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一清(1454~1530) |
释义 | § 杨一清(1454~1530) § 正文 明朝中期大臣。字应宁,号邃菴,时人称为石淙先生。云南安宁人,后徙居丹徒(今江苏镇江)。八岁以奇童荐为翰林院秀才,成化八年(1472)进士。初任中书舍人,继任山西按察佥事、陕西提学副使、太常寺少卿、南京太常寺卿等。弘治十五年(1502)擢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督理陕西马政,清牧地,整顿茶马贸易,使当地的苑监官牧出现复兴局面。次年受命经略边务,兼巡抚陕西,选卒练兵,罢斥冗官贪吏,军纪肃然。正德元年(1506)改总制延绥、宁夏、甘肃三镇军务,升右都御史。为加强战备,他提出修浚墙堑、增设卫所、经理灵夏、整饬韦州等安边四策,但不附当权太监刘瑾,未得实施。次年被迫离职。五年安化王朱寘之乱起,受召总制军务,与太监张永前往宁夏讨之,未至而乱平,劝说张永入京揭发刘瑾罪恶。刘瑾被处死后,以张永荐,被召入京,拜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六年改任吏部尚书。寻以积极谋划镇压中原农民起义,加少保、太子太保。后进少傅、太子太傅。十年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十一年,因受佞倖钱宁等排挤,解职家居。嘉靖三年(1524)诏以少傅、太子太傅改兵部尚书、左都御史,总制三边军务。他认为防边“无事时当如有事时提防,有事时当如无事镇静”,经常率领诸将演习行阵,故使西北边防安堵。时人比之为唐郭子仪、姚崇。不久诏其还京,为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寻加少师,仍兼太子太傅,又加太子太师、谨身殿大学士,后又加特进左柱国、华盖殿大学士,六年二月任首辅。八年九月,受阁臣张璁等攻讦而致仕。次年,被削官闲住。以忧恨疽发于背而死。 杨一清博学善权变,为政通练,尤晓畅边事,曾一夕占十疏,悉中机宜。一生四次在陕甘一带任职,对整饬西北边防有很大影响。卒后三年复故官。二十七年赠太保。著有《关中奏议》、《石淙类稿》、《西征日录》、《车驾幸第录》等。 § 配图 杨一清(1454~1530) § 相关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