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林凤
释义

林凤,女演员。原名冯静婷,又名冯淑仪,广东顺德人。1957年从影,主要作品有《玉女春情》、 林凤《南北姻缘》、《如来神掌》等。连续9年获香港(华侨晚报)授予的全球奖。1966年息影。香港60年代最红的粤语片女星,也是香港第一个拥有影迷会的偶像。她主演过《玉女惊魂》、《玉女春情》、《玉女跟踪》一系列卖座片,她的打扮更是万千少女效仿的对象。林凤是60年代粤语片偶像的代表人物,风行于香港。

§ 人物简介

林凤原名冯淑仪,又名冯静婷。林凤成名很快,1958年于邵氏粤语片训练班毕业后,首部影片《仙袖奇缘》便担正女主角,一炮而红,当时,她才十七岁。当时的十大影星金球奖,由1958年的第二届到1966年的第十届,林凤连续九届获奖,锋头无两。林凤跟胡枫、张英才、谢贤合作最多,与邓碧云、余丽珍、南红等红星,合组八牡丹,更是本地首位成立影迷会的影星,她的打扮更成为当时不少少女的仿效对象,在当时有“银坛玉女”之称。1967年突然下嫁富商谭永成,婚礼在英国举行,之后息影,婚后育有一子。1976年8月,因服食过量安眠药被发现于香港寓所香消玉殒,死时才三十六岁。其独子林泽沁亦于1999年因服食过量违禁药物死亡。

§ 拍摄影片

林凤1、《北凤南凰》 (1964年)

2、《锦绣天堂》 (1964年) .... 丁月嫦

3、《如来神掌》-上集 (1964年) .... 裘玉娟

4、《如来神掌》-下集 (1964年) .... 裘玉娟

5、《香城九凤》(1964年)

6、《旧爱新欢》(1964年)

7、《如来神掌》(1964年)

8、《大马戏团》(1964年) .... 黄曼娜

9、《霹雳蔷薇》-上集 (1964年) .... 李艳梅

10、《隐形福星》(1964年)

11、《神剑王子》(1964年)

12、《兰闺泪影》(1964年) .... 叶素兰

13、《如来神掌》-第三集 (1964年) .... 裘玉娟

14、《刁蛮女戏夫》(1964年)

15、《冒牌丈夫》(1964年)

16、《人咬狗》(1964年)

17、《老婆万岁》(1964年) .... 柳燕红

18、《如来神掌》-第四集 (1964年) .... 裘玉娟

19、《街市皇后》(1964年) .... 丁翠兰

20、《惊弓鸟》(1964年) .... 张展萍

21、《南北英雄儿女情》(1964年)

22、《四儿女》-上集(1964年) .... 丁丽娥

23、《好儿孙》(1964年)

24、《四儿女》-下集 (1964年) .... 丁丽娥

25、《锦绣年华》(1963年) .... 金玉兰

26、《凤阁惊魂》(1963年)

27、《新夜吊秋喜》(1963年) .... 秋喜

28、《工厂少爷》(1963年)

29、《金屋双娇 (1963年) .... 黛安娜

30、《冷秋薇》(1963年) .... 李丽芳

30、《古屋行尸》(1963年) .... 舒静霞 《桃花扇》31、《冷秋薇下集大结局》(1963年) .... 李丽芳

32、《四海一家亲》(1963年) .... 冷寒梅

33、《码头碎尸案》(1963年) .... 梁妙玲

34、《生死同心》(1963年) .... 方月眉

35、《老衬行大运》(1963年) .... 卫雪芳

36、《宝城剑侣》(1963年) .... 公主玫瑰

37、《绰头世界》(1963年)

38、《都市两女性》(1963年) .... 范锦平

39、《一对好冤家》(1963年) .... 王美玲

40、《苦海一贤妇》-上集 (1963年) .... 王淑珍

41、《苦海一贤妇》-下集 (1963年) .... 王淑珍

42、《李仙》(1963年) .... 李仙

43、《仙鹤魔龙》(1963年)

44、《天字间谍网》(1963年) .... 孤儿院主任韩素霞

45、《大富之家》(1963年) .... 董美, 董媚

46、《八仙闹东海》(1963年) .... 何仙姑

47、《秋凤》-上集 (1963年) .... 颜秋凤

48、《秋凤》-下集 (1963年) .... 颜秋凤

49、《点错鸳鸯》 (1963年) .... 秦兰英

50、《密底算盘》(1963年) .... 江英

51、《情泪染袈裟》(1962年) .... 杨美凤

52、《豪门春色》(1962年) .... 刘小凤(梁湄)(梁珠)

