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茹遂初
释义

§ 简介

姓名:茹遂初

职业:摄影家

籍贯:陕西三原

1932年生于南京,汉族,陕西三原县人。1949年后任新华通讯社西北总分社、西北军政委员会新闻局摄影记者。1951年入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后任西北画报社记者组组长、人民画报社摄影记者。作品有《渔家女》、《汲》等。《引水上山》1959年获匈牙利第三届国际摄影金质奖章,《秋色》1981年获第六届亚太区摄影竞赛亚洲文化中心奖。[1]

§ 成就

茹遂初

1949年5月参加工作,在新华社西北总分社任塍写员、生活干事、编辑、记者等职。1949年冬开始从事摄影工作,先后在新华社西北总分社和西北新闻局任摄影记者。1952年调西北画报社任记者组组长。1954年调人民画报社任摄影记者至1993年离休。其间曾任人民画报编委、高级记者。1958年加入中国摄 影学会,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并担任该会主办的《大众摄影》杂志编委。40多年来,他主要从事专题摄影报道,足迹遍及大陆各省、市、自治区,报道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民族、历史、社会生活等方面。70年代他先后倡议并参加了人民画报《大河上下》、《万里长江》、《丝绸之路纪行》等三个专栏连载的采访工作,是我国首批到达青海高原人迹罕至的江河源头的摄影记者之一。他所采摄的《黄河源头行》(见1973年第6期《人民画报》)和《大江之源》(见1977年第4期《人民画报》)两个专题报道,第一次向国内外读者展现了江河源头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一些鲜为人知的自然情况。通过对长江源头探索性的采访,经有关方面的确认,长江的发源地为唐古拉山的各拉丹冬雪峰,经专业人员的计算,首次在《人民画报》公布了长江长度为6300公里,使长江上升为世界第三大河。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与人合作采摄的《丝绸之路纪行》在《人民画报》连载20余期,随后又与法国阿托出版社合作在法国出版了《丝绸之路》大型画册。1985年为报道海上丝绸之路,他奉派前往泰国、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采访,拍摄了许多与海上丝路有关的历史遗迹以及当地的风光和风情,除在《人民画报》上报道外,还编辑出版了《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画册。80年代初他还和他人合作,编辑了大型画册《中国出土文物》。九十年初,他又主持编辑了大型画册《中国自然景观》,该画册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分别用中文和英文出版。40多年来,他有许多作品参加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多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以及一些国际摄影艺术展览。1959年,他的作品曾两次在国际影展上获得金质奖章,是建国后最早在国际影展上获金奖的摄影家之一。此外还有众多的摄影作品和摄影图片分别编入《中国》(为庆祝建国十周年出版的巨型画册)、《江山如此多娇》、《中国新文艺大系——摄影集》等数十本大、中型画册。近年主持编辑的中型画册有《万里长城》、《万万荡古城》、《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等。

