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稷王庙
释义

§ 庙宇简介

稷王庙位于稷山县城中心,是奉祀中国农业始祖后稷的庙宇。 稷王庙

在山西万荣县西北8公里稷王山麓太赵村。相传上古时后稷始教民稼穑于此,因名稷神山(俗称稷王山)。初创时代不详,金代已有,元至元八年(1271年)于庙内建舞台一座,供酬神演戏之用,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殿又重修,现存大殿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五脊顶。殿内中柱一列,直通平梁以下,大梁分前后两段,穿插相构,无通长梁袱之制。当地称为无梁殿。虽经历代重修,仍具宋、金时期的形制。殿内后壁上镶有至元时创修舞台石碑一通,文意简练,记事清晰。

该庙原在县城以南50华里的稷王山上,是相传的后稷教民稼穑之地。旧时,每年夏历四月十七日,四方人士必聚此举行隆重祭典。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迁至今地。现在的庙宇为清代遗物,主体建筑有献殿、正殿,钟、鼓二楼左右分峙。庙以木、石雕刻见称,其中的廊柱、栏板装饰以及山水人物、耕耘碾打等农事活动图景艺术尤精。

§ 修建年代

稷王庙,系专祀农圣后稷之古建,乃为元代创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重建,占地面积15.1亩。据清代道光二十三年碑文记载,原庙于道光十年失火焚尽,至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由稷山县知事李景椿倡导募捐重建。 稷王庙 目下庙内有姜原殿三间系单檐硬山顶,素筒瓦覆顶,唯琉璃饰似为明代遗物。殿前有卷棚式四柱亭一间,亭前延南为泮池,上建一单孔石桥,长20米、宽2米,桥栏以20块石雕构成,上雕八仙人物及花卉,图案。过桥攀石阶而上为后稷楼,系楼阁工重檐什字歇山顶,楼高30多米,上覆琉璃彩瓦,脊饰螭吻,仙人,天马神兽等。楼东西长20米,南北长19米,四面有3米宽的回廊,二十根石雕术擎立其间,殿前有两根浮雕盘龙石柱,工艺精湛。回廊外围以52块雕花石板成屏形栏杆。拾阶登楼,楼上四周设木质栏杆,稷山全县景历历在目。 楼前献殿八间,进深10米,东西宽14米。系单檐硬山顶,琉璃彩瓦装饰。在献殿东西两山墙上嵌有巨幅石刻,均高2米,宽8米。西山墙为道光23年,稷山知事李景椿为重建后稷庙告成因赋七古一章,全文共四百祭字,文秀字劲;东山墙为稷山八景,诗图并茂。前后檐下立栏花板上为木质浮雕之农事活动图,处耕播种至收割碾打等。献殿两翼建钟鼓二楼,长宽各四米,均为楼阁式重檐什字歇山顶,繁昂复斗,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琉璃彩瓦。

§ 庙宇传说

研究华夏文明史,势必从农耕文明起,也必然要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后稷及相关的原始文化遗存。后稷,中华民族史上一位人神叠合的人物;一位被推为谷神,在原始农业发展中“功崇平地,德大配天”的人物。 稷王庙

由于他的出现,被称为“社”的土地,从此因时适季,荒蛮中有了繁衍不绝的五彩希望;五谷之一的“稷”,从此作为粮食指代,和“社”一起,成为历代统治者的重要砝码。

关于后稷,史官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是这样记载的:“后稷,母姜嫄。出野。见巨人迹。践之而孕。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避不践。弃渠中冰上。飞鸟以翼覆荐之。姜嫄以为神。遂收养之。因名弃。儿时好种树麻菽。及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者稼穑焉。民皆则之。尧以为农师。天下得其利。” 稷王庙内供奉

后稷时代正处于从渔猎游牧的母系氏族社会向以农业为主的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作为“农师”的后稷,其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使人类或游牧或游耕的脚步从此安定下来,由此,植下人类生命之根,播下华夏文明之种,文明得以积累和发展。早期传说中,在黄土区活动着一个擅长农耕的周部族,他们的始祖就是后稷。

