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獬豸
释义

獬豸獬豸,也称解廌或解豸,是古代传说中的异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它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独角兽能用角指向无理的一方,甚至会将罪该万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帝尧的刑官皋陶曾饲有獬豸,凡遇疑难不决之事,悉着獬豸裁决,均准确无误。所以在古代,獬豸就成了执法公正的化身。

§ 概述

獬豸(xiè zhì),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奇动物,也是古代神裁制度下产生的著名神兽,又被称为“法兽”。根据 《论衡》 和 《淮南子·修务篇》 的说法它身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样貌大致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发,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有一只独角,据传角断者即死,有被见到长有双翼,但多数没有翅膀。因为只有一只角,故又俗称独角兽。中国古书说它能辨曲直,拥有很高的智慧,能听懂人言,对不诚实不忠厚的人就会用角抵触,它“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见到别人在争斗,则用角去触那个不正直的人;听到别人在争论,则去咬那个不讲理的人”)。正是由于獬豸象征着公正,所以,在古代,它就成了法律与正义的化身,御史等执法官员所戴的帽子被称为獬豸冠,有些朝代执法官员的衣服上还绣有獬豸的图案。自古以来被认为是驱害辟邪的吉祥瑞物,也是五脊六兽中的一种。这样后世常将普通羊饲养在神庙,用来代替獬豸。

§ 辞海解释

传说中的异兽名,能辨曲直,见人斗即以角触不直者,闻人争即以口咬不正者,见《异物志》。

《后汉书·舆服志下》:"獬豸,神羊,能辨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后亦用以指执法者。

獬豸冠:古代执法官吏戴的帽子 《后汉书·舆服志下》 :"【法冠】执法者服之……或谓之獬豸冠。"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一折:生前不惧獬豸冠,死来图画麒麟像。

§ 法律象征

獬豸与法的不解之结,还可从古代“法”字的结构得到解答,古体的“法”字写作“灋”,而“廌”即为獬豸,“廌法”二字合为一体,取其公正不阿之意,所以从水,取法平如水之意。獬豸作为法律象征的地位就这样被认定下来。由“灋”到“法”,“廌”字虽然已被隐去,然而它象征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并没有消失。

毕竟是传说,不曾有人亲眼见识獬豸究为何物,因而引出人们诸多想像,有人认为它象鹿,有人称它似牛,更多的说法还是羊。除了相关的古籍如《后汉书》、《论衡》、《五杂组》等记述之外,考古发现,秦之前文物中的獬豸都是一角羊的造型,牛形獬豸则出现在东汉之后。

作为中国传统法律的象征,獬豸一直受到历朝的推崇。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楚文王曾获一獬豸,照其形制成冠戴于头上,于是上行下效,獬豸冠在楚国成为时尚。秦代执法御史带着这种冠,汉承秦制也概莫能外。到了东汉时期,皋陶像与獬豸图成了衙门中不可缺少饰品,而獬豸冠则被冠以法冠之名,执法官也因此被称为獬豸,这种习尚一直延续下来。至清代,御史和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员都一律戴獬豸冠,穿绣有“獬豸”图案的补服。

显然,獬豸形象是蒙昧时代以神判法的遗迹。进入近代,仍将其视为法律与公正的偶象。

与此相类似,在西方,独角兽也被认为是纯洁的象征。人们认为它的角的力量能够压制任何道德败坏的事情。同时有贞洁的含义,是完美骑士的代表.

§ 历史记载

“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见《异物志》。

《后汉书·舆服志下》:"獬豸,神羊,能辨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后亦用以指执法者。

獬豸冠:古代执法官吏戴的帽子《后汉书·舆服志下》:"[法冠]执法者服之……或谓之獬豸冠。"

关汉卿《玉镜台》第一折:生前不惧獬豸冠,死来图画麒麟像。

明十三陵神道旁的动物石像当中,就有獬豸的身影.

