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篝火舞
释义

§ 舞蹈简介

篝火舞鄂温克族篝火舞又称圈舞,是山上鄂温克族的自娱性舞蹈。一般由七人至二十人手拉手围成圆圈。随着引唱者高吭的歌声,大家共起舞,载歌载舞,男女均可参加。人们围绕着篝火翩翩起舞,时舞时歌,气氛热烈。篝火舞纯朴自然,至今仍为鄂温克人所喜爱。最初,篝火舞只是夜晚人们牵手成圈围着燃烧的火堆转跳,发展到后来,这种舞蹈已经不限于围绕篝火跳了,也可以在晴朗的白天于林中空地上转跳,或者围绕一棵大树转跳等等,因此又叫圈舞[1]。

§ 民族简介

鄂温克族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县和内蒙古自治区,有人口26315人。鄂温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大部分鄂温克人以放牧为生,其余从事农耕。驯鹿曾经是鄂温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1957年统一民族名称为鄂温克。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鄂温克族人口为26315人,其中居住在鄂温克自治旗的有8621人。占全国鄂温克族人总数的33%。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分海拉尔、陈巴尔虎、敖鲁古雅三种方言。没有文字,牧区一般用蒙文,农区和林区通用汉文。过去,鄂温克人信奉萨满教,敬奉鬼神,崇拜大自然。鄂温克族的民间文学十分丰富,他们能歌善舞,民歌优美动听,风格独特,即景生情,即情填词。

鄂温克旗的鄂温克族人以畜牧业为主,衣着仍保持着传统的鄂温克服饰,但生活中现代便装已很普遍;牧区的鄂温克人以乳、肉、面为主食;鄂温克人非常好客,极有礼貌。他们常说:“远方的来客不会背着自己的房子走”,他们认为如果客人来了不好好招待,自己以后出去也不会受到礼遇。他们待客必有好烟好酒,菜肴必有大块大块的手扒肉,以及风干肉、柳蒿芽和稷子米煮成的独具风味的肉粥。关于鄂温克族的民族来源,目前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鄂温克族起源于贝加尔湖沿岸及以东地区的北室韦;另一种观点则提出鄂温克族起源于乌苏里江流域(革末)(革曷)七部之一的安居骨部。鄂温克族大部分信仰萨满教,牧区有些人还信仰藏传佛教。习惯上主要有动物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1]

§ 舞蹈概况

篝火舞篝火舞曾有过丰富的舞步,流传至今仅剩下由三种独具特色的舞蹈动作组成。第一是走步,鄂温克语称作“伊堪”,是一种慢板节奏的动作。表演者手拉手围成大圈,第一步先迈左脚,第二步右脚踏于左脚前,在身体向圈里扭动的同时,左脚又准备迈出,如此反复沿顺时针方向走动。第二是跳行步。鄂温克语称“吐茹格”,从右脚开始向左跳踏步,同时左腿成“小掖腿”,然后左脚跳落地,右腿屈膝并自然前抬。跳这一动作时,手臂必须架起,男舞伴的手要托住女舞伴的手(男下女上),在中板的节奏中顺时针而行。第三是快跳步。鄂温克语亦称“吐茹格”,属于强节奏的快板。其作法是众舞者手形连臂下垂,舞步很象我们作游戏时前后脚交换着踢毽的动作,但须在略低位置上连续换脚踢跳,属快板高潮动作。要跳到前俯后仰缩小圆圈。每当右脚踏地身体前倾时,手臂略向后摆,头部向圈内集中,形似一个“撮罗子”(即一种圆锥形帐篷)的形状。当左脚踏地右脚离地时,上身又略向后仰,手臂也略向前摆。全体舞者按顺时针方向移动,跳速逐渐加快把全舞推向高潮。

§ 历史考证

篝火舞

据考古学和人类的研究,早在公元前2000年,即铜石器并用时代,鄂温克族的祖先就居住在外贝加尔湖和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在黑龙江,七游,石勒喀河洞穴中发现了具备鄂温克族体质特征的头盖骨,与头盖骨一起还发现了贝加尔湖地方特有文化与装饰。符合鄂温克人的传说。传说中鄂温克人的祖先生活在勒拿河、“拉玛”湖(即贝加尔湖)。另一传说,他们的故乡在黑龙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带。总之,鄂温克人生活在贝加尔湖以东和黑龙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带的山林中,使用弓箭、扎枪,从事打猎和捕鱼。食物用火烧着吃,或把石头烧热,放入盛水的皮桦桶中煮肉吃。取火用两块石头打击出火星,用桦皮纤维引火。住桦树皮盖的“撮罗子”。当时正处在母权制氏族社会阶段。他们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北朝与隋唐时期室韦各部中的某些地理、习俗与鄂温克族有渊源关系的部落,特别是其中的‘‘北室韦”、“钵室韦”、“深未沮室韦”,以及唐代在贝加尔湖东北苔原森林区使鹿的“鞠”部落等。后来,他们向东发展,其中一支来到黑龙江中游雅克萨(今俄罗斯阿尔巴津)一带,明代文献中记述的“乘鹿出入”的“北山野人”,一般认为即鄂温克与鄂伦春人的直接祖先。清代文献中的“索伦部”,广义包括达斡尔族、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专指则是鄂温克族。