53、《望夫亭》(1962年) .... 小鸾

54、《客串夫妻》(1962年) .... 李玉芬

55、《神秘凶杀案》(1962年) .... 韦宝B1%E4%B8%96%E7%95%8C class=innerlink>花花世界 (1962) .... 张艶珠 《豪门春色》56、《小偷捉贼记》(1962年) .... 李小琪

57、《午夜勾魂》(1962年) .... 凌美嫦

58、《戏迷奇遇记》(1962年) .... 阿莲

59、《连环谋杀案》(1962年) .... 张淑芬(江小霞)

60、《危城金粉》(1962年) .... 凤仙公主

61、《车底惊魂》(1962年) .... 陈丽芬

62、《倩女情侠》-大结局 (1962年) .... 方幽兰

63、《汽车凶杀案》(1962年) .... 王素华(王丽萍)

64、《望儿楼》(1962年) .... 朱杏心

65、《路边千金》(1962年)

66、《孝顺仔寻宝遇仙》(1962年)

67、《一笑倾城》(1962年) .... 褒姒

68、《三婿回门》(1962年)

69、《玉女求凰》(1961年) .... 李玉珍

70、《沙三少与俏银姐》(1961年) .... 银姐

71、《失踪的少女》(1961年) .... 蒋薇

72、《罗刹娇娃》(1961年) .... 蓝燕

73、《神灯换太子》(1961年)

74、《倩女情侠》-上集 (1961年) .... 蝉翼剑方幽兰

75、《桃花扇》(1961年) .... 李香君

76、《鸳鸯刀》-上集 (1961年) .... 杨中慧

77、《豪门孽债》(1961年) .... 陈小倩

78、《鸳鸯刀-大结局》(1961年) .... 杨中慧

79、《痴心结-下集》(1960年) .... 王晚霞

80、《痴心结-上集》(1960年) .... 王晚霞

81、《一夕惊魂》(1960年)

82、《初恋》(1960年) .... 方美华 《独立桥之恋》83、《四季莲花》(1960年) .... 香莲

84、《睡公主》(1960年) .... 玫瑰公主

85、《青春乐》(1959年) .... 刘丹妮

86、《独立桥之恋》(1959年) .... 薛艳梅

87、《榴莲飘香》(1959年) .... 安娜

88、《过埠新娘》(1959年) .... 秦小燕

89、《玻璃鞋》(1959年) .... 珍妮

90、《玉女惊魂》(1958年) .... 李淑勤

91、《蓬门淑女》(1958年) .... 文采苹

92、《琼莲公主 》(1958年) .... 琼莲公主

93、《玉女春情》(1958年) .... 邵海伦

94、《仙袖奇缘》(1957年) .... 冷燕秋

95、《阴阳配》(1957年) .... 聂小倩, 黄小兰

96、《地底迷宫》 (1948年)

97、《福慧双修》。

§ 参与制作影片

《生死同心》1、《倩女情侠》-大结局 (1962年) 演唱

2、《琼莲公主》(1958年) 演唱

3、《仙袖奇缘》(1957年) 演唱

4、《青春乐》(1959年) 演唱

5、《独立桥之恋》(1959年) 演唱

6、《秋凤》-上集(1963年) 演唱

7、《秋凤》-下集(1963年) 演唱

8、《苦海一贤妇》-下集 (1963年)演唱

9、《戏迷奇遇记》(1962年) 演唱

10、《睡公主》 (1960年)  演唱

11、《罗刹娇娃》(1961年) 演唱

12、《倩女情侠》-上集 (1961年)  演唱

13、《生死同心》 (1963年) 演唱

§ 相关词条

安天荣

陈启宗

陈健秋

陈邦杰

苑玉成

李新华

蔡希陶

白煦

陈冰心

林森

姚建华

林凤

陈亚平

匡廷云

陈国华

姚景林

张子良

钱卓

安鼎年

陈忠志

张桂权

杨群

林思齐

艾兴

吴印禅

陈小朵

杨柳青

易伯鲁

林道乾

林同春

§ 参考资料

[1] 时光网 http://www.mtime.com/person/1172345/details.html[2] 影音娱乐 http://ent.sina.com.cn/m/2008-11-03/14342234275.shtml

§ 作家林凤

林凤,又名林枫、林风,中国新生代诗人、作家,1971年3月26日,生于江苏连云港。6岁习画咏诗,14开始发表文章,19岁加入作协,曾就学淮海大学 、北京大学,师从谢冕先生。历任新华社广东分社新闻传播部主任、《华夏人物》编辑部主任,曾于国内外各种写作大赛中多次获奖,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诗作及各种评论文章,作品收入各种重要文集,曾应邀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高等出版专科学院等高校作专题讲座、演讲,《国际华文诗人》中国区编委。著有《广东纪行》、《周末圆桌---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对话集》(合集,谢冕主编)、《碎镜之花》等。 现居北京。