§ 首尔象征

将名字由“汉城”改为“首尔”的韩国首都似乎仍难摆脱汉字印迹。该市近日确定的城市象征物“獬豸”又引起了韩国专家学者有关“象征物是否源自中国”的热议。韩国《朝鲜日报》2008年5月27日报道说,首尔方面表示,中国后汉时期杨孚所著的《异物志》中首次记载了“獬豸”。

“獬豸”成首尔象征

首尔市市长吴世勋5月13日专门举行记者会宣布:“为体现首尔独有的特点和形象,将‘獬豸’指定为首尔市的象征。”吴世勋称,如同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纽约的自由女神像、柏林的熊、新加坡的鱼尾狮,说到首尔时也应该有立即浮现的象征物。吴世勋称,传说中的动物“獬豸”与首尔市风雨同舟600年,如今它将成为让世界了解首尔的象征。

首尔市为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品牌价值,自去年起推进向世界介绍首尔城市形象的象征体系组建工作,拟将景福宫选为首尔的象征进行开发,在计划遇阻情况下,最终在同景福宫有关联的备选物———獬豸、老虎、凤凰、松树中选中了獬豸。

学术界热议獬豸与中国渊源

《朝鲜日报》27日报道称,“首尔象征物真的是中国的‘獬豸’吗?最近学术界对此纷纷提出了各种疑问”。报道说,高丽大学韩文学系教授金彦钟计划在8月份举行的一个学术大会上,发表专门考究韩国“獬豸”的论文。他表示,虽同是后汉时期的人,但比杨孚更早时期的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就已经记载了“獬豸”。

该报道说,在中国,“獬豸”是在判案时惩罚说谎者的独角兽。而韩国的“獬豸”根本就没有角。金彦钟推测说,“韩国称为‘獬豸’的动物原本可能不是‘獬豸’,而是想象中的动物麒麟中没有角的种类‘桃祓’。据说,‘桃祓’可以去祸纳祥,这与当初为了压火气而设立该动物的传说也相吻合”,而且该动物被放在韩国皇宫前而不是与司法有关的建筑前,这与中国的“獬豸”象征“公正执法”的含义也不相符。对此,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民俗研究科科长千镇基则表示:“究竟是不是‘獬豸’无法确证,应该看作是原本有角、象征公正执法的中国‘獬豸’传入韩国,其性质演变成守门将,角也随之消失。”

首尔开始推广

“獬豸”成为首尔象征物在韩国一直存在争议。韩国《国民日报》14日曾发表题为“獬豸不应成为首尔的象征”的社论。社论称,首先,市民一般不知道“獬豸”是何物,“如果一个外国人问首尔的市民,恐怕没几个人能准确回答”。另外,“獬豸”没有亲切感。“与中国的熊猫和澳洲的袋鼠不同,‘獬豸’是在身边看不到的传说中的动物。即使画得再漂亮,有的部分也让人感到凶猛,还给人一种迷信的感觉”。社论还称,‘獬豸’也没有作为象征物的独创性。因为首尔市光化门前的獬豸像已经定格为王朝的守护神。韩现代立法部门和司法部门已从很久前就喜欢用‘獬豸’雕塑,韩国会正门和后门也各有两对“獬豸”石雕,韩国大法院也用“獬豸”的角和尾巴做雕塑,全国各地有很多地方也用它做路标。

尽管如此,首尔市还是决定,从下月开始,推动把“獬豸”作为首尔象征进行宣传的计划。2009年6月完工的光化门广场将复原“獬豸”雕塑,首尔各地也将设置用玻璃或金属制作的“獬豸”建筑模型。此外,首尔还计划将从光化门到瑞草区艺术殿堂之间的道路打造成“獬豸文化大道”,并计划在各种标志、钥匙扣、手机链、衬衫等各种旅游纪念品上使用“獬豸”图案,尤其是在外国人出入较多的地方,如机场、主要旅游景点等处广泛销售有关“獬豸”的纪念品,甚至会在机场大巴、地铁等场所放置“獬豸之友”指南手册。

§ 争论

獬豸作为一种代表司法公正的偶像,被做成雕塑摆放在许多法院、法学研究机构等场所的门外,有些学者认为这是不妥的,因为獬豸实质上代表的是君权神授的法制思想。在司法官员无法查明某些案件的时候假借神秘力量来实现的所谓公平称不上公平。复旦大学法学院姚荣涛教授持此观点。

§ 参考资料

1.《论衡》《淮南子·修务篇》《异物志》

2.http://cn.ibtimes.com/articles/20080506/seoul.ht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3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