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板1 [bǎn ㄅㄢˇ]

[《广韵》布绾切,上潸,帮。]

1“然精微所在,则亦深自祕惜,掩关而理,学子皆不得见。 征南 从楼上穴板窥之,得梗概。”2.泛指板状的扁平之物。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乌龟怯姦怕寒,缩颈以壳自遮,终令 夸蛾 抉女出,卜师烧锥灼,满板如星罗。”此称龟腹甲。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赵安定提研制》:“《砚谱》称 唐 人最重 端溪 石,每得一佳石,必梳爲数板,用精铁爲周郭。”此称砚石。3.板筑用的夹板。《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陈 人城,板队而杀人,役人相命,各杀其长。”《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王试度其功。 癸 四板, 射稽 八板。” 陈奇猷 集释:“古者以夹板实土爲墙,因以板计功。” 宋 周密 《浩然斋意抄·栽》:“《左传》‘水昏正而栽’,今筑墙之板也。”4.笏,手板。古代官吏上朝时所执的记事板。《后汉书·礼仪志中》:“正德曰:‘八能士各言事。’八能士各书板言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自 汉 置八仪,密奏阴阳,皁囊封板,故曰封事。” 唐 韦应物 《发广陵留上家兄兼寄上长沙》诗:“家贫无旧业,薄宦各飘飏,执板身有属,淹时心恐惶。”《宋史·陈恕传》:“ 恕 每便殿奏事, 太宗 或未深察,必形诮让。 恕 歛板踧踖,退至殿壁负立,若无所容。” 清 黄宗羲 《参议阎公神道碑》:“公既不得行其志……遂投板弃官而去。”5.诏书。《後汉书·杨赐传》:“宜絶慢慠之戏,念官人之重,割用板之恩,慎鱼贯之次。” 李贤 注:“板,谓诏书也。” 南朝 宋 鲍照 《转常侍上疏》:“即日被中曹板转臣爲左常侍。臣自惟常人,触事无可,谬被拔擢,实爲光荣。”6.指皇帝册封委任下属官员。《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 桂阳 之役, 太祖 出顿 新亭垒 ,板 嶷 爲宁朔将军,领兵卫从。”《魏书·敬宗孝庄帝纪》:“又诏 上党 百年以下九十以上板三品郡,八十以上四品郡,七十以上五品郡。” 晋 、 南北朝 时,诸王及大臣对属官的任命亦称板。《南齐书·褚炫传》:“ 宋 义阳王 昶 爲太常,板 炫 补五(品)官。”《北史·沈文秀传》:“ 房天乐 者, 清河 人,滑稽多智, 文秀 板爲长史。”参阅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白板天子》。7.文书;簿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范甯 作 豫章 ,八日请佛有板,衆僧疑,或欲作答。有小沙弥在坐末,曰:‘世尊默然,则爲许可。’衆\\\\\\\\\\\\从其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露板以宣衆,不可使义隐。”参见“ 板册 ”、“ 板籍 ”。8.见“ 板板 ”。9.迟滞;静止。 唐 李商隐 《玄微先生》诗:“树栽嗤 汉帝 ,桥板笑 秦皇 。” 朱鹤龄 注引《三齐略记》:“ 始皇 作石桥,欲过海看日出处。有神驱石下海,石去不速,神辄鞭之,石皆流血。”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守道惭无补,趋时愧不臧……忸恨山思板,怀归海欲航。”10.谓书法、神态、文章等呆板。 宋 韩拙 《山水纯全集·论用笔墨格法气韵之病》:“古云,用笔有三病:一曰板病,二曰刻病,三曰结病。板病者,腕弱笔痴,取与全亏,物状平匾,不能圆浑者,板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科诨》:“然爲浄丑之科诨易,爲生旦外末之科诨难。雅中带俗,又於俗中见雅;活处寓板,即於板处证活。”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我对于〈文新〉的意见》:“论文看起来太板,要再做得花色一点。”11.指古板,陈旧。《红楼梦》第十七回:“ 贾政 道:‘难道 淇水 、 睢园 不是古人的?’ 寳玉 道:‘这太板了,莫若“有凤来仪”四字。’”板,一本作“ 板腐 ”。参见“ 板腐 ”。12.谓结成硬块。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菽》:“凡种緑豆,一日之内,遇大雨板土,则不復生。”参见“ 板结 ”。13.谓面孔绷紧。表示不悦、严肃或冷淡。《官场现形记》第五五回:“制臺听了,面孔一板道:‘你这人真好糊涂!’”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十五:“‘我们信教的还不能卖女儿求自己的富贵!’ 龙树古 板着面孔,代表着上帝的尊严。” 王统照 《沉思》:“但青年却板起冷酷苍白的面目对她,有时向她脸上用力看一看。”14.乐器中用以按拍的拍板。 隋炀帝 《望江南》词:“檀板轻声银甲缓,醅浮香米玉蛆寒。醉眼暗相看。” 唐 崔珏 《和人听歌》之二:“红脸初分翠黛愁,锦筵歌板拍清秋。”《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二年》:“ 全忠 与之宴, 胤 亲执板,爲 全忠 歌以侑酒。” 胡三省 注:“板,拍板也。古乐无之。 玄宗 时,教坊散乐用横笛一,拍板一,腰鼓三,後人因之,歌舞率以板爲节,以木若象凡八片,以韦贯之,两手各执其外一片而拍之。” 元 杨立斋 《哨遍》套曲:“锣敲月面,板撒红牙。” 清 洪昇 《长生殿·惊变》:“不须他絮烦射覆藏鈎,闹纷纷弹丝弄板。”15.指戏曲唱腔中的节拍、节奏。 明 魏良辅 《曲律》:“惟腔与板两工者,乃爲上乘。” 清 李渔 《闲情偶寄·演习·授曲》:“字头、字尾及馀音,皆爲慢曲而设。一字一板或一字数板者,皆不可无。” 梅兰芳 《谈〈杜丽娘〉》:“关于唱曲的方法, 魏良辅 先生曾经说过,要字清,腔纯,板正。”16.印刷书画的印板。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甫锓木,亦以有不应言者,旋被旨毁板。” 明 沈德符 《顾曲杂言·白练裙》:“次年, 李九我 署南礼部,追书肆刻本,毁其板,然已传播远近矣。”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而此地印费贵,每板三元,记得先生言 北平 一元即可,若然,则四十板可省八十元。”17.谓镂板印刷。 宋 洪迈 《容斋四笔·蒋魏公逸史》:“且板行之,传之天下後世。”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 李屏山 ﹞又多爲浮屠作碑记传贊,往往诋訾吾徒。诸僧翕然归嚮,因集以板之,号《屏山翰林佛事》。”18.书籍、碑帖的版本。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一·巾箱板》:“今人以小板书册爲巾箱板,以其可置於巾箱也。”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碑帖·唐九成宫醴泉铭》:“惟吾乡 秦 氏有旧本,千金不易。有 秦仲坚 者遂取翻刻,以售於人,谓之 秦 板。”如: 宋 板; 明 板。19.笞刑刑具。亦为用刑时的计数单位。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四折:“既然 韩解元 在此替你哀告,这四十板便饶了。”《清通典·刑一》:“定狱具之图,一曰板,以竹篦爲之,大头径二寸,小头径一寸五分,长五尺五寸,重不得过二斤。”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後杂谈》:“ 秦王 孙可望 杀了 陈邦传 父子,御史 李如月 就弹劾他‘擅杀勋将,无人臣礼’,皇帝反打了 如月 四十板。”20.指铸钱的模子。《清文献通考·钱币一》:“民间日用小钱久已剔除,其馀官板制钱,或因行用日久,稍有边幅不整及顔色微暗者,见饬呈缴给价解局改铸。”参见“ 板板六十四 ”。21.指棺椁之材。《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客人若要看寿板,小店有真正 婺源 加料双拼的在里面;若要见成的,就殿中但凭拣择。?里有板没有?’ 晁大舍 道:‘家里虽有收下的几付,祇怕用不着的。’”《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到了我庆八十的这年,又有位 四川 的木商朋友,送了我副上好的 建昌 板。”22.特指 明 代宦官的一种乘舆。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板,其制如牀,面高五尺许,於偏後些安一椅圈,前後以粗绒绳拴,用槓二条斜插擡走,离地尺许。凡司礼监掌印秉笔年老者方私置坐之。”23.数量词。古代表示墙垣长度或宽度的单位,其制不一。《公羊传·定公十二年》:“雉者何?五板而堵,五堵而雉,百雉而城。” 何休 注:“八尺曰板。”《战国策·秦策四》:“决 晋水 以灌 晋阳 ,城不沈者三板耳。” 姚宏 注:“广二尺曰板。”《诗·小雅·鸿雁》“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毛 传:“一丈爲板,五板爲堵。” 郑玄 笺:“《春秋传》曰:‘五板爲堵,五堵爲雉。’雉长三丈,则板六尺。”《新唐书·韩游瓌传》:“ 游瓌 遣兵筑 丰义 ,纔二板而溃。”《宋史·五行志一上》:“ 建昌军 大水,城不没者三板。”24.数量词。印刷书画所用印板的计数单位。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技艺》:“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爲一板。”25.数量词。用为书画的计数单位。一板,犹言一幅,一页。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寺有 唐 画罗汉一板,笔迹超妙,眉目津津,欲与人语。”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三折:“我上学读了八年光景,一本《蒙求》还有五板不曾记得。”26.数量词。房屋和他物的计数单位。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卷十一:“流民入山者……数年有收,典当山地,渐次筑土屋数板。”如:三板豆腐。27.“ 闆 ”的简化字。

