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释义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经》是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经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是梵文的音译,其中“楞伽”指山名,“阿跋多罗”是“入”的意思,合起来指这部佛经是佛入楞伽山所说的宝经。所以,该经的汉译本中也有题作《入楞伽经》的。《楞伽经》原是印度大乘佛教发展到中期才出现的,梵文的原经现在还存于世间。最早的汉译本是北凉昙无谶所译的《楞伽经》四卷本,可惜早已散失。《楞伽经》另有三个译本,都流传到今天。它们分别是:南朝刘宋求那跋陀罗译的《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公元44年出);北魏菩提流支译的《入楞伽经》十卷(公元513年出);唐实叉难陀译的《大乘入楞伽经》七卷(公元704年出)。这三个译本中的前两个译本在中国佛教史上影响很大,其中宋译本的研习者在南北朝时期被称为“楞伽师”;魏译本的思想内容更与《大乘起信论》接近,易为隋唐的不同佛教派别所接受。

宋译本只分一品,称“一切佛语心”,文辞简古难懂;魏译本共分十八品,条理清晰,文辞也易懂些。两个译本的主要内容是一致的,下面加以具体介绍。一、关于“三界唯心”。“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本是《华严经·十地品》的早期译本中的命题,后来成了唯识宗的根本思想。各派在具体阐释该命题时又各有侧重,如瑜伽行派倡导“唯识无境”,通过对外在客观世界的存在性的否定,即认为识外“无境”,而得以证实“三界唯心”;而《楞伽经》则直接倡导“唯识”,并不关注“外境”的有无。基于这种观念,主张不执著于“空无”,认为“诸法自体无体”,把世间本已存在的万事万物的差异看成是内心认识的不同造成的,把“实有兔角”与“实无兔角”的认识斥为“妄想分别”。

反对般若学“空”、二乘说“有”的观念,认为这些观念“执着外心境界”而“不知自心境界”。所以,《楞伽经》主张“远离见外诸法有无”和“以不执着外物有无故,建立说于自心见”。根据“自心见”的观念,《楞伽经》还对传统“因缘生法”作了进一步阐释。因缘生法本有两种:一种是泥团、人功等外在因缘生“瓶”的“外法因缘集相”;另一种是“无明业、爱”等造成轮回的“内因缘集相”,总括为六因四缘。据《楞伽经》看来,这六因四缘也是凡夫俗子心里妄加分别的,本是空无所有的,所以“因缘本自无,不生亦不灭”,因缘及其所生诸法,都是“自体是空无”。该经并不是不讲因缘,而是认为因缘是自心而生自心而见,强调“三界唯心”,即如经中佛所说:“我不说因,亦不说无因,唯说自心分别见。”

《楞伽经》根据“三界唯心”的命题,又提出“五法、三自性、八识与三种无我”的大乘思想,这些也是后来唯识宗学说的基本内容。该经认为:“若得善知五法体相、二种无我差别相者”,就能“次第入于一切诸地”、“乃至能入如来自身内证智地”。“五法”是指名、相、分别(妄想)、真如(如如)、正智。所谓“名”,“依彼法相,起分别相:此是瓶,此是中马羊等”,也就是依“相”所起的事物的名称;所谓“相”,“眼识见前色等法相”,即眼睛所看见的物体相状;所谓“分别”,“依于彼法立名,了别示现彼相,是种立彼种种名字……是名分别心、心数法”,即对名和相加以区别判断;“真如”,又叫“如如”,是指“正智”的对象,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宇宙万物所具有的本质;所谓“正智”,“观察名相,乃至微尘常,不见一法相;诸法不实,以虚妄心生分别故”。

