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汉冶萍公司
释义

§ 概述

汉冶萍公司

19世纪60年代,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以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开始兴办近代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1890年张之洞在汉阳大别山(今武汉市龟山)开始动工兴建湖北铁厂。1890年5月17日,张之洞致电李鸿章,决定开办大冶铁矿。1893年初,大冶铁矿基建工程完竣。1893年9月标志着中国近代钢铁企业诞生的汉阳铁厂亦竣工投产。1908年,时任经理盛宣怀奏请清廷批准,合并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正式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堪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1]

§ 历史

汉冶萍公司

汉阳铁厂,始建于1891年,1894年建成投产,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比日本第一家近代钢铁联合企业八幡制铁所早七年,它的规模在当时的亚洲首屈一指。

1898年3月,张之洞与盛宣怀合奏在萍乡安源采煤炼焦,并禁止另设公司,各小煤厂所产煤由萍乡煤矿总局统一收购,委张赞宸为萍乡煤矿总局总办。萍乡煤矿并吞购买小井265口,使安源周围数十里内的煤井都为萍乡煤矿所有,并设有机焦炉、土焦炉以及辅助设备等厂。

1907年,萍乡煤矿基建工程完成,昼夜可出煤1300吨,出焦780吨。

1908年,盛宣怀为解决资金不足问题,申请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改官督商办为完全商办公司。

汉冶萍公司成立后,招募了一批商股,拟招新股1500万,连老股共2000万元,到1911年实收股份1300多万元。解决了部分资金短缺问题,厂矿生产规模逐年扩大。

1911年,汉阳铁厂已建成3座高炉,其中3号高炉日产生铁250吨,6座容积30吨的平炉,年产钢达8640吨。萍乡煤矿年产煤1115614吨,大冶铁矿年产铁矿石359467吨。连续3年盈利,初步改变长期亏损局面。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建立了中华民国,汉阳铁厂一度停产,1912年恢复生产。

1913年,汉冶萍公司又向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借款1500万日元,用于扩充改良事业和还高利贷。

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钢铁原料暴涨,汉冶萍公司迎来短暂的“黄金时期”,大战期间共盈利2940多万元。

1919年,汉阳铁厂1号、2号高炉停产。

1921年,民国政府(北京)改变钢轨标准,近5万吨钢轨无销路,汉阳铁厂炼钢全部停产。

1924年,汉阳铁厂3号、4号高炉停产。

1925年,大冶铁厂高炉全部停产。

汉阳铁厂从1890年创办,经历了官办6年,官督商办16年,商办16年,1928年萍乡煤矿为江西省政府接管。汉冶萍公司只剩下大冶铁矿继续生产,沦为日本制铁所的供矿单位。

1937年,汉阳铁厂设备和大冶铁矿部分设备运往四川重庆大渡口另建新厂,大冶铁矿被日本占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汉阳铁厂成为武汉钢铁公司的一部分。

§ 背景

汉冶萍公司

张之洞督粤期间,便萌发创办民族钢铁工业之思,并已付诸实施,筹集款项,向外商订购设备。正在进行之中,奉调至鄂。接任粤督者李瀚章为一守旧官僚,无意接手之洞未竟之业。其弟李鸿章亦不愿乃兄多事,力主将已购设备移鄂。表面上看,李鸿章此举正遂之洞的心愿,其实背后李鸿章却隐藏着“黄鹤楼上看翻船”的心理。

李鸿章深知创建钢铁工业殊非易事,凡承担者便背上一大包袱。光绪十六年(1890 年)四月,海军衙门正式允准铁厂移鄂。五月,张之洞即于武昌宝武局公所设立铁政局,次年移至武昌三佛阁,委派“器端识远,心细才长,熟习洋情,曾充美国等国翻译参赞的湖北补用道蔡锡勇(?—1896)为总办,主持其事。

