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医林改错》 |
释义 | § 基本概述 《医林改错》为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所著。全书两卷,以气血脏腑基础理论为依据,对古典医籍中关于人体脏腑的某些错误进行 了厘定。王氏突出血瘀等证的辩证治疗,所载活血化瘀诸方,对后学颇具启发意义。该书论点鲜明,创新性强,文图并茂,重视实践,是一部极具实用价值的重要临床参考书。 § 作者观点 图书封面 《医林改错》二卷,王清任撰刊于道光十年(1830),是他访验脏腑四十二年呕心沥血之作,也是我国中医解剖学上具有重大革新意义的著作。本书约有三分之一篇幅为解剖学内容,以其亲眼所见,辨认胸腹内脏器官,与古代解剖作比较,画出他自认为是正确的十三幅解剖图以改错。从一般的解剖形态结构及毗邻关系的大体描述论,王清任所改是十分准确的。他发现了颈总动脉、主动脉、腹腔静脉及全身血管之动静脉区分;描述了大网膜、小网膜、胰腺、胰管、胆总管、肝管、会厌及肝、胆、胃、肠、肾、膀胱等的形态和毗邻关系。这些是很有革新和进步意义的。但是,他对不少器官的命名和功能解释从现代医学观点看是错误的。例如将主要的动脉称为 “气总管” 、 “气门” ,并认为动脉内无血而有气,将主要静脉称为 “荣总管” ,认为血液及营养等靠它供应全身等等。正是生理功能与解剖的新解释使王清任在活血化瘀理论及临床方面作出新的贡献。本书约有一半以上内容即为此而作。所创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少腹逐瘀汤等,分治五十余种瘀症及半身不遂、瘫痿、痹症及难产等,实发前人之未发,且多可在临床收到殊效。中医学活血化瘀理论的建立,本书实有肇化之功。此外,书中一再体现出不遵经、不崇古的革新创造精神。例如:他否定天花病因的“胎毒论”、否定“胎在子宫、分经轮养”之论,认为“抽风不是风”,是因气虚而血瘀。他接受“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之新“脑髓说”,并作了自己的发挥。《医林改错》体现了中医学家革新的勇气,其错失之处,也是由于时代局限,不能亲自动手解剖以致未有精细[1]观察和进行实验所致。 § 当代评价 余著《医林改错》一书,非治病全书,乃记脏腑之书也。其中当尚有不实不尽之处,后人倘遇机会,亲见脏腑,精察增补,抑又幸矣!记脏腑后,兼记数症,不过示人以规矩,令人知外感内伤,伤人何物;有余不足,是何形状。至篇中文义多粗浅者,因业医者学问有浅深也;前后语句多覆重者,恐心粗者前后不互证也。如半身不遂内有四十种气亏之症,小儿抽风门有二十种气亏之症,如遇杂症,必于六十种内互考参观,庶免谬误。望阅是书者,须详审焉。玉田王清任书。 § 作者评价 王清任(1768—1831),字勋臣,清玉田人,武庠生,纳粟得千总衔。二十岁左右始习医,后久居京师,以医为业,并开了一间知一堂药铺,名噪京师。他是第一位对传统医学体系提出严厉纠正的中国医生,并被清末西医德贞(Dudgeon)誉为:近代中国解剖家。他的著作《医林改错》于1830年(道光十年)在北京刊行后,造成不小的震撼。据统计,该书自1830至1950年竟再版了40次,为古代任何一家之言的医学著作所不及,影响一代医学思潮甚巨。 王清任 对于他的评论历来不绝,褒贬不一,各有所重。近代医家刘钟衡(约生于十九世纪末)谓:王清任先生《医林改错》一书,以独见之智力,辟古人之非,惊喜交集,半生疑窦,一旦豁然。刘自述他在1884年到上海购买西医书数种,其中看过合信氏之《全体新论》后,发现其中描绘之骨肉脏腑,半与前书脗合。所以他给王清任的评价是:西医于骨肉脏腑逐层剖验,形真体晰,中华向无此条,而千载而后,阐发余蕴,实王先生《改错》一书,为之嚆矢也。可见后来被称为中西医汇通的医家们,在当时也受王书甚多的启发;而王书与西医之说有类似之处,它们都对传统中医做出批评,皆对当时的医家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 医药价值 王清任《医林改错》之“亲见改正脏腑图” 清代医家王清任(1768—1831),因见古人对脏器的描述多有不实之处,遂萌改正之心;又思古人所以不实,必因未曾亲见,于是多次亲赴刑场义冢,不避臭秽,观察野犬食余的小儿弃尸,并几度观看 “剐刑” ,以进一步弄清成人、儿童的心肝脾肺是否相同。经过42年访验,王清任绘制了人体内脏图形,并以文字叙述脏器的生理结构,又结合其临床经验,于1830年撰成《医林改错》。在注重科学实证的现当代,王清任受到了极高的评价,并被视为传统医学在封建社会末期出现的最后一次高峰。然而王清任在亲见之前,何以能知古人描述有错?有分析说,由于当时已能见到西方传入的解剖学著作,故其观察的动机是为了汇通中西医学。但细读其《医林改错》,丝毫看不到西方医学的影响。所以又有分析认为,毋宁视其为 “格物穷理”在医学领域中的表现,王氏是一位自发型的革新家。时过境迁,王清任当初的动机究竟为何,已无法详知。一种较为合理的推测是,王清任之所以能够在未曾“亲见”的时候,便知道古人对脏腑的描述有误,极有可能是在西方解剖知识已然传入的时代,“听说”中国传统医学在这方面存在着与事实不符的问题,由此开始走上实证观察之路的。 在医学史上,这种由于听说某种事情的存在,因而激发出研究与发明的动机,并最终独立完成的例子并不少见,例如日本近世医家华冈青洲(1760—1835),由于听说华佗曾用 “麻沸散”进行手术,便竭力研究麻醉方法,最终获得成功。王清任的实证研究,还体现在他为了验证水液代谢的途径,设计了一个动物实验:他将两只家畜作为实验动物,一只正常喂养,一只不给饮食,数日后剖腹比较。因见不给饮食者大网膜干皱,即认为这是“出水道”。在对肾循环、尿生成生理没有正确认识的时代,人们一直以为尿是从胃肠道通过 “三焦” (水道,即腹腔内的“不实之肉”)渗入膀胱的。而王清任的实验,不过是“印证”了自《黄帝内经》就奠定的这一错误的生理解释。又如,他虽然相当仔细地观察到了胆总管在十二指肠开口处的括约肌,但却如同《黄帝内经》时代一样将胆总管视为“胃出精汁水液之道路”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王清任的解剖性实证观察,不过是重演了《黄帝内经》时代医家建立这些生理学解释的过程,从知识层面上讲并无更多创新与“改错”之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