再向上追溯,后稷的母亲姜嫄,原为炎帝后代有邰氏的女儿,后来成为黄帝曾孙帝喾的元妃。由此看来,无论从民族家谱还是农耕文明繁衍史上看,后稷都属于始祖人物。他从神话和传说的迷雾中走来,渐行渐远的沿途,却留下一处处越来越真实清晰的印记。稷王山、稷王庙、稷亭、闻喜县的姜嫄墓、后稷被丢弃的冰池村,新绛县阳王镇稷益庙、纪念后稷裔孙古公父的古堆泉、古水等等,这些活化石般的物存依黄河支脉的汾水流域而布,与“后稷教民稼穑于大河之东”的传说有着惊人的巧合,或者恰恰说明,这正是周人长期活动并纪念他们先祖后稷的遗迹,或依照原始文化依存搭建的精神高台。而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中心或源头的稷山及其稷王庙。[1]

§ 庙宇文化

粗看起来,这只是岁月经过这片飘溢着五谷馨香的地域时,因为环境、气候适宜随意撒落的一处被称为“庙”的普通作物。格局上看无异于一般庙宇:钟鼓二楼、献殿、正殿。只是正殿之后经由一座泮池相拥的小桥连着一个姜嫄殿,表示,一段历史如果有桥相接,可以通往更遥远的历史。 稷王庙建筑文化

在这普通之中细细品味,能感受到耐人回味的多重景深。首先看到的是绵延幽长的光阴中起起伏伏、明明灭灭的历史,以及历史长河中那些为后稷文明摆渡的大大小小的桥,忽隐忽现的身影。据康熙版《平阳府志》刻本知,后稷庙一在县南五十里稷神山顶;一在县治西南,元至正五年(1345)创建。可以想见,当年稷王山上下,人流如织,香火袅袅的热闹场面。如今,经历了岁月的水漫火侵土掩,稷王山上的庙宇仅留下山顶的稷王塔和山腰的姜塔,远远望去,似悬在时空深处的两个巨大的惊叹号,让人感叹岁月的幽远与光阴的迅疾!稷王山上那些栩栩如生、晶莹剔透的“五谷石”,犹如上古时后稷留下的文字和秘语,等着后人破译。

立在我们面前庙宇在几度兴衰后也已是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间的产物。元代建设者的身影早已有些遥远,但元时浓郁的香火,后稷的热浪仍能感觉到。同样从康熙版《平阳府志》刻本知,稷王庙“万泉、安邑、夏县、闻喜等县皆有,并春秋致祭”。可见,在元时,不仅在稷山,在整个后稷的原始活动区域;不仅在官方限定的农历四月十七,在春秋,甚至每一个需要放归魂灵的日子,人们都会置身于心目中的精神高地,虔诚地点燃同一个信念。

稷王庙内部结构

庙中最早的碑碣为明万历年间,碑文中没有记录该庙的创建事件;但已足以证明,明代,同样是传递后稷文明不可或缺的驿站。献殿两侧山墙各有一石刻。其中西壁墙上是清代稷山知县李景椿为重建稷王庙撰写的《稷王庙告成因赋七古一首》。在秀雅的文词、遒劲的字体中,可以感受到这位父母官在承建了民意安放之所时的惬意。献殿的东壁上有“稷峰叠翠、姑射晴岚、甘泉春色、羲陵晓照、玉壁秋风”等稷山八景图,以空间形式,书写着这个农耕文明发祥地上曾经绚烂的时间;以艺术的形式表现着曾经辉煌夺目的艺术。正殿前后石柱上分别雕刻一颂联:思文配乎天树八百年王业之本,率育命自帝开亿万世粒食之源;稼穑劳后躬播种功能垂百代,民人饱圣德崇隆祠宇耸千秋。一笔一划见手下功力,一词一句显深远内涵,表现出形式与内容的完美和谐统一。