§ 明朝首领林凤

林凤,明代人,又名林阿凤,生于饶平县。19岁参加海上绿林泰老翁队伍,后继其业,以澎湖为基地,开拓海上贸易,最盛时辖舰300余艘,人员4万以上。隆庆元年(1567年)率部攻占惠来县的神泉港。万历元年(1573年)屯南澳岛的钱澳,十二月进攻澄海,大败官兵。二年二月攻打潮州、惠来,四月攻入清澜(今海南省文昌县),六月在广东兵败,退至福建沿海,十月遭福建总兵胡守仁官军袭击,转移到魍洪(台湾)的鸡笼(基隆)驻扎。十一月先后进攻潮阳踏头埠(今汕头市的达濠区)、饶平县柘林、惠来县靖海、陆丰县碣石等广东沿海港埠。明朝被迫集中水陆主力围剿林凤。林凤以南澳岛为根据地,相持不下,后曾修书议和求抚,广东总兵殷正茂不予接纳。为避官兵进剿,林凤率战舰62艘,5500余人,扬帆向吕宋进发。当月二十九日抵达马尼拉湾的马里斯。首次进攻马尼拉获胜,击毙西班牙驻菲律宾总指挥戈尹特(Maytln Goiti)。后在邦阿西楠省(Panggsinan,Prov.of)的林加延湾(Lingayen G.)建立都城,自称国王,与当地居民关系融洽。三年三月,西班牙派兵进攻林凤,明朝政府乘机联合围攻。林凤苦战4个月,因粮械不继,于八月四日,一夜之间,率40余艘战舰巧妙突围,直抵台湾,后返潮州,出没于柘林、靖海和碣石之间,船舰又增至150余艘,势力复振。后林凤离开潮州,不知所终。

§ 郑成功部将林凤

林凤祖籍地在东山

2000年,郑成功的部将、台湾“林凤营”垦殖始祖——林凤的祖籍地被查实,就是在东山县康美村。

著名史学家连横在《台湾通史》卷29列传载:“林凤,福建龙溪人,为延平郡王部将,从入台。永历十五年(注:1661年),率所部赴曾文溪屯田,则今之林凤营也……”连横先生未能说明林凤的祖籍地是哪个乡哪个村,这一直是个谜。

2000年,康美村修编一本新村谱《康美林氏志谱》,由原县科委副主任、康美人林锡源主编。康美村退休职工林坤城提供了“文革”中被烧掉前偷抄下来的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编的《康山族谱》的部分史料,撰写成《纪念收复台湾先锋官林凤诞辰370周年》一文。同时,康美村在台乡亲也提供有关林凤确凿的资料。经过反复研究查证,并核对本村的遗存林凤故居、林凤墓、匾等有关林凤的文物古迹,终于找到了答案,解开了这个谜。

据新编《康美林氏志谱》的《林凤传略》载:“林凤(又名凤明、凤鸣),字兴义,号怀诚,谥才德,男,出生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农历十二月初八辰时,系康美林氏大祖二世八房刚烈公(称功万侯)之十世裔孙,乃康美八世林日瑞之侄。”(注:林凤之父林雪仔为九世,生凤为十世)。《东山林氏志谱》也有记载林凤的历史传略。

今康美村,原属福建龙溪(后改漳州)诏安县五都康美社,故有称林凤是龙溪人或漳州人。

林凤随郑成功去台湾

林凤是如何随郑成功去台湾呢?

康美村地处县东北部,离铜陵镇3.5公里,目前全村1100多户、4200多人,建国后一直是公社、乡、镇所在地。康美村是台胞祖籍地之一,历史上与台湾关系很密切,有许多人移居台湾繁衍。

据《康美林氏族谱》记载,从明代万历、崇祯年间以来至清代,就有40多位康美村林氏乡亲移居台湾的基隆、嘉义等地定居。如在明代曾任甘肃巡抚的林日瑞次子林邦基,其13世孙林正煊携妻子许绰绵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移居台湾基隆,去世后葬于基隆大兴桥头鸡笼山前田中。又如1988年1月,在台湾的康美籍宗亲林丽锋先生,受族亲委托,千里迢迢从台湾绕道日本,专程回祖国大陆,途经北京、福州、漳州,最后找到东山康美村。他说:“我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完成了台湾林氏乡亲的重托,寻找到了祖家康美村。现在台湾嘉义的康美林氏乡亲已发展到100多户了。”

