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心理
释义

§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

朱智贤

朱智贤(1908~1991),江苏赣榆人。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等。 朱智贤的主要论著:《儿童心理学》(1962、1979)(该书受到国内外重视,认为是中国第一部贯彻马列主义观点、吸收国外科学成就、体现中国当前学术水平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儿童发展心理学问题》(1982)、《儿童心理学教学参考资料》(1982)、《思维发展心理学》(1986)、《心理学大词典》(主编,1990)等书。

周先庚

周先庚(1903~1996),安徽省全椒县人,中国实验心理学家。1916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理工科,1924年毕业。1925~1930年留学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周先庚在1980~1985年间,先后与他人合作翻译出版了《心理学纲要》《社会心理学》等专著

§ 心理学学科分支

* 心理:心理活动范畴

* 意识:意识起源,意识流,无意识,心身关系,心身等同论,心物同形论,心身平行论,心身交互作用论,副现象论等。

* 理论流派:经验论,反映论,还原论,拟人论,反射学,反应学,定势理论,心理主义,唯心理观,生物学化,社会学化,黑箱理论,形神论,人贵论,知行论,习与性成等。

* 行为科学普通心理学 * 感觉

** 感觉性 ** 感觉阈限

** 心理物理定律:韦伯定律

** 信号觉察论 ** 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 视觉:明视觉与暗视觉,视敏度,马赫带,侧抑制,特征觉察器,空间频率,闪烁临界频率,颜色视觉,色觉,色觉理论,自然颜色系统,孟塞尔颜色系统等。

** 听觉:听觉理论,听觉空间定位等。

** 嗅觉

** 味觉

** 肤觉:触觉,两点阈等。

** 痛觉 ** 振动觉 ** 动觉 ** 平衡觉 ** 机体觉

* 注意: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注意广度,注意分配,注意稳定性,分心等。

* 知觉:知觉选择性,知觉恒常性,图形知觉,图形掩蔽,图形后效(倾斜后效,麦科洛后效,动觉后效),空间知觉(深度知觉-随机点立体图,大小知觉),生态光学,运动知觉(似动),时间知觉,言语知觉,可懂度,知觉学习,错觉,统觉,直觉等。

* 表征:表象,遗觉象等。

* 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工作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意义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识记(无意义音节),保持,再认,再现,回忆,追忆,遗忘(保持曲线,遗忘曲线),记忆恢复,记忆的系列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蔡戈尼克效应,记忆术等。

* 联想:自由联想,控制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类似联想等。

* 学习

* 想象:纪想

* 思维: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无意象思维等。

* 问题解决:问题空间,启发式方法,尝试错误,顿悟等。

* 决策

* 概念:概念形成,人工概念等。

* 理解

* 信息加工心理学:物理符号系统假设,ACT模型,平行分布加工等。

* 人工智能:

** 图像识别:模板匹配模型,原型匹配模型,“泛魔”识别模型等。

** GPS程序 ** EPAM程序

* 情绪和情感:情绪理论,情感两极性,情操,表情,心境,热情,激情,厌烦,恐惧,愤怒,应激等。

* 意志 * 意向 * 兴趣

* 动机:动机理论

* 需要:需要层次论

* 行为:刺激,反应,诱因,内驱力,定势,本能,运动(运动协调),动作(反应时,念动动作),习惯,行动,作业,操作,技能,活动等。

* 语言

* 言语:内部言语,外部言语,言语交往等。

* 阅读 * 理想 * 人格

* 个性:素质,能力(智力,智能-智力结构理论),认知方式,元认知,内化与外化,天才等。

* 气质:

