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江南星蕨
释义

§ 简介

江南星蕨中文名:江南星蕨

拉丁名:Microsorumfortunei(T.Moore)Ching

别名:大叶骨牌草、七星剑、旋鸡尾

科:水龙骨科

属:星蕨属

中国分布:产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北达陕西(平利、西乡)和甘肃(文县)

国外分布:马来西亚、不丹、缅甸、越南也有分布

命名来源:《海南植物志》

中国植物志:6(2):219

生境:林下石岩上、旧墙上或树干上

繁殖方式:孢子

习性:水生

来源:水龙骨科星蕨属植物江南星蕨,以全草和根状茎入药。

采摘与储藏: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淡、微苦,凉。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

药用功能:肾炎、疔疮

药用主治:流行性感冒、哮喘、支气管炎、黄疸、小儿惊风、肺痨咳嗽、风湿性关节炎、淋症、尿路结石、痢疾、白带、蛇虫咬伤、无名肿毒、疔毒痈疽、外伤出血。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形态特征

江南星蕨江南星蕨,多年生草本,是水龙科骨星蕨属植物,高25-7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淡绿色,项部有鳞片,鳞片卵圆状披针形,有疏齿。叶远生;叶柄长3-15厘米,基部疏生鳞片;叶片带状披针形,渐尖头,向基部渐狭,下延,长20-60厘米,宽1.5-5厘米,厚纸质,全缘,有软骨质边,无明显侧脉,网眼中内藏小脉分叉。孢子囊群大,着生在靠近主脉两侧,排列成1行或不整齐的2行;无盖。气微,味微苦。与同属星颜十分相似,叶脉清晰,密生小孢子群囊。形态独特,富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适合盆栽欣赏。

§ 习性分布

江南星蕨

江南星蕨,产于我国江南广大地区,陕西等地也有。分布于西南及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海南、广西等地。附生、土生均可,野外多生于海拔200-1800m的山坡林下、溪谷边树干或岩石上。喜温暖湿润及半阴环境,畏强光和寒冷,好肥,要求土壤肥沃硫松排水性好。

§ 药理作用

江南星蕨江南星蕨全草含三萜化合物:9(11)-羊齿烯[fern-9(11)-ene],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乙酸酯(24-methylenecycloartanylacetate)和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酮(24-methylenecycloartanone);还含尿嘧啶(uracil),尿甙(uridine)以及马栗树皮素-3-羧酸(3-carboxyesculetin)。体外试验对钩端螺旋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性味苦;寒。归经肝;脾;心;肺经。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热淋;小便不利;赤白带下;痢疾;黄疸;咳血;衄血;痔疮出血;瘰疬结核;痈肿疮毒;毒蛇咬伤;风湿疼痛;跌打骨折。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外用,敷于患处。虚寒者慎服。

§ 栽培管理

江南星蕨江南星蕨繁殖常用分株法,当植株满盆后,在春季倒盆,将横走根状茎切成数段,另行栽植,放荫处过渡一段时间,成活后再移严至半阴处养护。

盆栽宜用腐叶土2份与砂1份混合,再加少许厩肥或骨粉。日常放半阴或有散射光的亮处,如树下、建筑物北侧等都较适宜。生长季要供给充足的水肥,并每天喷雾保持其周围有较高的湿度,施肥后要用清水喷淋叶片,这样可保证其生长更旺。放置在室内观赏的,还应经常用软布撩洗叶面上的灰尘,保持叶面滑洁光亮。还要防止化纤以及其他害虫对叶片的侵害,导致叶片破损,失去美姿。对有孔的叶片,可在新叶长得较大后将其剪去。

冬季移入室内保温之后,要放置在能够较多接受光照的地方,盆土也要保持适当湿润,不能大干,室温能经常保持不低于0℃,就可平安度过寒冬。

§ 繁殖研究

江南星蕨叶片用无机培养基和土壤培养基分别培养江南星蕨孢子,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其孢子萌发及配子体形态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孢子黄色,赤道面观豆形,极面观椭圆形,单裂缝,外壁具刺状纹饰。接种后7-12天孢子萌发,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配子体发育为槲蕨型。

接种后25天左右发育为片状体,片状体形成顶端细胞的时间较晚,有的甚至不形成。无机培养基培养的原叶体常在基部发生营养繁殖。毛状体出现在片状体形成之后,数量丰富,多为单细胞,分布于原叶体背腹面及边缘。接种后60天左右发育形成幼原叶体,成熟原叶体呈心脏形。接种后80天左右开始有性器官出现,精子器的出现较颈卵器早10天左右。颈卵器成熟后,颈部常向原叶体基部倾斜或弯曲。[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8: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