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释义

§ 简介

抗日军政大学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也称抗日军政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军事政治干部的学校。其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大学。1938年9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把党的主要工作放在战区和敌后,到敌后办学,培养干部,开展游击战争。于是,从1938年冬至1945年8月,抗大先后办起12所分校,培养出10余万军政干部。

1940年11月抗大进驻河北省邢台县浆水、前南峪一带,校部驻前南峪,政治部驻在浆水,在浆水驻防2年零3个月后,1943年1月24日返陕。

1936年6月1日,创办于陕北的“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改称“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1937年1月,“红大”随中共中央机关迁至延安,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毛泽东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兼政治委员,亲自规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并多次到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抗大讲课和作报告,哲学著作《实践论》、《矛盾论》就是在抗大的讲演。周恩来、朱德、陈云、李富春等也到抗大讲过课。林彪、罗瑞卿、张际春、刘亚楼、傅钟、许光达、滕代远、莫文骅、何长工等先后担任过学校的领导工作。

抗大校部下辖8个大队。学员以从部队中抽调干部为主,并招收从全国各地来延安的爱国知识青年。学习内容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革命问题、世界现实、群众工作、战争和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和军事常识等。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研究式和实验式,特别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边学习、边战斗、边生产,强调“理论与实际并重、军事与政治并重”的原则。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抗日战争的需要,抗大于1939年7月开始到敌后办学,先后迁至山西省武乡县蟠龙镇、河北省邢台县浆水镇。1938年底至1945年春,抗大陆续在晋东南、晋察冀、淮北、苏北、晋绥、淮南、苏中、鄂豫皖等抗日根据地建立了10个分校和太行分校、太岳分校(在晋东南的第 1分校后来迁入山东省)。抗大还附属有6所中学。1943年3月,抗大总校迁回陕北绥德,徐向前任代理校长,李井泉任政治委员。

1945年10月,抗大总校迁往东北,后来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政大学”,并以各分校为基础,组建了华北、华东、西南等军政大学。

抗大在抗战八年间,连续办了8期,培养了20余万名军政干部。抗大的办校方针和校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建设和部队建设的优良传统之一。

§ 成立过程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培养军事政治干部的军事学校,也是延安时期我们党创办的最有影响的学校。毛泽东称赞抗大:“抗大为什么全国闻名、全世界闻名,就是因为它比较其他的军事学校最革命最进步,最能为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而斗争”。毛泽东在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抗大的前身是1931年创建于江西瑞金的中国红军学校,1933年扩建为红军大学,1934年随中央红军长征,改称“干部团”。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红大恢复创建于陕北瓦窑堡,并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1936年5月,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中共中央决定以中国工农红军学校为基础,创办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举行开学典礼,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出席并发表讲话。1937年1月20日,红大随中共中央机关迁至延安,改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党中央和毛泽东对抗大的建立与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毛泽东亲自兼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中央为学校选调了一批经历过战争考验、具有丰富军事或政治工作经验的干部到抗大工作,如刘伯承、林彪、罗瑞卿、徐向前、张际春、滕代远、何长工、李井泉、彭绍辉、许光达、莫文骅、李志民、胡耀邦等。同时,又从大后方请了艾思奇、何思敬、任白戈等学者到抗大任教。毛泽东说,这是共产党的大事,不是小事,一定要抓紧抓好。毛泽东还亲自为抗大制订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后来,毛泽东把其中“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改为“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

抗大学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部分是经过土地革命战争和长征考验的红军老干部、老战士,他们是人民军队的基础,抗大的栋梁;一部分是八路军、新四军和各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或战士,他们经过抗大的培养后,回到各地区、各部队,成为开辟和建设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战的骨干力量;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和来自海外的爱国华侨青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刘少奇、陈云、董必武、秦邦宪等一些领导同志,经常为抗大讲课、作报告,参加开学典礼或结业式等活动。毛泽东后来回忆:“那时我可讲得多,三天一小讲,五天一大讲。”毛泽东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就是为抗大学员所作的讲演,他的一些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都被列为抗大的必读教材。他讲课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治、军事、哲学、历史等,其中主要是谈战略问题。他要求学员们在政治上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在军事上要努力学习军事理论。

