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兑
释义

§ 生平

赵武灵王时期

李兑在赵国政坛上崭露头角,是在赵国发生政治危机的时候。这场政治危机,是由赵武灵王内禅引起的。武灵王是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但宠爱后娶的吴娃孟姚。孟姚生公子何,武灵王爱屋反乌,定要在生前把公子何扶上国君的宝座。于是废掉已立的太子公子章,大朝东宫,传国于何,是为惠文王。武灵王让最受信任的老臣肥义任相国,帮助惠文王治理国政,自号“主父”,率军北略胡地,开拓疆域。这一年,是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年)。

武灵王传位于公手何,公子章自然心怀怨忿。此人“强壮而志骄,党众而欲大”,不但有野心,而且有势力,早在武灵王二十一年(前305年),即为中军将,率兵攻伐中山国,建立了一定的威望。此时,岂能坐视王位轻易落入他人之手?危机的根源就潜伏在这里。后来,主父灭中山国,大行封赏,封公子章为代安阳君,又使田不礼相章,进一步培植起公子章的势力。

李兑在这时已看出一场危机即将爆发,就向肥义进言,分析公子章与田不礼的性格,都是骄横残忍,二人相得,必有阴谋,一场灾难很快就要来临,劝说肥义及早隐退,传政于公子成,以免首当其冲,遭遇不测。肥义以受主父重托,不愿知难而退。李兑预料肥义难以幸免于难,多次找公子成商议,防备田不礼等人作乱。

须知公子成并非等闲之辈。他乃是惠文王的祖父辈,势尊望重。武灵王变风易俗,胡服骑射,公子成是主要的反对派人物,拒不执行武灵王易g服命令,最后还是武灵王亲自登门,反复陈说利害,他才谢罪变服.李兑劝肥义传政于公子成,即是考虑到只有象公子成这样的人物才能够压得住阵脚,可以保全惠文王,而不致使赵国发生太大的变乱。他与公子成商议预防之策,也是要借重公子成的威势。

惠文王四年(前295年),群臣朝见,安阳君公子章也在其列。主父让惠文王听朝,自己在旁边观察群臣和宗室是否礼仪周全。当他看到公子章向弟弟称臣,一幅懒散的样子,心里有些不忍,想到要把赵国分为两国,让公子章在代地称王,但没有做最后的决定,主父持这种态度,是因为吴娃已经去世,对惠文王的爱心大不如前,所以不再专意维护惠文王的统治地位。

惠文王一旦失去主父的全力支持,危机马上爆发。就在这一年,主父与惠文王同游沙丘(今河北平乡东北),分住于两个宫中。公子章和田不礼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即率部下作乱,假托主父的命令召见惠文王。惠文王等人应召前往,肥义恐有不测,走在前面,即遭杀害,大臣高信保护着赢文王,与乱军作战。公子成与李兑早有准备,即刻从邯郸赶到,发四邑之兵平息叛乱,杀死田不礼,扫平乱军,稳定了政治局面。

公子章兵败之后,逃到主父宫中,主父收容了他。公于成和李兑包围主父宫,杀死公子章。因为害怕主父问罪,二人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就把主父围在宫中。三个月后,主父困饿而死。

赵惠文王时期

李兑和公子成平定大难,保住了惠文王的王位,功劳盖世,遂将赵国的政权揽在手中,公子成任相国,号安平君,李兑任司寇,二人同专国政。李兑后由司寇升任相国,封奉阳君,“专权控势”,“独制宫事”。魏国受秦国打击,寻求赵国的援助,通过李兑朝见惠文王,把葛孽(今河南肥乡西南)、阴成两地献给惠文王作“养邑”,李兑也从中得到好处,让魏国献出河阳(今河南孟县西)、姑密(当在河阳附近)两地,作为他儿子的封地。

惠文王十五年(前284年),在苏秦的策划游说之下,由李兑出面,联合齐、魏、韩、燕,五国合纵攻秦。攻秦的联军声势浩大,但五国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貌合神离,军队停留在荥阳、成皋(今荥阳西北)一带,止步不前。李兑在这个时侯,利用五国的强大阵势,欲与秦国讲和,为自己谋利。他想借阻兵不前为条件,让秦攻取魏国的城邑,转手给自己作为封地。他这个如意算盘最后落空了,从此在历史舞台上消失。[1]

§ 史书记载

李兑,字子西,许州临颖(今属河南)人。进士,以屯田员外郎为殿中侍御史,改同知谏院,擢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历知杭、越。英宗时为集贤院学士,判西京御史台。以工部尚书致仕。约神宗熙宁三年卒(《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四、之六),年七十六。谥庄。《宋史》卷三三三有传。[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7:3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