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
释义 | 宋代史学名著。分甲集﹑乙集各二十卷。作者李心传﹐四川井研人﹐曾纂修宋代《十三朝会要》﹐特别熟悉当代的史事和典章制度。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写成《朝野杂记》甲集。他在序言里说:“每念渡江以来﹐记载未备﹐使明君﹑良臣﹑名儒﹑猛将之行事﹐犹郁而未彰﹔至于七十年间兵戎﹑财赋之源流﹐礼乐制度之因革﹐有司之传﹐往往失坠﹐甚可惜也。乃辑建炎至今朝野所闻之事﹐凡有涉一时之利害与诸人之得失者﹐专门著录﹐起丁未(建炎元年﹐1127)﹐迄壬戌(嘉泰二年)﹐以类相从﹐凡六百有五事。”嘉定九年(1216)﹐又完成了《朝野杂记》乙集。乙集仍按甲集的规模和精神﹐分门别类﹐续记朝野诸事。不仅补充了甲集的缺载﹐而且自嘉泰二年以后的史事亦加搜集汇总﹐其中有至嘉定七年的。该书将南宋初年以来的事迹﹐分门编类﹐甲集分上德﹑郊庙﹑典礼﹑制作﹑朝事﹑时事﹑杂事﹑故事﹑官制﹑取士﹑财赋﹑兵马﹑边防十三门﹐乙集少郊庙一门﹐为十二门。作者虽以杂记为名﹐但其体例“实同会要”﹐因而与作者的另一部编年体的著作《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互为经纬﹐互相补充。作者推崇道学﹐故在两集中载有《道学兴废》和朱熹的事迹。又作者为四川人﹐所记四川史事甚为翔实。作者广采博录﹐也间或有失实的地方。该书是研究宋代特别是南宋的不可缺少的参考书。有清光绪刊本传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