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滇苦菜 |
释义 | § 形态特征 滇苦菜滇苦菜,二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根垂直直伸,有分枝,生多数须根。茎直立,自基部或下部多次不等二叉状长分枝,基部或下部被稠密或稀疏淡白色顶端分叉的钩毛状硬毛,向上毛稀疏或无硬毛或全株几无钩毛状硬毛。全部叶几基生,基生叶花期生存,倒披针状长椭圆形、长椭圆形或线状长椭圆形,长3一lO厘米,宽5—20毫米,顶端急尖或钝或圆形,基部楔形渐狭成长或短翼柄,柄长可达4厘米,叶两面,特别沿中脉及叶缘有长或短硬单毛并兼有钩猫状硬毛,边缘浅波状微尖齿或浅波状或全缘;茎生叶小,极少或几无茎生叶,宽线形、线状长椭圆形、倒披针状长椭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有稀疏微尖齿或小锯齿或全缘,基部无柄,半抱茎,两面特别是下面沿中脉有稀疏的长或短硬单毛;最上部枝叉处的叶最小,有时呈钻状。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单生于二叉分枝顶端。总苞钟状,长1厘米;总苞片3层,中外层小,线形、长三角形或披针形,长2—4毫米,宽约O.4毫米,顶端急尖,内层线状披针形,长1厘米,宽约2毫米,顶端急尖,全部总苞片外面沿中脉有1行短硬毛。舌状小花多数,黄色,舌片顶端5齿裂。瘦果长椭圆形,红褐色,长4.5—4.8毫米,弯曲,有14条稍高起的纵肋,向顶收窄,但无喙,肋上有横皱纹。冠毛2层,外层短,糙毛状,内层长,长6—7毫米,羽毛状,白色。花果期4—11月。 § 产地分布 分布云南(昆明、东川、会泽、大姚、大理、丽江、维西、兰坪、永平)、西藏(亚东)。生于山坡草地、林缘及灌丛中,海拔1400—2540米。[1] § 药用价值 【别名】苦马菜、滇苦苣菜 【来源】菊科苦苣菜属植物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肠炎,痢疾,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阑尾炎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捣汁滴耳。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