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柏文书 |
释义 | § 简介 当瑞典人斯文·赫定发现楼兰遗址时,日本人大谷光瑞正在伦敦留学。斯文·赫定在罗布沙漠之中发现古代中国的边城楼兰一事,在当时欧洲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斯坦因随后在1900年-1901年的首次中亚探险,也因所获颇丰而震惊了欧洲。受到欧洲人西域掠宝的感染,日本人也迫不及待地加入了掠宝行列。 § 说明 大谷光瑞是日本净土真宗本愿寺教派的第22代长老。他在从伦敦归国的途中,于1902年8月,和其他人一起在俄国组成商队,进入喀什,对塔里木盆地进行了调查。在库车的克孜尔千佛洞,他盗割了一些壁画,运回了日本。 1908年,大谷光瑞又一次派橘瑞超和野村荣三郎到新疆。他们从北京到达蒙古乌兰巴托,横穿蒙古,从科布多进入准噶尔。此时在中国的新疆,各欧洲列强们正进行着一场夺宝大战,德国、俄国甚至为争夺"主权"而欲武力相向。各帝国主义列强睁大了贪婪的眼睛,跃跃欲试,塔克拉玛干被剑拔弩张的气氛烘烤得更热了。 橘瑞超在1909年2月到达库尔勒,然后进入罗布泊地区,直奔楼兰。在一座古城内,橘瑞超获得了著名的"李柏文书"。李柏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前凉派遣到此的西域长史。他于公元328年到达罗布泊地区。"李柏文书"即李柏当时写给焉耆国王等的信函,其中两封是完整的,还有39片残片。还有些信是前凉张骏讨伐高昌(吐鲁番)的晋戊己校尉赵贞时,为了安抚与高昌邻近的各国而写的。信涵写于麻纸上,两封信的草稿分别长23厘米,(约相当于晋代一尺)宽27厘米;长23厘米,宽39厘米。 "李柏文书"是前凉简牍资料中最为集中、内涵最为丰富的文书资料。橘瑞超在获得了李柏文书的第二年,即1910年,去英国会见了斯坦因。 20世纪初的这场欧美列强在中国新疆的大劫掠,造成了数以千计的壁画、简牍、手稿、塑像和其它无价之宝的流失,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艺术珍品从楼兰、从塔里木盆地永远地消失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