全国抗战爆发后,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抗大先后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设立了14所分校,华北、陕甘宁、华东等敌后抗日根据地,到处都飘扬着抗大的旗帜,回荡着抗大校歌。抗大抗大,越抗越大!延安的抗大总校也曾辗转于陕北、山西、河北等地坚持办学,1943年1月返回陕甘宁边区。1945年8月,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抗大也完成了伟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同年10月,原抗大总校一部分教职学员奉中央军委命令向东北进军,1946年2月底到达吉林通化,筹办“东北军政大学”。新中国建立后迁入北京,发展成为今天的国防大学。

九年中,抗大为党和人民培养造就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抗大总校培训学员近3万人,连同各分校共培养了十余万名军政干部。其中许多人成为党和军队的高级干部,他们为我党我军的发展壮大,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也为建国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在我们党和军队的历史上,抗大写下了具有特殊意义的光辉篇章,它的伟大业绩将永远留存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加强抗日民主宣传,支持进步文化运动的发展,也是南方局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南方局的直接领导下,《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在重庆继续公开出版,积极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宣传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日斗争的战绩和建设成就,反映大后方广大群众要求抗日和民主的呼声,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周恩来、董必武等为《新华日报》、《群众》写了大量评论文章,并对如何做好报刊工作给予了指导。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包围袭击我坚持抗战的新四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周恩来于1月18日在《新华日报》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揭露和抗议国民党顽固派的暴行,向国民党顽固派展开了猛烈反击。

南方局十分重视团结文艺界人士开展进步文艺活动。1941年,周恩来指导南方局文委在重庆发动了一个戏剧演出活动,郭沫若创作的话剧《屈原》产生轰动。以后的几年中,都举行大规模的戏剧演出,上演剧目达200多个。演出推广到桂林、昆明、贵阳等地,在国统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南方局还十分注意开展以工人、农民、青年、妇女为主要对象的群众工作,对群众广泛地进行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节的教育。同时,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开展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民主权利的具体斗争,并在工、农、青、妇中培养大批积极分子,为后来许多党的外围组织的建立和党组织的发展,做了组织上的准备。

南方局作为抗战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和部分沦陷区党的领导机关,其重要任务之一是加强党的地方组织建设,发展壮大党的队伍,不断提高党的战斗力。根据国统区和部分沦陷区的实际情况,面对皖南事变后的险恶环境,南方局坚决贯彻隐蔽精干的方针。1941年5月,中共中央连续发出《关于大后方党组织工作的指示》和《关于隐蔽和撤退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力量的指示》,强调“国民党统治地方的党部坚决采取长期埋伏、蓄积力量,等待时机的工 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方针”。南方局按照中央指示,组织领导所属各地党组织实现从形式到工作方法的完全转变;把所有已暴露的干部撤退到偏僻的、特务不注意的地方找职业掩护,或是撤退到抗日根据地;各级领导机关切实把握短小精悍的原则;把党和群众工作的中心,尽可能地放在利用社会习惯、政府法令与合法组织方面,以密切同群众的联系;各地方党组织与公开机关脱离联系,真正走向地下;以及缩小各级领导机构、建立平行支部、实行单线联系、尽量深入社会、严格秘密工作制度等措施。