§ 生平

茹遂初观看展览

作为杂志的一名摄影记者,他主要从事纪实性的专题摄影报道,极少进行摄影创作。但在1958年至1985年期间,仍有28幅照片入选多届全国影展和两届国际影展(有入选证可查的),还有一些作品曾参加香港和国外的影展和摄影比赛。作品《引洮上山》1959年曾先后在布达佩斯国际影展和东柏林的国际摄影比赛上,分别获金质奖章和一等奖。此外,在《中国摄影》、《大众摄影》先后发表的作品有数十幅,并曾在1957─1959年《中国摄影》杂志优秀作品评选中获得一等奖。另外,还有大量的摄影作品和摄影图片,分别编入《中国》、《江山如此多娇》、《中国摄影作品选》、《中国风光》、《丝绸之路》、《中国出土文物》、《中华》、《中国传世风光摄影》、《20世纪华人摄影经典作品》等数十本大中型画册。其中为庆祝建国十周年,由廖承志同志主持编辑的巨型画册《中国》,他有8幅照片被采用。[2]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除摄影采访外,他开始从事画册的编辑工作。除上述与法国合作出版的大型画册《丝绸之路》外,还与他人合作编著有《中国出土文物》大型画册,此画册由人民画报社与美国一家出版公司合作,在美出版发行。九十年代初,他与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合作,策划并主持编辑了大型画册《中国自然景观》。此画册由人民画报出版公司分别用中英出版发行。近些年来,他以中国的世界遗产为主题,先后主编以及和他人合作编辑有《万里长城》、《平遥古城》、《承德避暑山庄与周围寺庙》、《丽江古城》、《黄山》、《大足石刻》、《颐和园》、《孔庙孔府 孔林》等中型画册以及《中国的世界遗产》、《中国的世界遗产图集》两本大型出版物。此外,还和五洲传播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了一套30本的中国的世界遗产明信片。以上出版物(除《大足石刻》外),均分别用中英文同时出版发行。其中与五洲传播出版社合作编辑的大型画册《中国的世界遗产》除中、英文版外,还出版了俄文版、西班牙文版、葡萄牙文版、法文版,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茹遂初摄影作品

2005年夏,在他的倡议下与博客网就在该网建立“中国知名摄影家作品档案”专栏一事达成协议,并邀请摄影界热心此事的朋友袁毅平、柳成行、佟树珩、郭志全、杨恩璞、蒋铎组成编委会。在博客网和摄影界朋友的支持下,到2006年12月底己有吴印咸、沙飞、黄翔、蒋齐生、庄学本、孙明经、张印泉、高帆、吴中行、吕厚民、呂相友、陈复礼、蔡尚雄、袁廉民、翁乃强、吴加林、林晶华、宫正、晓庄、陈宗烈、李英杰、杨大洲、朱恩光等60余位知名摄影家的作品上网。为了有利于这一事业的发展,2008年他又牵头和网络界一些热心这一事业的青年朋友冯磊、杨劲奕等合作,在原博客网“作品档案”专栏的基础上,筹建独立的“中国知名摄影家作品档案网”。9月6日正式上网运作,到2009年7月中旬,己为96位知名摄影家在网上建立了作品档案,并于6月中旬推出《六十年沧桑巨变—共和国图像记忆片断》专辑,该专辑收入70多位几代摄影家的1900多幅珍贵的纪实图片,其中有些还是第一次露面。建立“中国知名摄影家作品档案网”,利用网络平台,永久在线保存、展示、传播我国知名摄影家的作品,是摄影文化的一项基本建设,从长远看也为后世畄下一笔宝贵的摄影文化财富。

1983年中国摄影家协会和北京市摄影家协会联合成立了“北京会员之家”,他受聘担任风光花卉组组长,在组织本组成员进行创作交流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一次风光花卉组成员作品展。1987年又牵头和首都摄影界一些热心风光摄影的朋友一起,自筹经费,举办了我国第一次全国性的风光摄影艺术展,并以空前的规模(共三个展厅)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全国各地有四千余名作者为中国风光摄影艺术展选送了作品。当时的林业部和国家环保局分别设立了“青山杯”和“蓝天杯”,以鼓励风光摄影创作。这次影展除在北京展出外,还先后在武汉、成都、上海、深圳、广州、南昌、石家庄等地巡回展出,对促进风光摄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理论研究

