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永和镇 |
释义 | § 历史沿革 永和自宋代始开埠,清代得名“永和”,意为“永结和好”,1961年,设立永和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乡建制,设立永和乡,1991年年改为镇建制,永和乡改为永和镇,现永和镇辖24个行政村,人口6.6万,旅居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4万多人,是闽南著名侨乡之一。 § 行政区划 永和现辖有24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 行政村:东堡、西堡;山前;梨星:梨星;英墩:英敦、前堡、沪坑、坑尾、潘厝、梧仑;菌边、下陈、顶陈、土安内、新古厝、新菌边、顶陈、下陈、歧山;古厝;上宅、新乡;马坪、上山、井上、下店;西坑、顶前坑、下前坑、西店;塘下;茂亭、吕厝、山后;巴厝、柯西、小坑园;内厝、瑞安、石楼、羊角山;周坑新乡、周坑埔、周坑上乡、周坑下乡;四石柱、观头;邵厝;前仓、鲍厝、庄宅;福田;坑边、顶内厝、莲塘;后埔:后埔、塘仔头;东茂、坝边;旦厝:旦厝;玉湖。 § 基础设施 福建省晋江市永和镇交通:石东线、晋南快速通道、大深线、草马线、灵石线等数条市级主干公路纵横境内,全镇通车里程149公里,镇村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捷,已开通永和至青阳、安海、深沪、英林、官桥、石狮等地公共汽车。 供电:位于永和镇马坪村的晋南220KV输变电站已于199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全镇24个行政村已全部完成电网改造。 供水:永和自来水厂已破土动工。 城镇建设:先后调整修编了整体规划,完成了镇区改造一期,二期工程,供电大楼、邮电大楼、镇区主干路绿化亮化工程等重点项目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 § 经济发展 永和镇2003年全镇预计工农业总产值25.84亿元,乡镇企业产值28.41亿元,财政收入77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90元。 农业方面:广泛使用优质品种,全镇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初步形成了马坪、西坑、力争等玉米生产基地村,不断改善农田基本建设,玉溪3400亩现代化标准农田第一期工程和英墩农业示范小区节水工种的建设已经完成;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全镇共建立龙眼基地村10个,蔬菜生产基地村4个,花卉苗木场1个,禽畜养殖专业场户11个,塘池养殖户5个,玉溪横山一、二期综合开发全面铺开。 工业方面:发挥区域优势,做活服装轻纺业,山前、坂头、玉湖、后埔、刈山、旦厝等与石狮相邻的村落,依托石狮服装市场,经过几年来的发展,成为服装轻纺专业村,初步形成了沿石狮的服装轻纺工业走廊;第一(轻纺)工业区、第二(石业)工业园已初成规模,区内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入园区投资、生产的规模企业已达30家。中国(晋江)石业贸易市场已经泉州市计委批准立项,首期工程已完成并开始融市,发挥资源优势,做大矿山石材业、不断深化矿山改革,长岭山联合采矿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示范引导作用正逐步显现。企业创新工作扎实有效推进,示范引导作用正逐步显现。企业创新工作有序推进,盛辉公司生产的索力牌PU鞋底、PVR鞋底获省名牌产品,华宝公司生产的西班牙云石灯罩系列产品被建设部、贸促会、省建委授予“质量金奖”,截止2003年底,全镇共有盛辉鞋材、英墩矿山机械等15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 社会事业 科技:大力实施《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永和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规划》、2000年通过省级科技示范乡镇验收。 教育:多次荣获泉州、晋江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03年初,通过宽裕型小康镇和教育强镇验收,辖区内有完中1所,初中校2所,小学29所,其中南峰中学为省级初中达标校。现有高中在校生1100人,初中在校生3229人,小学在校生9318人。全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顺利通过教育强镇验收。 卫生:医疗卫生网络健全,形成了以永和卫生院和英墩华侨医院为中心,幅射24个行政村卫生所的“卫星式”医疗卫生网络。 文体:永和文娱活动中心已进入土建施工阶段。 有线广播:实现镇光缆联网和村村通有线电视,入户率62%。 § 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 白萝卜永和镇位于江西省吉安县中部,京九铁路贯穿南北,敦锦公路横穿东西,赣江依境而过。总面积69平方公里,辖21个村委、1个居委会,人口29800人。现有耕地1706公顷,主要农产品有大棚蔬菜、车前籽、白萝卜、大豆等。工业产品有火腿、棉纺、编织等。有历史悠久的吉州窑遗址。2005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6718万元,完成财政收入45.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02元。 全镇2005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6718万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工业总产值15046万元,占总产值的90%,完成工业流通企业税收基数7.6万元,超县下达任务2.11万元,比上年增长40%,完成财政收入45.98万元,超县下达任务8.08万元,比上年增长24%,全年粮食总产12177吨。农民人均收入增加200元,达到2002元。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全年共完成引资项目22个,引资额6000万元,完成10万美元外资项目1个,投资1500万元的永和曾氏鞋业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元的吉安县群峰环保机砖厂落户县工业园并相继投产。全民创业取得新发展,由返乡青年投资500多万元的香赣腐竹厂,投资300多万元的庐陵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落户镇内。