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梁鹄 |
释义 | § 人物介绍 梁鹄东汉至魏晋之际,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个繁荣时期,也是甘肃地区出现著名书家较多的时代。除草圣张芝和亚圣张昶,章草大家过索靖外,梁鹄的八分书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梁鹄,(生卒年不详)字孟皇,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人。 梁鹄自幼喜好书法,但苦于寻觅不到可供学习的善本和老师。当时有一位大书法家师宜官,最善八分书。其书“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矜其能。或时不持钱诣酒家饮,因书其壁,顾观者以酬洒直,计钱足而灭之。每书辄削而焚其粄,梁鹄乃益为粄,而饮之酒,候其醉而窃其粄。”(见卫恒《四体书势》 )梁鹄采用“窃”粄的办法,搜求到师宜官墨迹,勤学苦练,终于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汉灵帝刘宏好书法,梁鹄因此官至选部尚书,后迁幽州刺史。其时天下大乱,群雄割据,鹄归刘表。曹操平荆州,慕求鹄,授鹄以军假司马,使在秘书以勤书自效。当时曹操聚天下书法英才于许都,其中如师宜官、梁鹄、钟繇、邯郸淳、韦诞等,皆精八分书,但曹操独爱梁鹄书,常将梁鹄书迹悬于帐中,或挂于壁间观赏,认为梁鹄的书法在气势上要胜过师宜官,因此曹操宫中的题署多出自鹄之手。如果将梁鹄的字与邯郸淳相比,“鹄宜为大字,邯郸淳宜为小字。鹄谓淳尽得次仲法,然鹄之用笔,尽其势矣”。历代书评曾有:“孟皇功尽笔势,字入帐中”;“太祖(曹操)忘寝,观之丧目”的美誉。 除前文提及的师宜官、梁鹄等五人外,蔡邕、张昶、皇象,索靖、王羲之、王献之等,也都兼工八分书。可以看出,东汉至魏晋是八分书体最盛行的历史时期。前人盛赞八分“凶险可畏”“奋研扬波”“龙虎腾踞”“交戟横戈”是指八分书在结体、笔势上显示出来的特点。 梁鹄在八分书法上的卓越成就,一直受到历代书法评论家的好评。梁瘐肩吾《书品论》将梁鹄、皇象、钟繇、索靖等9人的八分书列为上品之下,唐李嗣真《后书品》又将是梁鹄书列为上中品,韦续《墨薮·九品书》将梁鹄书列入上上品,张怀馞《书断》又将其列入妙品,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梁鹄的书迹流传下来的极少。传说王羲之学书时,曾赴许昌访得梁鹄、钟繇墨迹。据传有的名碑为梁鹄所书。其中《隶释》称《鲁孔子庙碑》是曹植文,梁鹄书。康有为也认为此碑是鹄所书。宋欧阳修在《六一题跋》中说:《魏受禅碑》世传为梁鹄书,颜真卿又以为钟繇书,莫知孰是?”至于《魏公卿上尊号表》,唐贤多传为梁鹄书,今人或谓非鹄也,乃钟繇书耳,未知孰是也?也有将《受禅碑》说成是王朗撰文,梁鹄书丹,钟繇刻字,故又称三绝碑。 § 作品欣赏 《大魏天人》 梁鹄 三国时期,战乱纷繁,戎马仓皇,人们实无心于艺事;然书法则承汉末洪流,大家辈出。三国之中,魏为最盛,吴次之,蜀又次之。梁鹄是当时许都首屈一指的杰出书法家。梁鹄,字孟皇,安定乌氏人(今甘肃平凉人),是东汉末年至曹魏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梁鹄初选为孝廉,拜为郎官,光和元年(178),进入鸿都门学,出任凉州刺史,后入朝提升为尚书。曹操准备任命他为洛阳令,梁鹄不受,拜为北部尉。时值东汉衰落,梁鹄奔赴荆州(今属湖北),投*刘表。建安二十三年(208),荆州破,梁鹄复归曹操,被待为上宾。梁鹄最大的贡献是书法成就。当初,拜师于书法大家师宜官,在继承乃师书法成就的基础上,他创立了著名的“八分法”体,宜为书写大字。梁鹄传世佳作珍品有《孔羡碑》、《修孔子庙碑》、《受禅表》等。“大魏天人”刻石也是一块鲜为人知的稀世珍品,这是20世纪中叶梁鹄故里文物工作者从民间散落的“汝帖”中放大刊石的,共16字。历代书评曾有:“孟皇功尽笔势,字入帐中”,太祖(曹操)忘寝,观之丧目的美誉。 梁鹄书迹因处战乱年代,所留甚少,其书作“大魏受命肇造区夏,天人咸和运世隆化”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精美代表作。