* 性格:外倾,内倾,自卑感,思维型,艺术型,遗觉型等。

* 心灵学:超感官知觉(遥视),心理致动等。

§ 起源

相关书籍

心理是生物进化到高级阶段时人脑的特殊功能。心理是心理活动的简称,也叫心理现象。在物种演化过程中,心理仅有感觉、知觉、思维萌芽和意识阶段。[1]  心理一词来自希腊语,带有“灵魂”的意思。关于心理的本质问题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世界观的对立。唯心主义者认为,心理是一种特殊精神实体,物质是由它派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者依据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把心理理解为高度有组织的物质──脑的产物和机能,认为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不依赖于物质的任何精神实体。心理是有生命的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并在生物体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随着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形成和发展而形成和发展。从本体论方面说,心理同脑相联系,它作为脑的机能或特性而产生和存在。心理活动不论如何复杂,始终都是由外部世界的影响引起的脑的反射活动。从认识论方面说,心理同外部世界相联系。它产生于主体和外部世界相互作用,是外部世界的反映和主观映象。外部世界的反映是心理的内容,是作为观念的东西而出现的第二性的东西。把心理理解为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就能够克服关于心理的东西和生理的东西的相互关系的种种不正确的提法:或者把二者割裂开来,把心理的东西看作是纯精神的东西;或者把心理的东西归结为生理的东西,作出生物化学的解释;或者把二者看作平行的东西,而得出二元论的结论。[2]

§ 理论

心理

人的心理不只是生物发展的产物,而且还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人所特有的社会劳动在人的高级心理形式──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借助于言语而实现的多种多样的社会交往,是这种高级心理发展的实际条件。人的意识的产生是从动物的生存形式过渡到劳动活动的结果。动物对环境不能进行有目的的改造,只是适应着自然界;人为着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则是有目的地、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界。由此表现出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 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从对客体的直接反映即生动的直观开始的。这种认识最初以感性映象──感觉、知觉、表象的形式实现出来。感性映象只能反映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外部的、个别的联系,而认识过程总是从外部世界的直接反映向间接的、抽象的和概括的反映,即向思维转化。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借助于词的映象或理性映象,即以概念的形式反映外部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揭示它们运动、发展的规律性。在整个认识过程中,感性映象和词的映象总是辩证统一地存在和发展着。记忆是在脑中保持映象的心理形式;想象是改造映象的活动,它使人依据过去的经验创造自己从未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新的映象,是创造新鲜事物和预测未来的心理要素;感情反映着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态度,如爱、恨、好、恶等;意志、动机对人的活动和行为起着控制和调节的作用;个性是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相当稳定的心理特性的总和;无意识是人意识不到的心理现象和过程,它在人的内部世界中也是发生作用的。

人的心理是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的辩证的统一。心理是主观的,因为它始终都属于一定的主体,通过主体的知识、经验和个性特点折射出来;心理又是客观的,因为它反映着客观世界,而反映过程本身也是客观实在的过程。心理和活动同样处于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心理在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并受活动的制约;心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践活动的检验。在活动中,心理作为活动的组成要素调节着活动的进行,对活动起着制约作用。心理表现在活动中,只有通过活动及其产物才能被认识。同时,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它具有社会历史性。[3]

§ 内容

愉悦心理

心理现象丰富多彩,绚丽多姿,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一般可以把它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映过程。它相对于个性心理而言,是不断变化、暂时性的心理现象。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比如,我们看见颜色,听到树叶的沙沙声,尝到滋味,闻到气味,摸到物体的软硬或冷热等,这就是感觉。在感觉的基础上,我们能够辨认出是盛开的菊花或是歌唱的百灵鸟;是鲜红的苹果或是崭新的书桌等,就是知觉。人不仅能直接地感知事物的表面特征,还能间接地、概括地反映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的特征。这是思维。人在头脑中不仅能够再现过去事物的形象,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创造新事物的形象。这类心理活动的过程叫做想象。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同属于人的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  情感过程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不是呆板的、冷漠的,而总是对它表现出鲜明的态度体验,渗透着某种感情色彩。这些在认识基础上产生的喜、怒、哀、乐等态度体验,心理学上称之为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意志过程是指由认识的支持与情感的推动,使人有意识地克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坚持实现目标的过程。人不仅能认识客观事物,对它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而且还能够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为了认识和改造世界,人总是主动地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并树立信心,坚持不懈地去战胜困难和挫折,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这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叫做意志过程。意志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