此外,称为“索伦别部”的“喀穆尼堪”,也指鄂温克的一支。篝火舞在沙俄殖民者入侵黑龙江流域以前,上述各部的鄂温克居民都已归顺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的大汗政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以前,即已在鄂温克地区确立管辖制度,以后又日趋严密。清廷将鄂温克族以氏族为单位编成“佐”,选拔了佐领等官,每年向清朝进贡貂皮。17世纪中叶后,由于沙俄的侵略,清朝将鄂温克族迁到大兴安岭嫩江各支流(甘河、诺敏河、阿伦河、济心河、雅鲁河、纳莫尔河等)流域居住。这是“布特哈打牲部”之一,共分5个“阿巴”(即围猎场)。雍正九年(1731)将5个围猎场的鄂温克壮丁按住地规定旗色,编成八旗。次年,清朝从布特哈地区抽调1600多名鄂温克族兵丁,携带家属迁至呼伦贝尔草原,驻守边防。其后代即现在居于鄂温克族自治县的鄂温克族。清廷还曾派鄂温克族的八旗官兵驻防爱辉、墨尔根、齐齐哈尔、伊犁、塔城、科布多、乌里雅苏台、乌鲁木齐等地。他们在维护祖国的统一、保卫边疆方面作出了贡献。1732年,清朝从布特哈地区抽调一千六百名鄂温克兵丁,携带家属迁至呼伦贝尔草原地区,其后裔就是今天的鄂温克族自治旗的鄂温克族。

§ 舞蹈发展

篝火舞每每节日,或者欢迎远方的尊贵客人,大兴安岭下的鄂温克人都要举办篝火晚会跳篝火舞,像西方人过狂欢节那样狂欢一场,这传统的民族活动延续多少年了。这天是丰收节,更要跳篝火舞了。晚饭后,这些被邀请来的作家、诗人,早早就来到神指河边,篝火晚会将在这里举办。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这地方十年九旱,天上的神仙便用手指划开一道沟,把深山里的水引来,故名神指河。河两岸对峙的山峰上层林滴翠,野花流火;河水簇拥晚霞欢唱流淌,鱼们成群结队地游翔,欢快而又自由。河这岸绿草如茵的开阔地中央,有三堆锯好的木头搭成规整的圆锥形,四周不见任何杂物。副乡长老乌告诉客人,在同大自然的抗争中,因为有了火,鄂温克人才得以生存,一代代繁衍生息,因此特别崇敬火,跟火无比亲近。他说,谁要玷污火鄂温克人是不答应的!他叮嘱客人,篝火点燃后,不准往火堆里泼水、扔脏物、吐痰,更不能用刀、棍捅火,那样会伤害篝火的。

这时,参加篝火晚会的鄂温克人陆陆续续从四面八方走来了,他们有说有笑,那样兴奋。男人都穿着长袍,系着彩色的腰带,有的还佩挂猎刀,真酷;那些鄂温克少女的民族服装色彩艳丽,从衣领到衣襟都嵌着漂亮的花边和亮晶晶的缀饰,美丽动人。老人们大多戴上古老的红缨帽,穿光面的黑靴子,显得别有兴致。斯琴大婶给我们每人拿来一件民族服装让大家赶紧穿上,她一边教我们系腰带,一边高兴地说:“民族乡农业丰收了,牧业发展得更快,户均养牛20头,人均养羊50只,日子离小康近了,今年的篝火一定是最旺盛的!”她望望我们,有些激动,“分享我们的幸福和欢乐吧!”我们穿上民族服装,也觉得精神了几分,大步跟着斯琴大婶走去。篝火舞晚上8点整,乡长亲自点燃篝火,熊熊的火柱顷刻腾空而起,燃退沉寂的夜色,照亮莽莽林海,也映红了张张笑脸。人们欢腾起来,相互问候和祝福,一起拥进金色的热火火的光辉里。他们开始跪拜篝火,那样忠实、虔诚,仿佛篝火把热和力燃进了每个人的心里。接着,少女们给老人和外来的客人敬酒,表达民族的情感,这是祖传的规矩。响亮的一通锣鼓之后,大家情不自禁地手拉手、脚跟脚,列开一支支彩虹般的队形,围着篝火欢跳起来。斯琴大婶首先领唱,大家随唱,踏着欢快的节拍,顺时针地旋转。歌声由低到高,舞步由慢到快,越跳越欢,场面更加热烈了。我们这些外地人不用人请,就不由自主地加入了舞蹈的人群,跟着狂跳欢蹦,不会唱就有节奏地呼喊,享受丰收的欢悦,也振奋精神情绪。我看见副乡长老乌和斯琴大婶穿梭于人群之中,他们不停地喊号:“嘿嘿,好日代,跳起来,唱起来!”像是指挥与鼓动。人们越跳越起劲了,围成的圆圈绕着篝火飞旋,交错落地的脚步声粗犷豪迈,欢乐的身姿前合后仰,谁都按捺不住激动和满腔的豪情。月浮中天,象征兴旺与吉祥的篝火依然熊熊燃烧,凝聚鄂温克人信念、意志的舞步更加整齐雄健,他们手挽手地歌唱,仿佛向明天走去。我想,鄂温克的明天一定是美好而神奇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5:3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