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自由钟
释义

§ 介绍

自由钟

这座自由钟是由伦敦著名的怀特佩尔铸造厂铸造的,1752年移交独立大厅(当时叫州议会大楼)。它制做的不好,不得不在费城重铸了两次。

人们习惯上认为这座钟在1776年7月8日庆祝独立宣言签订时敲响过,其实不然。1777年它被运往宾夕法尼亚的阿克伦镇,以防英军破坏。1846年敲钟纪念华盛顿总统生日时,出现严重裂纹,无法修复,此后再没有敲过。

自由钟是费城的象征,更是美国自由精神的象征,是美国人的骄傲。它参与了美国早期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1]

自由钟的历史只有250多年,重量只有900多公斤,由多种金属混合铸成。1751年由宾州州议会以100英镑的价格从英国订购,当年工艺水平显然有限,第二年大钟运到费城,试敲时就破裂了。一年后两个当地铸造工重新铸造,总算成功。1835年庆祝华盛顿生日时,又被几个孩子敲出了一尺长的裂痕。十年后在同样的活动中,它被敲了几个小时,结果出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条著名的锯齿状裂缝,而在事实上那并不是唯一的裂缝。自由钟再也无法修复,除了每年的独立日,全美大小教堂钟声齐鸣,头一个敲响的是自由钟,它极少被使用。

但那条裂缝,却似乎成了米罗的维纳斯的断臂。美国人对自由钟的珍惜,让我们外人很难想像。

自由钟最早放在独立宫的旁殿里,英国占领费城期间,被转移藏匿,后又被移回费城。1976年搬入独立宫后面的新殿。为便于参观,又搬到独立宫广场上一个玻璃房里,听说不久还要从这个玻璃房里迁入新址。两地距离不足200米,但官方要为这次搬迁举行隆重活动。每次搬迁的距离都并不远,但每次人们都小心翼翼,生怕它“玉碎”。他们给钟装上可以测出钟内百万分之一米移动的微变量位移传感器,测试其是否可以搬迁。

自由钟是费城的象征,更是美国自由精神的象征,是美国人的骄傲。它参与了美国早期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为第一次宣读独立宣言而鸣响,为合众国宪法通过而鸣响,为送富兰克林赴英陈请,召集市民讨论英国颁布的《糖税法》和《印花税法案》而鸣响,为华盛顿的逝世而鸣响。它的似乎并不怎样响亮的声音宣告了美国的自由和独立。

美国革命之后,它的历史从来未曾中断。它进入了诗歌;它为争取自由的妇女运动复制;它作为国宝在美国巡回展览,从北至南,从东海岸到西海岸,所到之处,万人空巷,争睹圣物;二战期间,它的声音被电台广为播送,成为美国人信念的旗帜;黑人争取投票权,围绕它静坐;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激昂演讲中,那一连串气势磅礴的排比句反复高喊的就是让自由钟钟音响起。

两百多年来,自由钟就是这样,以自由为主题,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历史诉求代言,不断地为美国历史所诠释,其象征的意义也随之不断地被丰富和提升,终至成为美国爱国主义最好的教材之一。

这钟是1751年委托英国伦敦怀特·查佩尔铸造工场翻砂制成。原价值60镑14先令5便士。当时为什么要浇铸这口大钟,根据钟上镌刻的第二行铭文可知是宾夕法尼亚州议会为其位于费城的众议院制造的,是供开会时鸣钟召集议员用的。钟上第一行铭文是:“直到各方土地上的所有居民均宣告自由。”这是源于《旧约全书·列未记》的一句话。据史料记载刻这段铭文是为了纪念50年前即1701年威廉·佩恩在宾夕法尼亚这块殖民地上给教友会各首领颁发特许权状这一历史事件的。

威廉·佩恩(1644—1718年)是英国基督教教友会的首领。教友会是新教的激进教派,教徒们17世纪在英国遭受迫害。1655年起其信徒陆续渡过大洋到美洲新大陆落户传教。70年代末威廉·佩恩看到领有大片地产的好处,特拉瓦河以西的土地又很肥沃,便向英国国王申请该片领地。查理二世流亡在外时欠威廉的父亲海军上将佩恩爵士一笔巨款,现在乐得送个顺水人情,便批准这个要求,既是恩赐,又算还了旧债,可谓一举两得。英王将新泽西以西的大片土地亲自命名为宾夕法尼亚,并任命威廉·佩恩为首任总督。1682年威廉·佩恩带领一批教友会信徒在费城建立居民点。他主张信仰自由,各教派并存和睦相处。他以教友会的友爱传统来建设该城,城市发展得很快,成为州的首府和商业、文化中心,并获得了“兄弟友爱之城”的美称,也有人叫它为“教友会城”。17世纪90年代威廉·佩恩力主维护殖民地的独立,他鼓吹共和制、信仰自由,对各教派采宽容的态度,居民自然很感激他。他死后人民一直怀念着他,故议会铸钟时,就把“直到各方土地上的所有居民均宣告自由”这句深得人心的话镌刻在钟上。