【板人】反应迟钝的人。 明 李贽 《四书评·论语·阳货》:“‘割鷄焉用牛刀’,乃是夫子喜极,故反言之。不料 子游 不解,认真起来。夫子衹説他‘是’,自家反招一个‘戏’语,何等圆活,真个是时中圣人。吾辈从此亦得待板人之法。”

【板刀】短柄的窄而长的刀。《水浒传》第三七回:“那艄公便去艎板底下摸出那把明晃晃板刀来。”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车边上挂着兵,有的背着扎红绸的板刀。”

【板刀面】江湖黑话。喻杀人后丢入水中。《水浒传》第三七回:“只见那梢公放下橹,説道:‘你这个撮鸟!两个公人,平日最会诈害做私商的人,今夜都撞在老爷手里。你三个都是要喫板刀面?却是要喫馄饨……若还要喫板刀面时,俺有一把泼风也似快刀在这艎板底下,我不消三刀五刀,我只一刀一个,都剁你三个人下水去。’”

【板上砸钉】见“ 板上钉钉 ”。

【板上钉钉】比喻事情已定,不容变更或说话算数。 王蒙 《蝴蝶》:“ 海云 是已经定性、已经作了板上钉钉的正式结论的阶级敌人。” 单学鹏 《巧哥儿》:“板上钉钉咧,这门亲事我包下了。”亦作“ 板上砸钉 ”。 苗培时 《矿山烈火》:“大英雄说话板上砸钉,你既然还愿意给弟兄们办事,那就看你说的吧。”

【板巾】道士戴的帽子。俗称瓦楞帽。《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 嬾龙 应允,即闪到 白云 房,将衆道常戴板巾尽取了来。”

【板子】1.木质板状物的通称。《朱子语类》卷九十:“士人家用牌子。曰:‘牌子式当如何?’曰:‘ 温公 用大板子,今但依 程氏 古式而勿陷其中可也。’”此指神主牌子。 张天翼 《欢迎会》:“台上动起刀枪来。后台的人拿棍子敲着板子,当做枪声。”此指壁板。 菡子 《致江幼农》:“﹝妈妈﹞说你发着烧喘着气还在写,她把你的板子和稿纸抢走了。此指书写用的托板。”2.旧时用竹片制成的笞刑刑具。《儒林外史》第四回:“明日早堂,将这老师夫拿进来,打他几十个板子。”《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钦差又传出话来,叫首县预备十副新刑具,鍊子、桿子、板子、夹棍,一样不得少。”3.指体罚用的竹片或木板。 张天翼 《春风》:“接着他又表示奇怪--为什么学校当局不许老师打人,不然的话,学校里可以定做几块板子。”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母亲打她不用板子,不用棍子,却喜欢用手拧,用牙齿咬。”4.指印版。 茅盾 《子夜》九:“那两个穿黑大衫的,模样儿就同 荪甫 公馆里的保镖像是一副板子里印出来。”

【板牙】1.方言。门牙。 柳溪 《四姊妹》:“他微笑着,露出长板牙说:‘……我们这次来是专程探望您的。’”2.方言。臼齿。3.切削外螺纹的刀具。

【板瓦】覆盖屋顶用的一种大瓦,瓦面较宽,弯曲度较小。 西周 时已用于宫室建筑。《光明日报》1979.7.25:“ 扶风县 法门公社 召陈村 西周 中晚期的宫室建筑,已发现八处……房屋顶部已用大量的瓦覆盖,现已发现的带有瓦钉、瓦环的板瓦、筒瓦及不同纹饰的瓦约有数十种之多。”

【板升】蒙语“房舍”之意。源于汉语。 明 朝后期中原的汉族兵民迁徙到 俺答汗 统治的 土默特 地区,在那里修筑房舍,开垦荒地,建立村落,从事农、副、手工业生产,向 俺答汗 等领主交纳租税。当地蒙古族将这些房舍、村落和汉族百姓称为“板升”。后亦泛指土木建筑的房舍、城堡及周围的园田。 明 末, 後金 与 明 交接地带汉人建立的村舍也被称作“板升”。《明史·鞑靼传》:“时 富 ( 丘富 )等在敌,招集亡命,居 丰州 ,筑城自卫,搆宫殿,垦水田,号曰板升。板升,华言屋也。”

