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欧阳自远
释义

§ 个人简历

欧阳自远1952年9月至1956年7月在北京地质学院勘探系学习

195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6年8月参加工作。

1956年8月至1957年3月为北京地质学院助教、研究生。

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毕业,1961年中科院地质所研究生毕业。

1957年3月至1960年2月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床专业研究生。

1960年2月至1960年11月在北京外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

1960年12月至1966年4月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66年4月至1988年6月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

欧阳自远1988年6月至1993年1月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部委员、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

1993年1月至1994年3月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4年3月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省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

1961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1980.11~1981.10,1983.7~1984.6 德国马普核物理所客座研究员。

1991年3月~1993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

1993-2001年3月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基本介绍

欧阳自远欧阳自远原籍江西上饶,1935年10月9日生于江西吉安。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1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毕业。毕业后留所从事科研。1966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1980—1981和1983—1984年在德国马普核物理研究所工作,任客座研究员。1991—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贵州省科协主席。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7年7月,被贵州省遴选为贵州省首批核心专家。2008年6月13日,欧阳自远出任奥运圣火在贵州省传递的第一棒火炬手。

欧阳自远院士是中国天体化学学科的开创者。1960年在中国率先系统开展各类地外物质(陨石、宇宙尘、月岩)和比较行星学研究。提出了铁陨石成因的假说,吉林陨石的形成演化模式与多阶段宇宙射线照射历史的理论。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地质体中消融型宇宙尘并提出判据系列,划分了宇宙尘成因类型。对太阳星云化学不均一性与化学演化过程,行星模式丰度,行星与地球大气圈、水圈及内部圈层的起源与演化,地球的能源与演化阶段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模式与理论,为国际学术界所公认。充实了玻璃陨石成因理论,论证了中国白垩系/第三系界面撞击事件,提出地外撞击诱发古气候旋回的假说,以及新生代6次巨大撞击地球事件诱发气候、环境灾变与生物灭绝。近年来提出地球原始组成的非均一性与演化的非均变性理论框架。由于杰出的科研贡献,他多次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其中《地下核试验地质效应综合研究》(第一完成人)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和贵州省科学大会奖,《吉林陨石综合研究》(第一完成人)获198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天体化学》专著(作者:欧阳自远)获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至今在中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百多篇,专著6部,合作主编专著11部。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多项。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50多人,有的已成为中国地学研究、教学和生产的骨干力量,有的已成长为地球化学各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欧阳自远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高级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环境科学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岩石圈中国委员会,国际地圈生物圈对比计划中国委员会及国际空间研究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地质所,兰州地质所兼职研究员,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及长春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环境科学》、《黄金科技》、《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及《地质地球化学》杂志主编,《空间科学学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南极研究》及《Chinese J. of Geochemistry》杂志副主编;《中国科学》等8种科技杂志编委。

欧阳自远曾经在一次访谈中说过:“《科学家传略》给的影响较大,特别敬重居里夫人;武侠人物里,最欣赏乔峰的坦荡大气和家国情怀。”

§ 主要成就

欧阳自远负责中国地下核试验地质综合研究,系统开展各类地外物质(陨石、宇宙尘、月岩)、比较行星学、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的研究。建立了铁陨石成因假说,吉林陨石的形成演化模式与多阶段宇宙线照射历史的理论;提出地球多阶段转变能的新的演化模式,地质体中宇宙尘的判断标志;补充并发展了太阳星云化学不均一性模式与理论;论证中国K/T界面撞击事件,提出并证实新生代以来6次巨型撞击诱发地球气候环境灾变的观点;论证组成地球原始物质的不均一性、地球两阶段形成与多阶段演化及对成矿与构造格局的制约,提出地球与类地行星的非均一组成与非均变演化的理论框架。近年来,积极参与并指导了中国月球探测的短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制订,是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首席科学家。

经过了从科学目标的确定到工程立项将近10年的准备之后,欧阳自远义不容辞地承担了“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的重任。

§ 科学研究

欧阳自远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对欧阳自远的刺激很大,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他决定从核物理研究转向天体研究。

1978年,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访华时送给中国领导人一件礼物——仅有1克重的月球岩石样品。那时研究天体岩石的科学家还非常少,于是有关部门就将那块石头送到了研究天体学的欧阳自远这里。“美国去过6次月球,这块岩石是哪次登月采集的?采自月球的哪个地方?对于这些,当时都一无所知。小心翼翼地取了0.5克作研究,另外那一半送到了北京天文馆。希望的人民也能亲眼看一看月球的一部分。”欧阳自远接着说:“仅研究这0.5克石头,共发表了40篇相关文章,最终确认这块石头是‘阿波罗17号’采集的,并确认了采集地点,甚至还确认了石头所在的地区是否有阳光照射等等。”

