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文化特质
释义

§ 概述

酒瓶文化

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亦称文化元素。例如,一只茶杯,一张弓,一个动作和一个符号等都是文化元素。由于最小单位的确定是相对的,故文化特质或元素亦有其不确定性。如果将文化特质界定为文化的一个最小的功能单位,把它视为一个较大的文化复合体的基本元素,则只有能够发挥一定文化功能的元素才是文化特质,而组成它的更小的元素就不能视为文化特质。如一只茶杯是文化特质,而制造茶杯所用的原料则不是文化特质。

文化特质是研究者抽象出来的概念,它舍弃了组成文化复合体的基本单位的不同性质,没有显示出文化的功能。因此,有些学者尤其是功能学派反对使用这个概念,认为这样会把不同性质的元素当作相同的元素对待,并且“元素”的划分是不确定的,使用这个概念没有意义。而多数学者认为,一个文化复合体的繁简是由它所包含的文化元素的多少来衡量的,使用文化特质或文化元素概念来分析文化,有利于对文化进行定量分析。

§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质是儒家文化;移民文化与山区文化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特质,

儒家文化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质.儒家文化对客家文化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崇祖先,重教育以及守旧与变革的两重性方面.

(1)崇祖先.崇祖是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客家文化深受理学家崇祖思想的影响,忠实地继承了儒家的崇祖文化.在传统的客家社会,客家宗族无论大小都建立起自己本族的祠堂,祠堂是祖先的妥灵处,其主要功能就是崇颂和祭祀祖先.祠堂放置祖先的牌位,俗称"祖公牌","神主牌",置于祠堂上厅的神案上.一块神主牌代表一位祖先,历史悠久的大宗族的祠堂,往往分几层陈列着几十块甚至上百块神主牌,密密麻麻,蔚为大观.在许多传统的客家祠堂, 盛行在春节等节日挂祖宗像的做法,表示对祖先的崇敬与思念.春节挂祖先像一般是从农历腊月二十五日开始,至正月十五结束.

(2)重教育.儒家素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儒家创始人孔子在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推广私人办学这一新的办学方式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倡且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广招学生,先后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客家文化突出地体现了儒家重视教育的精神客家中广泛流传着这样的童谣:"蟾蜍罗,哥哥哥唔(不)读书,无(没)老婆","生子不读书,不如养大猪".在传统社会,客家重视教育,比较突出地表现在办祠堂学校和助学,奖学等方面.客家人主要生活在山区,经济相对落后,在兴学校办教育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物质条件的制约.然而,客家人利用祠堂众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办起了一所所的学校。据粗略统计,客家祠堂曾经成为办学场所的有数千座之多!甚至现在,仍有少量的客家祠堂作为村级小学的教学场所.有的祠堂学校规模很大.例如,民国二十二年,宁都黄陂村廖氏武昌公祠办了一所小学,校内学生多达400余人. 客家人除办祠堂学校外,还出资帮助族内一些有培养前途而经济困难的子弟继续深造,同时,奖励族内学有所成的子弟.过去,客家祠堂都有祠产,有一定数量的田地,叫作"公堂田",公堂田的收获除用来举办祭祖仪式之外,相当一部分用来助学奖学,称为"学谷",根据子弟考取功名的不同层次给予相应的奖励.客家之所以人文兴盛,人才辈出,与其弘扬儒家的重教精神,积极办学,助学与奖学是分不开的.

(3)保守性与变革性.客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儒家守旧的一 面,表现为客家人重视传统,习惯因循,性格偏内向; 另一方面,客家文化又发扬了儒家变革性的特点,客家人勇于变革和革命,这方面自近代以来表现得尤为突出.当政治腐朽,社会黑暗,民不聊生的时候,他们往往挺身而出,揭竿而起,向腐朽势力发动冲击.例如,太平天国的领袖人物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等皆为客家人,其部众中也有大量的客家人;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中不仅孙中山是客家人,其创立的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的32名会员中,有31人是客家人;现代中国革命的领导人中也有许多客家人,如朱德,叶剑英,张鼎丞等.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把中央革命根据地建在客家大本营并非心血来潮,客家人所表现出的革命性亦当是这一决策的依据之一;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客家人积极投身到革命斗争中,仅兴国一个县23万总人口中就有8万人参加红军,其中,牺牲的革命烈士人数达2万3千人之多.长期以来,客家人确实表现出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关心国家,关心政治,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气概.