【板片】印刷用的雕板。一板称为一片。《清会典事例·内务府·聚珍馆摆板》:“ 乾隆 三十八年奏准,刊刻《四库全书》,所用板片浩繁,莫若刻成枣木活字套板一份,刷印各种书籍。” 叶德辉 《书林清话·板片之名称》:“此板之称片,习见於 元 明 诸书。而 明 《南雍经籍考》之载板片数目,盖相沿久矣。”

【板心】指线装书书页正中折叠的空白部位。 罗振常 《善本书所见录》卷一:“《九经白文》, 宋 巾箱本……板心下方书刻工名。”

【板户】沿海以煎盐为生的人家。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江苏栟茶场灶民折毁如皋学堂》:“ 松江府 属 奉贤县 之板户,亦因饥滋事。”原注:“沿海煎盐者名曰板户。”

【板本】1.版印的书籍。相对于抄本而言。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技艺》:“板印书籍, 唐 人尚未盛爲之。自 冯瀛王 始印五经,已後典籍,皆爲板本。”《宋史·儒林传一·邢昺》:“臣少从师业儒时,经具有疏者百无一二,盖力不能传写。今板本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辰之幸也。”《元代白话碑集录·1296年重阳洞林寺藏经记》:“京师 宏法寺 素有板本,惟其楮墨之工,爲费不赀。”2.指一书经多次传抄或印刷而形成的不同的本子。 清 叶名沣 《桥西杂记·藏书求善本》:“ 昭文 张氏 《爱日精庐藏书志》亦讲求板本,是近时书目中之最佳者。”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请为我在旧书坊留心两种书,即《玉历钞传》和《二十四孝图》,要木板的, 中国 纸印的更好。如有板本不同的,不妨多买几种。”

【板本学】研究书籍不同版本的年代、特征、差异及鉴别其真伪、优劣之学。 叶德辉 《书林清话·板本之名称》:“雕板谓之板,藏本谓之本,藏本者官私所藏未雕之善本也。自雕板盛行,於是板本二字合爲一名……自 宋 尤 袤 遂初堂 、 明 毛晋 汲古阁 及 康 、 雍 、 乾 、 嘉 以来各藏书家龂龂於 宋 元 本旧钞,是爲板本之学。”

【板平】1.谓抹平,弄平。 闻一多 《志愿》诗:“银箔似的溪面一意地,要板平他那难看的皱纹。”2.形容面部表情严肃而没有变化。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三章:“代表主任对这个大庄稼院的家长拿出粮食来帮助困难户,抱着很大希望。但是 郭世富 脸色板平。”

【板田】土壤板结的田。 云南省 彝族史诗《梅葛》:“ 耿马 制定山 ,有三坵板田,有三坵蒿子地,那就是撒花的田,那就是种花的地。”

【板仗】即按拍的拍板。 明 徐渭 《渔阳三弄》:“他那里开筵下榻,教俺操槌按板,把鼓来挝……这槌是你肘儿下肋巴,这钉孔儿是你心窝里毛窍,这板仗儿是你嘴儿上撩牙。”

【板令】1.律令,法令。《後汉书·应劭传》:“窃不自揆,贪少云补,辄撰具《律本章句》、《尚书旧事》、《廷尉板令》……凡二百五十篇。”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 汉 有尉律,廷尉所用之律。”2.诏令。《世说新语·方正》“ 高贵乡公 薨” 刘孝标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 曹髦 ﹞曰:‘ 司马昭 之心,路人所知也。是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 王经 谏不听,乃出怀中板令投地曰:‘行之决矣!’”

【板印】指雕板印刷。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技艺》:“板印书籍, 唐 人尚未盛爲之。”

【板册】户口册。《元诗纪事·宁都州民歌》“去年雪,今年雨,微 计侯 ,那得此” 陈衍 辑引《江西通志》:“ 计初 , 浮梁 人,授 宁都州 同知,覈板册以定赋,出寃狱以正刑,上下推服p; 周亮工 《书影》卷四:“客刻《叔度集》,予爲之序,板式精好。” 罗振常 《善本书所见录》卷一:“《详注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二十五卷, 麻沙 本,……如 元 板式,似 嘉靖 刻。”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费如许气力,而板式不能如一,殊为憾事。”2.戏曲唱腔的节拍形式。 欧阳予倩 《<中国戏曲研究资料初辑>序言》:“但是它(昆曲)毕竟有限度,曲牌的限制,板式的限制,套数的限制,绑得紧紧的,很难放开。” 叶德均 《明代南戏五大腔调及其支流》:“‘四平’是指格律较宽、速度较快、句尾落四拍子的板式。”

【板行】1. 晋 、 南北朝 大臣任命僚属谓之“板行”,以示与朝廷诏授有别。《南齐书·荀伯玉传》:“ 伯玉 少爲 柳元景 抚军,板行参军。”《南史·檀珪传》:“ 元徽 中, 王僧虔 爲吏部尚书,以 珪 爲征北板行参军。” 清 成瓘 《篛园日札·官府中琐语琐事之沿》:“ 晋 宋 署官,多由板行。余谓此犹今所云宪牌委署耳。”2.雕板印刷发行。 元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中:“ 陈起 宗之 ……刊 唐 宋 以来诸家诗颇详备,亦有《芸居吟稿》板行。”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曲·金瓶梅》:“此等书必遂有人板行,但一刻则家传户到,坏人心术。”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 宋 末 汶阳 王质 ,号 雪山先生 ,著《诗经总闻》二十卷……三百篇皆自创己意而解之,惜无力板行之耳。” 叶德辉 《书林清话·刊刻之名义》:“刻板盛于 赵宋 ,其名甚繁,今据各本考之,曰雕,曰新雕……曰板行,皆随时行文,久而成爲习语。”

【板肋】指胸部或背部结实隆起的肌肉。《三国演义》第二八回:“山上有一个 关西 人,姓 周 ,名 仓 ,两臂有千斤之力,板肋虬髯,形容甚伟。”《水浒传》第十五回:“胸前一带盖胆黄毛,背上两枝横生板肋。”

【板羽球】球类活动的一种。活动时,双方隔网用木板拍子往返拍打上插羽毛的半圆形胶皮球。亦指板羽球活动所用的球。

【板花】被用板子打后,屁股上留下的伤痕。《冷眼观》第三回:“不必同这初出茅庐的东西多讲,权且把他裤子褪下,验一验,看可有板花,再拖他进局去。” 谢觉哉 《脱裤子》:“从前官衙门打老百姓的屁股要脱裤子的,打过的伤痕叫‘板花’。”

【板芭】用木片围成的篱笆。 明 冯惟敏 《朝天子·东村楼成》曲之二:“望家,看瓜,小可成间架……板芭,草榻,高卧无惊怕。”

【板车】一种人力或兽力牵引的大车。有双轮、三轮或四轮的。 鲁迅 《且介亭杂文·寄<戏>周刊编者信》:“该是大车,有些地方叫板车,是一种马拉的四轮的车,平时是载货物的。” 老舍 《女店员》第三幕:“今儿个夜里到马路上练板儿车去,就不至于碰到墙上去了。” 鄢国培 《巴山月》第四章:“码头上要人从江边推板车上斜坡,我跟一群小伙伴去了,这钱是我挣来的。”