林凤跟随郑成功去台湾的史实是:明末清初,郑成功把铜山(今东山)作为主要军事基地,在此招兵、驻军、操练水师、督造战船,发展抗清义军。据《台湾外记》载,当年郑成功派部将甘辉率兵到康美驻扎。《东山县志》(民国版)载,郑成功部将万礼到康美建城堡。城堡约1万平方米,长方形,城墙用三合土和石块砌成,间隔5米为一炮眼,现留下北门,有石匾“北勒石碣”,南门有石匾“南标铜表”,匾宽168厘米,高44厘米。城堡有郑成功练兵场,十分宽大。城堡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年郑成功部将就在城堡内练兵、招兵,林凤家就在城堡内的祠堂后面。

郑成功在康美驻军期间,许多康美村人主动参加郑成功部队,林凤便是其中之一。林凤参军时间约在清顺治十四年(明永历十一年,1657年),林凤时年28岁。郑成功得知林凤乃出身军门世家,十分器重,便委以重任,将他选入充当左虎卫、镇左协将,协助操练水师,成为自己的部将。

林凤收复、开发、保卫台湾的贡献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4月21日,林凤跟随郑成功渡海收复台湾,赶走荷兰殖民者。郑成功任命林凤率水师为前锋。林凤身先士卒,屡建战功。台湾收复后,林凤奉命率部队到台南县曾文溪北屯田,开荒种地,开辟营盘田。在他领导下,把一个荒芜的地区变成村社,荒地变成良田,成果显著。他为开发台湾披肝沥胆,作出了巨大贡献。

林凤因收复台湾和开发台湾立过大功,于康熙元年(1662年)官授统领水师署总兵、都督佥事。康熙二年(1663年)林凤34岁,癸卯科中武举人,任大武镇总兵,功加左都督。

清康熙三年(1664年),福建总督李率泰约合荷兰人攻打台湾。荷兰侵略者军队重占台湾鸡笼(今基隆),直至康熙七年(1668年)。郑成功的儿子郑经,命勇卫黄安督水陆诸军,并以林凤为先锋,进攻鸡笼荷兰侵略军。在郑军强大的攻势下,荷兰侵略者被打败撤出鸡笼逃遁。林凤在这次战役中勇敢战斗,奋不顾身,最后壮烈牺牲,为保卫宝岛台湾献出自己的年轻宝贵生命。时年是康熙七年(1668年)农历十月初五未时,林凤时年39岁。

两岸人民崇奉林凤

为纪念林凤之功绩,郑经将台湾林凤屯兵垦荒的台南曾文溪北命名为“林凤营”。林凤成为“林凤营”始祖,据传还建立将军庙奉祀。“林凤营”在台南县六甲乡六甲西2.5公里处,为龟港村一部分。“林凤营”是郑成功时代闽南人开发屯垦台湾的著名纪念地,名字沿用至今,常有人到此考察参观。此地属嘉南平原,盛产稻米、甘蔗、水果。现成为台湾一重要市镇和郑成功开发台湾纪念地。

为表彰林凤曾任统领水师署总兵官、都督佥事及他的卓著功勋,朝廷赐封“元戎”、“忠义”牌匾,今仍悬挂在康美村祖祠“林氏家庙”大厅。受祀台南忠烈祠,林凤墓原葬“林凤营”,其墓志铭仍珍藏于台北市“国立历史博物馆”。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统一台湾后,由其弟林凤翀(康熙五年武举,传亦为郑氏麾下将领)把林凤墓与夫人吴氏从台南迁回东山岛同葬于埔头村外埔山洋仔坑。墓葬至今完好,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墓志铭现仍存台北市国立历史博物馆。林凤及其族亲部分定居于台湾林凤营、宜兰、基隆、台南、彰化等地。林凤祖厝在康美村“楼内”(即康美郑成功城堡内)林氏家庙祖祠后面,现尚存。林凤为收复台湾开发台湾保卫台湾作出巨大贡献,他的事迹永载史册。两岸同胞永远纪念这位郑成功部将林凤。

在台湾的康美籍乡亲十分热爱家乡思念祖家,常回祖家寻根认祖,多次组织返乡省亲团,有一次组织“台湾康美林氏宗亲致敬团”近百人回乡探亲。台湾林氏乡亲还热心捐建中小学教学楼、广场、榕树公园等,设立教育奖励基金会等,台胞林氏宗亲说:“我们要认祖,加深骨肉情,让台湾林氏子孙,世世代代永不忘本!”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