由于许多国家纷纷宣布进行新一轮的月球探测计划,欧阳自远也急了,从1994年起,他就开始向有关方面极力建议开展探月工程项目。

在这之前,有一个小插曲。1992年前后,中国就已有科学家提出了“嫦娥奔月”的想法。当时为了迎接1997年香港回归,有人提出利用运载火箭往月球上发射一个象征中国的铁质标志,将其永远“烙”在月球上,以此扬国威、鼓士气。但中央认为,“这完全是从政治角度考虑的,基本上没有什么科学研究价值”,所以最后被否决了。

后来,“863计划”专家组请欧阳自远递交一份正式的探月科研报告。到了1994年,专家组通过了欧阳自远的报告,并且得到了一笔经费。这是中国人花在月球上的第一笔钱。直到2003年底,一份厚厚的正式报告被送进了中南海。2004年1月24日,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上签字,国家正式批准了“嫦娥一号”计划的实施方案。

经过了从科学目标的确定到工程立项将近10年的准备之后,欧阳自远义不容辞地承担了“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的重任。

绕月探测工程

谈到绕月探测工程的意义,欧阳自远显得有些兴奋:“探月计划可以带动许多高新技术的发展。当年,美国阿波罗计划带动了科技、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发展,由此产生的3000多种新技术,可以应用在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不仅使美国在科学技术上领先,在政治、经济上的地位也发生了巨大变化。1美元的投入,大约可以产生出4至5美元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于月球、地球和太阳的新的认识,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绕月探测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40多年来,世界上很多国家共做过80多次月球探测,其成功率仅有一半。会吸取和总结别国的经验,尽量把每一个细节做好,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探月工程进行下去!”欧阳自远坚定地说。

为科学甘为“孺子牛”

欧阳自远回忆起他年轻时参与中国核试验研究的那段难忘经历,他说:“那时因为工作忙,很少能顾及家里。常常是在爆炸现场进行调查,回到北京马上做总结,然后再到野外去验证,工作量大,环境也异常艰苦。当时要求绝对保密,禁止书信来往。记得有好几年的春节,都是在戈壁滩上度过的,家里人只知道到外地去工作,但在哪儿,到底是干什么,他们均不知情。后来家里人隐约猜到了,因为每次探亲都带回新疆的葡萄干。有一次一敲开家门,孩子看到就连忙叫爱人:‘妈妈,有位叔叔来了……’”

1966年,欧阳自远所在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响应中央“建设三线”的号召,从北京迁到了贵阳,他在贵阳一干就是20多年。直到1991年,中科院任命他兼任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局局长时,他还向组织提出,虽调回北京,但暂不搬家,不迁户口。欧阳自远深深地眷恋着贵州,他说:“工作和生活最艰难的时期是在贵州,所取得的点滴成就都与贵州相连,对这个第二故乡早已有了深厚的感情。”

欧阳自远在学术上可谓功成名就,著作等身。这些年,中国外很多单位都邀请他前去工作,而且待遇都很高,几乎都被他一一回绝了。他说:“还是踏踏实实地搞点学问,寻求一些新的发现,尽量为国家多做—些事情。”

70岁高龄的欧阳自远正在不倦地续写着他科学人生的新篇章。他充满信心地表示:“一定会亲眼看到在月球上留下中国人的脚印。”

§ 人才培养

欧阳自远欧阳自远院士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他提出人才与成果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他强调第一流的研究所要出第一流的成果,出第一流的人才。因此,他总是从繁忙的工作中挤时间给科研人员作学术报告,讲授地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思潮,以提高在职人员的理论水平;到兼职的院校给教师和同学上课;亲自指导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完成学业和从事科研工作。