【板位】古代百官朝见皇帝之前按品秩发的位次牌。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三:“曾有口号一絶:‘隔夜端门分板位,平明簪笏列鸳行。紫云低覆千官入,润作金炉百和香。’”

【板角】牛角。代指牛。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南郭秀才》:“槽头喂板角之青,力能耕地;门前拴粉嘴之白,喊可惊天。”

【板庋】放置器物的木板架子。 宋 洪迈 《夷坚丁志·蔡河秀才》:“见牀内小板庋上,乌纱帽存。”

【板直】古板耿直。《歧路灯》第五回:“叫他出这宗银子打点书办,他那板直性格,万不肯办。”《歧路灯》第九五回:“那知学臺乃是个理学名儒,板直大臣。” 许地山 《铁鱼底鳃》:“这位发明家底性格是很板直的,不大认识他的,常会误以为他是个犯神经病的,事实上已有人叫他做‘戆雷’。”

【板板】1.乘戾,反常。《诗·大雅·板》:“上帝板板,下民卒瘅。” 毛 传:“板板,反也。” 孔颖达 疏:“《释训》云:‘板板,僻也。’邪僻即反戾之义,故爲反也。”2.形容表情冷淡、严肃。《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若説是有情,如何眉梢眼角,不见些些光景,只是恁等板板地。” 朱自清 《海行杂记》:“那学生后来终于添了一些钱重交给他;他这才默然拿走,面孔仍是板板地,若有所不屑然。” 茅盾 《色盲》:“但是 何教官 的猫脸上却是板板地没有一条皱纹。”

【板板六十四】 宋 时官铸铜钱,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减。后因以“板板六十四”比喻刻板不知变通。 清 范寅 《越谚·数目之谚》:“板板六十四,铸钱定例也,喻不活。” 王安忆 《绕公社一周》:“这个人板板六十四,不通人情。”参见“ 板 ”。

【板板正正】1.犹言平平正正。 白峰溪 《明月初照人》第二幕:“她从炕柜里取出一个板板正正的布包。”2.形容表情严肃。如: 李老师 的面孔突然变得板板正正,顽皮的孩子顿时给镇住了。

【板刺】犹名片。古时书写名字于竹木片上,作访问通名之用。《南史·虞荔传》:“王欲见 荔 , 荔 辞曰:‘未有板刺,无容拜谒。’”

【板儿】1.木板。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二折:“三十年前解开你(指柳树精),都是板儿。”2. 明 清 时铜钱的俗称。多指劣钱。 明 董谷 《碧里杂存·板儿》:“ 正德 丁丑,余始游京师。初至,见交易者皆称钱爲板儿,怪而问焉,则所使者皆低恶之钱,以二折一,但取如数,而不视善否,人皆以爲良便也。既而南还,则吾乡皆行板儿矣。好钱遂阁不行。” 清 翟灏 《通俗编·货财》:“今京师犹有以二折一之例,但呼小钱。其好钱乃谓之老官板儿。”3.指戏曲、乐曲唱腔中的节拍。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审音》:“唱有三紧:一要调儿记得远;二要板儿落得稳;三要声儿唱得满。”《红楼梦》第二八回:“﹝ 寳玉 ﹞唱完,大家齐声喝采,独 薛蟠 説:‘没板儿!’”

【板斧】1.扁平而宽的大斧头。古代多用作兵器,亦为樵采的工具。《水浒传》第四一回:“那 黑旋风 李逵 听得,大吼了一声,提两把板斧先出庙门。”《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田氏 ﹞即命老苍头伏侍王孙,自己寻了砍柴板斧……觑定棺头,双手举斧,用力劈去。”2.比喻压服人的强硬手段。 鲁迅 《<故事新编>序言》:“这时我们的批评家 成仿吾 先生正在创造社门口的‘灵魂的冒险’的旗子底下抡板斧。” 郑集思 《我们和“苏维埃”》:“上次那 张 政工还有两三下板斧:‘再捣蛋,扣你奖金。’”

【板卒】筑城的役卒。《魏书·杨侃传》:“ 魏 始於 马头 置戍,如闻復欲修 白捺 旧城。若尔,便稍相侵逼。此亦须营 欧阳 ,设交境之备。今板卒已集,唯听信还。”

【板油】猪的体腔内壁上呈片状的脂肪。 张天翼 《清明时节》:“猪油呢,差不多用了--唵,两斤板油只熬得……”《雨花》1981年第4期:“食品公司跟着批给 朱乔甫 二百斤板油,并派人送上门。”

【板定】肯定;必定;一定。 茅盾 《子夜》八:“市场上的筹码既然板定要陆续增加,市场的变化也就一天比一天厉害。”

【板官】 晋 、 南北朝 时,诸王及大臣得自委任属官,在板上书授官之辞,谓之“板官”。《魏书·邢峦传》:“诏曰:‘ 峦 至彼,须有板官,以怀初附。’”《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 魏郡 太守遣兼丞 张含 賫板诏书印绶,假臣爲 平原 内史” 唐 李善 注:“凡王封拜,谓之板官。” 明 杨慎 《丹铅总录·虎爪板》:“ 晋 宋 之代,大臣皆得自辟除官属,以板召,谓之板官。”参见“ 板行 ”。

【板房】1.内廷处理诏书公文之处。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奈 王体乾 党附无骨,而逆 贤 不识字,遂公然於 乾清宫 大殿上看文书,或 懋勤殿 板房看文书,硬拆实封,高声朗诵。”2.用木板隔成的房间。亦指用木板搭建的简陋房屋。 麦云 《第一次出击》:“老大爷看看窗外的大雪,说:‘那么,你睡我的小板房吧,我搬出来睡火炕。’”

【板门】木板门。 元 无名氏 《朱砂担》第二折:“遮莫你板门似手掌儿,也掩不得俺这叫屈的口。”《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阴捕将板门擡 秀童 到於家中,用粥汤将息。”《儒林外史》第十九回:“﹝ 匡超人 、 潘三 ﹞同着一直走到一个巷内,一带青墙,两扇半截板门,又是两扇重门,进到厅上。” 杨朔 《潼关之夜》:“板门轻快地推开,那位青年军人站在我的眼前。”

【板刷】板面较宽、毛较粗硬的无柄刷子。多用以洗刷衣服、鞋子等。《小说月报》1983年第5期:“看见她用板刷蘸着河水刷鞋子,鞋底边沿显出一道好看的白棱。”

【板牀】1.指木板坐榻。《後汉书·独行传·向栩》:“常於竈北坐板牀上,如是积久,板乃有膝踝足指之处。”《南史·傅昭传》:“常插烛板牀, 明帝 闻之,赐漆盒烛盘。”《红楼梦》第五五回:“那时 赵姨娘 已去,三人在板牀上吃饭。”2.指木板:“七尺低低板牀,三椽窄窄书房,苇子帘,梅花帐,抵多少画阁兰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入到房里,祇见安放了一张板牀,高高的挂了一顶洋布帐子。” 丁玲 《梦珂》三:“夜色来了。 梦珂 从那小板床上起来,轻轻一跳便跳在桌子旁边。”

