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易俗社
释义

§ 简介

易俗社

西安易俗社,原名“易俗伶学社”、“陕西易俗社”,民国元年(1912)七月一日成立,是一个将戏曲教育与演出相结合的新型艺术团体。是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陕西文化战线上仅存的成果之一。

§ 历史沿革

辛亥革命后,以李桐轩、孙仁玉等人为首的一些陕西同盟会员,认为“人民知识蔽塞,国家无进步之希望”,决定“组织新戏曲社,编演新戏曲”,以达到易俗社

“改造社会”之目的。在他们募捐筹备下,一个以“辅助社会教育”,“启迪民智”,“移风易俗”为宗旨的易俗社应运诞生。创建伊始,即以资产阶级民主制建立领导机构,主要负责人由社员选举产生,并规定任期时间。第一任社长为杨西堂、张翔初。李桐轩任名誉社长。设立评议部、编辑部(编剧)、学校部(指导学文化)、训练部。在经营管理、训练学生、编导剧目诸方面都建有一整套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对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很重视。先学初小、高小课程,再上“文史进修班”,学习文史、音律、书法等课程,经考试合格后,始准毕业(文化考核归省教育厅管理)。与此同时,由专职教练进行戏曲专业教育,经过六年技艺培训,合格者发给戏曲专科毕业证书,始能成为演员。这就从根本上区别于当时的江湖班社,成为将文化学习与戏曲、演出实践相结合的戏曲学校性的新型秦腔剧社。其影响波及西北诸省及全国一些地区,竞相仿效。

易俗社从一开始,就以演出自己编写的剧目为特点。编辑部集中了一批具有民主思想和文学修养的文人学士,为该社编写剧本。李桐轩、孙仁玉、高培支、范紫东、吕南仲、李约祉、王绍猷、封至模等二三十位著名剧作家,著作甚丰,各有佳作传世。在建国前的数十年间,共编演了大小700多个剧目(包括新剧和改良旧戏),享名于全国戏曲界,为秦腔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创作思想

易俗社

民国2年(1913),名誉社长李桐轩编著《甄别旧戏草》,代表了易俗社的剧目创作和艺术指导思想。其中指出:“旧社会率由旧戏曲熔铸而成”,主张“以膏梁易藜藿”推其陈出其新,对传统剧目“逐目甄别改编上演”,以符合时代需要。对宣扬迷信淫秽等的坏戏要坚决舍弃。为了以戏曲对人民进行“辅助教育”、“移风易俗”,新编剧目中,对当时社会恶习——女子缠足、吸食鸦片、买卖婚姻、迷信鬼神、赌博等给以针砭;提倡读书识字,兴办实业;揭露官场腐败和社会黑暗;提倡科学民主,宣扬爱国主义。如李桐杆的《一字狱》,孙仁玉的《三回头》、《柜中缘》,高培支的《夺锦楼》,范紫东的《三滴血》、《软玉屏》、《翰墨缘》,李约祉的《庚娘传》、《韩宝英》,吕南仲的《双锦衣》,谢迈干的《淝水之战》,封至模的《还我河山》等古代题材剧目;《颐和圆》(范紫东)、《鸦片战记》(高培支)、《香妃恨》(封至模)、《关中书院》(范紫东)等清代历史剧目;《人月圆》(高培支)、《大婚姻谈》(孙仁玉)以及《金手表》、《白先生看病》、《算卦骗人》等现代时装剧目;还有王辅丞根据英•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编写的《一磅肉》、范紫东根据俄《托尔斯泰传》编写的《托尔斯泰》、李仪祉采用西班牙民间故事编写的《卢彩英救夫记》及孙仁玉的《巴里西烧瓷》等外国题材剧目。这些剧目,都反映了新思想、新风尚、新生活,表现了新的时代要求和趋势。并且开创了秦腔演清装戏、时装戏及外国题材戏的先例。建国以来,鱼闻诗的《大木匠》、《冼夫人》等剧,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有了新的开拓。杨克忍等人的革命历史剧《西安事变》、《白龙口》,使革命领袖周恩来、刘少奇的光辉形象首次出现在秦腔舞台上,对秦腔艺术进行了新的开拓,增添了新的光彩。