书迹骨气凝重,筋力丰足,笔势雄健,意志戆宕,充分体现了八分书的精熟和超迈,完全证实了善书大字的雄浑和壮阔。远远超越了同时期的师宜官、钟繇、邯郸淳、韦诞等人,不亏为魏武钟爱鹄书,宫中的题署多出自鹄之手,牌匾非鹄莫属的传说。 梁鹄书“大魏天人”刻石在笔法上,用笔斩截,干脆利落。其书横竖画,起止过接多用方折,偶以绞转;入笔方劲,中节遒缓,收锋雄峻。笔画双肩折角毅正方严,顿挫分明,舒张得势;如文中“咸”、“和”等字,书撇捺画,磔笔圆劲本健,既应规入矩,又豪迈奔放。如文中“肇”、“运”、“夏”等字,从整体看方笔多于园笔,凌厉中见朴厚,方正中多变化。 在字体布局上,其笔画简者,笔道写得丰腴,有时参与篆书的萦折笔画,在体势上多取横势,增强文字的厚重之感,如“魏”、“运”等字;其笔画繁者,笔道则写得爽劲,尽量减少波折,运笔方纵,自然跌宕。一字之内点画之间的穿插避让,笔道粗细,间架疏密,以及字形大小欹正,都处置得很妥当,既不松散杂乱,又不拘板淤塞。其中一些字的结体取态与《衡方碑》意相近,一些字的恣肆气韵又与《张迁碑》相似而雍容过之。 通篇两行字的布阵峻整浑穆,雄逸绝伦。具有群雄割据,大魏基业稳若磐石,威武矫横的粗犷美,表现了作者独具心裁的艺术构思和娴熟精湛的书法技巧。 § 人物故事 [汉末魏初] 书法家梁鹄梁鹄 梁鹊(生卒年不详),字孟皇。安定乌氏(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南)人。他一生既步入过东汉末年的官场,也经历了三国初年的兼并和战乱。曾任凉州刺史,后回朝廷任侍中之职。汉灵帝时升任为选部尚书(三国魏时改选部为吏部,主管人事、官员的选任),侍奉皇帝左右,是权倾一时的人物。 梁鹄少年时读书刻苦用功,自幼喜欢书法。朝廷举荐孝廉时入京城,被任为郎官。不久进入鸿都门(是当时最高的学府)学习,梁鹄深厚的书法功底就是在那时打下的。梁鹄在东汉书法家师宜官教授下学习八分书。八分为隶书一体,亦称“分隶”、“分书”,其名始于魏晋。师宜官性嗜酒,酒后挥毫,无拘无束,狂放不羁,且又多书写于墙壁或字版上。梁鹄从不放过老师酒后挥毫的机会。每饮酒,梁鹄必为老师多准备字版,随后把老师酒后的书法作品拿回来细心钻研每一个字的框架结构。通过勤学苦练,他基本上掌握了师宜官的书写技法,由此书艺大进,并“以善八分书知名”,终于成了著名的书法家。师徒比较,师善小字,鹄善大字,二人的书法都是“龙威虎振,剑拔弩张”。但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梁鹄比老师书迹用笔斩截,干脆利落,骨气凝重,筋力丰足,笔势雄健,意志戆宕,方笔多于圆笔,凌厉中见朴厚,方正中多变化,充分体现了八分书的精熟和超迈,完全证实了善书大字的雄浑和壮阔。后人(卫恒《四体书势》)评价说,八分隶体的成形,是得力于梁鹄的,他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汉灵帝之所以擢升梁鹄为选部尚书,他的书法造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汉灵帝非常喜欢他的书法。 三国鼎立,群雄割据,汉室权臣各奔东西。师宜官投奔吴国袁术,梁鹄奔蜀国刘表于荆州。魏国曹操攻下荆州以后,立即召见梁鹄,梁鹄被待为上宾。因梁鹄身为前朝选部尚书,曹操决定让他做洛阳令,后任曹魏军假司马(即司 马的副职)。曹操是一个书法家,酷爱鹄书,常以梁鹄书写的条幅悬挂帐中或 钉在墙壁观赏。在曹操看来,梁鹄的书艺已胜过老师师宜官,所以当时宫殿题署也多是梁鹄。梁鹄已成为当时书法界的卓然大家,很多有名建筑的碑文书法大多出自梁鹄之手。因处战乱年代,梁鹄书迹所留甚少。.传世佳作珍品有《孔羡碑》 、《修孔子庙碑》、《孔子庙碑》、 《受禅表》等。梁鹄是汉末魏初隶体书法发展和演化过程中重要的一家,传世的碑刻也成为中国书法艺术宝库的一朵奇葩。 § 参考资料 http://tieba.baidu.com/f?kz=84931973 http://www.coll.org.cn/html/Pain/PainAnalyze/PainAnalyzeSF/PainAnalyzeSFD/2006-11/13/2006111320143.html http://www.nxnews.net/4315/2008-4-20/34@292626.htm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