1941年底,周恩来在重庆主持南方局会议,总结两年来的工作,提出必须把西南的党建设成为更加坚强、更能战斗的党,并提出了“要使党员成为隐蔽的、坚强得力的、与群众有联系的、善于影响和推动群众的干部”等七个条件。会后,南方局又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国统区的党员要实行“三勤”(勤业、勤学、勤交友)和“三化”(职业化、社会化、合法化),要求党员努力学习,做好本职工作,广泛联系群众,取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尊重,使党的工作在群众中扎下根。与此同时,南方局十分重视加强党组织的政治思想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对党员进行教育,强调越是环境恶劣越要严守党的纪律,坚持共产主义信念不动摇。经过南方局的艰苦工作,西南地区的党员不仅绝大多数隐蔽下来,而且党组织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更加坚强。

§ 历史

1943年6月,周恩来回延安参加整风学习和七大的筹备工作,董必武任代理书记,主持南方局工作。南方局长期战斗在国民党统治中心的重庆,是党在抗战时期国统区的红色堡垒。在周恩来等人的领导下,南方局的出色工作,不仅保存和发展了党在国统区的组织和力量,在党的周围团结了更多的进步力量,而且为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贺龙在抗日军政大学二大队讲话1936年6月1日,抗日军政大学前身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在陕北保安建立。主要干部由毛泽东从红一方面军抽调,包括校长林彪,教育长罗瑞卿,训练部长刘亚楼,校务部长杨至成。副校长刘伯承不久调任援西军司令员,并没有负责抗大工作。第一期学员称为红大一期,后来也直接转为抗大一期。一期一科学员是红军军级干部和部分师级干部,由校长林彪抽调。保安校舍是学员自己动手挖的窑洞。1937年,抗日军政大学迁入延安。抗大一期和抗大二期的学制都只有半年左右,这些毕业生很快就成为新组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主要骨干。

1937年,抗大总校、陕北公学等5000人在副校长罗瑞卿带领下迁往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太行根据地)。在陕北留下抗大三分校。抗日战争时期,各个大的根据地都组建了抗大分校,一般由根据地负责人兼任校长。这种做法隐含了和国民党的黄埔军校大搞分校建设进行对垒的意味,国共双方都在积极扩充军校,准备军事干部。1945年10月,抗大总校在副校长何长工带领下迁往东北,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政大学”。 各个分校则组建了华北、华东、西南等军政大学。

§ 校歌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同学们,努力学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同学们,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我们是抗日者的先锋!

这豪迈激越的旋律,坚定自强的誓言,就是著名的抗大校歌。

§ 抗大总校

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校歌河北省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是太行山区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子,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时期,这个普通的小山村却度过了极不平凡的岁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敌后总校就设在这里。

多年来,党和政府对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进行了妥善保管和维修,1986年6月(抗大建校50周年),投资32万元,修建了抗大纪念碑。纪念碑肃穆地矗立在前南峪村口,碑上刻有胡耀邦、徐向前、何长工的亲笔题词。抗大陈列馆设在纪念碑对面的南山坡上,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总投资250万元,在纪念碑前设有面积3000平方米的广场,供参观者瞻仰和举行集体活动。这里保留着邓小平、刘伯承、左权、彭德怀、吕正操和抗大副校长罗瑞卿、滕代远、教育长何长工、政治部主任张际春的旧居以及电台、图书馆、总机房等旧址。1995年,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被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曾锻造出一批批民族精英,他们把革命的火种播向长城内外,撒遍大江南北。今天,我们走进这静寂的小山村,追寻英烈的足迹,依然可以感受到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抗大精神。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大学,于1936年6月1日在陕北瓦窑堡创建。1937年初,"红大"随党中央机关迁到延安,更名为抗大,毛泽东任学校教育委员会主席,林彪任校长,罗瑞卿任副校长。抗大建校之初,毛泽东亲自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

