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秀容书院
释义

§ 简介

秀容书院全景秀容书院(第四批省保)

时代:清

地址:忻府区旧城内西南

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4年)。书院建成后,取代了忻州儒学,成为当时忻州的最高学府。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称 “新兴学堂”,创山西书院改学堂之首例。

秀容书院,以自然地形而精巧设计。西高东低,六角亭、四角亭、八角亭一线三亭雄距至高处。主院为两进院,正中为过厅,后为文昌祠,左右为配房、南面有戏台。主院以东下部建筑更为壮观,顺台阶西向拾级而上,步步登高,有小巧玲珑的木牌坊、四角亭、八角亭、六角亭。站在六角亭眺望,可一览市区全景。

§ 格局

秀容书院格局古时的忻州秀容书院总占地面积约16亩,含相对独立、风格各异的院落15个,共计建筑30座(排)计208间房屋,有戏台1座、亭阁3座、牌楼1座、二层木楼1幢。在书院西坡上先后修建三个风景亭:正中四角亭、南八角亭、北六角亭。六角亭为三亭中之最,每边长约3米,亭高约9米。六角亭旧称寥天阁,为全城最高点。立于亭上,可俯瞰全城。原六角这样有有一砖拱门,称天之衢,意取书院读书人,通过天之衢,登上寥天阁,飞黄腾达。

书院总体布局由下中上三院组成,下院有白鹤观旧址,拾级而上即为中院。

中院是书院的主体部分,又由北之柏树院,中之枣树院,南之槐树院三院组成。青碧琉璃瓦覆顶的主建筑就是当年文人学士祭奉文昌星的文昌祠,该祠入间最深檐下有廊,推为明代建筑,古柏与古祠使得这个院落洋溢着悠远厚重的历史沧桑感。

上院面积不大,但上院是秀容书院标志建筑所在。过“通天衢”牌楼沿坡而上,南为八角亭,北为六角亭,中为四角亭。六角亭名谓寥天阁,近年亭下土崖坍塌,文化部门抢修保护后,在高筑的砖墙上题名“凌云阁”。这里是观城望景的最高点,前人许多九龙岗诗作都是在这里吟赋而成。

八角亭的高度略低于寥天阁,传说当时知州邱鸣泰是个大孝子,公务之余思念故乡老母,故而择高地以筑亭,常登高远望以解思念母亲之情。有感于知州的孝心,时人将此亭命名为“望萱阁”,旧以“萱堂”代指母亲的居室,亦指母亲,所以“望萱阁”即“望母阁”只是不如用“萱”字文雅而已。

明代万历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以砖石修筑忻州城,西段沿九龙岗地形蜿蜒起伏,与平地城墙连接,其轮廓像一头卧牛,而望萱阁和寥天阁更似卧牛头顶的双角,所以说秀容书院是卧牛之首,双阁是牛头上的犄角,道尽了这两座建筑对美化忻州城的神奇作用。

§ 发展

秀容书院忻县中学校是山西有名的历史悠久的中学,初名新兴中学堂,其前身为清代的秀容书院。

早在明代嘉靖11年(1532年),忻州即有书院(此书院之确切名称尚待查考),设于忻州州学之内。秀容书院建于清乾隆40年(1775年),地址即明弘治5年(1492年)以前州学之旧址,即旧文昌寺寺院的西边,即今城内秀容巷第一职业中学校内的戏台院、前宫院、后宫院(这三个院即原来的文昌寺院)之西的那些院子,可见地方并不很大。“文革”前住过忻中或忻师的人都还见过那个刻有“秀容书院”四个金色大字的牌楼门。之所以叫秀容书院者,因秀容乃金、元文豪元遗山的故乡,金、元的秀容也就是清代的忻州。到民国年间,忻中一间房门上还挂着乾隆某年忻州知州汪本直为书院书写的一副木刻对联,联曰:雨露不滋无本草风云须化有鳞鱼

书院是为习举子业而设的学校,当然远不是近代意义上的学校了。按光绪6年《忻州直隶州志》所记,书院每年除正月、十二月不课外,其余时间每月初一、十一、二十一为斋课,十六日为官课(即官府对书院学生的定期考试),十七日为诗赋课。

书院领导人称山长,专管本院教学工作。《荆湘近事》云:“五代蒋维东隐居衡岳,受业者号曰山长。”这大概是“山长”一词的最早来源。《元史》:“书院设山长。”山长遂成正式职称,但学者行文时则通称“某人主讲某某书院”。秀容书院历任山长今可考者有崔嶫、薛河东、赵宗先、董宇炜、郝椿龄、米毓瑞等六人。