以锦源曾氏火腿厂等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着力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镇培育各类种养大户和农副产品营销大户150多户。 § 四川省金口河区永和镇 白云石永和镇位于四川省金口河区西南,大渡河北岸。镇辖新民、新乐、新华、新光、胜利五个行政村(31个组)和官村、和平、滨河路三个社区,计9003户,2128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312人,农业为口6969人(新光村300户,1071人;新华村313户,1361人;胜利村97户,412人;新民村635户,2305人;新乐村464户,1820人),有汉、彝、蒙、回、藏、白、苗等11个民族。永和镇面积约90平方公里,有农业耕地2963.6亩,农业人平耕地0.4亩,水域面积约4321亩,森林覆盖率为47%,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产有:白云石、黄铁矿、水晶、锰矿、铅矿、磷矿、沙金、煤矿、硫铁矿等。永和镇交通方便,有8.5公里铁路专线与成昆线相连,金乌公路贯穿全镇四个村,峨金公路更是成为该镇与外区县沟通的桥梁。该镇有机耕道约25.5公里,至此我镇已实现“村村通公路”。永和镇水资源充足。镇内有永和镇电站和道林子电站,永和镇电站属于镇级电站,装机360KW。装机5.5万KW的永乐电站也在境内。另外,该镇还可新建2—3个2×500KW的梯级电站。全镇教育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现有农技站一个、成人技校一所、小学四所,校舍面积4078.5平方米。近年的发展使该镇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05年人均纯收入已达2340元,其中新民2167元,新乐2197元,新光2105元,新华2045元,胜利2675元。 § 贵州省凤冈县永和镇 双苞菇永和镇位于凤冈县东南面,距县城27公里,东与思南县杨家坳乡、停子坝乡交界,西与何坝乡接壤,南与蜂岩镇、王寨乡相嵌,北与石径乡毗邻,全镇紧靠美丽的六池河畔,所辖4个行政村,50个村民组,总人口24516人,总面积11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708.8亩。永和镇属季风气候,适合稻谷、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镇。2004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50元,地方生产总值3676.3万元,计生率为95.9%。全镇基础设施建设在党委政府的协调努力下,已趋于完善。社会治安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永和镇党政领导班子是一个具有较强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集体,班子成员10人。近年来,在镇党委书记黄建新同志,镇长罗会刚同志的带领下,各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发扬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使永和镇的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县的前列,连续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嘉奖,为永和镇的小康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永和镇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下,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得到加快,目前全镇经济的持续增长主要依托于烤烟、生猪和双苞菇“三大”产业的发展。烤烟是全镇的支柱产业,2004年实现烤烟产量150多万斤,产值709.2万元,居全县第二名;生猪产业为后续发展产业,2004年全镇生猪存栏19197头,出栏21965头,发展50头以上生猪养殖专业户22户,建立养殖示范小区4个;双苞菇为永和镇的特色产业,2004年由于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全镇双苞菇糟到了大面积的损失,但是,我镇已经积累了双苞菇种植的技术经验,为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关键一步。 六池河畔全长15公里,河面较宽,是九道拐库区的主要蓄水地段,河畔水深而透明,加上两岸有青山相依,绿树相衬,是一个理想的栖息去处。永和镇双山村母猪池因九道拐水库蓄水而形成的自然孤岛。 § 湖南省浏阳市永和镇 海泡石永和镇位于湖南省浏阳市东部。全镇总面积63.59平方公里,辖6个自然村,1个社区,总人口23634人,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百优群众文化艺术之乡”、“湖南花木之乡”。所辖村有:石江村、碾石村、里佳村、澄潭村、三联村、金桥村、孚田村、泉塘村、大岭村、蔬菜村、石港湖村、新实村。永和是老工业基地。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己探明有磷矿石、菊花石、海泡石等矿物20多种,其中磷矿石是全国六大基地之一,矿石总储量609万吨,海泡石占世界储量1/5,菊花石矿种独产境内,世所罕见,是一种珍贵的稀有资源,被誉为“全球一”。有国有中型企业湖南省磷化工总厂和湖南省永和磷肥厂。 全镇耕地面积13273亩,1998年以来立足于红檵木特色资源,发展以红檵木为龙头的花卉产业,现有种植面积8000余亩,成立了红檵木发展有限公司和红檵木研究所;2004年进一步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黄姜产业,己实现种植面积300余亩。集镇建设扩容提质,完成了沿溪至七宝山公路和磷矿睡拓宽硬化工程,集镇范围内主干道己实现全面硬化;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全镇共有企业34家。2005年主要经济指标情况:完成GDP1.9亿,完成工业总产值32100万元,完成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入5080万元,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250万元,完成财政收入120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0元。[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