§ 艺人荟萃

易俗社

为了培养“传神写真”、“感人易人”的表演艺术人才,在剧社创办初期,就延聘了许多秦腔著名艺人,如旦角陈雨农、党甘亭,须生李云亭、刘立杰、呼延鑫、赵杰民以及京剧著名花脸唐虎臣等人担任教练,并开创了“分班训练、择优递补”的方法,建立了正规的教练(导演)和舞台监督制度。尤其教练长陈雨农,将本社新编的300多本戏,导演搬上舞台,被称为“秦腔的王瑶卿”。封至模在该社近十年,除培养了大批人才外,还创编了大量剧目并亲自导演,被称为“戏曲教育家”。从1912-1949年,该社培养了十三期学生,计600余人,造就了许多技艺超群的秦腔表演艺术家。其著名者:刘毓中、沈和中、苏牖民、马平民、贾明易、刘箴俗、刘迪民、张秀民、钟玉华、赵振华、王秉中、高希中、肖筮易、朱训俗、汤涤俗、耿善民、路习易、李可易、王月华、庄正中、王天民、王文华、康顿易、高符中、杨荫中、张镇中、刘建中、刘文中、陆三民、孙省国、宋上华、郭朝中、杨令俗、田畴易、王霭民、肖润华、凌光民、米钟华、邓维民、王仲华、樊新民、贺孝民、刘幼民、杨天易、胡新中、雷震中等百余人之众,皆各怀绝技,各有自己的拿手好戏和辉煌时期,在群众中极有影响。其中有不少人后来成了导演和戏剧评论家。旦角刘箴俗红遍武汉三镇,评论以“北梅、南欧、西刘”之称大加赞誉,几与梅兰芳、欧阳予倩平分秋色、鼎足而立。王天民两度轰动北平,有“陕西梅兰芳”之誉。还有鼓师杨觉民等人为秦腔打击乐改革作出了很大贡献。30年代,上海百代公司两次专程来陕,由封至模主持,为王天民、王月华、刘迪民、陈雨农、耿善民、李可易、杨令俗等十多人灌制了唱片数十张,全国发行,为秦腔留下了珍贵的艺术资料。

§ 文武兼并

易俗社学生武功由京剧教练唐虎臣等指导练功,学生一般都能演出京剧武打戏。三四十年代,每场大轴戏之后,加演一折京剧武戏压轴。如《八蜡庙》、《铁公鸡》、《铁笼山》等。王秉中、李可易、徐抚民、王霭民等,都有深厚的武生功底,京秦文武不挡。 [1]

§ 交流演出

易俗社

为了进行艺术交流,剧社于1921年赴汉口演出,涉足江夏,献艺汉上,历时一年有半。收获之丰,享誉之高,实为秦腔史上继魏长生之后秦腔远涉大江南北的又一次壮举。在汉口,有幸与欧阳予倩领导的南通伶工学校进行座谈联欢,互相观摩交流,并合影留念。又得到欧阳先生的指导,艺术上、技艺上得到了多方面的提高。又于1932年、1937年两度进北平演出,引起轰动。随之又先后赴山东、山西、河北、河南、安徽等五省十几个市、县、镇巡回演出。在北平期间,受到北平京剧界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筱翠花、马连良、齐如山、翁偶虹等名流及新闻界的欢迎、支持与指导。先后参观了北平国剧学会及传习所各部、著名的富连成科班和中华戏曲学校,并合影留念,还观摩了京剧名家尚小云、筱翠花、李万春及中华戏校学生(有李和曾、宋德珠、王金路、侯玉兰等)的精湛演出,又参观了名胜古迹,使全体人员大开了眼界,得到众多名家的指导,艺术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易俗社赴汉口、北平及各省县的演出,不但宣传了秦腔,而且通过艺术交流丰富了秦腔艺术。

§ 创新探究

易俗社

曲于众多的新编剧目中小生、小旦戏的增多,唱词文学性的增强,音乐方面也随之有了改变。为烘托绵缠悱恻的抒情气氛,不仅在唱词上打破原秦腔七字和十字句式的旧规范,而且对弦乐也作了较多改进,创造了清新、委婉的优美唱腔。如《双锦衣》中的“数罗汉”,《三滴血》中的“虎口缘”,《昆阳戟》中的“骂月”,《杨贵妃》中的“游园”等唱腔都有较大突破。武打戏方面,在继承秦腔打击乐的基础上,吸收了不少京剧的锣鼓经,加强了打斗气氛和节奏感。舞台美术方面不断革新,增强了舞台艺术的真实感和审美感。最为显著者是化妆方面,由于汉口、北平等地的演出交流受到欧阳、梅、程、尚、荀、筱等先生的具体指导,汲取了京剧的化妆技术,改进了秦腔原来比较粗简的化妆。如旦角从勒人字额到贴云鬓,从梳大头到古装顶子,头饰从土银货、假花朵到玻璃管串子以及全付假钻石头面;生角、净角从用黑帕子勒头到用水纱网子;生、旦的面部施胭粉、画眉点唇以及戏剧服装的面料、色彩、刺绣的图案、旦角宫装、古装、清装、时装的使用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改进。布景导具、灯光方面,设置人力转台,从使用硬片布景到电光布影,使舞台美术面目一新。尤其是40年代,舞美师陶渠加盟易俗社,使该社舞台美术更加现代化。这一切在秦腔舞台上都起了首创和率先的作用,推动了秦腔艺术全面的革新。