【板城渚口】古代 黄河 中段的重要渡口。故址在今 河南 荥阳县 汜水镇 东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 河 水又东迳 板城 北,有津,谓之 板城渚口 。”亦省称“ 板渚 ”。《隋书·炀帝纪上》:“﹝ 大业 元年﹞发 河 南诸郡男女百馀万,开 通济渠 ,自 西苑 引 谷 洛 水达於 河 ,自 板渚 引 河 通於 淮 。”

【板荒】多年废耕而板结的荒地。《清史稿·食货志一》:“﹝ 端方 ﹞上言 苏 舯峄奶锊幌露兮磐蚰叮肓顨v年报荒者定爲板荒,馀新荒许各户指报豁粮,俱由局招垦,则虚荒易查。”

【板胡】胡琴的一种。琴筒以薄木板蒙面,故名。发音高亢,为梆子腔的主要伴奏乐器。

【板屋】用木板搭盖的房屋。《诗·秦风·小戎》:“在其板屋,乱我心曲。”《汉书·地理志下》:“ 天水 、 陇西 ,山多林木,民以板爲室屋……故《秦诗》曰‘在其板屋’。” 唐 王维 《送李太守赴上洛》诗:“板屋春多雨,山城昼欲阴。” 清 归庄 《湘云阁记》:“其尤絶者爲 湘云阁 ,盖板屋而铺以湘妃竹,斑然可爱。”

【板桐】古代传说仙人所住之山名。《楚辞·严忌<哀时命>》:“擥瑶木之橝枝兮,望 阆风 之 板桐 。” 王逸 注:“ 板桐 ,山名也。” 三国 魏 嵇康 《游仙诗》:“蝉蜕弃秽累,结友家 板桐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崑崙之山 三级:下曰 樊桐 ,一名 板桐 ;二曰 玄圃 ,一名 阆风 ;上曰 层城 ,一名 天庭 。”

【板栗】1.木名。即栗树。 宋 唐慎微 《证类本草·果·栗》:“又有板栗、隹栗,二树皆大。”2.指其果实,即栗子。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一·栗》:“栗之大者爲板栗,中心扁子爲栗楔。稍小者爲山栗。山栗之圆而末尖者爲锥栗。”

【板桌】只有板面而无抽屉的桌子。 鲁迅 《彷徨·在酒楼上》:“我转脸向了板桌,排好器具,斟出酒来。” 茅盾 《子夜》十三:“老太婆愈说愈愤激,不哭了,摸到板桌边擦一根火柴,点着了煤油灯。”

【板笏】即笏,手板。《初刻拍案惊奇》卷七:“ 玄宗 问道:‘尊师有道术,可使朕到月宫一游否?’ 法善 道:‘这有何难?就请御驾啓行。’説罢,将手中板笏一掷,现出一条雪鍊也似的银桥来,那头直接着月内。”

【板脂】即板油。《西游记》第九四回:“ 八戒 道:你那里知,俗语云:‘吃了饭儿不挺尸,肚里没板脂。’”参见“ 板油 ”。

【板书】1.在笏板上书写奏章。《後汉书·礼仪志中》:“召太史令各板书,封以皁囊,送西陛。”2.教师上课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亦指在黑板上所写的字。 杨东明 《人生的不等式》:“那节课一开始挺正常……教师讲课嗓音清晰,条理清楚,板书整洁。” 何芷 等《白马将军》第一章:“年过半百的 方先生 在黑板上写着‘ 文天祥 《过零汀洋》’一行板书。”

【板弱】呆板,不生动。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中》:“七言律,对不属则偏枯,太属则板弱。”

【板规】常规,定例。 鲁迅 《二心集·“硬译”和“文学的阶级性”》:“我的译《苦闷的象征》,也和现在一样,是按板规逐句、甚而至于逐字译的。”

【板授】1.指诸王大臣权授下属官职。别于帝王诏敕任命。《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元年》:“ 绍 ( 袁绍 )自号车骑将军,诸将皆板授官号。” 胡三省 注:“时 卓 挟天子, 绍 等罔攸禀命,故权宜板授官号。”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白板天子》:“ 晋 乱,国玺没,胡人号 晋 诸帝爲白板天子。白板,如今板授之官,无诏敕也。”2.指授予高龄老人荣誉职衔。《北史·隋纪下·炀帝》:“高年之老,加其板授,并依别条,赐以粟帛。”《通典·职官十五》:“ 太极 元年初,令老人年九十以上板授下州刺史,朱衣执象笏。”

【板梯】木板制的梯子。《墨子·备蛾傅》:“薄门板梯貍之,勿筑,令易拔。”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 秀水 县署有 爱日楼 ,板梯久毁。”

【板带】宽而硬的腰带。 沙汀 《随军散记》:“那是个矮小而瘦削的汉子,一面编织着那种恰和北方人的粗豪相称的羊毛板带,一面回答着他( 贺龙 )的问话。”

【板眼】1.我国传统音乐和传统戏曲唱腔的节拍。每一小节中的强拍,多以鼓板敲击按拍,称“板”;次强拍及弱拍,则以鼓签或手指按拍,称“眼”。合称“板眼”。 明 杨慎 《丹铅总录·物用·鼓刀中音》:“ 庄子 谈庖丁解牛处云:‘奏刀騞然,莫不中音。’中音者,鼓刀之音节合拍也。刀声亦合乐府之板眼。” 明 王骥德 《曲律·论板眼》:“古拍板无谱, 唐明皇 命 黄幡绰 始造爲之。 牛僧孺 目拍板爲‘乐句’,言以句乐也。盖凡曲,句有长短,字有多寡,调有紧慢,一视板以爲节制,故谓之板眼。”《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他説完了这段科白,又按着板眼,拍那个鼓。” 老舍 《四世同堂》十九:“﹝ 晓荷 ﹞右手的食指中指与无名指都富有弹性的在膝盖上点着板眼。”2.比喻规矩;秩序。 老舍 《四世同堂》四四:“他很爱说话,但是他留着神,不让他的话说走了板眼。” 吴组缃 《山洪》二三:“吃饭睡觉以及喝茶歇肩,都吹哨子,一点错不得板眼。”3.比喻主意、办法、手段。 克非 《春潮急》八:“看不出你个老实人,还会耍这个板眼儿。”4.比喻关键的地方。 马烽 《结婚现场会》:“不,你说的都在板眼上。你批评得很对,很好。”

【板帐】见“ 板帐钱 ”。

【板帐钱】 南宋 时官府进行贪污勒索的一种名目。《宋史·食货志下一》:“又有所谓板帐钱者,亦军兴後所创也。如输米则增收耗剩,交钱帛则多收糜费,幸富人之犯法而重其罚,恣胥吏之受赇而课其入……他如此类,不可徧举。”亦省称“ 板帐 ”。 宋 叶适 《上孝宗皇帝札子》:“大抵经总制钱爲州之害,月桩、板帐爲县之害。” 宋 叶适 《朝议大夫蒋公墓志铭》:“ 江 东白收板帐, 湖 南倍折冬苗。”