1752年大钟运到费城,第一次使用时便被打得裂开。帕恩和斯朵两位费城铸工受命用原有的金属材料重铸两次,翌年才完工。钟上镌刻着“帕恩和斯朵,费列德尔菲亚”的字样和以罗马数字MDCCLIIL(即1753)记载的年代,可资证明。1753年大钟开始经常使用,立法议员集会,州议会中的法院开庭审判时,在独立战争年代,诸如1776年7月8日第一次当众公开宣读《独立宣言》等重大的、有意义的事件发生时,都要鸣钟。

§ 铭文

自由钟

自由钟上刻有如下文字:

“ 直到各方土地上所有的居民均宣告自由. XXV X

由宾夕法尼亚州议会为位于费城的州府订购

Pass and Stow(帕恩和斯朵)

Philada(费城)

MDCCLIII(1753年) ”

这段文字出自《圣经》的《旧约·利未记 》25:10:

“ 第五十年,你们要当作圣年,在遍地给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

这年必为你们的禧年,各人要归自己的产业,各归本家。 ”

§ 历史

订购和重铸

1751年,宾州州议会从英国订购了这口钟,由伦敦的怀特•查珀尔铸钟厂铸造,于1752年9月上旬运至费城,该钟花费100英镑,高3英尺,重2080磅。顶部周长7英尺6英寸,钟壁厚1.25英寸;底部周长12英尺,厚为3英寸。令人失望的是,来年3月在试钟的时候出现了裂纹,当时的宾夕法尼亚州议会的发言人这样写道:“在它被挂起来测试声音的时候被击了一下就开裂了,并没有任何暴力行为,听到这个消息,我觉得这是一种羞辱。”

州府要求怀特•查珀尔铸钟厂替换一个新钟,由费城的John Dock Pass和John Stow的重新铸造,这两个人的姓氏(帕恩和斯朵)被刻在钟的铭文上。 他们在合金中添加了铜来铸造该钟,但是声音并不理想。然后他们两人又重新铸造了一个钟,第三个钟于1753年6月就被挂在议会大厦的尖塔里。

停用和巡展

1835年在为约翰•马歇尔大法官举行殡葬仪礼时敲钟而再次开裂。1846年为纪念华盛顿总统的诞辰鸣钟庆祝时,遭到严重破裂,发声嘶哑。虽几度企图修复裂缝,都无结果。此后大钟便停止使用。但前来参观的人很多,于是便送到各地展览。1885年首先送到新奥尔良及南方各州首府陈列。1893年运到芝加哥,1895年运到亚特兰大,1902年到查理斯顿,1903年到波士顿展出。

1915年运到西海岸的旧金山,但每次搬运,都使钟的裂缝增大,独立宫管理委员会决定不再运至外州巡回展览。1976年1月1日起移到上述玻璃房内。

§ 复制钟

1915年,得克萨斯州利柏提的妇女活动家凯瑟林·卢森伯格复制了一口自由钟,以此推动妇女获取投票权的运动。这个复制品被称为“妇女自由钟”或者“正义钟”。她把钟的铃舌绑住,使其无法发音。活动家们宣布,要到有关投票结束妇女获得选举权后,才让“妇女自由钟”发出声音。到1920年,美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终于赋予妇女投票权。

在美国之外的比利时、以色列、日本都有自由钟的复制品。

德国柏林的自由钟虽然不是美国自由钟的复制品,1950年西德战胜欧洲共产主义,美国人做了一个自由钟做为礼物送给西德。

美国人(主要是从捷克斯洛伐克成立前的奥匈帝国移民到美国的美国人)在1919年的时候将一个自由钟的复制品送给当时成立的一个新国家捷克斯洛伐克,该钟在1980年的时候被放置在布拉格的一个塔中。

§ 意义

自由钟的象征意义在美国是逐渐丰富、逐渐扩大的。从东北部人的一口钟,到横跨北美的全国人的自由钟;从盎格鲁撒克逊白种男人的自由,到整个白人、再到各个种族的自由。也正是这种不断诠释、不断提升的能力,让平平淡淡的一口钟具有了历史的魅力,增强了国民的凝聚力。

