个车站,葵兴站,本来是被命名为“葵涌站”的。

最终,葵芳站、葵兴站、荔枝角站及长沙湾站四个车站,均于通车前更改为现时的名称。而美孚站则由“荔枝角站”改名为“荔湾站”。其余车站的中文名称也于开幕前全部更改。“荔湾站”最终于1985年命名为现时的“美孚站”。

东涌线转车站,当东涌线正式落实兴建时,地铁明白需要在荃湾线兴建转车站。否则,乘客就要坐毕全程,到达位于香港岛的香港站才可以转换到其他路线。地铁选择了荔景站作为转车站,于是荃湾线北行路轨经过重新铺排,以便腾出空间建造一个可供转乘东涌线的月台。有趣的是,新月台于1997年正式启用,竟较东涌线在後一年才投入服务。[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8:3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