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比阿斯坝 |
释义 | 比阿斯坝 Beas Dam 概 述 比阿斯坝(又称庞Pong坝)位于印度旁遮普邦喜马偕尔中央辖区、比阿斯(Beas)河上,距德里(Delhi)480km。工程主要用于灌溉、防洪和发电,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133m,水库总库容为85.7亿m3,电站装机容量为36万kW,灌溉面积160万hm2。工程于1963年开工,于1974年完工。 坝址处控制流域面积12560km2,其中的770km2为永久集雪区。流域内平均年降雨量为1770mm,多年平均径流量153亿m3,最大实测洪峰流量为16990m3/s(1974年)。万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33600m3/s,平均年输沙量为3500万t。坝址处所记录的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为47.8℃和0℃。水库死库容12亿m3,有效库容72.9亿m3,正常蓄水位时,面积254km2。 坝址基岩为砂岩、粘土页岩和粉砂岩。呈褶皱构造。粘土页岩成块状,压实性良好,但大部分未粘结。沙岩颗粒粗,成块状。这些岩层在受水浸泡后强度变低。 坝址处为地震活动区,地震设计水平加速度:土石坝0.12g;水下混凝土结构0.20g;其它混凝土结构0.15g。 枢纽布置 枢纽建筑物由大坝、溢洪道、灌溉引水隧洞以及发电引水隧洞和厂房组成。 心墙堆石坝坝顶长1950m,非溢流坝段长1848m,坝顶宽14m,包括上下游压重,最大底宽826m,坝体积3550万m3,心墙上游坡1∶1.0,下游坡1∶0.5;大坝上游坡1∶3,中部有6.1m宽马道,下游坡1∶2.5,中部有8.4m宽的马道。 发电和灌溉引水隧洞均由导流隧洞改建而成,内径均为9.15m。其中左边两条用作灌溉引水隧洞,右边三条作为发电压力管道。 两条灌溉引水隧洞长约1340m,从溢洪道引水渠下穿过,其出口在溢洪道出口下游。进口共分成4孔,用21.3m×3.2m的闸门控制,最大水头96.3m,每孔最大泄量226m3/s。 3条发电引水隧洞,在地下闸室内设有紧急事故闸门,洞室距坝轴线很近,洞长约755m,总引水流量1340m3/s,从坝体下穿过。 泄槽式溢洪道建于坝左端,最大泄流量12375m3/s。溢洪道顶部总宽102m,净宽89m。堰顶设有6扇14.48m×10.67m的弧形闸门,溢洪道槽呈矩形,宽度逐步增加,从顶部的102m增到消力池处的213m。消力池最大单宽流量为58m3/s。 电站厂房总装机36万kW(6×6万kW)。机组的设计净水头65.5m,水轮机为竖轴式混流式水轮机,转速166.7r/min。同步发电机的额定容量为67MVA。 工程施工 工程总开挖土石方量2340万m3,总填筑量土石方量3600万m3,混凝土112万m3,钢材11.2万t。 采用5条隧洞导流,洞径9.15m,总长4780m,衬砌厚76cm,最大泄量6730m3/s。右部3条隧洞虽然设有3m高的混凝土拦沙坝,但导流时仍有卵石进入洞内,底拱混凝土遭到严重磨损,当时洞内流速为12m/s。后用喷浆和干硬性混凝土修补。 大坝填筑时,严格控制含水量和填筑高差。心墙采用砂岩和粘土页岩的开挖混合料,填筑层厚20.3cm,用单脚碾碾压成15.2cm厚;反滤层采用人工级配的砂卵石,粒径不大于7.6cm,限制细颗粒含量,通200号筛孔的材料小于10%,填筑层厚35.6cm,用5t振动碾碾压4遍,上、下游坝壳采用河床砂、卵石、大卵石和漂石,最大粒径不受限制,含砂量不超过30%,填筑层厚61cm,用4t振动碾碾压8~10遍。 主要施工机械为:1.15~5.3m3挖土机23台,5.3~32m3运土机械100台,推土机71台,铲运机14台,平土机9台,羊脚碾17台,4~5t振动碾19台,洒水车3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