【板鱼】比目鱼的别名。《後汉书·文苑传下·边让》“比目应节而双跃兮” 唐 李贤 注:“比目鱼一名鲽,一名王馀,不比不行,今 江 东呼爲板鱼。”

【板渚】见“ 板城渚口 ”。

【板渚隋堤】指 板渚 津和 隋堤 柳,谓古渡岸柳的宜人景色。 清 王士禛 《秋柳》诗之二:“空怜 板渚 隋堤 水,不见 瑯琊 大道王。” 惠栋 注:“《隋书》: 炀帝 自 板渚 引 河 达於 淮 海,谓之御河,河畔植柳树名曰 隋堤 。” 郁达夫 《薄奠》中:“﹝ 北京 ﹞ 平则门 外,有一道城河……两岸的垂杨古道,倒影入河水中间,也大有 板渚 隋堤 的风味。”参见“ 板城渚口 ”。

【板堞】板筑的女墙。《旧唐书·张守珪传》:“﹝ 守珪 ﹞领馀衆修筑州城,板堞纔立,贼\\又暴至城下。”

【板搭】见“ 板闼 ”。

【板插】筑墙的板和掘土的锹。借指掘土筑墙。插,通“ 锸 ”。 南朝 宋 鲍照 《谢假启》:“臣居家之治,上漏下湿,暑雨将降,有惧崩压。比欲完葺,私寡功力,板插绹涂,必须躬役。”

【板报】口语。黑板报。如:厂里出了一期板报,宣传婚姻法。

【板棚】木板搭的棚子。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 舜爷 的百姓……有的坐着木排,有些木排上还搭有小小的板棚。”

【板税】即版税。出版单位据所出版图书的售价与印数,按百分比付给作者的报酬。 鲁迅 《书信集·致孙用》:“定价他们自己去增加了一角,这就和板税相关。”

【板扉】板门。《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徘徊半晌,去白板扉上题四句诗。” 清 方文 《访吴锦雯不遇留此》诗之一:“板扉深巷掩,霉雨暮天寒。”

【板画】即版画。用刀子和笔等工具,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刻画后印出来的图画。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翻印木刻》:“假使我真如那编者所希望,‘有意的’来说 德国 板画是否就是 中国 的大众艺术,这可至少也得归入‘低能’一类里去了。”

【板结】1.农业术语。指土壤因缺乏有机质,在降雨或灌水后变硬结块。 石声汉 《<齐民要术>选读本·耕田》:“秋天田地里积水潮湿,湿着的时候摩,地就板结坚硬。” 许特生 《铺在角落的沙砾》:“盐碱有很强的凝固性,盐碱耕地雨后板结,不正是这个道理吗?”2.泛指物凝成块状。 从维熙 《遗落在海滩上的脚印》:“你看,血都在绷带上板结了。”

【板鼓】打击乐器的一种。一面蒙牛皮,鼓框用厚而坚硬的木板合成,愈接近鼓面处愈厚,内膛呈喇叭形,上口直径约一寸。演奏时,用双签敲击鼓心或边心,发音清朗。是戏曲及民间吹打乐中的指挥乐器。《老残游记》第二回:“看那戏臺上,祇摆了一张半桌,桌子上放了一面板鼓。”

【板楯蛮】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 秦 汉 时分布在当时的 巴郡 一带。《後汉书·桓帝纪》:“ 白马羌 寇 广汉属国 ,杀长吏, 益州 刺史率 板楯蛮 讨破之。” 李贤 注:“ 板楯 , 西南蛮 之号。”参阅《後汉书·南蛮西南夷传》、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巴志》。

【板鄣】见“ 板障 ”。

【板烟】压制成片状的烟斗丝。 周立波 《纪念》:“一个善良的 印度 佛教徒,替我们带进一封报告外边情况的长信和五条接济我们的板烟。”

【板闸】水闸上为调节流量安装的木板闸门。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板闸喻》:“ 明 於 临清汶口 ,塼闸下置板闸,其法至善,所谓下行则灌塘,上行则倒塘。凡闸河之制皆如此。”

【板障】1.亦作“ 板鄣 ”。木板屏障。《南史·梁纪下·简文帝》:“帝自幽絷之後……无復纸,乃书壁及板鄣爲文。” 宋 王谠 《唐语林·文学》:“今之板障,屏墙也。天子有外屏,人臣将见,至此復思其对敭,去就避忌也。”2.阻拦,从中作梗。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一折:“那 周舍 亲事,不是我百般板障,祇怕你久後自家受苦。”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一折:“小生 荆楚臣 ……与上厅行首 顾玉香 作伴二年,被虔婆板障,将小生气成疾病。”3.比喻威风,有势力。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录摄》:“爲官只是赌身强,板障。文书批点不成行,混帐。”4.操练场上的设备,用木板做成,类似板壁。用于练习越过障碍物。

【板榦】古代筑城或筑墙的用具。榦,夹板两旁支撑的木柱。《左传·宣公十一年》:“令尹 蔿艾猎 城 沂 ,使封人虑事,以授司徒。量功命日,分财用,平板榦……事三旬而成,不衍於素。” 晋 张华 《博物志·异闻》:“ 代城 始筑,立板榦,一旦亡,西南四五十板於泽中自立。” 唐 柳宗元 《终南山祠堂碑序》:“乃徵土工、木工、石工,备器执用,来会祠下,斩板榦,砻柱础,陶瓴甓,筑垣墉。” 清 钱谦益 《故叔父山东按察司副使春池府君行状》:“公蒐军实,缮板榦,具舟车,偫糗粮。”

【板榻】木板所制狭长而较矮的坐卧之具。《西游记》第五九回:“祇见那路旁有座庄院,乃是红瓦盖的房舍,红砖砌的垣墙,红油门扇,红漆板榻,一片都是红的。”《红楼梦》第五五回:“此时 探春 因盘膝坐在矮板榻上,那捧盆丫鬟走至跟前,便双膝跪下,高捧脸盆。”

【板榜】木板匾额。 唐 张祜 《题重居寺》诗:“重廊标板榜,高殿锁金环。”参见“ 板题 ”。

【板对】指诗文中呆板的对偶句。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三:“‘国尚师位,家崇儒门’,老生板对, 唐 律赋之不若矣。”

【板腐】古板迂腐。 清 褚人穫 《坚瓠广集·道学风月》:“至若述圣 曾子 ,学主慎独,一生战战兢兢,不敢些子放肆,乃讲到‘心诚求’之句,便譬喻到‘学养子而後嫁’,这是不板腐的样子。”《红楼梦》第十七回:“ 宝玉 道:‘这太板腐了,莫若“有凤来仪”。’”板腐,一本作“ 板 ”。

【板滞】1.呆板,没有变化。 清 沈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对句用逆脱法,诗中得此一联,便化板滞爲跳脱。”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魏 晋 以下之五言,抒情写事,一变前代板滞堆砌之风,在当时可谓为文学一大革命。”2.形容表情呆板冷漠。 沙汀 《困兽记》二四:“‘我随便大家。’他板滞的说。”

