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六即佛
释义

§ 六即佛

从理到行整个过程,天台宗以六即来概括。不懂得六即佛的道理,会产生许多错误。如古人讲的,或昧于暗证,或高推圣境,所以很多人认为,理明白了,就是佛了,他不知道还有修证。有的人认为,佛境界很高,自己达不到,又惧怕修行、修证,所以通过六即佛,就知道整个过程了。下面入文。

§ 约六即显是者。

“显是”的“是”,指行者相应的境界,正确的境界,智慧和理境相一致的境界,所以叫“是”。“是”就是契合相一致。

为初心是后心是。

到底初发心的时候“是”呢 还是后心才是 还是后心的果位证到的时候才“是”呢 那么文中答:如论焦炷。非初不离初。非后不离后。

如论焦炷,就是这个灯蕊烧焦的,烧焦的过程中,他一点点烧下来,初步的和后面的,其实是离不开的,没有开始就没有以后,没有以后也就没有前面。不能执着于初,也不能执着于后,不是初不是,也不是后才是。初“是”但是不是后“是”,后“是”不是初“是”,“是”的程度不同。意思说开始的“是”呢是理悟,是开解起行,后面的“是”呢是证到起用,起果地上的大用。

若智信具足。

智是智慧,信是信心,有智慧见解这个信,在禅宗讲肯定承当叫信。如果智信具足的话,

闻一念即是

这个闻是无分别的相应的闻,观音菩萨反闻闻自性闻,这个闻就是根门开脱,自性显露,不闻自闻,闻什么样呢 闻一念,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这一念心无生无灭,这一念心本来具足,这一念心本来是佛,本来实相,那么就是了。他当下就是,本来圆满,本来真实。

信故不谤。

信,肯定,承当,这一念回光,这一念当下,就是佛。这个没有区别,就是祖师西来意,当下就肯定承担了,然后绵密保护。他不会再毁谤,再也不会毁谤佛祖,再也不会毁谤别人的悟的智慧,再也不会毁谤经中所讲的道。他不会再毁谤了。

智故不惧。初后皆是。

智故不惧,他开智慧了,什么叫智慧 因为没有分别,因为知道这个一念心本来是佛,因为知道所有的果地的佛都是这一念心圆满成就的,所以他不会恐惧,不会说,我是凡夫,我业重,我以后下地狱怎么办 我以后修不成怎么办 还有魔、外道破坏怎么办 还有身体生病了,境界来了怎么办 他没有,因为智故不惧啊!为什么 他有智慧,知道这个本心不动不摇,本来清净,本来是佛,魔不能扰,境界不能覆盖,身体不能束缚,业力不能左右,都是这一念心本来的关系,本来实相的关系,所以无所惧。

如果具足智信,那么初后皆是,初也是,后也是,都不离这个“是”。什么是“是” 就是实相理谛,就是一念三千,诸法实相就是“是”。

若无信高推圣境非己智分。

假如没有信,没有肯定承当,没有把握这当下一念,那么就会高推圣境。就是认为:成佛不是我的事,我是博地凡夫,这就是高推圣境。不是自己的智慧能够了解的。能够明白的,能够修上来的,不可能的,我是凡夫。就是往生,上品上生都不可能,最多是下品下生。那么他就是没有信心,真信没有,也没有智慧。不知道自己是佛。

若无智起增上慢。谓己均佛。

假如没有智慧,不能明白本性,不能通达实相,不能安住当下,他就会起增上慢,狂慧,认为自己理懂了,就是佛了。自己没有明白本性,又不能真正悟入实相,那么就会狂妄自大。认为自己讲得通了,讲得对了,就是佛,那么什么行为都是佛,于是他起增上慢。认为自己就均等于佛了。刚刚开始懂了一点点,就觉得自己跟佛一样圆满,那么这个就没有智慧。

初后俱非。

开始就错了,第一步就错了,那么后面所修所为全部是颠倒,全部是造业。因为他有这个没有智慧的信心,因为他有这个增上慢在,所以说都是错误的。

为此事故须知六即。

因为这样的缘故,一种人没有信心,高推圣境,一种人起增上慢,所以应该知道有六即的道理。

谓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真即。究竟即。

这六种。第一是理即。理,就是如来藏的理性,每个人都有的佛性。这是理,理是含在里面的。名字,通达了这个理,悟入这个理,悟入了诸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经的法理、行理、佛理,所有的理都明白了,就叫名字即。大开圆解,当下明白,知道这一念自性的本来面目,这是名字即。观行即是以这个圆解起观行。相似即,就是相似的证入,相似的超越,超越了轮回的生死,超越了菩萨的有相行,在这个当中得到相似。分真是真正的证入,两边不住无明脱落,法身成就,能够在一百个世界作佛,叫分真即。到后来究竟即,四十二品无明断尽,即圆满成佛。