9为了贯彻教育与战争相结合的原则,1939年6月20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抗大陕公等学校迁移晋东南的决定》。7月10日,抗大总校以"八路军第五纵队"番号,在司令员兼政委罗瑞卿率领下,告别延安,向敌后根据地挺进。五千抗大师生渡黄河,涉汾水,翻吕梁,越太行,经陕西、山西、河北3省的25个县,行程1250千米,辗转一年多,摆脱了日军的围追堵截,终于在1940年11月到达邢台县浆水镇,对外公开称为"青年抗日联合纵队"。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纪念馆浆水位于太行山腹地,东临冀南平原,西与山西毗邻,古称夷仪,周朝时曾为邢国都邑,素有"依山凭险,形胜之国"之称。这里四面环山,山高林密,山势险要,能攻能守,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而且这里靠近十八集团军总部和北方局驻地,又是一二九师开辟最早的太行根据地之一,群众基础好,环境比较安定。

抗大到浆水后,校部驻前南峪,政治部驻浆水,供给处驻河东村,卫生处驻安庄,医院驻桃村坪。学员队分散在附近几十个村庄驻防。学校由副校长滕代远、教育长何长工、政治部主任张际春主持日常工作。

为了适应敌后办学的新形势,便于在游击环境中进行教学,总校将原有机构进行调整,增设团、营军政主任教员,连队驻队教员,从组织上保证营、连能在流动中进行独立教学。1940年12月,抗大第六期毕业,朱德总司令特为毕业学员题词:"努力工作,造成铁的干部,准备反攻。"

1941年1月28日,抗大总校第七期开学。中央军委特别指示,要求总校"坚持在华北训练部队干部,着重训练上级干部,训练参谋人员,培养教员,有计划地编写教材,整理总结教育经验,加强对于分校的领导"。遵照军委的指示,这一期专门开办了参谋训练班和教员训练队,而且,特别强调了学校的正规化建设。过去教育计划由训练部门自行制定,这一期则先由训练部门在周密调查的基础上拟写草案,然后由校首长召集有关部门的领导认真讨 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旧址论、修改,最后经校首长审查修订,正式颁布,在全校贯彻执行。这一期凡是教育计划规定的课程,都由校首长分工主持,召集各科目的教员集体讨论,指定有造诣的教员执笔写出初稿,经教材编审组审查通过,最后由校首长审阅批准。这一期共编印出版教材41种,发行18000多册,有效地推动了学校和部队教学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这套教材被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誉为"敌后教育的灿烂之花"。

1941年6月1日,抗大迎来了5周年纪念日,为了全面总结"抗大,抗大,越抗越大"的办学经验,为了宣传抗大创办5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绩和对抗日战争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也为了扩大抗大在国内外的政治影响,抗大总校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在前南峪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

朱德、彭德怀、左权、罗瑞卿等首长以及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为大会题词。邓小平、刘伯承、杨秀峰等首长在《新华日报》(华北版)发表了纪念文章。《新华日报》(华北版)特为校庆发表了社论并开辟专版,《解放日报》也刊发了对校庆盛况的报道。罗瑞卿还代表十八集团军总部专程赶来参加了庆祝大会。配合校庆活动,还举办了为期8天的展览会,陈列出各种模型、实物和图表4500多件,系统地介绍了抗大五年来所走过的历程,全面地反映了抗大教职学员的学习、战斗生活,完整地总结了抗大的办学经验。纪念活动历时7天,在此期间,誉满华北的抗大文艺工作团举办了多次专场演出,演出了"东征记"、"青天白日"、"大学教授"等剧目,方圆几十里的群众扶老携幼前来观看,每场观众达万人以上,使抗大事迹得到了广泛传播。

校庆是抗大挺进敌后办学成就的总汇报、总演习,是抗大5年来优良校风和革命精神的演示。这次活动,扩大了抗大的政治影响,充分证明了抗大不仅仅能在敌后这种残酷的环境里生存,而且能够茁壮成长、发展壮大。

1942年5月1日,总校在浆水镇举行第八期开学和附设陆军中学成立典礼。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莅临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这一期学员大部分是十八集团军直属队、一二九师、晋冀豫军区等机关、部队的干部和少数新吸收的抗日根据地青年及地方党政机关干部。附设的陆军中学主要招收部分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年轻干部和优秀战士学习文化知识、军事和政治理论,培养军队建设特种兵部队骨干。8月21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任命滕代远为十八集团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张际春任抗大代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何长工任代副校长(后任副校长)。

