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纹背捕蛛鸟 |
释义 | § 物种简介 纹背捕蛛鸟 物种名称:纹背捕蛛鸟 Streaked Spiderhunter 物种分类:雀形目(PASSERIFORMES) > 太阳鸟科(Nectariniidae) > 捕蛛鸟属(Arachnothera magna) 拉丁目名: PASSERIFORMES 中文目名: 雀形目 [1] 拉丁科名: Nectariniidae 中文科名: 太阳鸟科 拉丁属名: Arachnothera 中文属名: 捕蛛鸟属 拉丁种名: magna 中文名: 纹背捕蛛鸟 命名人: Hodgson, 1837 模式产地:尼泊尔 俗名: 芭蕉鸟 英文名: Streaked Spider Hunter 生境: 芭蕉树或乔木树冠上 § 科学分类 纹背捕蛛鸟 界:动物界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 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太阳鸟科 Nectariniidae 属:捕蛛鸟属 Arachnothera 种:纹背捕蛛鸟 A. magna § 亚种 纹背捕蛛鸟指名亚种:学名Arachnothera magna magna。分布于印度至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云南、贵州、广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 物种特征 纹背捕蛛鸟 体大(19厘米)而满布纵纹的捕蛛鸟。腿鲜艳橘黄色,上体橄榄色,羽中心黑色而成粗显的纵纹,下体黄白而具黑色纵纹。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橘黄。 叫声:快速飞行时发出偏高的cheet叫声。 § 分布范围 纹背捕蛛鸟 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及印度东北部、中国南方至东南亚。 分布状况 指名亚种为常见留鸟,见于西藏东南部、云南西部及南部、贵州南部、广西西南部热带地区,上至中等海拔的常绿林。 国内分布:西藏(墨脱);云南(腾冲、保山、潞西、南康河、镇康、景东、江域、西双版纳、屏边、河口);贵州(兴义、册享);广西(百色、睦边、龙津)。 国外分布: 印度、东至孟加拉、缅甸、泰国、老挝、越南。 § 生活习性 极力抢占领地并相互紧紧追逐。于野香蕉及生姜的植株上取食。 纹背捕蛛鸟 保护状况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