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水墨画派 |
释义 | § 简介 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的画体。相传始于唐,成于宋,盛于元,明、清以来继续有所发展。 § 地位 以笔法为主导师,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取得”水晕墨章”的艺术效果。在中国画史上占重要地位。 § 新加坡水墨画派 新加坡水墨画的根源与风格承自上海“野逸”派系,范昌乾就曾在上海新华艺术大学求学,师从王个簃。新加坡水墨画历史也与南洋艺术学院(前南洋美专)的发展息息相关。学院于1938年成立,延续了上海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郭建超、蔡逸溪,《看新加坡水墨画的发展》,1993)参展艺术家洪雪珍便是南洋艺术学院美术系的主任。 在多元文化的新加坡,水墨画作为一个绘画媒介及传统,汇集了多种不同的美学理念及实践。新加坡第一代艺术家陈文希的作品,便在其油画及水墨作品中融入抽象创作的概念。这在国际上也是最早以水墨媒介来创作抽象画的尝试之一。 新加坡现代水墨也呈现了东南亚的题材,充分显示了水墨作为国际绘画语言的表现力,决不仅局限于单一文化。东南亚景观如婆罗浮屠及吴歌窟不时成为画中题材,代表了宗教、文化和美学的一个整合,是跨时代、跨民族、跨国界的象征。这在文化、族群复杂的新加坡和东南亚地区别具意义。如林子平一系列与印尼巴厘岛有关的创作,利用水墨的线条及笔触,表现巴厘岛上错落有致的田园风光,极富想象力。而陈建坡画中的印度老者、芭蕉等题材,更巧妙的与中国画笔墨技法,书、画、印三者结合成整体的方式,体现了有别于中国传统水墨神韵的东南亚或南洋风情。[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