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病毒吸附蛋白 |
释义 | § 简介 病毒吸附蛋白 病毒吸附蛋白(viral attachment protein,VAP)是能够特异性地识别细胞受体并与之结合的病毒粒表面的结构蛋白分子,亦称做反受体(antireceptor)。 § 介绍 病毒吸附蛋白 无包膜毒粒的VAP往往是核壳的组成部分,有包膜病毒的VAP为包膜糖蛋白,如T—偶数噬菌体的尾丝蛋白,流感病毒包膜表面的血凝素糖蛋白等。 —些复杂的病毒,如痘苗病毒(Vaccinia virus)、单纯疤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有数种反受体分子,而且反受体可能有几个功能结构域,各与不同的受体作用。编码反受体的基因的突变,能够灭活或破坏反受体的蛋白水解酶、β—糖昔酶及中和抗体等均可导致反受体与受体相互作用能力的丧失,进而影响病毒的感染性.。 吸附是决定感染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病毒吸附于敏感细胞需要病毒表面特异性的吸附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病毒吸附蛋白(virus attachment protein, VAP)一般由衣壳蛋白或包膜上的糖蛋白突起充当。细胞表面受体(也称为病毒受体,virus receptor)则为有效结合病毒粒子的细胞表面结构,大多数噬菌体的病毒受体为细菌细胞壁上的磷壁酸分子、脂多糖分子以及糖蛋白复合物,有的则位于菌毛、鞭毛或荚膜上。大部分动物病毒的病毒受体为镶嵌在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的糖蛋白,也有的是糖脂或唾液酸寡糖苷。植物病毒迄今尚未发现有特异性细胞受体,其进入植物细胞的机制是通过伤口或媒介传播。 病毒的细胞受体具有种系和组织特异性,决定了病毒的宿主谱。不同种属的病毒其细胞受体不同,有的甚至同种不同型的病毒以及同型不同株的病毒受体也不相同;另一方面,有些不同种属的病毒却有相同的细胞受体,其吸附和感染可对其它病毒的感染产生干扰。 § 产生条件 病毒吸附蛋白 VAP与病毒受体的结合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以促进与酶反应相类似的化学反应。在0-37℃内温度越高病毒吸附效率也越高。病毒吸附细胞的过程可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的时间内完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