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腾云号 |
释义 | § 介绍 腾云号 腾云号是台湾第一部蒸汽机车,为1888年清国台湾巡抚刘铭传向德国霍亨索机车制造厂(Hohenzollern)购入的两部蒸汽机车之一,当时正式名称为“腾云一号”。 腾云号为四轮水柜式蒸汽机车,重量16公吨,牵引力达2300公斤,是1887年该厂新制的机车。该机车运送至台湾后,自1891年起,连同其他7辆新购蒸汽机车,行驶于当时的基隆—大稻埕间铁路。1895年进入日治时期后,腾云号仍继续营运于纵贯线铁路之上,直到1924年才正式退休。 1999年进行大幅整修后的腾云号,是现今全世界仅存同型3辆蒸气机车中,保存情况最佳的车辆。目前陈列于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襄阳路入口西侧(国立台湾博物馆旁)作静态展示。 § 目录 1 背景 2 腾云御风 3 清治与日治时期的腾云 4 重整 § 背景 1887年,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响应清国政府的新政,经钦准后,开始向台湾的地方仕绅募集资金,兴建全台第一条铁路,也是全中国第一条官办铁路。1887年6月9日,铁路自台北大稻埕开工(此即台湾定每年6月9日为“铁路节”的由来)。路线由大稻埕开始,途经锡口(今 松山)、南港、水返脚(今 汐止)、八堵,最终到达基隆,全长28.6公里,轨距为1067mm。 § 腾云御风 除了兴筑铁路路线外,刘铭传也积极购置新车。1888年2月,向德国霍亨索机车制造厂购入的两部蒸汽机车运抵台湾。刘铭传特别将这两部机车分别命名为“腾云一号”(序号445)及“御风二号”(序号444号)。腾云、御风之名皆来自于中文,意思为“极快速”。同年7月,腾云号于北门外组装,不久后的8月5日,最高速限35公里的腾云号,开始试运转于锡口至大稻埕间。 1891年,基隆—台北间铁路路线顺利完工,腾云号与御风号两部蒸气机车开始行驶于该线路,主要功能是作为新建路线的工程用车,以及运送大稻埕码头的货物。 腾云号采朴实工法,外型极为简洁。出厂序号为445号的华氏0-4-0型、四轮水柜、重量16公吨,牵引力达2300公斤的该蒸汽机车出厂时,火车烟囱为直筒型;1906年为了防止行进间有零星火花飞出,才将其烟囱改为钻石型的现状。 § 清治与日治时期的腾云 刘铭传向德国霍亨索购买两部机车后,又于台北—新竹间78.1公里的新铁路路线开通前后,先后向英国购卖台铁三~五号、挚电六号、超尘七号及摄景八号等六部同样型式的水柜式蒸汽机车(连结马鞍型)。至此,基隆—新竹间共106.7公里的铁路客运,完全由这八部机车负责。而腾云号仍多半担任货物承运及调车工作。 当时在台湾的清国政府,原本有添购机车与建筑新路线至台南的计划,不过因刘铭传去职,继任的邵友濂反对而作罢。1895年,台湾进入日治时期,腾云号与其他七辆蒸汽机车仍继续在大幅改线而成的纵贯线铁路上,负担运输任务,直到1924年才正式退休。 § 重整 腾云一号于1924年退役后,直到1928年才委由总督府博物馆(今 国立台湾博物馆)保存安置于新公园内(今 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同时抵台的御风二号则解体报废。 1928年之后,于新公园做静态展示的腾云一号并无任何大幅度检修,直到1987年才首次进行大规模的翻修。不过,该次大翻修因无原厂图面为依据,整修后与原貌稍有差距。1999年3月12日,台湾铁路管理局为配合万华—板桥段铁路地下化竣工的庆祝活动,特地前往德国原厂取得原图,并委由台北机厂进行第二度大幅度整修,以恢复原貌。 整修过后的腾云号,仍陈列于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作静态展示,该展示区除了腾云号,尚有年代更为久远,1872年出厂(1895年才运至台湾)的台铁九号蒸汽机车。 腾云号之展示曾受过学者批评,主要由于展示地之解说牌不清、甚至过于商业化(例如投10圆硬币可听“腾云号汽笛声”,但证实是捏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