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斗母宫
释义

§ 简介

斗母宫斗母宫是泰山景区中最为幽静的所在。斗母宫古名“龙泉观”,它临溪而建,分为北、中、南3院,山门面西。钟鼓二楼直接建于宫门两旁并与山门连在一起,来到斗母宫,北看天门依然高挂,遥遥不可及;南望来路,一些低峰矮山却尽在脚下了。

斗母宫分前、中、后三院。中院有西向山门,精雕石狮蹲列门下。门侧分列钟、鼓楼。院内正殿原祀斗母神,俗称千手千眼佛。今置地藏菩萨铜像。东配殿原祀精雕紫檀观音、文殊、普贤三菩萨,均毁于1966年,今为文物展室。

前院,北有僧房,东南有寄云楼,均辟为茶室。院中有清光绪年间赵尔萃所建的天然池,蓄龙泉水灌溉田地。池北为南山门。

后院有正殿、配殿及禅房,东有听泉山房及龙泉亭,供游人小憩赏景。亭下涧内有“三潭叠瀑”如龙飞舞,名飞龙涧。游山东泰山斗牛宫人立于潭间,流水声似丝竹奏鸣。

西山门外有古槐巨枝伏地,如卧龙翘首,俗称卧龙槐。

宫南西崖有“蔚然深秀”、“洞天福地”、“肤寸升云”及“虫二”诸刻,与山色辉映。“虫二”字谜即“风月”二字拆去边框,意为风月无边,景色秀丽。

宫北有高老桥,传古代黄老道徒高氏创建。桥北道西是人祖庙,原祀秦始皇,清代改为三官庙,祀天官、地官、水官。建国后改为小学。庙北西崖有清金石学家吴大仿秦李斯小篆《琅 刻石》及《汉镜铭》石刻。

§ 名字由来

斗母宫位于烈士纪念碑之北,为泰山古道观。宫东临龙泉峰,又有龙泉水自西北山峡绕宫东注中溪,故又名龙泉观。宫筑于盘道旁深壑绝壁之上,深秀幽雅。宫创建无考,明嘉靖年间德王重建,清康熙初年尼姑住持,祀北斗众星之母,遂更名斗姥宫,又名妙香院,俗称斗母宫。建国后多次整修,彩绘一新。

§ 历史

斗母斗母宫是一组古建筑群,它创建的年代已经无从查考了。只知明代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重修过,至清代康熙初由尼姑住持,又拓建重修,复又兴旺。宫内有殿、阁、亭、廊几十间,分别座落在中、北、南三院之中。布局疏密得当,错落有致,建筑深秀庄严。宫门西向,门下有一对雕刻精湛、光滑似玉的石狮把守;门与左右钟鼓二楼并连。中院是主体建筑,正殿三间,原祀斗母神和二十星君泥塑像。斗母是道教信奉的女神,名为“先天斗母大圣元君”。传说是北斗众星之母。神像有24个头,48只手,掌心有眼,故俗称“千手千眼佛”。东殿配三间,原祀观音、文珠和普贤王菩萨,全为精工木雕神像。后院正殿、配殿分别祀元君、送生、眼光诸女神;东有“听泉山房”三间,可在此观赏溪谷中的“三潭叠瀑”;山房北还有“龙泉亭”,专供游人小憩品茗。南院有穿堂和僧房,是当年尼姑的住室;东南角有“寄云楼”五间,内设茶室;院中还有清人所凿“天然地”,引龙泉之水而点缀山涧名胜。宫中原神像尽毁,今唯有正殿祀智上菩萨铜像,1981年移置于此。

§ 太白山斗母宫

太白山北麓第一峰,海拨2880米,斗母宫前独生一柱,高达20余米,名曰:定心峰,唯天独俊,宫后有一台名曰“添福台”,古时曾有建筑,琼宫一座,宫斗姆奇峰内有洞,相传为“先天斗母”修道成真之所,“先天斗母”属道教至尊上圣。斗母宫西侧,遥遥相望的是太白“鳌山”,旗柏帜舞,迁则有层岭相抱,烟霞霓漫 ,斗母宫下有二郎俊峰。峰下有修真悟道之士,抛尘启圣,洗心澄虑的“忘相台”台下又有五峰故称“五台”,此地山脉形如人状,齐备五行。早有名人赠词于此,古曰:“北海莲花,仰天呈祥”。更有悟士留言“日精月华润翠,奇峰肝胆相照”。于此“潮星礼斗”巧如登真天梯。唯此最灵。  由于经历史沿革,遭10年浩劫,历久失修。今朝只有一座茅舍,供俸天宫至圣,每当“有古会盛逢六月客”的传统佳期,游人蜂至,络逸不绝,越斗母而登太白,见“母宫”一无遮风避雨之室,二无就餐歇足之所,何谈朝真礼圣,人人皆长叹不己。惜哉!

斗母宫一带奇峰峭壁,山石林立,景色秀美,“斗姆奇峰”是太白八景之一。 [1]

图片列表

门票价格交通提示相临景点黑龙潭 大观峰 普照寺 经石峪 碧霞祠 南天门 王母池 孔子登临处 岱庙 大汶口遗址 壶天阁 岱宗坊 冯玉祥墓 红门 斗母宫 高山流水亭 后石坞 泰山佛光 旭日东升 桃花源 徂徕山 秦泰山刻石 玉皇顶 瞻鲁台 天街 日观峰 升仙坊 月观峰 五大夫松 云步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8: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