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箭毒蛙 |
释义 | § 基本介绍 箭毒蛙亦称毒标枪蛙或毒箭蛙。是美洲热带地区色彩鲜艳的毒蛙,其皮肤分泌物有些被南美洲部落用来涂抹在矛或箭的尖端。 § 外形特征 箭毒蛙 箭毒蛙体型小,通常长仅1∼5公分(0.5∼2吋),最小的仅1.5厘米,但也有少数成员可以达到6厘米。表皮颜色鲜亮,多半带有红色、黄色或黑色的斑纹。这些颜色在动物界常被用作一种动物向其他动物发出的警告:它们是不宜吃的。这些颜色使箭毒蛙显得非常与众不同--它们不需要躲避敌人,因为攻击者不敢接近它们。 § 地理分布 箭毒蛙科有6~8属130~170种,分布于拉丁美洲从尼加拉瓜到巴西东南部和玻利维亚一带。箭毒蛙主要分布于巴西、圭亚那、智利等热带雨林中。 § 生殖繁育 箭毒蛙箭毒蛙有特殊的育幼行为。雌雄的交配常发生在栖生于倒木上的风梨科植物附近,这不是箭毒蛙欣赏花的美丽,而是因为这些植物轮生的叶片构造出一个小“池塘”,为蛙卵提供了发育的场所。雌雄交配,雌蛙将卵产在积水处,卵一旦发育成蝌蚪,雌蛙便将蝌蚪从地面分别背到树上不同的有适量积水的凤梨科植物的“池塘”中,(因为蝌蚪是肉食性的,两个蝌蚪在一起会自相残杀)并排下未受精的卵做为蝌蚪的食物。 § 毒性毒理 箭毒蛙箭毒蛙的蛙毒物质能够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其主要作用形式是:阻碍动物体内的离子交换,使神经细胞膜成为神经脉冲的不良导体,这样神经中枢发出的指令,就不能正常到达组织器官,最终导致心脏停止跳动。不过,箭毒蛙的毒液只能通过人的血液起作用,如果不把手指划破,毒液至多只能引起手指皮疹,而不会致人死命。聪明的印第安人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在捕捉箭毒蛙时,总是用树叶把手包卷起来以避免中毒。 印第安人很早以前,就利用箭毒蛙的毒汁去涂抹它们的箭头和标枪。他们用锋利的针把蛙刺死,然后放在火上烘,当蛙被烘热时,毒汁就从腺体中渗析出来。这时他们就拿箭在蛙体上来回摩擦,毒箭就制成。用一只箭毒蛙的毒汁,可以涂抹五十支镖、箭,用这样的毒箭去射野兽,可以使猎物立即死亡。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文明人”闯入箭毒蛙的世界并将它们作为宠物带到城市里。悲惨的是箭毒蛙极其脆弱,对食物及生活环境的温、湿度亦要求严格,因此,它们一旦被带出雨林,就意味着末日的来临。箭毒蛙越来越受到人类的威胁。[1] § 物种分类 箭毒蛙家族中兰宝石箭毒蛙具有非常高的毒性,它们绚丽的体色使潜在的掠食者远远避开。它们足部没有蹼边不能在水中游动,因此不会出现在水生环境中。 草莓箭毒蛙的毒素比其他箭毒蛙物种要小一些,但是草莓箭毒蛙的毒素会使伤口肿胀并有燃烧炙热的感觉。箭毒蛙 黄金箭毒蛙则是箭毒蛙家族中毒性较强的一种,一只黄金箭毒蛙的毒素足以杀死十个成年人。 花箭毒蛙由于身上长有鲜艳的花纹而得名,是箭毒蛙科中最大的种类,能够长到2英寸(5.08厘米)长。这种蛙身上所显现出来的各种颜色和花纹是在南美东北部高地色彩班驳的生活环境中而形成的。 斑背毒蛙这种醒目红色或橙色皮肤的对潜在的捕食者而言是个危险的信号。这种蛙生活在南美亚马逊河盆地南部雨林地面的落叶堆上。现在,采伐、火灾和非法宠物交易都威胁着这种蛙的数量。 绿色箭毒蛙原产于美洲中部和南部,后在1932年为控制蚊子的数量而被引入了夏威夷的瓦胡岛。这种蛙将卵产在森林地面的落叶上。当卵孵化出来之后,雄蛙会将蝌蚪带入水中。由于栖息地的流失以及非法宠物交易,使得这种蛙种也登上了世界保育联合会濒危物种红色名单。[2] § 饲养 虽然缺乏科学研究,但箭毒蛙的寿命估计野生的是3-15年,而饲养的可达20年。饲养的箭毒蛙一般都是没有毒的。大部份物种在约1.5-2.5岁就会达至性成熟。 要确定箭毒蛙的性别,可以透过其行为来观察。成熟的雄蛙在吃饱或大雨后会为交配而叫喊。幼蛙的性别可以从背部来观察。雄性的背部一般都是向下斜而不起折,雌性的背部较圆但有较大的折。另外可以从它们的脚趾来确定性别。一些雌性箭毒蛙属的脚趾较窄,而雄性的较阔。一些物种的成熟雄性在颈上会有一灰带,这正是发出交配叫喊的部位。 所有箭毒蛙都是源自热带的。大部份饲养的物种在湿度80-100%、日间温度22-27℃及晚间温度不低于16-18℃会发展得很繁盛。当中一些物种能抵受较低的温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