这样一讲,大家都知道了,知道自己是哪个位置。理即是人人本具,只怕你对这个理,一知半解,还不能算名字即。如果真正的大开圆解,通达一切理,明白一切事,事理圆融,那么名字即就到了。开始起行。

此六即者。始凡终圣。

开始是凡夫,最后是圣人。

始凡故除疑怯。

开始是凡夫,还需要除疑和怯。明白了我们有佛性,明白了这一念本来就是佛,但是还是凡夫的明白呀,还有凡夫的业报、凡夫的习气,还有凡夫的烦恼啊!无明没有破。这一念是,但是你还是凡夫。除疑怯不要怯弱,只要好好保护他,好好用功,你肯定会成就,你不要怀疑。

什么叫开悟 没有疑是开悟。什么叫智慧 没有畏惧,没有怯叫智慧。有智慧的眼睛,智慧的明灯照着你,一直往前走,不需要怯弱。

终圣故除慢大云云。

最后才是圣人啊!后面证到究竟才是真正的圣人。之前不要骄慢自大,名字位都没有,都不够,怎么就说自己是佛了,就说自己成就圆满了等等,其实还差得很远。这里非常微妙,要处理好,不然的话都会颠倒。

(一)理即

理即者。一念心即如来藏理。

这是介绍理即。理即是对真正如来藏理性的概括说明。但是理即看过了,不等于就是名字。名字是通达以后,超越文字,超越道理,悟在心中,体现在当下,这才叫名字位。所以说理即者,一念心就是如来藏理。这一心知道就是如来藏理。

如故即空。藏故即假。理故即中。

“如”,就是空,万法皆空,这一念心的体也是空。

“藏”,含藏万有。缘起缘灭,一切万法都在这里具备。这个假不是真假的假,这个假即是缘生无性,一切种子,一切现行,一切诸法都在这个本体当中,他是相对的,他是缘起的,所以叫做假。

理就是中,这个理就是称性之理、道理之理、至尊之理、究竟之理,也叫理体之理,又叫中,就是中道。

三智一心中具不可思议。

过去慧文大师读大智度论,读到三智的时候,他悟到了:三智就在一心中本具。什么叫三智 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一切智,知道本性是空;道种智,知道缘起差别,各个人,各个事物的种性、差别;一切种智,是性相圆融、空有不二,万法具备的智慧。这个智,智度论讲要次第修,次第得,后来慧文大师就悟到了三智一心中具备,不要先获得一切智,再获得道种智,再去获得一切种智,不需要。一念心中,同时都具有三种智慧,叫三智一心中本具,所以说是不可思议的。

如上说。三谛一谛非三非一。一色一香一切法。

如上所说三谛就是一谛,这一谛是不可思议之谛理,不可言说,当下就是,就是一谛。非三非一,不是三不是一,就破了。就像禅宗一样:扫荡,不是三,哪里有三呢 不是一,哪里有个一呢 有三必有一,有一必有三,三非三,一非一。所以说一色一香,一切法一切心都是这样,不可以作色见,不可以离色见,不可以作念想,不可以离念想。

一切心亦复如是。是名理即是菩提心。亦是理即止观。

这个当下,就是圆妙不可思议,不可言说,自己知道,一切心都是这样。这样的理,就是菩提心,这样子明白,就是已经开发了菩提心。开发是菩提心智的开发,是菩提本性的开发,是觉性妙明的开发。当然开始力量很弱,还不能起大用,不能像佛一样具足一切功德妙用,但是这一点成份,这一点本质,和佛一模一样!只是力量不够。因为还有习气,还有身体障碍,还有一些有待消融的境界。这是理即之理而入名字悟心之中,亦是理即止观。