【板实】1.犹平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説话不迂腐,十句之中,定有一二句超脱;行文不板实,一篇之内,但有一二段空灵,此即可以填词之人也。” 清 徐增 《而庵诗话》:“学诗须从板实起,後来可得嶙峋。若遽事流动,便是应酬活套法也。”2.硬结。《医宗金鉴·痘形顺逆·痘疹心法要诀》:“痘形见点喜尖圆……顶平不突板实难。”注:“若顶平不突,板实不绽,此毒胜气,爲逆也。”

【板阁】1.木板楼阁。 宋 苏轼 《二十七日自阳平至斜谷宿于南山中蟠龙寺》诗:“板阁独眠惊旅枕,木鱼晓动随僧粥。”2.用木板隔成的夹室。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阁,夹室也,以板爲之……《内则》:‘天子之阁,左达五,右达五。’盖古人制此,以庋食物之所,即今房中之板阁。”

【板凳】亦作“ 板櫈 ”。

木板面、无靠背的坐具。多为狭长形。《水浒传》第三四回:“ 燕顺 焦燥,便提起板凳却待要打将去。” 清 许秋坨 《闻见异录·奇门》:“今夜门户不须锁闭,虽有偷儿,不能盗物,祇将板櫈八条横在门口。” 茹志鹃 《关大妈》:“游击队却活动得更勤奋,但生活也更艰苦了,他们这一个月来,已忘了板凳是怎么坐法的,热饭又是个什么滋味。”

【板荡】《板》、《荡》都是《诗·大雅》中讥刺 周厉王 无道而导致国家败坏、社会动乱的诗篇。后因以指政局混乱或社会动荡。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王粲》诗:“ 幽 厉 昔崩乱, 桓 灵 今板荡。” 唐太宗 《赐萧瑀》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宋 岳飞 《五岳祠盟记》:“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余发愤 河 朔 ,起自 相臺 ,总髮从军,歷二百馀战。” 清 黄遵宪 《三哀诗》:“士生板荡朝,非气莫能济;国家有妖孽,尤贵养正气。” 董必武 《辛亥革命三十周年》:“缅怀先烈奋斗的艰辛,眷念中原板荡的沉痛,吾人纪念辛亥革命,吾人驱逐 日 寇到 鸭绿江 东之心将更坚强千百倍!”

【板齿】指门牙。 唐 杜甫 《戏赠友》诗之一:“一朝被马踏,脣裂板齿无。”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野蛮人有自去其板齿而反讥有齿者爲犬类, 长素 之説,得无近於是邪?”

【板墨】刻版墨印。 宋 曹士冕 《法帖谱系·二王府帖》:“ 山谷 论禁中板刻古法帖十卷,当时皆用 歙州 贡墨墨本赐羣臣…… 元祐 中,亲贤宅从禁中借板墨本百,分遗官僚。”

【板箱】1.大车的木板车厢。《墨子·杂守》:“以轺车……爲板箱,长与辕等,高四尺。” 孙诒让 间诂:“《説文·竹部》云:‘箱,大车牝服也。’…… 郑司农 云:‘牝服,谓车箱。’”2.木板箱子。 梁斌 《童年》:“一进屋门,四壁皆空,门上连一个布帘也没有,炕上只有两只旧板箱。”

【板僵】亦作“ 板殭 ”。

谓变僵;僵硬。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二折:“明日巳时前後,你在那乱砖瓦之下板僵身死。” 元 无名氏 《桃花女》楔子:“这卦中该今夜三更前後,三尺土底下板殭身死也。”

【板铺】木板搁的床。 崔璇 《在区委会里》:“他们俩还是坐在板铺上,眨巴着眼睛。”《新苑》1981年第1期:“她踮着脚尖,怕把睡在外间屋小板铺上和 雪莲 孪生的 岫岩 惊醒。”

【板锉】锉工常用的一种工具。横剖面呈长方形的锉刀。

【板疮】指受刑挨板子的创伤。《三侠五义》第十九回:“ 郭槐 在监牢之中,又是手疼,又是板疮,呻吟不絶。”

【板桥】木板架设的桥。《墨子·备城门》:“爲斩县梁,聆穿,断城以板桥。” 孙诒让 间诂:“连板爲桥,架之城堑以便往来。” 唐 温庭筠 《商山早行》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浑河》:“跨河板桥甚敧,行者率猿臂渡,毛骨尽竦。”《红楼梦》第十七回:“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

【板头】1.指过去刷印书籍雕板的板面数。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经三》:“余以爲《十三经註疏》板头既多,一时工力恐难猝办。但得将《古註十三经》刻行一部,则大有功於圣学。”2.指零散的木板。《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厅房楼房烧做一片白地,三口棺材尽爲灰烬,不曾剩一块板头。”

【板鸭】盐渍压扁后再风干的鸭子。《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如今买一只板鸭和几斤肉,再买一尾鱼来,託 王羽秋 老爹来收拾,做个四样纔好。” 张天翼 《皮带》:“五哥,你说咸板鸭好还是烧鸭子好?”

【板筑】1.筑墙用具。板,夹板;筑,杵。筑墙时,以两板相夹,填土于其中,用杵捣实。《管子·度地》:“以冬无事之时,笼臿板筑各什六。” 尹知章 注:“谓什人共贮六具。”《史记·黥布列传》:“ 项王 伐 齐 ,身负板筑,以爲士卒先。” 裴骃 集解引 李奇 曰:“板,墙板也。筑,杵也。”2.泛指土木建筑。 汉 刘向 《说苑·建本》:“毋淫宫室,以妨人宅;板筑以时,毋夺农功。”《魏书·郭祚传》:“时诏营明堂国学, 祚 奏曰:‘……边郊多垒,烽驿未息,不可於师旅之际,兴板筑之功。’”3.指筑城或筑墙。《资治通鉴·後唐庄宗同光元年》:“ 崇韬 ( 郭崇韬 )筑新城凡六日, 王彦章 闻之,将兵数万人驰至……时板筑仅毕,城犹卑下。” 宋 梅尧臣 《建德新墙诗》:“山廨不营堵,筠篁爲密篱……鸡骛恣穿逸,牛羊来践窥。我议欲板筑,羣走皆不怡。” 清 戴名世 《唐允隆传》:“上官下教居人於湖滨,筑楼守望,工程严迫,费且不赀,人皆避去。 允隆 独慨然任之,不费官币及民钱,刻日而板筑就。”4.代指墙或城墙。 宋 梅尧臣 《观水》诗:“秋水漫长堤,郊原上下迷。孤城闭板筑,高树见巢栖。”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 太祖 ﹞大笑曰:‘从何取土?’ 丞昭 云:‘纫布囊括其口,投上流以塞之,不设板筑可成巨防。’”5.相传 商 傅说 筑于 傅岩 , 武丁 举以为相。事见《孟子·告子下》。后因以“板筑”指地位低微的人或隐逸。 清 汪懋麟 《二日同袁密山饮自远南楼》诗:“板筑故人能醉客,不须天末起乡愁。”