抗大第八期,在制定教育计划时,遵照军委指示,结合学员的实际情况,规定上干科和基本科的教育时间为两年,陆军中学为三年。第一年按文化程度编队,主要进行文化教育,第二年才按职务、工作性质编队。对于知识青年队,首先组织他们到农村和连队深入实际搞社会调查,穿插进行政治时事教育,第二年进行军事和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地方武装干部队只轮训3个月,主要组织他们学习党的政策及民兵中的军事、政治工作。 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校长林彪抗大挺进华北敌后办学,培训了成千上万优秀的军政干部,使他们成为抗日人民军队和抗日民主政府的骨干力量。他们活跃在敌后各个战场,带领部队、民兵和广大群众,开展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打伏击、毁碉堡、破公路、扒铁路、炸桥梁、拔据点,打得日、伪军人仰马翻,魂飞胆丧。因此,日寇把抗大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他们下狠心要"消灭抗大"。当时侵华日酋冈村宁次曾声称:"消灭了抗大,就是消灭边区的一半","宁肯牺牲2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学员,牺牲5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干部"。

1942年5月,驻华北日军以25万人的兵力,采取"铁壁合围,捕捉奇袭"战术,对十八集团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所在地太行根据地北部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其中抗大总校也是他们"围剿"的主要目标。5月19日~24日,日寇派遣六七千人,分四路合击抗大总校驻地,妄图一举歼灭抗大。

为了避免同敌人主力遭遇,尽量减少伤亡,抗大校首长决定各大队分散行动,利用有利地形与敌人周旋。针对敌军队形密集的特点,全校分为几个独立单位,多路转移。校部直属机关转移到路罗与浆水之间的白云山密林峡谷中,利用山地优势与敌人周旋,经过连续行军,安全到达一分区驻地。上干科学员大部分是一二九师营以上干部,都是经历过枪林弹雨的指挥员,他们采取同敌人"小转圈"和"大换班"的方式,两上两下太行山,甩掉了敌人,安全跳出重围。基本科向北转移,只一个夜晚就转到北路敌人的后面,到达了安全地带。

抗大陆军中学的师生,一直穿插在深山密林中与敌人换位置、转山头兜圈子,开展声东击西的"麻雀战"。但是,由于敌军兵力部署非常密集,在邢西县奶奶顶与沙河县的老爷山之间,他们被一优势日军大队包围了。这些年仅十几岁的学员,面对太行山庄严宣誓:宁死不投降,与阵地共存亡!他们顽强抗击,击毙敌军100余人。子弹、手榴弹用光了,他们同敌军展开肉搏战,3位15岁的同学被敌人逼上悬崖,他们抱在一起,高呼着口号,纵身跳下悬崖。副校长史紫千不幸被俘,面对凶残的敌人,他破口大骂,正义凛然,宁死不屈,英勇就义。队长王希真为掩护同学转移,把敌人火力吸引到自己身边,壮烈牺牲。当人们找到他的遗体时,在他身下挖出了一把手枪和一本日记。日记本上写道:永别了,同学们,我们一定要胜利!

抗大跳出包围圈后,配合八路军十一旅、三八五旅和三八六旅将士,对敌人空虚的老巢内丘、赞皇、临城、邢台黄店、沙河褡裢镇一带据点,进行猛烈袭击,炸毁几十个碉堡,击毙日伪军1000余名,缴获大量战利品。敌人闻讯急速撤退,我地方武装和抗大留守人员,抓住战机,尾追截杀,八路军与抗大主力则分兵阻击、包抄,使敌人前后挨打,伤亡惨重。抗大在两个多月的转战中,边战斗边学习,配合主力部队歼灭日、伪军17000余人,彻底粉碎了日寇的"拉网扫荡",6月底,胜利返回浆水镇前南峪。 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纪念馆抗大总校成功地粉碎敌人的"围剿",捷报传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十分高兴,致电抗大表示祝贺。毛泽东说,有了抗大我们腰杆子就硬了。朱德同志也说,我们在延安要为你们开庆祝会呢。