即寂名止。即照名观。

这个止观是理即上的止观。即寂名止,他本来寂寂然,本来不动,叫止。即照名观,他能够显发一切,种种事物,种种缘起,种种作用叫观。

理即很重要。但是理即放在哪里 本来就是这样!要靠你去发现,象金子在矿里面,还要你要去研究,去开发,知道矿里面是什么金子,怎么挖才能挖出来。就是说理即就是金子在石头里面,但是还没有挖出来,通过文字,通过别人介绍我们知道了这石头里面有金子。

(二)名字即

这一段讲名字即。这个和禅宗、金刚乘密宗的道理一样。禅宗,要彻悟本性,消融诸佛的言说,通达一切缘起的真实。金刚乘也是这样,离开分别心,以圆融的智慧去修行,这样才能成就真实功德。

名字即者。理虽即是日用不知。

“名字即者”理虽然就是,但是你“日用不知。”道理上讲得好象是这样,或者经里是这样讲的,但是你的日用呢 一举一动,说话、转念头间是不是这样呢 有没有把念头当作妄想 你是不是把身体当作有漏 你是不是把境界当作尘劳 你是不是把人当作人相来看 这样就是问题来了,是吧

实际上如果你的人我还在,是非还在,起心动念都还把他当作妄想,那么日用中你就要压制他,就要排斥他。这样子做功夫,就是“日用不知”了。不知道理即,不知道理即是佛,就不是真明白了。

以未闻三谛全不识佛法。如牛羊眼不解方隅。

所以说“以未闻三谛。”因为这样的人没有听闻三谛。这个闻很重要,不是耳朵听,不是思想去想,是用我们的本性去闻。闻:就是开发,就是悟入,悟入三谛一心,真正明白。真闻的人,知道这个念就是我们本性的作用,妙假,念的体是空,但无念的体性当中不妨起念,空假不二,这样的理悟叫做“闻三谛”。

如果未闻三谛,虽然文字也懂,诵了很多经,看了很多书,真正的佛法却不认识。什么是佛法 不是文字,不是道理,不是境界,不是修行的方法。所谓的佛法,一切山河大地,一切万有,起心动念,全是佛法,这样才叫闻到佛法。

所以说那些人好像牛羊的眼睛一样,他不解方隅,不知道东南西北。这什么意思呢 如果懂了佛法,你就知道怎么样了,你就有智慧了,不会人云亦云。经里怎么讲,你就怎么想,那么还是不懂方隅。实际境界来了,你还是不明白,等于是牛羊眼一样,不解方隅。

或从知识或从经卷。

“从知识”,亲近善知识、过来人。知,是了知本性如如不动,了知当下明朗现前。识,是遍识一切根基,遍识一切差别,善用诸法开发众生的本性。善知识,已经明智通达的人,他的语言、表现,都是从理体上流露出来的,都是本性的作用,都是当下的流露。他不依文字,不依境界,不依道理,他不会有相对的执着心来讲法。他的法,他的用都是工具,他知道没有实法于人。就是说,他已经开出金矿了,有经验了。那么众生,别人的金矿还没有开,他就告诉你怎么开,用什么工具才能打开,这叫善知识,这是最最重要的过来人。

“或从经卷。”如果夙因深厚的人,他过去生修了很长时间,在大乘实相中用功,那么即使没有人教导他,引导他,他也能从经卷读诵当中豁然开朗,一闻千悟,彻底明白。

闻上所说一实菩提。于名字中通达解了。

“闻”,智慧的闻,反闻的闻。“一实菩提”,实相真如的菩提。 “名字”,例如我现在的讲话,就是名字,讲话是借用音声的一种符号描述。通过各种描述的名字,通达实相。祖师讲,名字就是实相,也有的地方讲,文字就是实相,不但文字是实相,山河大地,哪一个不是实相 哪一个不是佛呢 郁郁黄花,青青翠竹都是真如,都是般若。

“于文字中通达解了”,真正通达是很难的,通达是一通一切通。通:圆通,达是了达一切诸法的差别叫通达。“解了”,解,所有的疑问,所有的障碍,所有的不明了的地方都解开了。了,了了分明,看得清清楚楚,非常透彻,无论这样讲那样讲,为什么这样讲,为什么那样讲,都彻底明白了。