东西墙壁石刻,加之正殿上石刻对联,七十六块栏杆的内容和回廊四周的二十根大石柱,组成稷王庙“三绝”之一——精湛的石雕。其中最摄人心魄的是主楼正门前的两根蟠龙石柱。一柱为火焰熊熊,朱雀穿跃的火龙柱,一柱为云腾浪涌,鱼跃龙飞的水柱。以鬼斧神工之艺术,展示着古老中华民族龙图腾的文化内涵。 稷王庙石雕建筑

百年前的斧凿声声,贯通数千年岁月长廊,使中华文明有了抑扬顿挫的旋律。稷王庙的第二绝是,壮美的琉璃。进入稷王庙,抬眼望各个建筑之顶而去,望见的,是一个流光溢彩的艺术世界。那铺顶的彩瓦,脊饰上的花卉、天马、神兽、人物,还有主脊两端高大的螭吻等。一时让人忘了是骋目于古老的中国文化,还是神游于美轮美奂的艺术殿堂!

稷王庙最值得注目的一“绝”还有奇妙的木刻。绝就绝在其以静止的手法展示了行走的历史,以无声的笔调描绘了有声有色的世界。这是一幅灵动而有生命的立体画。画上,有手持谷穗的稷王、耕耘播种的农夫、默默辛劳的牛马、碾滚的碌碡、扬谷的扇车等,画上人物,既是昨日开启农耕文明的后稷及周部族,也是今日沿着后稷铺就的农耕文明线春播、夏管、秋收、冬藏的众百姓。因而,这幅画,与其说“挂”在献殿前檐板上,不如说挂在一个民族信念的和弦上,一动,就有古今共振的乐章。同时被高高挂起的,还有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

这个话题,数千年前已被后稷精耕细作,而今,已越来越多地被全球化反刍和回味,这就是——“社”与“稷”,“土地”与“粮食”。 [1]

§ 现今状况

稷王庙,系琉璃,木刻和石雕三者艺术汇为一体之“三绝”古建群,确属壮美罕见。1996年元月由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发(1996)7号]正式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稷王庙石雕

稷王庙“无梁殿”,因整个建筑没有通长大梁承托而得名。此庙位于万荣县西北隅的南张乡太赵村,原庙宇宏伟壮观,颇具规模,可惜抗日战争中被日本侵略军烧毁,保存下来的仅有正殿(即无梁殿)和民国10年(1921)重修的舞台。

走进稷王庙正殿举目瞻仰,整个大殿好似一把撑开的大伞。它面阔五间,进深六椽。房屋四檐整齐,四周廊下全用斗拱承托,檐五脊顶。殿内中柱一列,直通平梁以下。平梁分前后两段,穿插相构,两根斜撑术集结屋顶,重力四散下层。方形间架,互相牵依;顶脊小而灵巧,因而房屋坡度很大,形似扇面,整个屋顶部分不及殿长的五分之一。这种别具一格的建筑结构和特殊的民族风格,在研究我国古代建筑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该殿始建年代无考,唯有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重修字样还可辨认。从现存形制看,其斗拱结构和一部分石柱础上还保留着金代的特点,“无梁殿”确属金代建筑物无疑。

庙内民国10年重修的那座舞台,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这是由“无梁殿”内北墙上镶嵌的一块石碑得到印证的。此碑高0.31米,宽0.37米,正书无额,系至元八年三月初三立。碑文为:“今有本庙自建修年深,虽经兵革,殿宇而在,现有舞基不曾兴盖。今有本村等谨发虔心,施其宝钞二百贯文,创建修盖舞厅一座,刻立斯石矣。”至元八年为元世祖忽必烈取得全国政权后的第一年。据此碑文,可知元朝初期戏剧登台表演已很普遍。它对了解和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稷王庙“无梁殿”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金代建筑亦不多见,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2: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