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胭脂红 |
释义 | § 简介 胭脂红carminic acid 化学名:7-a-D-glucopyranosyl-9,10-dihydro-3,5,6,8-tetrahydroxy-1-methyl-9,10-anthracenecar-boxylic acid 异名:C.I.天然红4号 分子式:C22H20O13 相对分子量:492.39 性质与指标:在PH=4.5呈黄色;PH=5.0呈橙色;PH=5.5呈红色;PH≥6.0呈紫红色。色素呈橙色、红至紫红色的区间的耐光性较好,而PH值约为4.5和7.0-7.5时耐光性较差。对热稳定性良好。遇铁离子色调变淡或无色。复合磷酸盐对色素有护色作用。对柠檬酸、酒石酸稳定,耐还原性差,遇碱变为褐色。易溶于水,呈红色溶液,难溶于乙醇,不溶于油脂。 § 来源 胭脂虫红 从胭脂虫红中提取。将胭脂虫红的干体磨细,用60-70℃的热水浸泡,并不时搅拌,经过一天左右大部分色素可被提取下来,再经第二次浸提则几乎可达100%的提取率。两次滤液合并,减压浓缩,得到色素。 § 用途 胭脂红 可用作酒、水果浆、冷饮等饮料、糖果、糕点以及肉类、香肠等的着色剂,还可用在化妆品、瓷器染料。 § 食品添加 用胭脂红浸染过的兔肉比原肉颜色更鲜红 胭脂红是目前(截至2012年)中国允许添加的少数几种人工合成色素之一,2011年6月20日新实施的《食品安全国际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胭脂红及其铝色淀”允许在12大类30种食品中添加,[1]胭脂红仅允许在红肠肠衣、豆奶饮料、虾片、糖果包衣和冰淇淋中使用,最大使用量为0.025g/kg。不允许在维生素功能饮料中添加。 2012年2月,哈尔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红牛配料中检测出含有胭脂红。[2] § 使用注意事项 1.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溶解,避免Ca离子沉淀,如用自来水,需煮沸赶走气泡,去除Ca、Mg离子。 2.见光易分解,贮于阴暗避光处。 3.几种色素混用时,用量不超过单一色素用量。 § 产品编号 外观: 红色至深红色粉末。 英文名:PONCEAU 4R 产品国家标准编号:GB4480.1 染料索引名称:C.I. Food Red 7 染料索引编号:C.I. 16255 欧共体食用色素编号:E124 日本食用色素编号:食用赤色102号 美国化学文摘号:CAS 2611-82-7 EINECS编号:EC220-036-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