“名相”的本质是“无相”,一切法相都是虚妄“分别”造成的,由此而获得的看破名与相非实有,即不再用“识”去观察万事万物的那种智慧,就是“正智”(又叫“圣智”)。圣智所悟的对象,就是“真如”,即“不虚”的“无相寂静境界”。《楞伽经》所提出的“五法”,就是让人认识到,“名相”只是自我意识“分别”的产物,并无实在内容;一旦觉悟到客观世界只不过是意识分别的概念表象时,就可以摆脱世俗认识的支配,进入“无相寂静”的境地,那就是修行者所求的“正智”,即正智所悟的真如。“无相”就是精神的“寂静”状态,也是《楞伽经》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五法”便是追求最高佛教理想境界的必由之路,所以说:“一切佛法,皆入五法中。”所谓“三自性”,是指“妄想自性、缘起自性、成自性”。经中是这样解释的:“一者虚妄分别名字相,二者因缘法体自相,三者第一义谛法体相。”故又称“三法自体相”。

《楞伽经》将“三自性”与“五法”结合起来:“妄相自相”相当于“五法”中以“名相”反映的客观实在性;“缘起自性”近于“五法”中的“妄相分别”,即心、心数法;“成自性”就包括“正智”和“真如”,也就是诸佛“如来藏心”。这“三自性”的内在逻辑结构,也与“五法”完全一致:“心,心所法”,是由因缘形成的,这就是“缘起自性”;由此因缘法上安置名、相而以为实,就是“妄相自性”;而在“缘起自性”上消除“妄想自性”,那就是“真如”;对这种“真如”的内证,就是“正智”,而“正智”和“真如”又统称为“如来藏心”。

所谓“八识”,是将“五法”中的“分别”法,“三自性”中的“缘起自性”单列出来,详加说明的部分,也就是用“三界唯心”来说明世界和人生本源的问题,属于《楞伽经》的哲学核心部分。这“八识”,包括原始佛教以来形成的眼、耳、鼻、舌、身五识和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概念知觉、思维的第六识以及第七识未那识(第七识是第六识的根源)和第八识阿黎耶识。阿黎耶识,在同时期另一部在乘经典《解深密经》中也被提到过,这一识在佛经中被视作世界的一切精神本原,含藏着一切现象的“种子”,故它又被译为“藏识”,在八识中它的地位最高。所谓“二无我”,指“人无我”和“法无我”,是大乘佛教的基本思想,也是《楞伽经》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无我”,是佛教的重要观念之一,认为世界上不存在物质性的实在自体。“人无我”,是指人自身没有永久不变的自体;“法无我”,是指组成各类事物的基础是不断变迁的,没有恒常实在的自体。《楞伽经》运用二无我的观念,旨在消除一切世人妄想分别的诸多现象,而达到真如的清净境界。

二、关于“如来藏”。“如来藏”意指一切众生都藏有本来清净的如来法身,也即佛性,该经解释道:“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为如来藏”。“寂灭”、“一心”,又名“自性第一义心”,都指精神本体处于无我状态,相当于大乘各派所共同赞颂的“无分别智”。“真如”、“正智”作为成佛的内在依据,就叫“如来藏”。《楞伽经》强调修习者要达到“知自心见”;同时又强调“自身内证”,或“入自心寂静境界”,即要达到“一心”而无差别的境地。该经认为,如来藏自性清净,但由于它被世俗的虚伪恶习所染而名为“识藏”,所以它“虽性清净,客尘所覆故,犹见不净。”这一“如来藏”思想对达摩禅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达摩禅的理论根据为“深信众生同一真性,客尘覆故,令舍伪归真。”“同一真性”,指的就是如来藏佛性,由于它常为客尘所掩盖,故要面壁修行,以达到去“客尘”而见清净佛性,即达到“舍伪归真”地境界。由此可见,如来藏思想不仅影响了楞伽师,而且对整部禅宗史发生着深远的影响。

