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肩带 |
释义 | § 肩衣(肩带) 后来,在罗马时代,尤其在耶稣时代,肩衣已成为受过教育人士或导师的服饰。耶稣和他的门徒,会否穿过呢?无论如何,历代画像中的耶稣和门徒,都披上肩衣,以显示他们的导师身分。 到了第二世纪,肩衣仍是3:1的比例(18X6呎)。教会圣职人员也采用肩衣。到了第四世纪,一般平民,渐渐不再用肩衣,只有尊贵人士仍用肩衣作制服,包括教会圣职人员1;且为方便,把肩衣折迭起来,成为12到9吋宽的肩带。后来,又因为采用了圆衣(如同今日的祭披),遂不再把肩带的一部分,绕在右腋下,而把整条肩带都挂在双肩,两头都从左肩垂下:前幅(胸前部分)绕过左肩垂到背后,后幅(背后部分)绕过左肩垂到前面,宽长缩少到大概8到4吋宽,14到12呎长。到了第六世纪,肩带是约9呎长6吋宽,用三根别针把它固定,使不会滑下。 其后,肩衣的发展,在东方教会基本用在主教身上,且保持了四到六世纪的样子,只不过是越来越华丽而矣2。西方教会,肩带保留给省会级的总主教在其教省内使用,且是由教宗应其请求所颁授的,作为与罗马教会共融,及得到作为省会级总主教的职权3。 肩带的式样,在西方教会,于第六世纪后,越来越简化,有不在左肩而在胸前垂下的;有变作圆形的;且越来越短。又有在肩带上织有前后一个十字;中世纪时,有共五个十字的,以纪念耶稣五伤;又有共四个、六个、八个十字的;十字颜色有红色、紫色、或黑色。 第九世纪时,也出现Y形的肩带。这样,形形色色的肩带一直用到今日。2005年教宗本笃十六世就职时所用的肩带,却是复古的,是简化了的第四世纪式样,相当相似十四世纪拜占廷教会的形式。 罗马教会的肩带用羊毛织成;所用羊毛的羔羊,在圣依搦斯瞻礼(1月21日)被拣选,由教宗祝福,由修女抚养,然后剪下羊毛,织成肩带,在圣伯多禄圣保禄瞻礼(6月29日)前夕,于仪式中,放在圣伯多禄墓上,以表达与圣伯多禄的联系。肩带由教宗祝福后,放在圣伯多禄墓上的盒里,后来由教宗应请求,颁给新任的省会级总主教,在他所属教省于弥撒中应用,且只有教宗作为首牧可以在各地应用。 § 肩衣的意义 至于肩衣的象征意义,有以下: 1. 按肩衣(带)本来的应用,是象征「导师」的身分,也是职权的标记。 2. 因为肩衣(带)原本是用羊毛织成,故有背负羊群或寻找亡羊之意(路15:4-7;亦见于西默盎.得撒洛尼(Symeon of Thessalonica+1429)的讲道词(教宗本笃十六世就职礼中所节录),亦示佩戴者要跟随基督作善牧(若10:11)。用作教宗身上也表示首牧的身分(若21:15-19)。 3. 但身披羊毛肩带者,也表示自己既是牧者,也是羔羊,需要善牧基督所牧养,也彼此牧养;同时,更要效法基督:他是善牧也是羔羊(若1:29);他站在羊群这一边,且为羊群舍生(若10:11-18,见教宗本笃十六世就职礼讲道词)。 4. 因为肩带是放在肩上的,如同「轭」,故也寓意背起基督的轭,跟随基督(玛11:29-30,见教宗本笃十六世就职讲道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