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沙河调 |
释义 | § 简介 沙河调沙河调又称“南路调”。实际是“南阳调”顺沙河东下与“豫东调”相互交溶的混 合产物。流行区域以漯河、周口附近的沙河沿岸为中心,西起南阳的白河、氵襄河,东达安徽阜阳的颍河、涡河,传布于大约20多 个市县。其音乐形态,在唱腔板路中似乎多了一点坠子和越调的成份,但也强化了一些粗犷 、豪放的风格。据现有资料,清道光年间,新蔡、沈丘、临泉一带已有梆子戏“窝班” 的兴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女演员蔡玉贞(艺名“蔡大脚”)初 露锋芒,16岁(1903年)时声名大震。接着便是顾家班的出现,以顾锡 轩(艺名“顾群”)顾秀荣(昵称“顾大妞”)父女为首,很快涌现出包括“ 常苗子”“大脚芳”、刘玉梅等在内的一批坤伶,并向东、北方向拓展。19 08年顾秀荣在鹿邑首次登台,1926年入商丘,1933年进开封,19 36年与“梆子大王”陈素真同台公演,是为“沙河调”与“祥符调”艺术交 流之始。而于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徐艳琴、马金凤(豫东)、毛兰花(豫西 )、阎立品、田岫玲(祥符)等各路名家的汇粹界首(时称“小上海”),更 使“沙河调”开阔视野,走向成熟。至五、六十年代,经历各种会演、调演, 特别是易湘山、华天成、王仲华、曹彦章等老一辈名家的先后辞世,此一“流 派”所公认的风格和特点,便慢慢模糊或消失了 § 历史 沙河调:沙河调是流行性安徽淮北沙河两岸阜阳等地的一个地方剧种,又称淮北梆子。据老艺人讲,沙河调在清康熙年间就已在淮北流行 ,距今约二百多年的历史。 沙河调最初流行于农村,很少在城市演出。化妆、服装及乐器都很简单。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抗日战争以后,受到豫剧特别是豫东调的一定影响。因之,曾有人把沙河调认为是豫剧的一个支流。 沙河调的唱腔是在淮北民间曲调的基础上接受豫剧唱腔的影响发展起来的,地方色彩浓厚,活泼婉转,激昂嘹亮。既适宜表达愉快舒畅的心情,也适宜表达慷慨壮烈的气氛。以演唱曲调来分,主要有[慢板]、[流水]、[二八]、[飞板]、[跺子]等十多种。但在演唱时,演员可根据剧本规定的情景,结合人物思想感情,予以变化。 传统剧目比较丰富。据初步统计有八百多出。其中某些剧目,虽与兄弟剧种雷同,但在剧情、表演艺术及音乐等方面都有它自己的独特风格。不少传统剧目,因受封建阶级和国民党反动统治阶级的摧残禁止,长期不能上演,随着老艺人的故去而失传。 沙河调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与培养下,沙河调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经过艺术革新,提高了表演水平及演出质量,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 § 创始人 沙河调以周口、漯河为中心,他们的旋律下五韵上三韵,比较高亢明亮,一般用二本腔演唱。沙河调吸收了南阳梆子和越调的特点,唱腔粗重急促。 梁振起是沙河调的创始人,1921年生,鄢陵县大马乡东贤庄村人。中国剧协会员,原平顶山豫剧团团长。已过世。 沙河调 梁老12岁进鄢陵县大马乡葛村窝班,授业于贾申宫、贾德郎二位老师,1938年出班,先后参加鄢陵县“四街戏”、“六班戏班”,嗓音洪亮,唱腔奔放激昂,表演细腻,善于刻画人物,深受欢迎。先后应邀到许昌,漯河,周口,临颖,长葛,襄县,舞阳,西华等地戏班合作演出。 上世纪80年代以豫剧沙河调特邀代表参加河南省戏剧流派汇演大会,代表剧《雷音寺》,〈反徐州〉,〈卖华山〉。曾与王四少,易相山,赵义庭,赵顺功,桑振君,王素君,阎立品,唐喜成,徐玉琴,徐书云,徐道,刘金铭等几十位艺术家合作演出。刘法印、桑振君、张三旺等是沙河调的优秀代表。 § 沙河调的名家及代表剧目 提起沙河调,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刘发印了,刘发印。艺名垫窝,上蔡西洪乡小庄村人,早年在漯河师承沙河调名须生贾窝学艺,因年龄最小,故被戏称为“垫窝”他主攻文武小生,身段干净利落,声腔沉稳耐听。是豫剧界唱腔,武功俱佳的极少数人之一,为许多各种豫剧流派所称羡。