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永乐水电站 |
释义 | § 简介 永乐水电站 永乐水电站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的大渡河干流上。 电站采用无坝取水、引水式开发,引水隧道全长5200 km,(关于这个隧道具体长度,网上有两种说法,一说是5200km[1],另一说是约5千米[2])设计水头26.1m,装机容量58MW,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7652小时,多年平均年发电量4.124亿kWh,电站技术经济指标良好。 电站于2000年开工建设,2003年建成投产。 § 详细介绍 永乐水电站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大渡河干流上,为单一发电工程。电站采用无坝引水式开发,取水口位于成昆铁路关村坝车站下游大渡河左岸下棕坪溪附近,厂房位于金口河区永和镇左岸。电站装机54MW,年发电量4.124亿kW.h 。大渡河流域面积77400km2,干流全长1062km。根据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1985年完成的《大渡河流域水电规划报告》,干流共规划有17个梯级,其中龚嘴低坝(装机700MW)和铜街子电站(装机600MW)已建成发电,瀑布沟电站(装机3300MW)已完成初步设计。永乐水电站不在大渡河规划梯级之列,其开发涉及两个规划梯级:取水口位于规划的枕头坝梯级库区,厂房位于龚嘴加高方案库区。 1997年10月,金口河区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及其对电力的要求,在认真研究了大渡河整体规划报告,并充分考虑龚嘴加高方案和枕头坝电站近期开发条件后,决定兴建永乐水电站,使水力资源早曰发挥效益,远景则服从大渡河整体规划而改建成季节性电站。1997年12月,四川省计划委员会和四川省水利电力厅以川计(1997)能源1390号文“关于乐山市金口河区永乐水电站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同意开展永乐水电站前期工作。 1998年6月,四川乐山永乐电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四川省清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进行永乐水电站可行性研究。四川省清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接任务后,立即组织力量进行现场查勘、地形测量、地质勘探、水文测验等工作,并同时开展了设计工作,于1998年10月提出中间汇报成果。此后,利用枯水时段,开展了水下测量、水下钻探、水工模型试验等工作,并根据中间咨询意见,对设计进行了补充、深化与完善,于1998年3月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永乐水电站主体工程于1999年12月动工,2003年6月初第1台机组发电,同年10月1曰电站全面建成投产。 § 兴建过程 2004年4月18日上午9时许,位于乐昌市庆云镇永乐村的永乐水电站正式放水发电。该电站的建成投产,将使永乐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由过去不足3000元一跃达6万元以上,戴了多年的“贫困帽”也将随之摘除。 原来,乐昌市庆云锑矿在永乐村境内,村委当时年纯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1998年后,因庆云锑矿关闭停产,永乐村委返贫。2002年,市政协、市总工会到永乐村开展千村扶贫工程。市政协主席刘创、市总工会主席李萍亲自到永乐村进行调研,并翻山越岭实地考察,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经了解,永乐境内有坦溪贯穿而过,水利资源丰富。但由于县管的丰收水库和水电站在坦溪上游,建电站涉及到许多因素制约,永乐村民十多年来想办电站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为此,刘创亲自找来各级水利部门的负责人和水利专家研究协商,经过近半年的努力,建电站的诸多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2002年底,终于签定了由乐昌水利局牵头主办,让80千瓦给永乐村委以股金40万元入股,共同建设装机容量为790千瓦的永乐水电站建设合同。之后,市政协、市总工会又经多方努力,为永乐村建电站筹集捐资20万元,并与有关部门协商另20万元资金缺口由水利部门先行垫资。2003年5月,永乐水电站破土动工,工程建设期间,市政协和总工会还派专人驻村检查和帮助工作。在当地各级组织的帮助和支持下,永乐水电站终于建成投产。[3] § 工程建设单位 四川乐山永乐电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工程设计单位 四川省清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其他同名 工程概况 昭觉永乐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境内,永乐水电站位于美姑河一级支流竹核河上,是竹核河第二级水电站工程,是国家“送电到乡”工程项目,也是位于美姑河一级支流竹核河上引竹核一级电站尾水和竹核河水。