1924年鲁迅先生一行来西安讲学,在20天内,曾五次观看该社的演出,并捐赠讲学金,题赠“古调独弹”匾额。

§ 国家管办

易俗社

1949年建国后,该社由国家接办。田益荣、杨公愚先后任党代表、社长,改变不收“女生”的制度,招收了建国后第一期男女新生,也是易俗社第十四期学生,进行培养。该期学生,行当齐全,文武兼备,技艺全面。毕业后成为该社骨干力量,活跃舞台数十年。旦角有张咏华、全巧民、刘棣华、孙利群,小生有陈妙华、王芷华,须生有王保易、惠琨华、郭葆华,净角伍敏中(后改丑角),丑角辛恒民,武生有张宁中、薛庆华、刘果易,武旦李箴民,武净王侃中,武丑任惠中等,各有优长,受到观众喜爱。演出剧目有《牛郎织女》、《白蛇传》、《绿绮记》、《貂婵》、《劈山救母》、《水淹泗州》、《闹天宫》、《三岔口》、《乾元山》、《挡马》等。此后,又以训练班的形式培养了三期学生,其优秀者有张忠义、桑梓、毛文德等。文革后青年演员的来源,主要靠市艺校分配,也个别吸收外县优秀演员,如张保玮等。

§ 吸收演员

易俗社

1952年,先后吸收了著名女演员孟遏云、肖若兰、宁秀云、赵桂兰等人,加强了该社旦角阵营。几十年来,男女新老演员同台演出了《三滴血》、《游龟山》、《火焰驹》、《双锦衣》、《夺锦楼》、《软玉屏》、《盗虎符》、《一字狱》、《桃花扇》、《卖画劈门》、《烙碗计》、《伐东吴》、《群英会》、《拷红》、《杀狗》、《奇双会》、《木楠寺》、《无底洞》、《庚娘杀仇》、《连升店》、《白先生看病》、《雁荡山》等百余出经过改编的传统剧目和移植剧目;还演出了《刘胡兰》、《保卫和平》、《大家喜欢》、《妇女代表》、《一罐银元》、《红梅岭》、《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社长的女儿》、《大木匠》、《于无声处》等一大批现代戏。许多剧目被电台、电视台录音、录像。易俗社经历八十余年的探索实践,在管理、教学、剧目、表演等诸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自己的特点,形成剧社特有的艺术风格,对秦腔艺术的改革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剧团荣誉

易俗社

1952年参加全国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王天民荣获奖状,刘毓中获表演一等奖,宋上华获二等奖,孟遏云获三等奖。1953年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文艺工作团赴朝鲜慰问演出。1956年,《游龟山》一剧参加陕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出、导演、音乐、演奏一等奖,王天民、李可易荣获奖状,刘毓中、王秉中、孟遏云、樊新民、肖若兰获演员一等奖。1957年,与兄弟剧团合拍了戏曲艺术片《火焰驹》。1959年参加陕西省演出团赴京为庆祝十届国庆献演,随后又巡迴演出于全国十三省市。1960年拍了《三滴血》戏曲艺术片。1964年,排演《红梅岭》参加陕西省现代戏会演,获演出一等奖,刘毓中、肖若兰、雷震中等获表演一等奖。

§ 剧团影响

易俗社

1979年排演《西安事变》,赴京参加建国三十周年献演,获创作、演出一等奖,受到文化部的奖励。剧中塑造的周恩来形象开创了戏曲塑造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形象的先河。1982年《白龙口》上京汇报演出,荣获文化部奖状。同年,演员张咏华、全巧民、毛文德、张保玮、郝劼、乐队栗怀印、张葆华等人,随“西安市秦腔访日友好演出团”去日本奈良、京都演出了《游西湖》、《柜中缘》等剧。1984年“西安艺术学校”55名学生分配该社,充实了演员队伍,当年参加“西安市首届戏剧节”,演出了《冼夫人》、《卓文君》,多项获奖。主演张咏华、戴春荣、郝劼均获演员一等奖,青年新秀张保玮、任炳权、王科学、刘乃艺、王荣华、吴珏锦等一代新人崭露头角,获奖享誉。1985年,《卓文君》一剧参加全国第一届艺术节,获文化部“鼓励奖”,1987年应文化部邀请晋京演出,获文化部表彰奖励,主演戴春荣荣获全国戏剧“梅花奖”。

易俗社从1912年成立至今,经历了九十多个春秋,是全国仅有的几个历史最长的戏曲班社之一,闻名于全国戏剧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3:4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