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先验唯心论体系》
释义

§ 图书简介

《先验唯心论体系》

德国古典哲学家F.W.J.谢林先验哲学的代表著作。写成于1799年冬,发表于1800年5月。中译本由商务印书馆1977年出版,译者梁志学、石泉。在本书中,谢林把主观东西作为在先的和绝对的出发点,推演出客观东西,即以理智达到自然,阐明了作为先验哲学组成部分的理论哲学、实践哲学、目的论和艺术哲学等理论思想。全书包括1篇导论和6个章节。[1]

在导论中探讨了这门哲学的概念、划分和官能,说明主观东西是第一位的;提出美感直观是最高官能。

§ 图书简评

谢林的《先验唯心论体系》这部德国古典唯心论代表作,既体现了谢林的进步方面所达到的高度,也包括了预示着他转向反动的保守方面。在译述这部著作的时候,我们觉得有必要谈谈这位哲学家的思想演变过程,这对读者了解本书,或许有所帮助。

一个完全改充、甚至倒转了那种不仅支配普通生活、而且还支配绝大部分科学的世界观的体系,即使其原理经过了极其严重的证明,也会在那些能够感到或真正看出其证明的明晰性的人们当中不断遭到非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只能在于这个体系没有能力摆脱大堆具体问题。无谓忙碌的想象力直接根据那样一种已被改变的观点,从全部经验财富里引申出这些问题来,遂使判断发生的迷误和紊乱。[2]

§ 内容简介

第1章论证自我意识的活动是一切知识的最高原理,自我通过这种活动,使自己成为自己的对象。

第2章说明正象自我意识的观念活动与现实活动互为存在前提一样,研究前一种活动的理论哲学与研究后一种活动的实践哲学也互为存在前提。

第3章论述理论哲学。谢林认为,自我意识的观念活动是主观与客观的对立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的认识活动,它经历了原始直观、创造性直观和反思三个级次。在每个级次中,范畴都不是单纯统摄感性材料的观念形式,而是解决先后出现的对立的行动方式。但经过反思,先验的抽象思维能力已不再能作理论解释,而必须用驾驭客观世界的意志超越自身。

第4章论述实践哲学。谢林认为,自我意识的现实活动,是意志对自我不断变为客观的东西、理想与现实的对立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管怎么自由表演,怎么目的明确,总是以无规律而有意识的行动达到有规律而无意识的结果。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必然性作为天意把人们的一切行动都引导到了唯一的共同目标上。

第5章论述目的论。谢林认为,自然界无论作为整体来看,还是就其各个产物来看,都既显现为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产物,又显现为最高目的机械过程的产物,即自然界既是合目的的,又不能用合目的性加以解释。因此,目的论就成了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联结点。

第6章论述艺术哲学。谢林认为,有意识活动与无意识活动的会合,无意识地创造着现实世界,有意识地创造着美感世界。而这种会合作为自我意识发展史中的各个阶段的绝对综合,是不能用概念来理解或言传的,只能用理智加以直观。理智直观在诉诸直接经验时就变成了偶发的美感直观,它被认为是消除一切矛盾、引导全部的人达到绝对同一性的唯一途径。因此,只有艺术天才的创造活动才能打开返归绝对同一性的至圣所。

本书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5: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