三、关于修行。菩萨修行的正法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立正法相”,即“谓自身内证诸胜法相,离文字语言章句”。这是“自宗通”或“宗通”,属于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内证境界。另一类是“说建立正法相”,即“谓说九部种种教法,(为)离于一异,有无取相,先说善巧方便,为令众生入所乐处”。这是“说通”,是可以对他人用语言表达的境界。其于这两种修行正法,《楞伽经》不同于般若空宗,反对把诵读佛教经典作为修行的唯一方法,即“我经中说,诸佛如来乃至不说一字,……何以故?诸法无字,依义无说。”修习者不应拘念于语言文字本身而忽视真义,“譬如有人为示人物,以指指示,而彼愚人即执着指,不取因指所示之物”。所以该经强调“依义不依语”,“当学于义,莫着文字”。该经进而认为,语言只是表达佛法的一种“作相”,并非所有“作相”,佛的任何一个动作,都可以体现为佛法,起到觉悟众生的作用,故而语言说法、诵经听讲等传布佛教的方法,只是众多途径中的一种。那么,另一种重要途径,就是静坐内证的禅观修行。《楞伽经》认为,“自身内证圣智修行”,即获取“圣智”的修行,是全部修习中的关键所在,在这个环节中,一切佛经、师语都是有害无益的,要求“离《阿含》名字法,诸论师所说分别法相,在寂静处,独坐思惟,自内智慧,观察诸法。”独坐静思的主要内容是控制意识,不让它流动产生分别作用,从而进入无所分别的宁静心境。这种内证修行方法为楞伽师禅学所汲取,产生重大影响。后来禅宗还根据《楞伽经》所说“宗通”和“说通”的区别,将佛教分成两大部类,一是“宗门”即禅宗,另一是“教下”即禅宗以外的所有注重讲解经教的各个宗派。

四、关于禅。《楞伽经》将禅分为四种:一是“愚夫凡夫所行禅”,指以“无常、苦、无我,不净”为中心内容的诸种禅观,其特点是“执着诸相”,属佛教传统的禅法;二是“观察义禅”,进一步否定“执着诸相”,认识诸法“无相”,由“人无我”至“法无我”;三是“观真如禅”,指观“二无我”而又不作“二无我妄想”,即连“无我”的观念不复存在的那种心境,大体属于证得“根本无分别智”或“无生法忍”的那种禅定境界;四是“诸佛如来禅”,指已悟入了如来境界的最高一级的禅,要求修习者不满足于“无分别智”的寂静禅悦状态,而要深入世间众生,教化世俗社会。第四种禅,亦相当于宗密所述达摩门下沿习相传的“最上乘禅”。《楞伽经》还讨论了与禅相关的渐、顿问题。所谓“渐”,是指众生清除烦恼杂念是个逐渐清净的过程,而非一时实现。这就是“渐净”说。经中还对“顿净”加以阐释:“譬如明镜无分别心,一时俱现一切色象;如来世尊亦复如是,无有分别,净诸众生自心现流,一时清净,非渐次净,令住寂静无分别处。”可见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渐净”侧重于清除“自心现流”(即一切杂念烦恼);且是渐次而行;而“顿净”则侧重“住寂静无分别处”,即达到“无相、无所有清静境界”,只需一次顿现。这种内容相对的“渐净”说、“顿净”说以后世禅宗分为南北两派,起着重要的作用。

《楞伽经》的思想内容驳杂,包含着几个不同的体系,这样,后世的一些佛教宗派都能从该经中汲取不同的思想观念来作为它们成宗立派的依据。如禅宗的初祖菩提达摩在南北朝时从他的故乡南印度来到中土,先南后北,最后居在嵩山少林寺,相传曾面壁九年,而他平时向弟子传授的佛经就是《楞伽经》。因《楞伽经》强调心悟内证真如,故它成了早期禅宗所信奉的重要佛经。引外,创立于唐代的唯识宗也将《楞伽经》作为该派的一部基本经典。由此可见,《楞伽经》在中国佛教史上地位之重要。

《楞伽经》最早的汉译本是由北凉昙无谶所作,由于北凉为北魏所灭,而随后不久,北魏太武帝下令禁毁佛典,所以该译本的失落或许与这次禁佛事件有关。公元六世纪中叶北周又发生历史上的第二次禁佛事件,四卷本宋译、十卷本魏译《楞伽经》属受禁之列。

§ 相关条目

三海妖

戈碧站

连湖站

救世主降临

托素湖站

泉水梁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9: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