五十多年来,他作为一名摄影记者,主要从事摄影采访,但在业余时间,也曾进行过一些摄影理论的研究,在摄影刊物上发表过一些文章。例如《准确掌握摄影时机》(见《中国摄影》1961年第5期)、《摄影艺术的真实性和典型化》(见《中国摄影》1975年第五期)、《也谈借鑑》(见《中国摄影》1979年第4期)、《风光摄影的彩色运用》(见《大众摄影》1982年第5期)、《谈“太阳与人”引起的争论》(见1988年12月15日《人民摄影报》头版头条)、《和影友聊聊风光摄影》(见《大众摄影》2003年第1期)等。此外,在1992年和1994年先后接受《人民摄影报》和《中国摄影报》的专访时,曾谈过对摄影的一些认识和看法,例如在《人民摄影报》的专访中曾谈到“现在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年代,社会正在发生着急骤的变化。如果我们能通过生活的某一个侧面,对这种变化加以研究,拍摄和积累一些系统的摄影资料和翔实的文字资料,那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价值就会显现出来。现在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许多事情习以为常,没有意识到眼前的一切作为一个时代是要过去的,过去了就成为历史,想拍也拍不成了。我们搞摄影的同志应当有一种历史的责任感,为后人研究和认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畄下‘真实的写照’。只有当摄影作为知识传播的媒体,在帮助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客观世界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时,摄影作为一种文化,才能提高到更高的层次”(见1992年12月16日《人民摄影报》)。其后,在和《中国摄影报》记者对话时,他也谈到自己对摄影的认识:“摄影是一个大概念,它包括(摄影)艺术,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艺术的范畴。摄影不但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手段,而且也是新闻传播、知识传播、科学研究、商品流通、宣传、教育和娱乐等多种活动的手段。为了促进和繁荣摄影艺术,在一定的时期强调和突出摄影艺术创作,也是必要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在对摄影的认识上,应当突破摄影艺术创作这一观念的束缚,把眼界放宽到多层次多方位的摄影文化。这里我毫无排斥摄影艺术创作的意思,只是想说明摄影作为一种文化,天地是非常广阔的”(见1994年7月12日《中国摄影报》头版头条)。这些关于摄影的言论,虽为一家之言,但还是引起过摄影界一些朋友的关注。此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曾应聘在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两届摄影创作讲习班上讲授风光摄影。其后曾多次在有关单位举办的摄影学习班、摄影讲座讲授摄影课。

§ 支持申遗

茹遂初

世界遗产不是哪个国家所独有的,它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茹遂初说,中国是一个遗产大国,我们要以对子孙后代和对全人类负责的精神,保护好人类共同的财富。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年。茹遂初围绕我国的世界遗产这个主题做工作,还真走过不少遗产地。他发现,这些地方在保护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他去湘西武陵源的天子山景区时,山上只有个茅草屋顶的旅社。生态环境基本上保持着原始的面貌。90年代再去时。山上已经大变样,宾馆、饭店、商店林立,人造景观随处可见。可谓大煞风景。所聿的是,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干预下。天子山上那些不协调的建筑已被折除。但要恢复原来的面貌,恐怕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当初决策者多一点保护意识。这一建一拆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前些年,他去平遥古城时,雄伟的古城曾经的沧桑感,被城楼上插的鲜艳彩旗,城墙上挂的串串红灯笼“装点”得荡然无存。人们去平遥是看古城的,不是看彩旗红灯笼的。好在这些彩旗、红灯笼对古城本身并无损坏……

1998年,他去云南丽江古城的大研镇。值得称道的是,在地震后重建时,基本上保持了古城原来的风貌。但登山远眺,城内仍可见两三幢砖木结构的楼房鹤立鸡群,和灰瓦屋顶的民居极不协调。过了两年他再去丽江时,那几幢楼房己经拆除,俯视古城的感觉更好了。茹遂初说,保持古城的风貌。除了有形的建筑以外。也包括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丽江的纳西族妇女很会做生意,古城中原来有许多纳西族妇女开的小店和餐馆。很有特色。但是由于丽江古城的旅游越来越热.来做生意的外地人越来越多,古城特有的生活情调己不那么浓了……

茹遂初说,古城和“故城”不同,它是有人居住的地方,要它原封不动,一点儿不变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当地居民的利益。在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同时,如何保持古城特有的历史风貌,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大多数遗产地都是旅游热点,这是很自然的,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协调好保护和旅游的矛盾,这是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古城的历史风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消失了,古城也就不复存在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2: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