电站距昭觉县城约20km,距西昌市约120km。工程区有宜(宾)西(昌)公路贯通,交通十分便利。工程流域地处高山区,分水岭海拔大都在2600m以上,流域内人类活动频繁,人口集中,为昭觉县的农耕区。 电站采用拦河闸引水式开发,通过1.56km长渠道进入压力前池,引水压力钢管长约362m,厂区位于乌坡乡乌坡村,发电尾水注入竹核河。电站设计水头146m,引用流量5.98m3/s,总装机容量6400kW(2×3200kW)。保证出力1995kW,多年平均发电量4165.9万千瓦时,具有日调节能力。电站由取水枢纽、引水工程压力管道和厂区枢纽组成。 施工条件 1、自然条件 流域概况:进水口地理坐标为东经102°56’ 04”,北纬28°4’43 ”,厂房地理坐标东经102°57’ 44”,北纬28°4’26 ”,进水口以上流域面积90.8km2,河长17.04km,比降32.8‰,厂房以上流域面积97.2km2,河长20.54km,比降30.9‰。 进水口以上河流由南北两支流汇合而成在流向东北方。分水岭高程大都在2600mm以上,最高处高程2900m。流域平均高程2100m左右。 进水口以上竹核河沿程比变化较大,上游河道陡可达40‰,进入竹核平坝后变缓,仅为10‰,两支流汇合后比降又变大,为63‰。流域内主要出露岩层为玄武岩、灰岩,也分布有砂岩、页岩。土壤以山地黄土壤为主。流域内植被较差,森林覆盖仅为10%,多数分布在上游,树种主要为松树和杂树。 2、水文气象 工程区年平均气温13.2℃,极端最高气温36.4℃,极端最低气温-18.6℃,多年平均降雨1000mm左右。每年的6~10月为丰水期,12月至翌年的4月为枯水季节,平水期为5~10月。工区所在地区为季风亚热带气候,一年之中气候温和,日照较多、干湿分明。每年的4~10月为雨季,11月至翌年3月为旱季。 3、工程地质 (1)工程区位于大凉山山系中部的竹核盆地中,海拔1700~1900m。盆中第四系堆积物发育,厚10~30m,有阶地和洪积扇地貌。测区附近以高中山、单面山宽脊沟谷地形为主,该区沟谷深切,多呈“V”字型,谷深坡陡,基岩裸露。工程区出露地层有:志留系中统石门坎组(S2s)二迭系下统栖霞+茅口组(P1q+m)、二迭系上统玄武岩(P2β)、三迭系下统(T1)、三迭系中统(T2)和第四系全新统(Q4)不同成因地堆积层。测区大地构造在康滇块隆东侧,成都师宗块陷中段西部,即凉山褶断带东部地乌坡向斜。乌坡向斜位于乌坡村一带,呈短轴状,长约12km,宽约4km;向斜保存完整,方向由南向北呈NNW-NS-NE变化,地层主要有中生代三迭系、上古代二迭系玄武岩组成,东翼产状270<20-30°;西翼产状为70-90<40-60°。在乌坡大桥附近竹核河右岸向斜两翼地层发生倒转。根据1:400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该工程地震基本烈度为VII度。 (2)取水枢纽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区位于大凉山系中部的竹核盆地中,海拔1700m~1900m。盆中第四系堆积物发育,厚10~30m,有阶地和洪积扇地貌。测区附近以高中山、单面山宽脊沟谷地形为主,该区沟谷深切,多呈“V”字型,谷深坡陡,基岩裸露。测区大地构造处在康滇块隆东侧,成都师宗块陷中段西部,即凉山褶段带东部的乌坡向斜,该区出露地层复杂,褶皱、断层构造较发育。 取水枢纽位于竹核河温泉东侧不规则“V”河谷上。谷宽10~20m,河床比降大,为32.8‰。河床两岸基岩裸露,出露岩层以二迭系下统栖霞茅口灰岩为主,中夹玄武岩。右岸岸坡陡峻,地形坡度40~60°。取水枢纽区有断层(F1)、f2和f3出露,F1断层出露在该坝轴线以上约100m,该断层走向北北西,倾角80度,破碎挤压带宽约2m;f2、f3位于坝轴线以上约30~40m,走向160~220度,倾角40~64度,f2与f3之间为破碎的玄武岩,呈碎块状。由于断层面陡倾,对工程区建筑物影响不大。该坝址处基岩裸露,岩性为二迭系下统栖霞茅口灰岩,推测强风化层厚度2m左右,为弱风化灰岩,坝基置于该灰岩层中,取水枢纽左右坝肩基岩裸露,出露二迭系下统栖霞茅口灰岩,岩石坚硬,节理裂隙较发育,岩石较破碎,溶蚀现象明显,为强风化灰岩。 工程区内含水地质层有灰岩、白云质灰岩、玄武岩及第四系各种成因类型的堆积层。其赋存地下水类型有基岩裂隙水、隙水及岩溶水、由于该区山高坡陡,地下水出露点较低,沿引水渠道有多处泉水出露,流量平均约0.3L/s。经水质检验分析和收集前人工作资料,该地下水无分解性、结晶性和结晶分解复合性侵蚀,可以作生活用水和砼用水。 (3)厂区枢纽工程地质条件 永乐水电站厂房工程位于竹核河左岸的平台上,平台高出河水面2~5m,岩性为冲积砂卵砾石层,夹大量漂石,漂卵石由灰岩、玄武岩、砂岩等组成,推测厚度大于5m。厂房基础置于砂卵砾石层上,其中有2~3m的沙、泥软弱夹层,设计和施工按软基处理。物理力学指标为:摩擦角φ=30~33°,内聚力C=0.00~0.01,变形模量Ea=25~40MPa,允许流速V=1.8~2.5m/s,承载力[R]=0.2~0.4MPa,开挖边坡比1:0.75~1:1。 工程开工日期:2003年10月18日 本标完工日期:发布开工令之后的9个月内完工。[4]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