中国人对美国的一个普遍观念是:美国是一个历史极其短暂的国家,与中国等文明古国相比就更是这样。这一观念表面来看固然正确,美国殖民史不过区区400年,建国史更只有200余年。但是从另外两个角度来说,这一观念又不甚准确。

其一,美国殖民及建国时间虽短,但是这个国家作为欧洲文明的产物,其源头需追溯到雅典和耶路撒冷;其二,美国自身的历史虽短,但美国人一方面善于保存其有限的历史遗存,而且不断对历史遗存给与新的诠释,使其成为美国政治-历史神话的一个部分。

位于费城的自由钟就是这一现象的最好体现。

简单地说,自由钟就是过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议会大楼钟楼上的一口钟。论个头,比中国国内一些大寺院的钟要差得远,论历史,也不算特别久远,1751年从英国订购。而且,这口钟还是一口名副其实的“破钟”,有一道挺长的裂缝。

其物理意义上的历史大概是这样的:1751年,宾州州议会以100英镑的价格从英国订购了一口钟,纪念威廉· 潘发表《权利宪章》周年。1752年,大钟抵达费城,但在第一次试敲时就破裂。1753年,两个费城铸造工重新铸造。 1835年,几个小孩敲钟庆祝华盛顿生日时,自由钟出现一英尺长的裂痕。1846年,又是在庆祝华盛顿生日时,自由钟被敲了几个小时,结果出现了最著名的锯齿状裂痕。这个裂痕无法再被修复,从此自由钟就很少再被使用了。

就是这样一口钟,却是美国精神的象征之一。作为国家象征,它在美国的知名度仅次于自由女神。

在美国革命之前,自由钟在当地就是一口重要的钟:1761年殖民地人民送富兰克林去英国陈请、1764年召集费城市民讨论英国颁布的《糖税法》、1765年召集市民商讨英国《印花税法案》时,这口钟均被敲响。但是,真正让自由钟成为国家象征的,还是美国各种普及读物以及历史教材里都提到的故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之后,宾州州议会顶上的自由钟被敲响,市民听到钟声聚集到楼前,听大陆会议的代表宣读独立宣言。

对此,历史学家一直存有疑义。现在,一个比较普遍的看法是,1776年大陆会议召开时,宾州州议会的钟楼十分破败,人们几乎不可能上去敲钟。今天,在陈列自由钟的展厅里,历史学家的质疑也明确地交代给来自各地的游客。

但象征之物,本来很大程度上就是后人想象和构建的产物。常常是后人的阐释,才让一个普通的物件“神圣化”为国家象征。美国人在这方面绝对是个中高手。我去参观自由钟的时候并不是周末,可是还是有非常多的人排队等候进入那个玻璃房子去参观。历史学家的质疑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对这个国家象征的热情。

在展厅里看到一段有关自由钟的纪录片,更凸显了自由钟的历史被构建的过程。美国革命后,自由钟的历史并未停止。一些重大的事件包括:

1839年,在美国废奴主义者威廉·盖瑞森出版的一个反对奴隶制的小册子中,有一首关于这口钟的诗,诗的题目就叫做《自由钟》,这口钟由此得名自由钟。

1885年,自由钟被运到新奥尔良展览。其后,这口钟旅行到全国多个城市。一路上所到之处万人空巷,自由钟成为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1915年,妇女活动家凯瑟林·卢森伯格复制了一口自由钟,以此推动给与妇女投票权的运动。这个复制品被称为 “妇女自由钟”或者“正义钟”。她把钟的铃舌绑住,这样钟就无法发出声音。活动家们宣布,要到有关投票结束妇女获得选举权后,才让“妇女自由钟”发出声音。到1920年,美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终于赋予妇女投票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自由钟的声音在广播中出现,成为坚定美国人信心的声音。

1965年3月,25个民权活动分子进入独立厅,围绕自由钟静坐,要求阿拉巴马州给予黑人投票权。

纪录片的最后,是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金在演讲的最后说了一段排比句,“让自由在……响起 ”,纪录片将这段演讲与自由钟联系起来,暗示观众,金博士要敲响的,就是自由钟的声音。

总之,自由钟的象征意义在美国是逐渐丰富、逐渐扩大的。从东北部人的一口钟,到横跨北美的全国人的自由钟;从盎格鲁撒克逊白种男人的自由,到整个白人、再到各个种族的自由。

也正是这种不断诠释、不断提升的能力,让平平淡淡的一口钟具有了历史的魅力,让美国成为一个有凝聚力的国家。就像自由钟上那一行引自《旧约·利未记》的铭文所说的:“宣告自由,遍及全国,家喻户晓。”这正是自由钟在过去200 多年里经历的故事。[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5: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