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疣螈属 |
释义 | 疣螈属 Tylototriton 蝾螈科的一属。头部骨质棱显著。背正中有明显脊棱。皮肤极粗糙,满布瘰粒和疣粒,体侧有纵行排列的瘰粒12~16枚,或连续隆起的瘰疣。尾侧扁而较长。现有6种(亚种),分布于亚洲东南部。海南疣螈仅见于海南岛;细痣疣螈分为两个亚种,指名亚种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越南北部;文县亚种分布于甘肃、四川、贵州地区。大凉疣螈仅见于四川大凉山区。贵州疣螈仅见于贵州西部。红瘰疣螈多见于云南西部,在印度、尼泊尔、锡金、缅甸北部、泰国也有分布。疣螈多生活在海拔200~300米林木繁茂的山区。以陆栖为主,多隐匿在石隙或土洞内。体内受精。中国民间常用红瘰疣螈治疗小儿疳疾等病症。 代表种 细痣疣螈 § 概述 疣螈属(Tylototriton)是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两栖纲(Amphibia)、有尾目(Caudata)、蝾螈科(Salamandridae)的一属。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民间常用红瘰疣螈治疗小儿疳疾等病症。 § 种属分布 疣螈属有6种(亚种),分布于亚洲东南部。海南疣螈仅见于海南岛;细痣疣螈分为两个亚种,指名亚种(T.asperrimus asperrimus)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越南北部;文县亚种(T.a.wenxianensis)分布于甘肃、四川、贵州地区。大凉疣螈仅见于四川大凉山区。贵州疣螈仅见于贵州西部。红瘰疣螈多见于云南西部,在印度、尼泊尔、缅甸北部、泰国也有分布。 产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甘肃。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形态特征 疣螈属动物头部骨质棱显著。额鳞弧极粗壮,上颌骨与鳞骨和方骨相触,翼骨前端或以韧带或直接与上颌骨连接。背正中有明显脊棱。皮肤极粗糙,满布瘰粒和疣粒,体侧有纵行排列的瘰粒12~16枚,或连续隆起的瘰疣。尾侧扁而较长。 § 生活习性 疣螈属动物多生活在海拔200~300米林木繁茂的山区。以陆栖为主,多隐匿在石隙或土洞内。成体捕食蚯蚓、蜈蚣和多种昆虫。幼体以水生昆虫及其他小动物为食。 § 繁殖 大凉疣螈在交配时,雄螈以前肢挽住伏在背面的雌螈的前肢,缓缓爬行。体内受精。4~6月为产卵季节,此时成体出现的数量甚多,尔后不易见到。细痣疣螈把卵产在塘边腐叶间,多成堆状,52~92粒。大凉疣螈把卵于水草上,单粒分散在水中,250粒左右。刚孵出的幼体有平衡枝,体长约20毫米时即消失。幼体的尾鳍和外鳃均发达。[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