驻华北日军不甘心"扫荡"的失败,他们变本加厉,对我根据地采取"蚕食"政策,到处修碉堡,向根据地中心地带步步逼近。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存干部,准备进行战略反攻,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根据中央指示,1943年1月24日,抗大总校师生重返陕北。1946年2月10日,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完成历史使命,更名为东北军政大学。抗大深入敌后办学,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日军将其主力转入华北战场,对我抗日根据地实行分割、封锁、"扫荡"和清剿,推行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抗大在极其困难、险恶的环境中,锤炼了"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革命精神;敌后的战斗环境,为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教育与实战相结合,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拓宽了办学的路子。通过战争实践,充实、验证和发展了军事理论,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抗大在敌后办学,直接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抗大教职学员十分重视发扬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军宗旨和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为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光阴荏苒,抗大总校离开太行老区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但那不朽的抗大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代子孙,那气壮山河的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永远激荡在人们心底: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同学们!努力学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 ;同学们!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我们是劳动者的先锋。

§ 陈列馆

新落成的抗大陈列馆兴建在该村的南山坡上,她北依滔滔大河,南眺巍巍太行。居高临下,气势恢宏,整个建筑由青石砌成,显得格外质朴、庄重。该馆由省、市、县三级政府投资建造,总投资约250元,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工程于1997年奠基,于1999年4月30日竣工,是一座规模较大的抗大专题陈列馆。陈列馆门楣镶嵌着杨成武上将题写的匾额。馆内由序厅、主题厅和西展厅三部分组成。序厅的中央黑色的花岗岩卧碑上镌刻着金色的前言。毛泽东同志为抗大制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尤其引人注目。迎面墙壁上悬挂着抗大校旗和抗大校门照片。东、西墙壁上分别为八路军军歌和抗大校歌,整个展厅肃穆、凝重。主题展厅分四部分:

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纪念馆一、抗大在陕北的创建与前期发展;

二、抗大在敌后太行的峥嵘岁月;

三、抗大越抗越大(抗大分校及附属陆军中学等);

四、抗大精神光照千秋。

展厅以大量的文物、照片、图表等再现了抗大当年的学习与战斗生活。西展厅,由邢台县投资30万元,陈列了"邢台县山区建设辉煌成就展览"。歌颂了建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英雄的太行儿女,继承和发扬抗大的光荣传统,治山治水,改天换地,使革命老区的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陈列馆还配有接待室、影视室、文物藏品库、资料室等设施。陈列馆的北面,为原有建筑抗大纪念碑。通高258米,全部由汉白玉砌成,端庄、稳健,造型高直。时任党的总书记胡耀邦题写碑名,原抗大校长徐向前,副校长、教育长何长工等为纪念碑撰写碑文。纪念碑前的广场,栽植松柏树,稚碧俏绿,四季常青。沿山间小路拾级而上,在西部山顶上,即是树荫掩映之中的抗大校首长旧居等遗址。其脚下楼房林立的村民新居,显示了革命老区的巨大变化。 宏伟壮丽的抗大陈列馆与花果飘香的前南峪生态经济沟试验区交相辉映,使这块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更美、更迷人。

§ 评价

九年中,抗大为党和人民培养造就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抗大总校培训学员近3万人,连同各分校共培养了十余万名军政干部。

§ 参考资料

[1]《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史》

[2]《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

[3]《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史》

[4] http://news.sina.com.cn/c/2007-01-28/072211104900s.shtml

[5] http://www.godpp.gov.cn/misc/2005-07/15/content_4648847.ht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6: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