通达解了就是大开圆解,就是彻底领悟,就是当下的一种肯定承当。他有一个力量,就是说再也没有疑惑了,信心具足,智慧具足,不会再被别人的议论所影响,不会再在中途产生颠倒的知见,在日常生活当中,在修证的过程当中,他把握得非常好,处处是实相,处处是中道,这个方向再也不会迷惑了。所以苏东坡讲:“名字位上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我要怎么才能把这个名字即的智慧传下去呢 这是因为经论这么多,人的知见这么复杂,往往注解经论的时候会走偏,在指导修证的时候会起比量。

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为名字即菩提。亦是名字止观。

“知一切法皆是佛法”,这叫通达。知一切法,不是经里的法,不是三乘的佛法,是世间出世间的一切法,一切法都是佛法,这叫大开圆解。无论讲到儒家、道家,讲到社会的哲学、文学,讲到人生的一切事情,六道轮回所有的一切都是佛法,这个叫做名字即,非常非常重要的。

“是为名字即菩提”,这个菩提就是道,就是觉,在名字中,你觉悟了,你有智慧了,你的菩提在你心中升起了。虽然这个智慧见地非常的强,但实际的修证、道力这时还是非常的弱,不够的,还要培养。所以说这仅仅是真实性的开始。

“亦是名字止观”。这时候就叫名字止观了。那什么叫名字止观呢 下面解释:

若未闻时处处驰求。既得闻已。攀觅心息名止。但信法性不信其诸名为观。

“若未闻时”,如果还没有开悟,没有大开圆解的时候,到处拜访名师,到处寻找经论,看注解、提问题、辩论,驰求,向外的追求。既得闻已,既然懂了,噢!一念顿歇,自性大开朗朗明白,原来是这样!好!

“攀觅心息”,在哪里攀缘啊 在哪里寻找啊 不用再去找了。到哪里去找师父,到哪里去找文字,找道理,找更高深的东西,没有了,自己一心中就都具备,一切法都是佛法,吃饭穿衣一切现成,一切具备,这叫什么 “攀缘心息,是名止。”止息了向外攀缘之心,向外求的没有了,不明白的没有了,怀疑的没有了,这个起心动念,东找西找的心没有了,就是止。

“但信法性,不信其诸名为观。”很重要这句话,这和禅宗是一样的。禅宗说,你本来就是佛,你到哪里去找 你把家里的宝藏都丢掉了,到这里来找什么啊 骑牛觅牛,骑着牛在这里找牛,找什么 不要找了。你本来就是,所以心就歇下来了。“但信法性”,因为圆悟,悟什么 悟法性!悟实相!而法性在哪里呢 就在当下!就是这一念之心!一切法都在这一念心当中,本来具备。

所以说“不信其诸”,其它再也不相信了。信什么神通、奥秘啊 外面的东西再不相信了。就是信这个法性,法性就是佛。一切功德,一切妙用,都是从这里升起来的,离开这里什么都没有,就是“不信其诸,名为观”,就是观。

至此,虽说尚未圆满成道,做到这一步,已经是非常了不起。这个人心量就很大了。所以天台宗讲,即使你没有成道,学过天台止观,为因也强,作为因种下来,非常强,一出头来,就是出世的时候,就是一闻千悟,是大丈夫的量,他对理性,对万法都非常明白,他不会在外面寻求。所以说名字位上有胜观现前。

有胜慧现前,名为观。这是第二即。

(三)观行即

观行即是者。若但闻名口说。如虫食木偶得成字。是虫不知是字非字。

那么什么叫观行即是呢 “若但闻名口说”,听到了名字,口也会说,道理都懂。那是“如虫食木”,像虫啄树木,偶得成字。讲得都对,想得也对,理也对,但不是智慧的体悟。这里是有差别的,有的人一悟就能证。有的人悟了呢,只是理上,实际上都不行,一到实际都迷糊了,一到实际就不会用了,一到实际就分开了,和理性分开了。所以说“偶得成字,是虫不知是字非字。”

既不通达宁是菩提。

在实际当中还是不通达,不通达怎么是菩提呢

必须心观明了理慧相应。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

要在实际当中真正地证到,真的体悟到了,一切是佛法,都是实相,那才是真实。所以说必须心观明了,时时刻刻智慧现前,理慧相应,理和智要相应,时时刻刻要相应。“所行如所言。”所行的就是所说的,一样。所有的行为,所有的日常作用、人生实践都和所说的一样。“所言如所行。”所言就像所行一样,言行一致。就是说你要达到一致。就是名字即的理,智慧要在实际当中体现。总的是这样来的。

