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宝顶山摩崖造像
释义

§ 基本信息

宝顶山摩崖造像中国南宋佛教石窟寺。在四川省大足县城东北15公里宝顶山。以大佛湾为主,包括小佛湾、广大山、龙潭、松林坡等处。凿于南宋淳熙六年至淳祐九年(1179~1249),历70余载。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佛湾在圣寿寺西隅马蹄形山湾内,长约500米,崖面高15~30米。雕刻分布在东、南、北三面崖壁上,共有31幅巨型雕像,碑刻7通,题记17则,造像崖面约3600平方米。其中除毗卢洞及圆觉洞外,均为摩崖群雕。造像有“护法神”、“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千手观音”、“释迦涅槃圣迹”、“释迦降生”、“孔雀明王经变”、“毗卢道场”、“父母恩重经变”、“大方便佛报恩经变”、“观无量寿佛经变”、“六耗图”、“地狱变”、“柳本尊行化道场”、“十大明王”、“圆觉道场”、“牧牛道场”等。在每幅作品中,多数刻有经文、偈语和颂词等,宛如一幅幅图文并茂的连环图。大佛湾大都为密宗造像,大部分雕刻具有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和特有的蜀乡情趣,为宋代石窟造像代表作之一。

小佛湾在圣寿寺左侧,现存造像2000余躯,有“父母恩重经”、“十大明王”、“地狱变”、“柳本尊行化”及浮雕小像等。在毗卢庵前,有三级方形石塔 1座,上两级刻释迦诸佛及赵智凤像,第 1级四周满刻经目,故名经目塔。其中有赵智凤所造新字数十个,为字书所不见。该处有宋碑 1通,刻“唐柳本尊传”,字迹部分可识,相传为赵智凤转刻于此,可考柳本尊轶事。

宝顶山摩崖造像

广大寺距圣寿寺里许,造像刻于广大寺外的悬崖上,为三躯半身像,头有螺髻,戴冠。龙潭摩崖造像距圣寿寺约2公里,下部一坐像,头戴笠,束带,反首仰望。另有观音菩萨等像及残题2则。松林坡距圣寿寺约1公里,摩崖龛,刻佛、菩萨等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家拨专款对宝顶山造像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在大佛湾增修了护檐、保坎、围墙和栏杆等,开凿大小排水沟2条及增建“牧牛图”保护亭。70年代,对石刻保护区的“圣寿寺”、“万岁楼”等进行维修,对“涅槃像”前的十大弟子、“毗卢洞”、“圆觉洞”、“牧牛图”等部分造像进行修复和粘接。80年代,实施“地狱变相”危岩的归位与粘结锚固,还对“毗卢洞”、“地狱变相”进行了化学灌浆加固等。

§ 相关文献

温廷宽:《论大足宝顶石刻的一些特点》,《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 4期。

阎文儒:《大足宝顶石窟》,《四川文物》 (石刻研究专辑),1986。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5: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