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楼南泉 |
释义 | § 基本资料 姓名:楼南泉 职业:化学家 籍贯:浙江杭州人 § 个人简历 楼南泉 1922年12月13日 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942-1946年 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并获学士学位。 1946-1949年 南京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合成氨厂化学研究部任研究技术员。 1949年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历任助研、副研究员、研究员及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等职。1978-1986年任副所长,所长。1981年起任博士生导师及博士后指导教师。1982-1992年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1979年至今 任国际分子束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 1984年至今 任《物理化学学报》副主编;《化学物理学报》主编。 1986年至今 任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等校化学系或物理系兼职教授。 1991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并同时当选为化学部常委。 § 早期研究 楼南泉 楼南泉,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当时的南京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合成氨厂化学研究部,从事化工研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祖国的建设,需要大量知识分子,需要科技人才。25岁的楼南泉毅然远离江南家乡,北上大连,来到刚刚组建的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当时是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参加大连化学物理所的建设工作。半个世纪的科学研究生涯,他为大连化学物理所的建设,为中国物理化学科学的发展耕耘不息,至今还在辛勤地劳作。50年来,他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及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留有他的足迹。 楼南泉早年主要从事催化反应、工艺及催化理论研究。50年代初,在陆相生油理论和大庆油田发现之前,中国的石油生产远远满足不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主要靠进口,而国际上的经济封锁使石油产品成为限制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大连化学物理所当时叫石油研究所,为解决石油燃料短缺问题,楼南泉与他的合作者共同主持和承担了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们完成了实验室的研究目标,并进行了中试放大。此项成果获1956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大庆油田的开发,中国石油的自给,使这项成果成为一项技术储备,石油研究所的研究方向也随之调整,更名为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60年代,为发展中国的航天事业,楼南泉又与他人合作主持了固体火箭推进剂的燃料和配方的研究,研制成过氯酸甲基四胺推进剂,实现了中间放大及240cm直径药柱的生产,掌握了真空除气、常压浇铸的新工艺,经过反复试验证实推进剂和发动机都可以正常工作,并成功地进行了地面模拟高空点火试验。该项成果获国家国防科研荣誉奖章。70 年代,他又与合作者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中空纤维用于反渗透的研究,这是一项高效节能化工分离新技术。他积极倡导和组织开展了这一技术的前期实验室阶段的研究工作。这项技术后来发展成为大连化学物理所膜分离技术产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合成氨和其他化学工业生产,取得了可观的技术经济效益。 在“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的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楼南泉从当时国际上物理化学的进展,看到了分子反应动力学已经成为当时国际上倍受重视的新学科,而中国在这项前沿基础研究领域却是空白。1978年,在全国科学规划讨论中,他率先倡导在国内开展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并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组建和领导了国内第一个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建立了中国第一代分子束反应实验装置,开展分子束反应动力学和分子传能的研究。1979年,他和曾宪康首次代表中国化学家参加了在意大利举行的第七届国际分子束会议,第一次把中国人的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报告传递到国外。在这次会上,他被聘任为国际分子束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在以后的几年里,他又带领全室人员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交叉分子束装置并在研究中应用了先进的激光技术,实现了在单次碰撞条件下研究分子反应动力学,作出了一批成果。例如,利用化学发光和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在单次碰撞条件下研究了碱土金属以及Sn,Pb,Bi等原子与卤素及含卤化合物以及不同氧化剂气体分子的近百个反应体系的反应动力学。在反应机理、反应截面、产物的态分布、分子间传能和产物分子空间取向等方面均取得创新成果。其中部分成果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楼南泉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先后荣获1982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8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后期工作 楼南泉 80年代中,国家计委实施基础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楼南泉为使中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争取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奔波于大连、北京以及海外,宣传分子反应动力学,宣传本实验室的工作,争取各方面的支持,终于使建立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理想成真。这个实验室是由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北京的化学所联合组建,总部设在大连,楼南泉任筹建组组长。实验室建设期间,在大连化学物理所建立了5台大型装置,包括通用型交叉分子束、分子束表面相互作用装置、束源可转动的团簇实验装置、自由基反应动力学实验装置和时间飞渡质谱装置等,为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实验室1992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实验装置的研制获中国科学院1994年科技进步一等奖。 楼南泉除了组织和领导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动力学研究外,也非常关注全国的分子科学的发展。在“七五”期间,他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基金项目“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学术领导小组组长,组织和指导了国内几个主要的研究单位和大学出色地完成了这项研究计划,使中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这个研究项目在结题时被专家委员会评为优秀。1992年开始,他又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主持国家攀登计划项目“态—态反应动力学和原子分子激发态”的研究工作。组织了国内从事原子分子物理和分子反应动力学的中国科学院的有关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7个单位,共同承担这项重要的基础研究项目。经过4年时间,这项研究取得了优秀成绩。在分子传能规律的研究、原子分子理论、光谱和动力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创新成果。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400多篇文章,并出版了论文集。 1986年开始,楼南泉先后被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化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聘任为兼职教授。1984年开始起任《物理化学学报》副主编、《化学物理学报》主编。由于他为中国物理化学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91年11月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同时当选为化学部常委。1993年学部委员改称院士。 § 人物评价 楼南泉 楼南泉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在“文化大革命”以前,他就开始培养研究生。“文化大革命”以后他培养了大连化学物理所第一位物理化学学科的博士。他大力推荐了一批中年骨干到国外进修,使他们成为新一代学术带头人。他已经培养出硕士20余名,博士10 余名。他严格要求学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他不仅指导学生的研究方向,提出研究课题,而且经常在实验中与大家共同讨论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于研究生的每一篇论文他都仔细阅读,从内容到文字做认真修改,对数据认真核对,一丝不苟。他在工作上严肃认真,在生活上对年轻人很关心。夫妻两地生活的,他帮助联系调动工作。学生毕业找工作的,或出国需要推荐的,他都尽可能给予热情帮助。 楼南泉为人正直,坚持原则,不论何时何地,始终如一。他是大连市科学奖励基金会的理事长。评奖过程中时有不同意见发生,为了实事求是,公平公正,他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到基层单位去调查研究。1994年,中国科学院投资30万美元在大连化学物理所建立飞秒激光系统,楼南泉主持这个项目的实施。美国一家著名的激光器公司希望拿到这一合同。该公司聘请楼南泉为中国及香港地区的总顾问,并付给酬金。他为了使飞秒激光方案选择和合同签署不受干扰,接受了顾问的聘书,但拒绝接受酬金。根据技术和经济方面的综合考虑,最后的合同没有选择这个公司。 楼南泉作为中国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组建者,中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开拓者,多年来在这块园地辛勤耕耘,倾撒了他的心血和汗水。1990年,他患了前列腺炎、结肠炎,无名低烧和关节肿痛长期缠身。时值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时期,他牵挂实验室建设,经常和同事们在病房讨论工作。病情稍有好转,就急于出院。他爱科学,他的生命和科学连在一起。他70多岁开始学计算机,现已能用计算机处理文件、查阅信息和撰写文章。他虽年近八旬,却仍然孜孜不倦地在办公室和实验室忙碌,精力充沛地探索着未知的科学世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