他对学生和青年科研人员期望殷切,要求他们基础扎实,根深叶茂;善思考、有创劲、有创见;在实践中提高,训练正确思维,提高分析、综合与表达能力。他经常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与青年科研人员一起座谈科学研究方法论,他说:“要想成为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是否存在着一些先决性的条件?回答是肯定的。认为科学研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不在于精良的仪器设备,也不在于是否有聪明的头脑,而在于如何使用头脑”,“一个人一生的科研道路与自己选择的进取方向关系非常密切,现在最时髦的东西将来也许是过剩的,要看到今后10年、20年科学发展的方向。对于一些比较成熟的学科,前人已构筑好了框架,甚至已经很充实了,很难再去填充什么。应该争取去创建新的框架,打开一些新的路子。有些人虽然会考虑问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不一定会做工作,希望大家既能提出设想,又能给出证据,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好的成绩来”,“在科学研究的发明和发现上,‘歪打正着’或‘正打歪着’的现象并不鲜见。妨碍一个人汲取知识的一个很大障碍就是企图强化自己的(或自己信奉的)观点,并试图解释一切,恰拟宣扬‘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不是从各个角度观察问题,注意采纳别人的观点,全方位地研究事物,从而丧失掉发展和开拓的良机。只有认真分析研究别人的观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得出比较正确的认识。只有了解各门相关学科的发展,才能更好地驾驭自己的学术思想,多来一点‘歪打正着’”,“一个人不一定要精通两门外语,但最好学两门专业,在专业边缘的结合处,恰恰会有新的东西有待发现;主张有条件的话,大家都转行,如果一个人有两门扎实的专业知识,相信他一定非常有出息。转行、转单位、转系、转导师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要受一个人的影响太深,要多途径汲取营养,因转行而获益匪浅者,古今中外不乏其例”。这些发自肺腑、毫无说教的诚恳之言,使他赢得了青年科技人员由衷的尊敬与爱戴。

从70年代起,他先后为国家培养了硕士、博士和博士后50名,有的已成为中国地学研究、教学和生产的骨干力量,有的已成长为地球化学各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欧阳自远话语:那时读研强调自学,不像现在的学生跟着老师亦步亦趋,规规矩矩。记得导师一下拿给七八本书,说:“都看完,三个月后考试。”一翻,全是俄文书和英文书。后来工作中需要“物理化学”知识,根本没有学过,就插班跟着大学的学生一起上课。当时的考试也不提倡笔试,而是口头答辩,只有理解了才能说透。觉得挺好,这不只是锻炼你的考试能力,而是考察你的独立钻研能力和整体素质。

还要考虑大的科研气氛和科学环境。80年代曾在德国马普核物理研究所任客座研究员,感慨很多。外国科学家特别执著,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往往用尽毕生之力。现在鼓励的学生毕业后一定要出国一段时间,感受那种气氛,特别不赞成在科研领域半途而废或者急功近利,浮躁就会一事无成。

§ 社会使命

欧阳自远

欧阳自远院士不仅是位杰出的地球科学家,而且也是中国杰出的科技组织者与管理家。他不仅长期担任科研部门的领导职务,而且还长期担任一些学会的领导职务,现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还兼有多种学术职务;长期担任《环境科学》、《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空间科学学报》、《地球化学》、《矿物学报》、《地质地球化学》、《矿物岩石》、《地质论评》、《科学》、《黄金科技》、《大地构造与成矿》、《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等十余种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兼任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上海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长春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学院客座教授和贵州工业大学名誉校长;为了中国地球科学的成长与发展,他孜孜不倦、呕心沥血、不辞劳苦、辛勤工作。

从1993年起他又兼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贵州省科协主席,对贵州省科学事业的发展和西南地区人民脱贫致富事业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在不同场合,他积极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应对中国岩溶集中分布的西南地区正面临着水土流失、石漠化等严重的生态危机和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等社会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这一问题,他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思考和研究。从科学的角度,他认为这一问题的研究,应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动态监测岩溶山区的国土资源与国土环境的变化,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综合国土资源与国土环境的多元信息和社会经济信息,建立国土资源与国土环境的基础空间信息数据库,并进一步形成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一体化的业务运行系统,为岩溶山区的生态重建、资源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以及脱贫致富提供决策支持。

§ 提出地球冷却说

欧阳自远称,随着地球内部能量逐渐消耗减少,地壳下的岩浆等物质会逐渐冷却,预计几十亿年后地球从内到外会变成一块“大石头”。但研究认为这并不会对地球表面的人类造成致命性的影响,反而会消灭地震、火山喷发等灾难,而不是人们所担心的地球爆炸。[1]

§ 参考资料

[1] 搜狐新闻网 http://it.sohu.com/20071024/n252820464.shtml

[2] 中国科学技术网 http://www.cast.org.cn/n435777/n435787/9094_1.html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9: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