华首云。言说多不行我不以言说。

《华首经》讲,“言说多不行,我不以言说”。言说多了,你理上明白了,但是你不行,不去做,不去体现,那么我不认为你的言说是真实的,是有用的。

但心行菩提。此心口相应是观行菩提。

但是只要你心行相应,念念是菩提,念念是智慧,念念是实相,那么其心口相应。心智与理境相应的话,这叫做观行菩提。

在观行菩提当中有五个品位。

第一随顺法性,一切处都要相信法性,承当法性,不离法性,也就是不离一念,不离当下,这是第一步功夫。

第二读诵大乘经典。虽然你名字上悟了,但是力量不够,有时候会不相应,有时候会被外境所迷,所影响,那么还要培养它,经常读诵大乘经典,增加慧力,增加相应的力。

第三说法。言说大乘正法,要把自己所悟的所体会的在因缘当中对众生讲说,显示它。说法的时候三观相应,三谛圆融,无能说无所说,锻炼自己的智慧,锻炼自己的观机的作用。这个叫说法。言说正法。

第四兼行六度。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等的方便当中,以智慧去行,以实相去行。兼行就是随缘而行,随自己的能力,随自己的因缘去做。

第五正行六度。现祖师相,建道场,带领大众,做国家的事业,这叫正行菩提。

这是观行菩提的五个阶段。

释论四句评闻慧具足。如眼得日照了无僻。观行亦如是。虽未契理观心不息。如首楞严中射的喻。

如眼得日,眼睛看见太阳,等于说是名字。但是看见太阳以后呢,你要用这个眼睛去用。“照了无僻”,什么东西你都要看得清楚,用智慧去照。所以观行亦如是,虽未契理,指未证到无上的佛道,但是观心不息,不断地观心,不断地用功,不断地观照。

如《首楞严经》里面以箭为喻,来说明修道要时刻相应。射一个目标,开始射不准,但是一直瞄准,一直瞄准,到练久了以后,他就接近目标了。这里的接近就叫相应。

是名观行菩提。亦名观行止观。恒作此想名观。

按照这样子做功夫,这样相应的用叫做观。

余想息名止(云云)。

其他的想法都没有了,世俗的、杂染的、多余的想法都没有了,只是念念相应做功夫,在观行里面用,按照五品观行位去用,一个个层次用下来。这就叫观行菩提。

下面进一步了,相似即佛了。

(四) 相似即

相似即是菩提者。以其逾观逾明。逾止逾寂。如勤射邻的。

相似就是修行上来了,有一定的相似了,但是还不完全。“相似即是菩提者。”是因为这个做功夫的人越观越明,心里面一片透明,明明朗朗。这个明是本性的光明,也是智慧的光明,他们是不二的。

越上去越寂,止:一念不生还要越来越寂,湛然不动。无论外境怎么样,无论身体怎么样,他的心如水中无波一样,非常寂静。在月亮下面,水面一点波纹都没有,非常寂静。

“如勤射邻的。”射久的人,离所射的靶心不远了,非常接近了。

名相似观慧。一切世间治生产业不相违背。

那么相似观慧的人,他有什么体会呢 这句话下面就非常重要了:

“一切世间治生产业不相违背。”这第一句,就是说一切世界,这是很广大了,包括很多很多,治生产业,他是举例子。治生的,是谋求生活,产业,比如说办工厂、上班、经商做生意等,这些就是治生产业。都不相违背,意思说都可以去做了,这里面都是实相的。

一个是自己不相违背,同时呢,面对这个世界上的人,他在哪里工作也好,在哪里做生意也好,搞政治也好、经济也好,家庭也好,一切一切发生都和你的实相不相违背,和你的妙明的心不相违背。你的心是透明的,他来无所来,去无所去,空空灵灵。一切显现,都没有障碍,都没有被他们所困。这是指行动,这是指存在,是现象。

下面是精神,指思想,指心。前面指身体所面对的,下面这句话指心灵所面对的。

所有思想筹量皆是先佛经中所说。

其实身心本来不二,面对不同而已。“所有思想筹量,皆是先佛经中所说。”这句话就是说你心里面这个思想,无思之思,无想之想。筹量,一些内容,一些计划,一些见解,一些理性等等一切。所有心中所出现的

