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凤阁烈士 |
释义 | 出身于教师家庭。幼读私塾。1916年,入通化县立中学读书,常以“精忠报国”的思想自励。1923年,投身东北军步兵第五十八团当副官。后来,因不满军阀混战辞职回乡。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通化、辑安(今吉林省集安市)、临江等地鼓动抗日救亡。1932年初,在通化以东山区拉起一支号称万人的队伍,被推为司令,展开抗日武装斗争。不久,所部编为辽宁民众抗日自卫军第十九路军,任司令。率部在金川、辉南、柳河、磐石和吉海铁路沿线打击敌人。1932年冬,自卫军在敌人大举进攻下失败,带领余部退往?江(今吉林省靖宇县)。1933年2月,转移到红土崖、大罗圈沟一带,组织修建要塞多处,设置后勤供应部门。此后的6年间,即凭借这块地方为根据地,与杨靖宇领导的抗日联军相互配合,进行大小战斗数百次,其中名震一时的有奇袭通化东江沿三分所、突击金丁二亩地、果松川空垒破敌、十三道沟大捷、七道沟口袋战、辑安岔沟截击战等,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1934年4月,在临江境内七十二道河子截击敌人,仅几十分钟就结束战斗,缴获各种枪数百支。同年秋,又在大庙沟聚歼伪警察队,缴获长短枪80余支、子弹5000余发。敌人屡次“讨伐”无效,曾将其岳母全家逮捕,强令写信劝降。见信后撕得粉碎,声言:“就是把我母亲和妻子捕去,也不能动摇我抗日的决心。我的任何亲友,同情我抗日者亲之友之,给日本当汉奸者杀之戮之!”1937年春,敌人又出动重兵,在通化、临江、辑安交界的老虎顶子将他的部队围住。激战中损失严重,急退往大罗圈沟。同年2月25日,在东南岔与敌血战一昼夜后,左臂骨折,腿部重伤,身边战士大部战死,终于被敌人俘获,押往通化县城监狱。敌人软硬兼施,企图逼他“归顺”,但每一次都遭到厉声斥责:“你们这些狗东西,进一次山用麻袋装人头,残害了多少抗日同胞。你们记着,我王凤阁死了不算什么,而你们当汗奸,是民族败类,绝没有好下场!”他的妻子和4岁的幼子小金子同时被关进狱中。敌人用饼干、糖果诱骗孩子,孩子也表现得很有中国人的骨气,高喊道:“我不吃日本鬼子的东西!”1937年4月1日,敌人将他架上汽车,押赴通化玉皇山下的柳条沟刑场。一路上,他放声向围观的人群高喊:“父老们,我王凤阁为抗日而死,大丈夫死得其所。大家努力,中国不会亡,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铲除伪满洲!”刽子手将他砍头挖心,情景极为惨烈。其妻子和幼子同时遇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