移民文化

客家民系是中国历史上多次移民运动的产物.客家民系经历了5次大的迁徙活动:从汉末至东晋,中原汉人南迁鄂,豫南部,到达皖,赣,进入长江流域,这是第一次大迁徙。东晋至五代,汉人又由长江流域南迁至皖南,及赣之

东南,闽之西南,以至粤之东北边界.这是第二次大迁徙;第三次大迁徙是客家民系形成中的大迁徙.宋高宗南渡期,客家先民的一部分,由第二次大迁徙后的旧居,分迁至粤之东部,北部;第四次大迁徙是明末清初,满族南下及入主时期,客家先民的一部分,由二,三次大迁徙后的旧居,分迁至粤之中部及滨海地带,与川,桂,湘及台湾等地;第五次次大迁徙为同治年间,受到广东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国事件的影响,客家一部分人民,分迁于广东南路及海南岛,台湾,香港,澳门,南洋群岛以及欧美等地,为世界范围的迁徙. 这些迁徙活动之于客家民系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这些移民运动就不会产生"客家",而客家文化的产生与变迁也是与移民运动密切相关的.客家文化的移民文化特质表现得颇为鲜明.

客家人重视传统,不忘本源,他们将其宗族之渊源以及其先人南迁的概况,郑重其事地写进祠堂的楹联,以昭示后代.这些楹联,一方面成为人们研究客家先民南迁及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资料,另一方面,流露出客家人重传统,重宗族,重本源的观念,表现出客家文化之移民文化特质.

山区文化

客家地区的地理地貌的基本特征是多山.赣闽粤边区这一客家大本营是典型的丘陵山地.黑格尔认为:"助成民族精神的产生的那种自然的联系,就是地理的基础……这地方的类型和生长在这土地上的人民的类型和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客家民系由于迁居于山区,山区作为客家人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作为客家人从事生产以及各种

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大舞台,亦即黑格尔所说的"地理基础",反过来对客家人精神文化的塑造也产生重要的影响,使得客家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山区文化的特质. 山歌是客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艺形式之一,它广泛流传于客家地区,其内容贴近生活,语言生动,情意真切,神韵自然,堪称是民族艺术的奇葩.而山歌之所以能产生和流行,最为重要的客观环境就是因为有"山".至于客家人的生活,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的关系,所以每日作业于田野山岭间的,颇占多数, 并且男女俱出,没有'男子事于外,女子事于内'之严格差别.他们的气质,大都简朴耐劳,很少慵惰浮夸的恶习,犹保存古代人民的风范.客家的茶文化也显现出山区文化的特色.茶叶树喜暖湿和酸性土壤,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山区,客家地处山区,气候与土壤皆适宜茶的生长,因此,茶成为客家重要的经济作物,如阳岭茶,小布岩茶等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因产茶,客家人又将茶叶,芝麻,花生,甘草等原料置于擂钵,擂成茶泥,再冲入沸水,制成擂茶,是为风味独特的客家饮料,成为客家饮食文化中的珍品.因生产茶叶,在采茶劳动中,客家人又创作了采茶戏,使得客家地区成为采茶戏的发源地,与采茶相关,还有采茶歌舞,茶篮灯等等茶树,茶叶,擂茶,采茶戏以及采茶歌舞等,形成富有特色的客家茶文化,而这种茶文化,其根基和土壤皆在山区,从这个意义上可谓是一种山区文化. 客家人的精神,气质和视野等方面也与这种山区文化有密切的关联.[1]

§ 创新型城市文化特质

上海城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曾从心理学的角度,用逻辑与语义的分析方法,把“特质”界定为个性化的“心理结构”。创新型城市所特有的内在文化质素、结构及其外在表征,是创新型城市在文化上区隔于一般城市的依据和标志。创新型城市文化特质的构成:

求新求变

这是创新型城市文化的“价值”特质。作为创新型城市的核心价值观或主流理念,“求新求变”意味着侧重向前看而非向后看,因而是一种“前瞻性”文化;讲求敢为人先而不按部就班,因而是一种“先锋性”文化;主张多元、包容而不封闭、排他,因而是一种“开放性”文化;鼓励冒险、探索而不求安、守成,因而是一种“风险性”文化。

时尚文化生活

这是创新型城市文化的“消费”特质。它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居民消费结构的高级化趋势和人类发展的最高目标,表明创新型城市需要拥有一个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庞大文化消费市场,需要打造一个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修养、创造和创业的浓郁人文环境,更需要创建一种不断向周边辐射、传递或推移的现代生活方式。

新兴文化产业

这是创新型城市文化的“生产”特质。创新型城市不仅是时尚文化盛宴的首尝之地,更是其烹试之所;不仅要为本市居民提供常变常新的精神大餐,还要引导和满足周边或埠外居民的高端文化需求。新兴文化产业倚重创新并对接科技(如动漫、科幻、网络、视听、设计、出版、多媒体等),拥有潜力巨大的内外部市场,是与高新技术产业比翼的创新型城市两大产业支柱之一,愈来愈成为体现创新型文化特质和地缘文化力的重要标志。[2]

§ 东坡文化特质

苏轼

类比思辨文化

苏轼被贬谪来黄州之前四个多月的生活经历是:得到皇帝的御批而被捕入狱;坐了103天的牢;被提审11次;差点儿被判为死罪。苏轼到黄州后,在呈皇上谢表中说,在黄州主要“杜门思愆”。苏轼到黄州后,主要的生活内容就是“类比思辨,自我调适”。一是借物讽己,释郁排忧。二是借古讽己,以释前怀。三是借山水类比思辨,使其作品极富有哲理性,达到了新的更高的艺术境界,也使其本人因而成为一代哲人。

黎庶文化

是东坡文化的又一个文化特质。苏东坡刚到黄州,官饷微薄,家里人口又多,生活十分贫困。常常是破灶烧湿苇,锅中无米炊。他经过请求和友人的帮助,黄州太守徐君猷在东坡“故营地”划了一块地给苏东坡耕种。苏东坡有了这块耕地,便带家人躬耕其上。由于苏东坡是官宦出身,善笔耕而不善于农耕。于是他不得不常向黄州农夫学农事,而且学得非常认真,十分有心得,使得苏东坡自觉或不自觉地向黎庶阶层转变,使其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向黎庶的思想、情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苏东坡与农樵渔夫等黎庶亲密相处,随着时间的推移,黎庶的疾苦、黎庶的评判、黎庶的诉求就会自然而然地进入苏东坡的视野和心际,使其黎庶情结与日俱增。苏东坡在黄州谪居五年间所结下的黎庶情结,不仅成为东坡文化的文化特质,而且成为苏东坡的人格特质和人格核心,以致成为他在曹太后听政期间,回朝做官的行政处事原则和唯实而不唯上的理性思维方式。黎庶文化,也就是平民文化,作为东坡文化的一个文化特质,是苏东坡谪居黄州,与黄州农樵渔夫亲密相处、相交、相知的必然结果。

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是苏东坡在黄州登上文坛峰巅的原动力和灵魂,也是东坡文化在黄州兴起、发展和散发极大的影响力的原动力和灵魂。苏东坡谪居黄州期间所创作的《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大江东去》词,世称“二赋一词”,其最大的“亮点”或“看点”,那就是创新。“二赋一词”乃是苏东坡在词、赋创作上进行改革创新的结果。创新文化成为东坡文化的旗帜性的文化特质。

多元、包容性文化

是东坡文化又一文化特质。东坡文化源于苏东坡在黄州的贬谪生活阅历和生活视野。苏东坡在黄州,主要生活内容就是杜门思愆,坐禅悟性,躬耕东坡,放浪山水,亲善渔樵,交朋访友……不难看出,他的生活是多元的、具有包容性的。苏东坡在这种多元的、具有包容性的生活中,创作的文学作品,并由这些文学作品所生成的东坡文化,具有多元、包容性文化特质,是自然的,是符合文学艺术规律的。它具有积极性、进取性、创新和开拓性;所以,它具有思想性、广泛性和认同性。[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2:49:15