【板学】谓刻板地模仿。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四:“ 位存 词极凄婉,又极雅洁,短调如‘千蝶帐深萦梦苦,倦拈红豆调鹦鹉’……曲折哀婉,不必板学 南宋 ,而意境亦胜。”

【板録】登记户籍。 宋 梅尧臣 《田家语》诗:“前月诏书来,生齿復板録;三丁籍一壮,恶使操弓韣。”

【板壁】木板的隔墙,木板墙。 唐 康骈 《剧谈录·慈恩寺牡丹》:“僧乃自开一房,其间设施幡像,有板壁,遮以旧幕。”《水浒传》第四五回:“ 石秀 心中好生不快意,只推肚疼,自去睡在板壁後了。”《儿女英雄传》第七回:“把那地窖子里週遭一看,西面是板壁门牕,南、北、东三面却是砖墙。” 张天翼 《包氏父子》:“什么都是黑黝黝的:熟猪肝色的板壁,深棕色的桌子,灰黑色的地。”

【板擦儿】擦黑板的用具。一般是在小块长方形木板上加绒布或棕毛制成。

【板蓝】爵床科植物马蓝的别名。叶和根均可入药。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蓝》:“马蓝:叶如苦荬,即 郭璞 所谓大叶冬蓝,俗中所谓板蓝者。”

【板檐】木板屋檐。《礼记·明堂位》“重檐” 唐 孔颖达 疏:“谓就外檐下壁復安板檐,以辟风雨之洒壁。”

【板殭】见“ 板僵 ”。

【板蹋蹋】形容死板。 冰心 《<儿童文学选(1959-1961)>序》:“这样的作品……决不是故事公式化,人物概念化,‘大人说小人话’或是‘小孩儿说大人话’的‘干巴巴、粗拉拉、板蹋蹋’的不亲切、不真实的东西。”

【板舆】1.古代一种用人抬的代步工具。多为老人乘坐。《汉书·王莽传下》“朝见挈茵舆行” 颜师古 注引 晋 晋灼 曰:“岂今之板舆而铺茵乎?” 唐 高彦休 《唐阙史·李丞相特达》:“蹇驴村僕,不得与鸣珂武卫者较进……伺板舆出,拜於道左。” 清 魏源 《客怀》诗之六:“地平如板舆,天覆如穹庐。”2. 晋 潘岳 《闲居赋》:“太夫人乃御板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后因以代指官吏在任迎养父母之词。 唐 岑参 《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诗:“荣禄上及亲,之官随板舆。” 元 萨都剌 《题刘山长雪夜板舆图》诗:“板舆行乐处,鹤髮尽鬖鬖。人子谁无母, 刘 家独有男。” 清 黄宗羲 《工部郎中姜公夫人钱氏祔葬墓志铭》:“令子京兆 希辙 ,孝爱之德闻於天下,板舆所至,讌喜相从。”

【板脸】绷紧面孔。表示严肃、不悦或冷淡。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二八章:“你当俺不认得你 何剑平 ?哼。过山不拜土地爷,还跟你爷爷板脸。”

【板涩】板滞晦涩。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二章三:“这正如 建安 诗坛之代替了 汉 人的板涩无聊的辞赋一样,玄谈的风气也扭转了 汉 人的酸腐的作风。”

【板墙】1.木板的隔扇。《清会典事例·内务府·书籍碑刻》:“如刊刻围屏、板墙、寳座等项,按其字之大小,酌给工价。”2.指进行冰球、乒乓球等比赛时赛场四周的挡板。是用木板或塑料装成的界墙。《体育报》1981.4.1:“场上,两队正在鏖战,对方一个绰号叫铁塔的选手一下子把 小刘 撞在板墙上。”3.木板墙。

【板釐】指定例的捐税。《清续文献通考·征榷十九》:“( 光绪 五年)又奏准 河南 清化镇 药材釐金,向由行户包交,谓之板釐。”《清实录经济资料辑要·赋税》:“此外有……板釐捐,活釐捐,所徵甚鉅,报解寥寥。”

【板职】古代授予老人的名誉职衔。《北史·辛雄传》:“兵起歷年,死亡者衆,或父或子,辛酸未歇,见存耆老,请假板职,悦生者之意,慰死者之灵。”《周书·武帝纪上》:“幸 津门 ,问百年,赐以钱帛,又赐高年板职各有差。”

【板槛】木板栏杆。 唐 韩愈 《新修滕王阁记》:“公应曰:‘诺。’於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治之则已。” 唐 温庭筠 《送李生归旧居》诗:“夕阳当板槛,春日入柴扉。”

【板櫈】见“ 板凳 ”。

【板题】木板匾额。《北史·江式传》:“篆体尤工, 洛京 宫殿诸门板题,皆 式 书也。”

【板籍】1.即户籍。《南齐书·虞玩之传》:“今户口多少,不减 元嘉 、而板籍顿阙,弊亦有以。”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知处州蒋公墓志铭》:“更造板籍、隐寄、飞寄、影占、僞跋悉釐改。”2.印版与书籍。 史德辉 《书林清话·明时刻书工价之廉》:“尝闻 王遵巖 、 唐荆川 两先生相谓曰:数十年读书人,能中一榜,必有一部刻稿;屠沽小儿,身衣饱煖,殁时必有一篇墓志。此等板籍,幸不久即灭;假使尽存,则虽以大地爲架子,亦贮不下矣。”

【板闼】亦作“ 板搭 ”。

门板。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且下楼去,收了镟锅儿,落了这酒望子,上了这板闼。” 元 高文秀 《黑旋风》楔子:“我今日开开板搭,烧的镟锅儿热着,看有甚麽人来。”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一折:“俺家有一遭新板闼,住两间高瓦屋,隔壁儿是个熟食店。”

【板权】即版权。也称著作权。通常指个人或法人对其文学、科学和艺术等作品的某些独占权利。这些权利,非经本人许可或转让,或法律许可,他人不得行使。 鲁迅 《书信集·致孙用》:“印成后向例取板权税(几成我不知道),但仍须作者常常作信索取。”

【板袭】刻板地抄袭。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 蒿庵 《八六子》云:‘罨重城,凄凄风雨,都来伴我孤征……’此词与 碧山 一篇格调近似,而用意各别,与板袭者不同。”

【年代】:先秦

【作者】:诗经

【作品】:板

【内容】: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

靡非管管,不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天之方蹶,无然泄泄。

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我虽异事,及尔同僚,我即尔谋,听我嚣嚣。

我言维服,勿以为笑,先民有言,询当刍荛。

天之方虐,无然谑谑,老夫灌灌,小子蹻蹻。

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天之方懠,无为夸毗,威仪卒迷,善人载尸。

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

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

携无曰益,牖民孔易,民之多辟,自无立辟。

价人维蕃,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

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无俾城坏,无独斯畏。

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驱驰。

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

【注释】:

出自【诗经·大雅·生民之什】。

【作者小传】:

《诗经》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编纂成书,据说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编定的。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作品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都因音乐得名。“风”是地方乐调,收录当时十五国的民歌;“雅”分大、小雅,多为贵族所作的乐章;“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5: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