“皆是先佛经中所说”,你想的,出现的境界,所开发的智慧,所讲的话,没有一句话和佛法违背,没一个念头和佛法违背,没有一个意境和佛法违背。写出的文章,讲出的佛法,都是相应的,和先佛所说一模一样。虽然讲的话不同,文字不同,但是都一样。

如六根清净中说。圆伏无明名止。似中道慧名观。

六根获得初步的清净,没有凡夫的杂染,透露出来的都是透明的智慧光,无染的一种行为。无明再也起不来了,圆伏了。什么叫圆伏 一伏一切伏了,不是说今天伏明天不伏了,再也没有无明起现行而遮盖智慧光明了。但是还不是断,只是伏下去了。虽然没有知见、没有执着了,但是内在还有无明潜伏在那里,没有完全除掉。

这时相似的中道慧出现了。似:不是证到的智慧,但是很相似,很接近,讲出的法都是对的,没有讲错一句话,这个就是名观。叫做相似即佛。

相似即佛在什么位置呢 位在初信—七信,了生死。从八信开始破尘沙,到十信破尽尘沙。在这个十信位当中,其实就是圣人。前面证了七信就和二乘的果位相齐。八信开始到十信就是菩萨位。这个位置已经很高很高了。已经很了不起了。形容来讲,月亮已经出来了,但是还有一些薄薄的云雾笼罩着。“犹见月朦胧,”这是六即偈中讲的,月还有一些朦胧,月亮已经显现了。

(五)分真即

这个就是证法身了,就是大圣人了。

分真即者。

什么叫分真 也就是有的地方讲分证菩提。

因相似观力入铜轮位。初破无明见佛性。开宝藏显真如。名发心住。

“因相似观力”,相似的观力,“入铜轮位”。相似叫铁轮位,这里是铜轮。这都是形容。以相似观力入铜轮位,初破无明,这是真破了。在禅宗、密宗的很多修行人当中,虽然得到了一定成就,但是真正到了这个位置的人非常少。真正破无明了,真正证法性了,这个是证见佛性,本性的全体洞开,洞然而开。所以说开出宝藏。所有的功德宝藏开出来,显示真如,这叫发心住。

这是初住位,在一百个世界成佛。有人问元音上师曰:禅宗人或密宗人证到即身成佛,是不是这个位置 上师说:“不是。”一般人到不了这里,这里已经很高了,一般人都是相似,相似位有所成就,得十地和相似位十信是一样的,相一致的,也是了生死或者是菩萨,但是真正能够证到初住位的人非常的少,很难的,所以说这叫发心住。就是开发了全体的真心。这里就具有报身和化身,三身都具备的。

乃至等觉。无明微薄智慧转著。

“乃至等觉”,四十一品无明断尽叫等觉。“无明微薄。”无明非常微薄了。“智慧转著”。这个叫后心或者说是叫中位。后心是妙觉所破。

如从初日至十四日。月光垂圆闇垂尽。

初日月光开始出来了,从初日一直到十四日,“月光垂圆,暗垂尽”月亮快圆了,边上的黑暗也快尽了,到十五就圆满了。

若人应以佛身得度者。即八相成道。应以九法界身得度者。以普门示现。

到这个位置的人,“若人应以佛身得度者”,就八相成道示观给你看,就是佛。一般禅宗密宗行者,他还不能八相示现在这个世界上。所以说在这个位置,就象释迦牟尼佛在印度示现一样,像佛一样。“应以九法界身得度者,以普门示现,”就是观音菩萨普门示现,三十二应入诸国土救度众生了。

如经广说。是名分真菩提。亦名分真止观分真智断。

“如经广说。”经里面都有说的,如法华经、华严经都有说的。是名分真菩提,亦名分止观,或者说说分真智断。

那么下面是究竟了。

(六) 究竟即

究竟即菩提者。等觉一转入于妙觉。智光圆满不复可增。

究竟即菩提者。等觉一转,入于妙觉,智光圆满了,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增加了。

名菩提果。大涅槃断更无可断。名果果。

果上之果,究竟之果。

等觉不通唯佛能通。过茶无道可说。故名究竟菩提。亦名究竟止观。

“等觉不通”,等觉不知道这是什么样子。最后的境界,只有佛能通达。过了这里就没有道可说了。故名究竟菩提,亦名究竟止观。

总以譬譬之。譬如贫人家有宝藏而无知者。知识示之即得知也。耘除草秽而掘出之渐渐得近。近已藏开。尽取用之。合六喻可解(云云)。问。

总的比喻来讲:

譬如“贫人家里有宝藏”而不知道,叫理即佛;

知识来指示他,他就知道了,叫名字即佛;

“耘除草秽而掘出之”,观行即佛;

“渐渐得近”,宝藏接近了,相似即佛。

“近已藏开”,分真即佛;

“尽取用之”,那就究竟即佛,拿出来可以用了。

合六喻可解云云。

释论五菩提意云何。答。论竖判别位。今竖判圆位。

问“释论五菩提意云何 ”释论讲五菩提意怎么样 “答论竖判别位。今竖判圆位。会之”,那么释论里面,他是判别教的位次,像发心菩提,伏心菩提等等。

下面就是依圆位来对照。

会之发心对名字。伏心对观行。明心对相似。出到对分真。无上对究竟。又用彼名名圆位。

“发心对名字”,为什么 彻悟的人开发了见地,这个是叫真正的发心。这个发心不是理解,是真正明白,从自己的觉性里边发出来的真实的发心,就是对名字位。

“伏心对观行”,因为修观行,烦恼就降服了,

“明心对相似”,禅宗讲明心菩提,明心见性就是对相似。当然禅宗的明心是要证到的,不是一般的理悟到。

“出到对分真”,出到菩提,就是出一分无明到一分正觉叫出到,对分真位。

“无上对究竟”,无上菩提对究竟位。

这是五菩提对五种位次。

“又用彼名名圆位”,以它的名字来名圆位。天台的圆位是最究竟的。

发心是十住。伏心是十行。问。住已断。行云何伏。

住已经断了,为什么还要伏心呢

答。此用真道伏。例如小乘破见名断是唯伏。

答用真道来伏,就如小乘破见名断,是唯名伏。

明心是十回向。出到是十地。无上是妙觉。

这是讲证位。

又从十住具五菩提。乃至妙觉究竟五菩提。故地义云。从初一地具诸地功德。即其义也问。

一地具一切功德。

何意约圆说六即。

问何意约圆说六即 为什么以圆教的观行来讲六即呢

答。圆观诸法皆云六即。

因为圆观诸法,诸法中含有六即啊!

故以圆意约一切法。悉用六即判位。余不尔故。不用之。当其教用之。胡为不得而浅近。非教正意也。然上来简非。先约苦谛。升沈世间。简耳。次约四谛。智曲拙浅近简耳。

面讲的简非来肯定这个四是。

刚才我们讲的六即,就是说六即当中,每一个过程都是“是” 的,也就是说是正确的,相应的。学人在这六即当中,去体会自己在哪个位置,然后再往上升进,再处处相应。最后,必然能圆满成就。

(一)指天台圆教所立的六种行位:即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真即(分证即)、究竟即。此六即又称理即佛、名字即佛,乃至究竟即佛;或理佛、名字佛,乃至究竟佛。故六即又作六即佛,或六是、六绝、六如。

(1)理即佛:谓一切众生皆具足三千三谛之理,而无缺减。

(2)名字即佛:谓了解三千三谛之理,对十方三世之佛法无疑。

(3)观行即佛:谓念念观照三千三谛之理,相续不止。

(4)相似即佛:谓三千三谛之观念相续,使见思二惑尽,而得六根清净。

(5)分真即佛:谓彻底观照三千三谛之理境,无明之惑渐除,法性的理体部份彰显。

(6)究竟即佛:谓无明之惑全尽,法性的理体究竟彰显。

天台宗以此六即判圆教之行位,其理由有二:(1)为令无信行人离卑下之心。(2)为令无智者去增上慢心。《摩诃止观》卷一(下)云(大正46·10b):“此六即者,始凡终圣,始凡故除疑怯,终圣故除慢大。”因佛果尊高不可企及,以致无信者谓佛境非己智分,而起卑下之心,故为表凡夫与佛无异,而立此六即。又无智者执即佛之一边,谓己均佛而起增上慢,故为除其慢心,而立此六即。

此六即与八位、五十二位等阶位之关系,配列如下:

┌理 即(未闻佛法)

│名字即(已闻佛法)