厂址的选定便颇费周折。按照西洋惯例,大型钢铁企业选址,或近煤矿,或近铁矿,取材便利,经济合算。李鸿章建议近煤矿设厂,但当时鄂境内尚未勘得大型煤矿。盛宣怀建议设厂于黄石,以便就近取用大冶铁矿。

张之洞从便于亲自督察管理及产品销售着眼,决定煤铁两不就,最后于武昌对江的汉阳大别山(即龟山)麓觅得一地,拍板定夺。在致海军衙门的电报中,他报告说:今择得汉阳大别山下有地一区,长六百丈,广百丈,宽绰有余,南枕山,北滨汉,面临大江,运载极便,气局宏阔,亦无庐墓,与省城对岸,可以时常亲住督察,又近汉口,将来运销钢铁货亦便,惟须填筑地基九尺,则盛涨不淹,沿汉亦须增堤数尺耳,筑地虽贵,较之他处筑闸开河,所省尚多。

开厂所需巨额经费,更令张之洞绞尽脑汁。由于经验不足,张之洞原以为两百万银两便可成事,而海军衙门曾应允从铁路款项下拨出此数以供开支。殊不知这仅是一张空头支票,从未兑现。而实际建厂费用又远远超出二百万两之数。张之洞无奈,只得左右腾挪,四处借贷,截留应缴部款,以敷急用。

光绪十七年(1891 年)元月,汉阳炼铁厂正式破土动工。两年以后,所属炼生铁厂、炼贝色麻钢厂、炼熟铁厂、炼西门士钢厂、造铁货厂、造钢轨厂、鱼片钩钉厂陆续告竣。光绪二十年(1894年)六月,高炉开炼,张之洞亲临铁厂视察一周。汉阳炼铁厂的建成投产,比日本第一家近代钢铁联合企业八幡制铁所早七年。它的规模在当时的亚洲首屈一指。

§ 重要作用

汉冶萍公司

1902年汉阳铁厂产量大为提高,汉阳铁厂的质量也大为改观,销路日广,利润日高,欧美行家均称汉阳铁厂产品为精品。澳大利亚、香港、南洋、日本、美国西雅图的钢铁公司纷纷来订货。1910国内各大铁路所需钢轨和零件、上海各铸造厂家更是唯汉阳铁厂钢铁是用。

1908年2月,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为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

1914年2月,汉冶萍公司钢铁产品在意大利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获得最优等奖,李维格亦获奖状一张。

汉冶萍公司除第一次世界大战间始见盈余外,外债沉重,常陷困境,终为日本势力侵入。抗日战争初期,汉阳铁厂大部冶炼设备西迁重庆,另立新厂(为重庆钢铁集团前身),所余被日军侵占,昔日“雄厂”仅余断壁残垣。

1945年抗战胜利才由国民政府接收,而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恢复生产。

新中国成立后,汉阳铁厂发展为武钢。毛泽东于上世纪60年代初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亦即说,不能忘记汉冶萍公司。

§ 世界评论

一个日本人写的报道,描述了炼铁厂的宏伟:登高下瞻,使人胆裂:烟囱凸起,矗立云霄:屋脊纵横,密如鳞甲;化铁炉之雄杰,碾轨床之森列,汽声隆隆,锤声丁丁,触于眼帘、轰于耳鼓者,是为二十世纪中国之雄厂耶!

美国驻汉口领事查尔德称,“这企业是迄今日为止,中国以制造武器、钢轨、机器为目的的最进步的运动,因为这个工厂是完善无疵的,而且规模宏大,所以就是走马看花地参观一下,也要几个钟头。”

《东方杂志》也刊载了西方人士的惊呼:汉阳铁厂之崛起于中国,大有振衣千仞一览众山之势,证诸领事之报告,吾人预知其不可量矣。中华铁市,将不胫而走各洋面,必与英美两邦,角胜于世界之商场,其关系非同毫发,英美当道,幸匆以幺幺视之。……呜呼!中国醒矣,此种种费祸,较之强兵劲旅,蹂躏老羸之军队尤可虑也。 [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1: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