自1895年甲午战败后,废科举、兴学校越来越成为中国有识之士的共识。光绪27年(1901年),清政府鉴于军事上屡遭失败,不得不对传统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于是下了允许各省及州、县书院改设学堂的谕令。当时的忻州知州较为开明,他似乎看出科举制度已近末日,便于光绪28年(即1902年)壬寅,把秀容书院改建为新兴学堂,此即最早的忻县中学,也是全省乃至全国最早兴办的中学之一。

按学堂第二任监督贾耕的《新兴学堂暑假开学记》,书院改学堂一事为“高郡伯首导其先途,提倡开通”。这就是说,主持和提倡这一改革的是当时忻州的高知州,也就是高凌霄。学堂何以取名“新兴”?这除了“新兴”一词本身所含有的佳意外,跟忻州的地理历史沿革不能没有关系,因为忻州一带是东汉(从建安20年起)、三国(魏)时的新兴郡,而新兴郡的治所就在忻州。不久,新兴学堂改名为新兴中学堂,在辛亥革命前又改名为忻州中学堂。

书院改为学堂,其最大的变化是教学内容的变化,也就是学生所学课程的变化,特别是增设了数、理、化等自然科学课程(当时把这类功课谓之西学),一改过去只是读经讲经,学做八股文,以预备科举考试的那一套学习内容。这当然是一种划时代的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合乎世界潮流的一大进步。从此以后,在忻州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才开始有了近代意义上的学校。

§ 书院

书院书院——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是中国古代教育史、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教育组织形式,从唐中叶到清末,经历了千年之久的办学历史,并形成了一套独具他色的办学形式、教授方法、管理制度等教育模式,使源远流长的传统私学趋于成熟和完善。

①、中央官府设立,用于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的机构。

②、民间设立,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从宋朝开始,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正式形成。

③、也有叫书屋的,如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

§ 历史

书院1唐代书院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分官私两类。私人书院最初为私人读书的书房,唐贞观九年(635)设在遂宁县的张九宗书院,为较早的私人书院。官立书院初为官方修书、校书或偶尔为皇帝讲经的场所。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将乾元院改名为丽正修书院。十三年又改为集贤殿书院。真正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于五代末期基本形成,主要培养学生参加科举考试。

2宋代书院

北宋初年,私人讲学的书院大量产生。陆续出现白鹿洞、岳麓、睢阳(应天府)、嵩阳、石鼓、茅山、象山等书院。其中白鹿洞、岳麓、睢阳(应天府)、嵩阳书院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到仁宗末年,北宋前期较有影响的书院全部消失。熙宁四年(1071)朝廷直接向州学派出教授,以削弱书院和县学。七年将有教授的州中书院并入州学。南宋初期,张栻、朱熹、吕祖谦、陆九渊等学者开始修复书院,并成为学派活动基地及讲学的场所。理宗(1224~1264)即位后,将理学定为正统学说,书院教育成为朱熹等理学大师的遗产被官府继承。景定元年(1260)起,正式通过科举考试或从太学毕业的官员才能成为每个州的书院山长,朝廷借此控制书院。

3元代书院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元世祖首次下令广设书院,民间有自愿出钱出粮赞助建学的,也立为书院。后多次颁布法令保护书院和庙学,并将书院等视为官学,书院山长也定为学官,是书院官学化的开始。元代将书院和理学推广到北方地区,缩短了南北文化的差距,并创建书院296所,加上修复唐宋旧院,总数达到408所。但受官方控制甚严,无书院争鸣辩论的讲学特色。

4明代书院

明初时,宋元留存的书院,多被改建为地方学校和社学。成化、弘治以后书院逐渐兴复。嘉靖十六年(1537)明世宗以书院倡邪学下令毁天下私创书院。十七年以书院耗费财物、影响官学教育再次禁毁书院。到嘉靖末年,内阁首辅徐阶提倡书院讲学,书院得以恢复。万历七年(1579)张居正掌权,在统一思想的名义下下令禁毁全国书院。其去世后,书院又开始盛行。天启五年(1625)魏忠贤下令拆毁天下书院,造成了“东林书院事件”。崇祯帝即位后书院陆续恢复。期间书院总数达到2000所左右,其中新创建的有1699所,出现了陈献章、王守仁等学派。明朝的书院分为两类:一种重授课、考试的考课式书院,同于官学;另一种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各学派在此互相讲会、问难、论辩的讲会式书院。后者多为统治者所禁毁。

5清代书院

清初统治者抑制书院发展,使之官学化。顺治九年(1652)明令禁止私创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各省城设置书院,后各府、州、县相继创建书院。乾隆年间,官立书院剧增。绝大多数书院成为以考课为中心的科举预备学校。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则令书院改为学堂,书院就此结束。清代书院分为三类:其一中式义理与经世之学;其二以考科举为主,主要学习八股文制艺;其三以扑学精神倡导学术研究。[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