认识、情感和意志不是彼此独立的过程。情感和意志过程中含有认识的成分,它们都是由认识过程派生出来的;情感与意志又对认识过程发生影响,它们是统一的心理活动中的不同方面。[4]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是具有一定的动力性和稳定性的心理成分。比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使每个人的心理活动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客观现实做出反应。一些物质要求明显地高于精神要求的人会无限制地去追求物质享受,甚至不顾国格和人格,而一些精神要求高于物质要求的人在强烈的物质引诱下也不做有损于国格和人格的事情。具有不同的理想、信念、世界观的人,对其心理活动的组织和引导也是不同的。

个性倾向性是个性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相关的心理活动起着支配和控制的作用。

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以性格为核心。能力是表现在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方面的特征。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征。性格是表现在完成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

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在某一个人身上独特的稳定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这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所具有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心理以心理过程(认识、情感、意志)为基础。没有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就无法形成。人的个性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一定的社会影响和教育下,通过心理过程反映客观现实而逐渐定型化的结果,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同时,己经形成的个性心理又反过来制约每个人的心理过程和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具有不同兴趣和能力的人,对同一首歌、同一幅画、同一出戏的评价水平、欣赏水平是不同的;一个具有先人后己、助人为乐性格特征的人往往会表现出坚强的意志行动。[5]

§ 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标准

标志

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对生活充满热爱,充满向往,觉得生活充满乐趣。这种对生活的热情,不仅表现为积极工作,勤奋学习,还表现在注重体形的健美锻炼与面容的修饰。

心理健康的第二个标志是情绪的稳定,即不管面对怎样的逆境,遭受怎样的打击都能保持愉快的心境,充沛的精力和奋发向上的朝气。

心理健康的第三个标志是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无论是生活在喧嚣的城市,还是生活在边远山区;无论是坐在办公室中处理公务,还是在田间、工厂劳动, 都能迅速按环境的变化调整生活的节奏,使身体迅速适应新的环境需要。这样就不至于给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十条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能作有限的个性发挥[6]

§ 健康等级划分

心理

心理健康等级划分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一、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状态与非健康状态的区分标准一直是心理学界讨论的话题,不少国内外心理学学者根据自己研究调查的结果提出了多种心理健康标准。笔者在临床心理学实践工作中,总结了前人的理论与经验,提出了一简捷的评价方法。即:从本人评价,他人评价和社会功能状况三方面分析:

1.本人不觉得痛苦-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

2.他人不感觉到异常-即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久的现象。

3.社会功能良好-即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二、不良状态

又称第三状态,是界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状态。是正常人群组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它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压力大、晋升失败、被上司批评、婚恋挫折等)、身体不良状况(如长时间加班劳累、身体疾病)等因素所引起。它的特点是:

1.时间短暂-此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得到缓解。

2.损害轻微-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比较小。处于此类状态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应付”是他们常说的词汇。

3.能自已调整-此状态者大部分通过自我调整如休息、聊天、运动、钓鱼、旅游、娱乐等放松方式能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小部分人若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可能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状态。这小部分人应该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尽快得到调整。相关书籍三、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因为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状态的某—方面(或几方面)发展的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偏离。它的特点是:

1.不协调性-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与常人不同。如:成人表现出幼稚状态(停滞、延迟、退缩);儿童出现成人行为(不均衡的超前发展);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异常(偏离)等等。

2.针对性-处于此类状态的人往往对障碍对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环境等)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包括思维、信维及动作行为),而对非障碍对象可能表现很正常。

3.损害较大-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较大。它可能使当事人不能按常人的标准完成其某项(或某几项)社会功。如:社交焦虑考(又名社交恐惧)不能完成社交活动,锐器恐怖者不敢使用刀、剪,性心理障碍者难以与异性正常交往。

4.需求助于心理医生-此状态者大部分不能通过自我调整和非专业人员的帮助而解决根本问题。心理医生的指导是必须的。

四、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情感、动作行为、意志)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其特点是:

1.强烈的心理反应-可出现思维判断上的失误,思维敏捷性的下降,记忆力下降,头脑粘滞感、空白感,强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绪低落成忧郁,紧张焦虑,行为失常(如重复动作,动作减少,退缩行为等),意志减退等。

