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羊茅柄锈菌 |
释义 | § 羊茅柄锈菌 拉丁纲名Basidiomycetes 中文纲名担子菌纲 拉丁目名Uredinales 中文目名锈菌目 拉丁科名Pucciniaceae 中文科名柄锈科 拉丁名Puccinia festucae-ovinae 中文名羊茅柄锈菌 定名人Tai. 参考文献Pucciniaceae § 形态描述 冬孢子堆生于叶两面,以下面为主,聚生或散生,椭圆形或矩圆形,长0.5-1mm,垫状,黑褐色;冬孢子椭圆形,较少棍棒形,28-43×16-22μm,顶端圆或稍尖,基部回或稍狭,隔膜处不缢缩或轻微缢缩,壁1- 1.5μm厚,顶部3-5μm 厚,栗褐色,光滑,上细胞芽孔顶生,下细胞芽孔近隔膜处;柄无色,长达100μm,不脱落。 § 主要分布 中国分布 远东羊茅 Festuca extremiorientalis Ohwi 北京:西山(55105)。 羊茅 Festuca ovina L. 云南:大理(03834,模式)。 羊茅属 Festuca sp. 陕西:留坝(66994)。 世界分布 中国。 § 讨论 本种近似于美国的 Puccinia crandallii Pam. & Hume,但缺夏孢子,冬孢子较小,壁薄,颜色较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