│观行即(外凡)──五品弟子位────┐

│相似即(内凡)──十信位─┐

┌─十住位 │

│六即┤

├─十行位 │

├八位

│分真即(分证)┼─十回向位├五十二位│

├─十地位 │

└─等觉位 │

└究竟即(极证)──妙觉位─┴────┘

此外,日莲宗亦立六即义,《御义口传》《寿量品》指出,凡夫是理即,头顶“南无妙法莲华经”时是名字即,闻奉修行是观行即,伏惑障云相似即,出而化他云分真即,究竟无作三身之佛云究竟即。

附:慧岳《天台教学史》第二章(摘录)

“即”是指不二义(体一),但在修证的进程上,方便分为六段(用异)的阶位。换言之:其所证在名目上,虽有深浅之分,但其理体,却是不二(即)。因为具六阶段的差别,才能显明凡圣的不同(事异),然其理体是平等(理造),且焦点是置于平等上而分差别,故称为“六即”。但唯知“即”而不悉“六”,是属坚执于理的“生佛一如,迷悟不二”,则容易生起自认为与佛无异的增上慢!若只知“六”而不悉“即”,则易生自卑感!故前者属暗证禅者,不悉教门的位次;后者是局限于文字,昧于本具的理体,竟是空劳,于道无益。是以智者大师,为辅救两者间的获益,了知证果的阶位,特立六即而显明凡圣的始终(六阶段),并理体的初后不二(即)为旨趣。所谓六即是: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证即、究竟即。

A理即佛:是指一切众生,悉具佛性,性相常住,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但迷的众生,虽是具真如佛性之理,因为缺乏解行证的总用,故无法证得。在《摩诃止观》卷一(大正46·10b)说:“理即者,一念心即如来藏理,如故即空,藏故即假,理故即中,三智一心中,具不可思议。如上说:三谛一谛、非三非一、一色一香、一切法、一切心、亦复如是,是名理即菩提心。”

“理即”是指“理即佛”(菩提心),在表面看来,唯针对理而无惑业苦,然其实际,却是:一色一香、一切法、一切心,都不离实相,故事用的惑、业、苦三障的显现,即本具理性,当体即佛。

B名字即佛:然虽在日常中,不离一切理,却迷于理,现由善友,或依经论而了解一实菩提之理,乃属知识上的言教了解,故云名字。在《摩诃止观》(同上)说:“名字即者,理虽即是日用不知,以未闻三谛,全不识佛法,如牛羊眼不解方隅,或从知识,或从经卷,闻上所说一实菩提,于名字中,通达了解,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为名字即菩提。”

于此证明名字是属口耳所闻的学问,如刻字者,唯会刻字而不知其义理似的,故名字即,是属尚未证入实践修观的理体,但却已发菩提心,或云:发菩提心位。

。C观行即佛:或云:观行五品位。依教法修行,证悟心观,获得理与慧相应,明了其所言、所行的所证位。这在圆教八位是属弟子五品位,若依《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所说,即:“随喜、读诵、说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为五品位。所谓:兼行六度,是指:专修理观为心,以六度为助行。正行六度是:戒清净,乃至利根智慧,问答无碍,得自行、化他,而以专修六度为正行,具足观心,获事理不二,将事六度相,悉能融会于不二,遂能伏五住地(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无明住地、烦恼(等于别教十信位)。然智者大师的晚年,自说已证“弟子五品位”。

上述的理即、名字即,尚未入外凡位,至观行即,才称是外凡位。相似即,始能称为内凡位。

D相似即佛:明静止观,得六根清净,断除见思、尘沙惑,唯能降伏无明惑,即相似于真证──圆教内凡十信位(别教三贤)。因眼能彻见三千世界的内外,耳能彻闻三千世界的音声等,得获六根的胜用,任运显现,故云“六根清净位”。

E分证即佛:或云分真即。断一份无明,证一份法身,即能显自家宝,而呈现真如,且于普门示现,行利他济度的事业。本来,菩萨的阶次,具四十一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一生补处)。

F究竟即佛:是智断的圆满位。永别无明烦恼,妙证涅槃,显现清净法身,居常寂光净土。

上述的六即说之思想,是以《菩萨璎珞本业经》的五十二位说为骨干,并以《华严经》的“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为依据,将初位上的圣位,随所断的无明,分为四十二品,亦以别教的妙觉为十行中的第二行,特以圆教的极果,远置于第四十二位,这种论法,纯系智者大师的独创。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