2.明显的躯体不适感-由于中枢控制系统功能失调可引起所控制人体各个系统功能失调:如影响消化系统则可出现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秘或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等症状;影响心血管系统则可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影响到内分泌系统可出现女性月经周期改变、男性性功能障碍……等等。

3.损害大-此状态之患者不能或勉强完成其社会功能,缺乏轻松、愉快的体验,痛苦感极为强烈,“哪里都不舒服”、“活着不如死了好”是他们真实的内心体验。

4.需心理医生的治疗-此状态之患者一般不能通过自身调整和非心理科专业医生的治疗而康复。心理医生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一般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在治疗早期通过情绪调节药物快速调整情绪,中后期结合心理治疗解除心理障碍并通过心理训练达到社会功能的恢复并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7]

§ 正常异常区别

心理异常对人的危害是很大的

心理异常的实质,就是异常心理的原因、机理和心理结构问题。心理异常是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或者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既反映了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异常,也反映为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上的适应障碍。

但是要清晰地判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之间的差别常常是相对的,两者之间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本质的差别;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又可能只有程度的不同。其次,异常心理的表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诸如生物因素、心理状态、社会环境等,所取的角度不一样,标准也就不一致了。其三,单纯的心理问题目前并没有什么仪器可以检查化验,全靠专业人员的临床经验进行主观判断。

目前最常用的区分标准主要有如下几种:

1.自我评价标准:

如果自己认为有心理问题,这个人的心理当然不会完全正常,但一般不可能存在大问题。心理基本上正常的人,完全可以察觉到自己心理活动和自己以前的差别、自己的心理表现和别人的差别等等。如果不认为自己有心理问题,也不能证明当事人就正常,具体请看第四个标准。这种自我评价在精神科叫自知力,属于CCMD-3 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严重程度标准之一。 实用书籍2.心理测验标准:

心理测验通过有代表性的取样、成立常模样本、检测信度、检测效度和方法的标准化,才能形成测评量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专家的主观看法,但是,心理测验也存在误差,目前并不能代替医生的诊断。

3.病因病理学分类标准:

这种标准最客观,是将心理问题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的医学标准。如果一个人身上表现的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可以找到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依据,则认为此人有精神疾病。其心理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其产生原因则归结为脑功能失调。这一标准为临床医师们广泛采用,但是诊断范围狭小,对于象神经症和人格障碍则无能为力。CCMD-3 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也采纳了病因病理学分类标准。

4.外部评价标准:

人的心理活动总是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大家都认为某个人有问题,一般就是正确的。即使旁边人没有看出来,专业人员也可以通过各种表现判断当事人是不是有问题,专家对症状的分析就形成症状学分类标准,目前的CCMD-3 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主要是按照症状学分类的。

5.社会适应性标准: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着生理心理的平衡状态,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亦即其行为符合社会常模,是适应性行为。如果由于器质的和或功能的缺陷使得个体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时候,则认为此人有心理异常。这里正常或异常主要是与社会常模比较而言的,在目前的CCMD- 3 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之中放在严重程度标准一项——即社会功能。[8]

§ 心理年龄

心理年龄

心理年龄是指人的整体心理特征所表露的年龄特征,与实际年龄并不完全一致。每个人都有三个年龄层次,即实际年龄、心理年龄、生理年龄。

实际年龄是指人们的自然年龄。人的一生共经历8个心理时期,即胎儿期、乳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每个心理年龄期都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如幼儿期天真活泼;青少年期自我意识增强,身心飞跃突变,心理活动进入剧烈动荡期;进入老年期,心理活动趋向成熟稳定、老成持重、身心功能弹性降低、情感容易倾向忧郁、猜疑。

生理年龄是指生理发育成长的年龄特点,与实际年龄亦不一定完全一致,如营养不良的人生理发育延迟,也就是生理年龄小于实际年龄。

所谓心理特点符合心理年龄指两方面的标准:(1)个体的实际年龄必须与心理年龄、生理年龄相符;

(2)个体的不同心理发育期应表现出与该时期身份、角色相符合的心理特征。[9]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6: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