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秋帖》 |
释义 | § 贴文 行书3行,无署款,共22字: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 简介 《中秋帖》 《中秋帖》,草书,纸本,传为晋王献之书 手卷,纵27cm,横11.9cm。 因原帖于“中秋”前有“十二月割至否”六个字,又名《十二月帖》,后这六字割失。该帖前后皆有缺文,原为五行三十二字,后被割去两行十字,现有三行二十二字。原帖前有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题签“大令《十二月帖》”六个字。 此帖曾经宋代宣和、绍兴内府,明项元汴,清内府收藏。民国时溥仪将其携出宫外,流散民间。建国前和王珣《伯远帖》一起被典当于香港一家外国银行。 1951年底,典当期将满时,国外有人意图购获,周恩来总理闻讯,当即指示有关部门购回,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1] § 特点 《中秋帖》 《中秋帖》用竹料纸书写,这种纸东晋时尚制造不出,约到北宋时方出现。 从行笔中可知,所用毛笔是柔软的无心笔,而晋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笔,吸水性较差,笔的提、按、转折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常出贼毫,如此帖那种丰润圆熟、线条连贯、行气贯通、潇洒飘逸的效果是写不出来的。 《中秋帖》应是王献之在草书上创造的狂草“一笔书”,被人称为“一笔书”之祖,为唐代狂草书的出现起了先导作用。 § 真假之说 有人认为《中秋帖》非王献之真迹,是米芾临摹的。《书画舫》云:“献之《中秋帖》卷藏檇李项氏子京,自有跋。细看乃唐人临本,非真迹也。” 《大观录》云:“共三行二十二字,前后有收藏宋印。此迹书法古厚,墨彩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 § 评价 《中秋帖》曾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希世珍宝。 清·吴升《大观录》云:“此迹书法古厚,黑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据当代书画鉴定家研究,大多认为是宋米芾所临,故同样宝贵。 宋·米芾在《书史》中称赞《中秋帖》“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未,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 《书断》中说:“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2] § 流传故事 关于《中秋帖》、《伯远帖》“二希”在溥仪赶出紫禁城后,流传一段曲折的故事。 1911年以后至1924年溥仪出宫以前,《伯远帖》、《中秋帖》曾藏在敬懿皇贵妃所居的寿康宫,溥仪出宫之时,敬懿皇贵妃将此帖携带出宫,经由她娘家侄孙卖给古玩商,辗转卖给郭世五。郭世五藏此二帖始终保密无人知,死后此二帖归他儿子郭昭俊所有。 抗战胜利后,郭昭俊把他父亲郭世五的觯斋藏瓷全部捐献故宫博物院,因此郭昭俊得到中央银行北平分行经理的职务。1949年他随银行撤退到广州,在广州被疏散,到了香港。郭昭俊因做生意关系,将自己所藏的《中秋帖》和《伯远帖》押给一位印度人。那印度人又将之以十多万港币抵押于香港汇丰银行。 因做生意赔本,一年后抵押期满,无力赎回,准备出售,他找到徐伯郊商量办法。徐伯郊立刻给故宫博物院马衡院长写信,马衡院长向周恩来总理报告此事的原委,1950年11月5日,周总理亲自给马叙伦(时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等人写信,指示“同意购回王献之。 § 关于作者 王献之(344年——386年),东晋书法家、诗人,字子敬,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为与后世书法家王珉区分,人称王大令。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他的著名书法作品《洛神赋》,传至宋代只存13行,有玉版刻本,世称《玉版十三行》。另外,《鸭头丸帖》、《中秋帖》、《东山帖》等作品,也都是书法艺术的瑰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