80年参加全省名老艺人汇演,被录音录象,上海音像出版社为其出版了盒磁带发行全国。 沙河调的流传区域地处平原,水肥土沃,解放前多富足人家,因此演出团体教多,演出也比较经常,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成就了一大批名家,三十,四年代,沙河调是可以和豫东调、豫西调相提并论的。五十年代左右,因 沙河调为沙河调青黄不接,而且大多地处三不管地带,很少有人参加第一届戏曲汇演,这就让他们失去了直接进入国营剧团的机会。这是沙河调后来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唐喜成,开封尉示人,早期在长葛学沙河调,后唱腔向祥符调靠拢,并吸收了豫东调的一些东西,但他的声腔底子仍是沙河调,尤其以《南阳关》《斩郑子明》为代表。 雷振启,周口西华县人,唐喜成的师兄,后平顶山豫剧团演员,沙河调代表人物,是少数多次参加戏曲汇演并获奖的沙河调演员,代表剧目《雷音寺》 燕守立,周口项城人,沙河调代表人物。生行全拿,文武不挡,沙河沿岸知名度颇高。事迹丰富,不做详细叙述。 顾锡轩,安徽人,后活动于沙河沿岸的豫剧名家,1964年,他的代表作《寇准背靴》被拍摄成电影艺术片。 女演员中,有很多是里程碑式的人物,只举两个我个人熟悉,资料比较真实的人物。 王琳,女,河南上蔡人,是豫剧最早的女演员之一,但不是最早的,1900年生,自幼随父王聚学艺,开始学豫东调,八岁开始登台跑龙套,因为是小孩,并不被重视;其父看其是难得人才,1914年,送她到郾城砖桥学沙河调,同年名声大振。在沙河西段首开坤角的先河,数百里为之震动。王琳的唱腔嘹亮且无杂音,韵味丰厚,声声入耳,颇得群众厚爱。除了门牙稍大一点之外,王琳本人就是一个美女,扮相更是漂亮打眼,卸装后,围观者甚多,王琳自制一马鞭,用来驱散围观得人群。沙河流域70岁以上的老人,几乎无人不知这个名字。当时,有句戏谚,“就是寡妇去上坟,也是哭着挖王琳(注:沙河流域读琳为第二声;挖,模仿)”可见王琳影响之大。因为当时女人学戏的甚少,所以王琳的门徒教少,比较出名的有王桂英、祝用等。王琳的代表作,有《收陈朋》、 沙河调《鞭打翠花宫》等。我听过祝用的《鞭打翠花宫》,确实妙。金殿上的哭唱着实很迷人。难怪有那样的戏谚。 刘玉梅,女,许昌禹县人,有胆有识的沙河调名家,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敢于跟日本鬼子玩心眼的女艺人,也是为数不多敢闯开封的演员,开创了沙河调与祥符调交流的先河,(时年戏价与常香玉同)被誉为“艺坛怪杰”。解放后,上海音像社为其灌制了唱片。 此外,沙河调还有其他分支没有的现象,也很有名气,略作介绍。 沙河调“三少”,这三个人都是地主家的少爷,因酷爱戏曲,由票友转为专业,被家族逐出家门,老境多苦不堪言。其中,李四少(本名 李邵华)参加了1962年名老艺人汇演,以观摩的方式演出了《栓娃娃》一剧,获得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沙河调“漯河三王”,三王都是男旦,个个水平不凡,其中以王兴知名度最高,最富有传奇色彩。王兴,周口商水县苦子王村人,早年名声远扬,数十里争相观望,有“高一脚,低一脚,不知道王兴出角不出角”的谚语。56年,戏曲汇演时,以王兴为代表的三王从扮相,声音,体态都已经错过了男扮女的最佳时期,加上解放后禁食大烟,他们正处于颓废的转变时期,因此均未参加第一次汇演,让当时的很多人惋惜不已。文革后,老当益壮的王兴受聘教了许多业余团体,门徒甚多,其中以80年代初 的焦砦的班体水平最高,曾多次到大城市卖票演出。90年左右,王兴病故,按其遗嘱,为其化了彩装,披蟒戴冠,吊咽的门徒(当地要行三拜九扣礼)三天不绝,又是数十里争相观望。门徒中,以许小愧水平最高,我幼时看过她的《白莲花》,概名家所授,很有大家风范。沙河沿岸,关于三王的传说很多。 沙河调 除此之外,沙河调的代表人物还有明净 李顺,名须生王清云,名花旦,王桂英,名旦,安金凤,戚桂枝等。…… 沙河调最有特色的代表剧目是《白莲花》、《困黄鹤楼》、《雷音寺》《打媒婆》,《二龙山》(王红丽演出的《五凤岭》脚本就是沙河调的该剧)、《收陈朋》、《鞭打翠花宫》、《对缍猡》等。 § 相关链接 1、http://baike.baidu.com/view/747509.htm 2、http://www.xqcb.cn/Show_cd.asp?id=1208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